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虽然边坡灾害治理实践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的或失败的边坡治理工程案例,但这些工程案例产生的大量数据信息未被充分利用与开发,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为此,基于边坡工程案例,应用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和递归的自-组织模糊神经推理网络的方法,初步提出了一种基于案例挖掘的边坡稳定性智能评价系统,并通过案例挖掘的应用实例表明了该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边坡治理群决策的二维足码定位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边坡治理决策过程中,不仅涉及边坡本身的条件和状态等因素,而且涉及经济、技术、环境及专家和决策者的个人素质等因素,因此边坡治理方案选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际工程中,往往同时有几个治理方案供选择,必须对它们进行优化评价,从中选出较满意的方案。针对边坡治理方案评价是一个群决策问题,提出了边坡治理群决策的二维足码定位法,利用简单的二维足码坐标图或评价函数,可以确定边坡治理的最优方案。以溪沟口滑坡治理为例,分析了该方法的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针对软硬互层边坡治理方案优化中存在方案偏好与客观信息问题,基于余弦决策原理,建立了软硬互层边坡治理方案优化余弦决策方法。该方法首先将评价指标划分5级,指标权重依据其级别来确定。然后根据余弦公式,计算待评价方案指标线段与理想方案指标线段之间夹角余弦值,建立软硬互层边坡治理方案优化模型。并将所建优化模型应用于彭家湾边坡治理方案优化,得到了最优治理方案,为其治理设计与施工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以来我国在西北区进行了大量的工程建设,形成了大量的边坡工程。由于西北地区普遍存在黄土层,所以形成的这些边坡多为黄土边坡,而采用的治理措施包括削方、挡土墙、抗滑桩、锚杆。大量实践证明,这些治理过的边坡发生了或多或少的破坏现象,究其原因是由于治理工程设计中很多设计师掺入了许多人为因素,如很多设计师凭经验给出设计方案,还有很多设计人员并不清楚哪种治理措施对黄土边坡来说更好。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在陕北地区进行了大量的现场调研。通过对调研数据分析得出主要结论:削方治理对黄土边坡适应性尚可,但需要做好坡面绿化;挡土墙和抗滑桩治理工程对黄土边坡适应性良好;锚杆治理工程对黄土边坡治理适应性差,不建议在黄土边坡治理中使用。  相似文献   

5.
《四川地质学报》2022,(Z2):192-194
对矿山边坡进行了分类,研究了边坡绿化方法及不同边坡绿化方法的选择,介绍了《盐源伯特利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梅家坪煤矿水保方案》中边坡绿化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6.
对矿山边坡进行了分类,研究了边坡绿化方法及不同边坡绿化方法的选择,介绍了《盐源伯特利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梅家坪煤矿水保方案》中边坡绿化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7.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山地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柱 《岩土工程技术》2011,25(5):236-239
山地工程的建设将产生大量的挖、填方边坡,需要进行分析和治理。影响边坡稳定性和治理措施摄直接的因素是场地规划和地质条件,可以通过合理的场地规划来控制边坡工程的治理措施和投资。通过对一复杂地质条件下边坡工程的分析研究和治理,阐述了场地规划在边坡工程中的重要作用及二者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  相似文献   

8.
一个极限稳定坡角与坡高的经验关系式——以云南省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岩土边坡系统的复杂性,边坡工程的设计和决策在工程实践中仍很难依赖于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而主要依赖于专家的经验。因此,将已有成功经验知识运用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论文从岩土边坡极限平衡条件出发,理论导出极限稳定坡角与坡高的关系式。通过对云南元-磨公路大量的泥岩、粉砂岩边坡典型病害的实例进行计算和研究,发现该类岩土边坡的极限破坏(稳定)角并非一个定值,而明显与其内摩擦角呈显著线性相关。从而可以建立相应的岩土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数学类比判别方程。  相似文献   

9.
用层次分析法优选边坡治理方案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从分析影响边坡治理方案选择的因素构成关系入手,根据目前边坡治理的研究成果,给出了可行方案选取的基本方法,提出了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建立了影响治理方案因素的分类层次结构及其仅重体系表征,给出了可行方案优选排序的实现方法。最后,以黄石市板岩山危岩体治理工程为例,说明该方法用于优选边坡治理方案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已变形的碎裂结构临时边坡如不及时治理,极可能出现边坡失稳,而碎裂结构边坡对支护措施适应性差,并且临时边坡抢险治理工程中更要权衡经济因素,所以此类边坡治理难度较大。以大渡河某已变形碎裂结构临时边坡为例,根据碎裂结构临时边坡的特点对边坡治理结构进行了选型,分析了边坡施工顺序对边坡抢险治理工程的影响。采用第一时间进行坡体位移监测,并通过监孔施工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治理方案,使用挂网喷混、锚索配合横梁、钢筋桩和排水工程对碎裂结构临时边坡进行了抢险治理。通过数值模拟和监测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治理方案经济、适用。  相似文献   

11.
A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DSS) has been developed to assist expert and non-expert users in the evaluation and selection of eco-engineering strategies for slope protection. This DSS combines a qualitative hazard assessment of erosion and mass movements with a detailed catalogue of eco-engineering strategies for slope protection of which the suitability is evaluated in relation to the data entered. The slope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SDSS) is a knowledge based DSS in which knowledge is stored in frames containing rules that can evaluate the available information for a project, stored as project specific information (PSI) in a data file. The advantages of such a system are that it accepts incomplete information and that the qualitative nature of the information does not instil the user with a sense of unjustified exactitude. By its multidisciplinary and progressive nature, the DSS will be of value during the initial stages of an eco-engineering project when data collection and the potential of different eco-engineering strategies are considered. The accent of the output of the DSS is on the application of eco-engineering strategies for slope protection as an environmentally-friendly solution aid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its acceptance within the engineering community, the DSS needs to prove its predictive capacity. Therefore, its performance has been benchmarked against successful and unsuccessful cases of slope stabilisation using eco-engineering. The target audience and the areas of application of this DSS are reviewed and the strategie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in this area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2.
尚彦军  李世煇 《地质论评》2013,59(1):113-121
当前我国一系列大型地质工程建设中地质灾害预报和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的需求,使工程地质学面临综合理论创新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有关学者提出大成综合理论,从源头上综合了专家的多源知识,从理论上凝炼了工程地质学高度综合的特点.以大成综合理论为基础,作者提出将众多因素相互作用进行观察、判断和测试,建立关系矩阵并加以权重分析和活跃强度等运算,提出了表征工程地质多因素作用关系简便可行途径.其研究难点在于综合认识地质条件的原生、次生和工程作用下的变化.总结复杂地质条件下国内外地质工程实践经验,提出了自然演化和工程扰动下岩体结构动态控制观(DDC).结合工程场地规划和比选,以工程地质分区(EZI)、综合适宜性(CSI)、加固需求度(DRD)等可操作的量化指标,发展工程施工乃至运行扰动作用下的岩体结构控制论,更好地服务于地质工程与环境和谐的高层次决策目标.复杂地质条件下工程实践说明了DDC提出的科学合理性,以及解决复杂性问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京津唐水资源规划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京津唐地区水资源规划是一个影响这一地区工农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多目标、大时空跨度的复杂问题.采用系统论的观点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原型方法建立了京津唐水资源规划决策支持系统.系统由交互式对话子系统、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和知识库组成.模型库中装有系统动力学和多目标优化等模型;方法库中装有密切值法和两两比较法等,用于方案的排序;知识库中存贮着用于决策支持的知识.重点介绍京津唐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的逻辑和结构.  相似文献   

14.
15.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创造性地将设计及使用小口径金刚石钻头和大口径工程施工钻头的知识与经验编制成相应的专家系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晓勇  谢含华 《福建地质》2010,29(4):347-354
结合厦门某岩质高边坡治理工程实例,通过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法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初步探讨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对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以及锚固件和边坡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进行边坡工程支护方案的设计,得出的结论对类似工程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煤层底板突水是华北型煤田煤矿生产过程中一种常见的水害类型,为解决水害防治工程的科学决策问题,进一步提高防治水工程的可靠性,提出构建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技术思路。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是传统决策支持系统与人工智能技术相互融合的产物,在分析底板水害防治决策支持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提出“数据-模型-方案”一体化设计流程,从数据导入、模型驱动、智能决策等3个层次构建底板水害防治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框架。将模型驱动层进一步细分为方法库、模型库、知识图谱构建3项专业化服务,模型库包括底板突水空间点预测模型、疏水降压数值模拟模型、注浆改造工程可靠性分析模型、隔离工程设计模型及底板水害监测预警模型。系统最终输出的决策方案包括底板突水危险性分区、疏水降压Q-t-s方案、区域注浆改造设计及工程可靠性评价、隔离工程设计、底板突水监测预警警情发布。系统通过注浆过程的反馈-控制、突水监测预警的深度学习、疏水降压方案的动态优化等实现其智能决策。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将会在煤层底板水害防治可靠性保障方面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阿里机场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是我国海拔第二高机场,处于高原寒带季风干旱气候区,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由于机场场区地下水埋深浅,且含有一定盐分,形成了盐渍化季节性冻土。盐渍化季节性冻土工程地质性质独特,在我国机场建设历史上尚属首次发现,在设计和施工中没有类似工程经验可以借鉴。本文通过对盐渍化季节性冻土工程地质特性的研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技术处理方案,并运用到工程建设中。机场经两年多的运行和相关监测验证,该技术方法成功解决了机场场道地基盐渍化季节性冻土问题,从而为我国类似高原机场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9.
川藏公路是一带一路南亚通道的主要干线,其藏东段地质灾害频发,如何有效治理、保障安全畅通意义重大。文章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对取得的藏东段沿线所有边坡数据进行统计及特征分析,利用随机森林理论建立了边坡稳定性评判模型,根据计算出的影响因素重要性大小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判别,模型检验表明其准确率超过94.44%,同时结合实地验证,对边坡的治理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为川藏公路藏东段的有效治理提供实用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