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引言青海农业区地处高原,气候寒冷,耕地主要分布在海拔1650~3200米的地区,自然条件比较严酷。农业生产常受干旱、冰雹、霜冻、寒潮、大风、连阴雨和病虫害等自然灾害(本文简称“综合农业自然灾害”)的侵袭和威胁。综合农业自然灾害不仅是制约青海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而且也是限  相似文献   

2.
郑国凤 《地球》2023,(4):10-13
<正>昆仑山被誉为“华夏第一圣山”、“万山之祖”、“龙脉之祖”,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东西横跨新疆、青海两省区,绵延2500千米,像一条气势磅礴的巨龙,横陈于天地之间,盘踞于青藏高原之上。昆仑山不仅有壮美的山岳地貌景观,更有悠久而复杂的地质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3.
对临汾中心地震台“十五”前兆观测系统运行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观测系统工作状态稳定、运转情况良好,产出数据的连续率、完整率等指标达到了规范中≥95%的要求;3套形变观测数据“内精度”达到了国家“Ⅰ”类形变台的标准,对于全球7级以上地震和全国6级左右地震,石英摆倾斜仪能清晰记录到50%以上地震的前驱波现象;在同一地震前垂直摆出现的异常变化与石英摆存在截然不同的异常图像形态,这可能与两仪器自身之间的摆系、工作周期、频率等指标的差异性有关;大地电场有较好的远场异常效应,在青海海西等地震前记录到了明显的短临异常。  相似文献   

4.
吴忠良 《地震》1989,(5):76-78
引言 1986年以来,刘德富等通过对新疆西部、青海、甘肃等地浅源地震活动序列的分析,发现一定强度的地震活动序列存在着内在的、有序可数的“自然节律”。具体地说,一个地区的强震似乎必须历经一定数量、一定强度以上的地震事件之后才能出现。关于这种自然节律的机制,目前还没有具体的解释。本文试图对这种现象作个初步的理论上的说明。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MSTP技术及特性,分析了MSTP在青海地震台网组网和传输中的应用及优势。从网络结构的优化、网络速率的提高及通讯开销的降低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利用MSTP后青海地震台网的效益及功能得到了更好的发挥,实现了青海地震台网更为高效可靠的的业务传送。  相似文献   

6.
赵永海  陈永花 《高原地震》2005,17(1):68-68,64
2004年10月4日13时30分,青海省久治县发生ML4 0级地震(33°18′N,101°00′E),此次地震震中位于青海、甘肃、四川三省交界处,“南北地震带地震强化监测项目”测震系统中大多数的地震台站都较好地记录到此次地震,得到了较完整的数据资料,以此计算出了此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见图表。图1 2004年10月4日青海久治县4 0级地震震源机制解Fig 1 Focal-mechanismsolutionofJiuzhiearthquakewithML4 0onOct 4,2004 表1 2004年10月4日青海久治县4 0级地震震源机制解(单位:°)节面A节面BXA轴YB轴P轴(负区)T轴(正区)N轴走向倾角滑动角走向倾…  相似文献   

7.
刘焕启 《地球》2014,(8):62-65
盐湖资源是在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下形成的,世界上主要的盐湖一般分布在极端干旱的区域,如柴达木盆地、阿塔卡玛盆地等。中国的盐湖主要分布在青海、新疆、西藏和内蒙古等省区,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盐湖有731个,在这些盐湖中,钾、锂、硼、镁和钠的液、固盐类矿产储量十分巨大。在中国盐湖中,青海的盐湖以数量多、资源富、类型全而著称于世,更以储量丰富、矿种齐全、分布集中、开采方便的特点成为开发条件较为优越的盐湖。青海有大大小小的盐湖100多个,即便是其中一个大湖的盐,也够全世界使用数十年乃至上百年,因而盐湖资源是青海第一大资源,位居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8.
发 震 时 间D 震 甲 怔 置徽 级内蒙橙口新疆乌恰托云新疆呼图壁南新疆乌恰新疆乌恰台湾宜兰附近台湾苏澳云南景洪东北新疆阜康县青海格尔木西南台湾花莲以东侮中 9台湾苏澳东南海中新疆乌苏西南新疆若羌县东北台湾火岛附近巴土海峡台湾花莲东北悔中 P 9黑龙江东宁附近青海乌兰乌拉湖南山东菏泽新疆乌鲁木齐南径 度106050175.2”86.7”75.2。75.2”12卫.9”12豆.7”107”07’88.6”92”00’122.广122.1”122.3”84.0”90.0”121.2”121.0“122.0”122.0”122.1”131.0” 90.9”115”36187.5”一九八三年全国Ms≥5.0级…  相似文献   

9.
国土资源部原总工程师张洪涛曾形象地比喻:"青海矿产资源好比一头大象,长期以来,由于地勘工作程度低,只摸到了象鼻子和象腿。"随着投入的大幅度增加,地质工作程度的大幅度提高,青海省形成了"大规模投入、大兵团作战"的地质找矿新格局,"象身子"的轮廓也渐渐清晰。"青海地质找矿前景广阔,大有可为!"2011年8月,国土资源部地调局调研组行程数千公里,对青海地质找矿项目进展、成果突破、潜力前景等情况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后,发出由衷的赞叹。调研组成员说,青海围绕柴达木老地块所发育的祁连、东昆仑、阿尔金等系列造山带,正在成为独特的"聚宝盆+镶金边"资源分布格局,闪现出耀眼的光芒。  相似文献   

10.
青海共和盆地地质构造条件复杂,断层十分发育,区域内既有地热、太阳能、矿产等资源丰富,存在龙羊峡水库诱发地震环境背景.因此,分析青海共和盆地地应力特征与地质结构易滑性对于青海东部地区防震减灾具有重要意义.对盆地及附近区域内19个钻孔、65条水压致裂数据和44条应力解除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基于断层摩擦强度理论、Byer...  相似文献   

11.
李金贵 《地球》2014,(8):68-71
中国盐湖自然资源丰富,其中主要是盐类沉积资源和卤水资源。有规模巨大的石盐、芒硝、天然碱等普通盐类,也有发展国民经济所急需的钾盐、镁盐、硝酸盐和硼盐、锂盐以及可供综合开发利用的铷、铯、铀、钍等贵重金属资源。尤其是青藏高原的硼、锂和青海、新疆的钾、镁等,以储量大、品位高而举世闻名。盐湖卤水提锂已有20年左右的发展历史,具有工艺简单、能耗低、成本低等显著优势。国外利用盐湖卤水进行锂盐开发利用的有美国的西尔斯湖、银峰地下卤水、阿根廷的翁布雷穆尔托盐沼和智利阿塔卡玛盐湖等。锂储量大但尚未生产的有美国的大盐湖、前苏联的卡拉博加斯海湾、以色列和约旦的“死海”及玻利维亚的乌尤尼盐沼等。中国是一个锂资源大国,已探明的锂资源工业储量仅次于玻利维亚,约占世界的盐湖锂资源的1/3。中国锂资源主要赋存于盐湖卤水中,卤水锂占79%,仅青海和西藏盐湖卤水锂的远景储量就与世界其他国家已探明的总储量相当。  相似文献   

12.
07—33 36·3”N 102.5”E 青海一甘肃交界19—18 39o341NI 118”57屯 l 滦 南05——34.co SI 154.oaElh 湾of——18 36.8”1101.0”l 而 宁17*11 23.8”1122.6” fi r01——27]18.1”NI 123.3”EIh 湾23—37 D32”37’N【121.5”E FM附近15——50 39.5”N 103.6”E]内 R16——27 42.1”NI 106.1”EI 内蒙一蒙古交界17—45 37.7”NI 167.0”EI 宁夏吴忠18——21]36.8”NI 102.4“EI 青海一甘肃交界09——06 23.41 121.3”]合 湾一九八四年M_s≥5.0级地震目录…  相似文献   

13.
“八五”地震预报理论及方法攻关进展之二──大地电磁测量中期预测青海6.0级地震成功在“八五”地震预报深入攻关中,专门设置了一个中期预报方法的研究课题,即近期(1-3年)重点强震危险区判定指标的研究。其目的意义是在特定的危险区确定后,寻找能够指示1-3...  相似文献   

14.
余娜  张晓清  杨晓霞 《地震》2020,40(4):23-32
在强震多发且台站分布极不均匀的青海地区开展最小完整性震级分析, 对该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青海区域地震台网定位的地震目录, 利用“震级-序号”法和多参数方法分析了Mc的时间演化特征; 采用“完整震级范围”方法研究了其空间分布特征。 研究表明, 不同时段青海及邻区Mc的空间分布存在非均匀性, 其与测震台站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分布密度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2015年6月后祁连、 柴达木、 巴彦喀拉区域的东部区域最小完整性震级Mc较小, ML1.4以上的地震目录基本完整, 羌塘区域的最小完整性震级最大, 为ML2.5左右; 研究区的Mc随着测震台站数的增加、 台网布局的优化而降低。  相似文献   

15.
祁连山中东段的范围东起宁夏固原,西至青海祁连县以西的托莱山一带.该区曾发生过1920年海原8.6级地震,1927年古浪8.0级地震,近期还发生过一系列中强地震,如1986年门源6.4级、1990年景泰—天祝6.2级、1995年永登5.8级等地震.该地区是我国构造活动和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存在连绵不断的一系列的全新世活动断裂,其中自西向东最重要的有海原活动断裂、古浪活动断裂、老虎山活动断裂、毛毛山金强河活动断裂、冷龙岭活动断裂、托莱山活动断裂、庄浪河活动断裂、马衔山活动断裂等.前4条断裂的定量研究已在“八五”期间基本完成.在“九五”项目…  相似文献   

16.
国家地震局工矿爆破观测协作组于1982年5月中旬至7月上旬,在我国西北地区完成一项定名为“7782工程”的科学试验。该项试验系利用国家物资总局进行的永登64吨和153吨大型爆破,并补充一些2吨左右的小炮,形成一条测线长达935.7公里的深地震测深(DSS)剖面。该测线途经甘肃、陕西、宁夏和青海等省(自治区),跨越著名的南北地震带北段。该试验的完成,为研究该地区的地壳和上地幔  相似文献   

17.
《地球》2017,(6)
<正>“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中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中国政府为改善生态环境,于1979年决定把这项工程列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项目。工程规划期限为70年,分七期工程进行,目前正式启动第五期工程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东起黑龙江宾县,西至新疆的乌孜别里山口,北抵北部边境,南沿海河、永定河、汾河、渭河、洮河下游、喇昆仑山,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  相似文献   

18.
选取2021年4~6月青海湟源台泉点水氡测值,以2021年5月22日青海玛多7.4级地震为震例研究对象,分析了湟源台水氡测值在玛多7.4级地震前后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玛多7.4级地震前后,湟源台水氡测值出现“下降(期间发震)—保持低值—回升—恢复”的异常变化过程,类似2016年以来的几次地震前后的水氡测值短临异常变化。由此认为,2021年4~6月间湟源台水氡测值变化为玛多7.4级地震出现的短临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19.
宁夏大峰矿5500t爆破及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底在宁夏和内蒙古交界的贺兰山大峰煤矿进行了5500t的大当量工业爆破,这是一次进行地球物理、工程抗震等研究的难得机会,同时也是全面检测宁夏及邻区“十五”新建测震及前兆系统运行情况及工作状况的机会。除了加强固定测震台网的监测外,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还联合甘肃,四川,青海4省地震局布设了南北向的临时测线。北京大学,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及爆破单位等十余家单位,分别在不同地点沿不同方向布置了不同研究目的的测线。本文就此次爆破和观测情况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若羌大震后的思考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1年 11月 14日 ,在新疆若羌县境内发生了 8.1级地震。联想到 2 0世纪 30年代以来 ,发生在东经 10 5°以西的甘肃、新疆、青海、西藏诸省区的 4次 8.0级以上大地震的地理分布特点 (其震中令人信服地居于同一个圆周上 ) ,我们借助“对称填补”办法 [1 ] ,将这次若羌 8.1级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