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巴布亚新几内亚在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欧亚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结合部位.本文介绍了自晚白垩世以来巴布亚新几内亚经历的复杂地质构造演化过程,不同板块间的汇聚、碰撞、俯冲和拆离、扩张等地质作用形成了以区内南部克拉通、中部褶皱带及北部岛弧带为特点的地质构造单元,在区内形成了具有活动大陆边缘特色的成矿系统,对寻找以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红土型镍矿为主要成矿类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部红土的磁性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中国东部红土剖面的环境磁学参数(磁化率、频率磁化率、非磁滞剩磁、饱和等温剩磁等)测量,获得了红土剖面磁性矿物浓度、粒度和类型等特性随深度的变化曲线以及红土经连二亚硫酸钠一柠檬酸钠一重碳酸钠溶液(DCB)处理后的磁性参数变化.根据红土剖面环境磁学参数及其磁参数比值的变化可将红土分为3个层段,各层段的磁性矿物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证实了红土剖面中的磁性载体主要是磁赤铁矿、赤铁矿和针铁矿,并分离出了球粒状磁颗粒.认为红土磁性矿物的数量、粒度、类型等的变异指示了其形成时的环境特征,其频率磁化率和DCB处理的磁化率损失量指示了红土成壤化作用的强弱,可作为在红壤区研究过去全球变化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南方第四纪红土是研究古环境变化的重要载体.本文对采自江西九江的九庐公路红土剖面进行了详细的环境磁学研究,拟探讨多项磁参数在提取南方红土古环境信息方面的价值.结果显示,红土剖面上段的弱风化层,磁化率随着成土作用的增强而增大,反映了成土过程中产生的细颗粒亚铁磁性矿物导致的磁化率增加;而在剖面下段强风化的网纹红土层,表现为磁...  相似文献   

4.
应第五届中国科技史国际会议组委会主席(美)Jcseph C·Y·Chen教授的邀请,我局齐书勤同志于1988年8月3日至16日赴美参加第五届国际中国科技史会议.会址在圣地亚哥加州大学.参加会议的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位中国科技史研究专家.中国大陆的20多个单位不同学科的30多位代表和台湾的1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本届会议是历届规模最大的一次.齐书勤同志向会议提交的《近10年中国  相似文献   

5.
几内亚红土型铝土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内亚铝土矿资源丰富,并具有品位高,富铝、高铁、低硅、易采、易选之特点,属富含三水铝石的红土型铝土矿。硅铝铁风化壳是本区的含矿岩系,主要矿石类型为蜂窝状、土状和块状铝土矿。矿体多赋存于山体顶部和坡度适中的斜坡上,地形平坦地段和沟谷部位矿体质量差或无矿体。几内亚属于湿热多雨和干湿交替的热带气候,为红土型铝土矿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广泛分布的富铝基性岩石是铝土矿的母岩,也是形成铝土矿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研究会联合召开的第四届全国地震工程会议于1994年8月23日在哈尔滨市举行。这次会议由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承办。国家地震局、建设部、国家教委以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有关部门对本次会议十分重视和支持。270多位作者为本次会议撰写了150篇论文。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研究院所、设计部门、管理部门等50多个单位、120多位与会者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研究会秘书长、建设部抗震办公室副主任刘志刚主持,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谢礼立院士致开幕词。黑龙江省副省长马淑洁、黑龙江省科委主任何琏、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副司长辛书庆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讲话。会议组织委员会主任胡聿贤教授代表组织委员会讲了话。  相似文献   

7.
成都平原红土堆积的磁性地层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志中 《中国科学D辑》2007,37(3):370-377
摘要 本文对四川双流县胜利和黄甲两个红土剖面进行了系统的磁性地层学研究, 并且利用沉积学、地球化学及孢粉分析方法探讨了地层的沉积成因及形成环境. 磁性地层的研究结果显示出, 在两个剖面中, B/M界限均位于网纹红土的上部, 并且在剖面的中下部记录了松山负向期的贾拉米洛正向极性亚带, 说明成都平原网纹红土的母质形成于第四纪中期. 沉积学、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成都粘土、部分网纹红土的母质与川西黄土一样属于风尘沉积. 孢粉分析结果揭示出, 网纹红土母质形成的第四纪中期, 成都平原的植被为针叶林, 气候经历了温凉较湿-寒凉较湿-温和或温凉较湿的变化. 第四纪中期成都平原相对寒凉-温凉的气候特征是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而青藏高原在此时期的快速隆升以及冰冻圈范围的扩张可能是造成该区气温较低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8.
成都平原红土堆积的磁性地层学及古环境记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四川双流县胜利和黄甲2两个红土剖面进行了系统的磁性地层学研究,并且利用沉积学、地球化学及孢粉分析方法探讨了地层的沉积成因及形成环境.磁性地层的研究结果显示出,在2个剖面中,B/M界限均位于网纹红土的上部,并且在剖面的中下部记录了松山负向期的贾拉米洛正向极性亚带,说明成都平原网纹红土的母质形成于第四纪中期.沉积学、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成都黏土、部分网纹红土的母质与川西黄土一样属于风尘沉积.孢粉分析结果揭示出,网纹红土母质形成的第四纪中期,成都平原的植被为针叶林,气候经历了温凉较湿-寒凉较湿-温和或温凉较湿的变化.第四纪中期成都平原相对寒凉-温凉的气候特征是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而青藏高原在此时期的快速隆升以及冰冻圈范围的扩张可能是造成该区气温较低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9.
2009年4月7-12日,美国地震学会2009年学术会议在加利福尼亚州蒙特雷市(Monterey)召开。会议共包括287个口头学术报告和200个展板(Poster)展示,参加者来自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中国等多个国家,人数近千人。其中,参加此次会议的中国学者分别来自中国地震局、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同济大学、以及台湾地区的中央大学等多家单位。  相似文献   

10.
金平白马寨铜镍矿床地球物理成矿预测模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大量地质及物化探资料分析,运用地质学、矿床学以及地球物理勘探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了金平白马寨铜镍矿床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从而提出了本区铜镍矿床为岩浆熔离脉冲贯入型矿床和“三高一低”,即重力高、磁力高、极化率高、电阻率低的地球物理成矿预测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和贵州省地震局于2013年10月25—27日在贵州贵阳市联合举办了“历史地震与地震预报论坛——2013贵阳学术交流会议”。来自中国地震局及其直属单位以及各省、市地震局等30多个单位的10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2.
《国际地震动态》2012,(4):48-48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于2011年8月12日至19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换届暨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山西省地震局协助,主管部门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和挂靠单位地震预测研究所对会议的筹备和组织工作给予了很大关注,对会议的召开提供了大力支持.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中国地震局各直属研究所,台网中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湖北、广东、海南、宁夏、甘肃等省(市、自治区)地震部门30多个单位60多位专家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1990年年会于10月13—17日在武汉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130多个单位的607名代表。这是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自1947年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综合性会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夏国治、副理事长曾融生、湖北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国际空间年活动的内容之一,北京多点探测卫星(Cluster)工作会议于1992年5月5日至9日在北京召开。欧洲空间局空间科学顾问委员会主席、英国帝国理工学院D.J.Southwood教授为首的来自英、法、德、瑞典和奥地利的10名科学家(代表7个探测项目)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会议。以中国科学工作队首席科学家刘振兴教授为首的中国科学工作队成员和有关科学家34人参加了会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的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在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胡  相似文献   

15.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湖泊沉积与环境开放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德国马普科学院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所的共同资助下,于1999年4月26-29日在南京召开了“中国古湖泊演变及其水汽循环动力学过程”为主题的国际工作会议会议邀请了中外第四纪地质学、湖泊沉积学、古气候学、大气环流模型、全球水文模型和植被模型等40多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报告30余篇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中国、德国、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为期三天的工作会议介绍中国不同区域的古湖泊研究的最新…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2013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8月11日~14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协办,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监测二处以及挂靠单位地震预测研究所对会议的召开提供了大力支持.中国科技大学、云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大学、防灾科技学院等高等院校,中国地震局直属研究所与中心,部分省(市、自治区)地震局、市县地震局、企业台站、公司等地震相关部门30多个单位60多位专家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利用GC/MS对江西修水更新世网纹红土的分子化石进行了系统分析, 检测出微量的分子化石包括正构烷烃、一元正脂肪酸、一元正脂肪醇、α-正构脂肪酮等. 易遭受后期改造的含氧分子化石(酸、醇)参数在红土剖面中波动的规律性不明显; 相反, 相对较为稳定的正构烷烃具有很有意义的规律性变化, 其中, 代表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相对变化的正构烷烃比值C27 /C31以及反映低等菌藻生物与高等植物相对变化的正构烷烃比值C15~21/C22~33与深海氧同位素气候曲线的第4~20阶段具有很好的可对比性. 正构烷烃分子化石记录证实了在中国南方广泛分布的被认为是湿热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更新世网纹红土, 受制于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 是我国又一大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8.
蓝颖春 《地球》2012,(7):16-18
在中国,有一个地方拥有举世罕见的六方岩柱,也有活像《西游记》里火焰山的赤洲红土岛,还有被大自然鬼斧神工凿出来的恍如鸟居、又像龙宫巨门的奇门奇洞,以及各种火山、海蚀、风化和褶曲等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地质奇观。这个地方就在我们美丽的东方明珠——香港。提起香港,绝大多数人的印象中  相似文献   

19.
国际地磁学与高空物理学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Geomagnetism and Aeronomy,IAGA)第11届科学会议于2009年8月23日至30日在匈牙利的索普隆市举行,来自52个国家的790多人参加了这次会议。其中,参加此次会议的中国代表共13人。  相似文献   

20.
1992年9月12日—14日,第20届国际声学成像会议在江苏省南京市金陵饭店召开,这是中国首次主办这一类的国际学术会议。来自中国、美国、日本、英国、法国、俄罗斯等19个国家的教授、学者、专家共一百多人参加了这次学术盛会。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159篇,其中我国学者提交的论文为68篇,占43%。这次大会是由中国声学学会、中国电子研究所、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医学成像技术联合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委员会共同发起的。会议主席由我国现任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