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喙龙     
《地球》2012,(6):67-67
海生爬行动物的一个属。属于蛇颈龙目双臼椎龙科,生存于晚白垩纪的北美洲。属名意为”具有长鼻的眼睛”.意指其眼睛的位置接近长口鼻部。截止到2005年已经发现两个种:奥氏长喙龙.赫歇尔长喙龙。  相似文献   

2.
。卜 由国家地雳局--’-- 召开的“临汾无线遥 已茵茵肥囊肥已婴囊龋趔囊囊茵龋囊囊囊瞩圈笆臼臼臼回回口回回圈圃辎圃圃圃圈回回圃圈圈廖 测台网验收暨无线遥 圃回缀臼回圈戳回圄回囫回囫回囫回囹回回回口口口回口回口回回圃圃瞩圃瞩回镶圈回醉瞩瞩圈 测技术交流会议”于 圈圈瞄圈瞩缀蹦圈瞩瞩圃圈瞩瞩瞩圃圈圈圈圈圈瞩圈回凹回赐圈回蹬圃匹胭瞩瞩圈 198}手9月11日在临 廖缀缀圈蹦圃镶圈圃圈圈瞩圈 圈蹦圈回圈圈龋圃圃髓圃圈缀缀 科技监测司葛治洲同 回已圈圈溺缀吕回回回回日口回回回医圈琶回回翩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日回圈圃圈回回回…  相似文献   

3.
冰雷达技术已成为目前探测南极冰盖内部结构的主要技术手段.近年发展起来的多极化雷达技术可根据不同方向雷达反射功率的变化推断冰盖内部冰晶组构特征和变化规律,进而推断冰盖内部应力应变历史,这对于理解冰流机制和动力过程以及解释冰盖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变化规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Maxwell方程出发,推导出适于介电常数各向异性的三维电磁波时域有限差分方程,进而建立模型模拟各向异性介质的响应输出及其时空分布特征.模拟结果表明: (1) 电磁波在各向异性介质中传播时,波前面为椭圆形,长轴位于介电常数小的主轴方向; (2) 横向各向异性介质反射波振幅在水平面内具有180°的变化周期.通过对现场常用三种天线装置类型模拟对比分析发现,不同天线类型各向异性层底界面反射波存在“时差”现象,并且时差大小和正负与上下层介电常数差异以及同层各向异性差异有关.在模拟计算的基础上,作者讨论了由于介电常数各向异性导致的“时间延迟”和水平面内振幅“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模拟结果和结论对于南极冰盖冰雷达数据处理和解释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冰荷载的实验研究与计算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阐述:(1)我国自1988年以来冰荷载实验研究概况;(2)世界各国冰荷载实验研究的概况及各国规范中规定的冰荷载公式;(3)我国在冰荷载研究中取得的成果;(4)现有冰荷载公式的特点与应用限制;(5)桥梁系统在冰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反应;(6)我国冰荷载的实验研究评价;(7)研究总结;(8)冰荷载作用下桥梁的计算。  相似文献   

5.
末次冰盛期时赤道地区的降温幅度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合分析了各种古气温指标所揭示的赤道地区末次冰盛期时的气温变化情况 ,发现随着海拔升高 ,气温降幅增大 ,气温递减率变化是这一现象发生的最直接原因 .估计末次冰盛期时赤道地区的气温递减率比现今的约大 ( 0 .1± 0 .0 5 )℃ /1 0 0m .CLIMAP对于末次冰盛期时赤道洋面温度变化的估计可能偏小 .  相似文献   

6.
水库冰气泡含量和密度对探地雷达测厚的影响分析(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库现场试验了RIS K2型探地雷达探测水库冰厚度的能力,试验时所用天线频率为600MHz;同步钻孔测量雷达探测处的冰厚度;以及在一个点上取样测试分析冰晶体、冰内气泡和冰密度。试验时冰面积雪厚度0.03-0.05m,冰层上部有0.24m粒状冰,其下均为柱状冰;冰内气泡含量呈表层高底层低分布;冰密度随气泡含量变化;冰厚度在平面内不均一。通过探测厚度和实测厚度的对比分析以及气泡含量对介电系数影响的理论分析,建立了积雪、粒状冰和柱状冰三层介质模型,获取雷达波在冰内的理论传递时间。结果发现:能够利用等效介电常数或等效传播速度评价雷达波传递时间,结冰期冰层1/3深度处的对应介电常数或传递速度可以作为等效值;另外因冰内大气泡造成的理论传递时间大于雷达探测时间,其差值随理论传递时间或冰厚的增加呈非线性增加。  相似文献   

7.
线源荷载对半圆形凸起圆形夹杂附近浅埋圆孔的动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复变函数法和Green函数法研究了在水平界面承受出平面线源荷载时弹性半空间内半圆形凸起的圆柱形弹性夹杂对浅埋圆孔的动力作用.该问题采用“分区”、“契合”思想求解.首先,将整个求解区域分割成两部分,其一为含半圆形凹陷和圆孔的弹性半空间,其二为圆柱形弹性夹杂;其次,构造满足含半圆形凹陷半空间水平界面应力自由和圆孔边界应力自由的散射波,构造满足圆形夹杂上半表面应力自由下半表面应力连续条件的驻波和散射波;最后,在两个区域的“公共边界”上实施“契合”,满足公共边界处位移和应力的连续性条件,同时满足圆孔边界应力自由的边界条件,建立起求解该问题的无穷代数方程组,并就具体算例分析讨论了浅埋圆孔边缘动应力集中系数(DSCF)的数值结果.结果表明:圆柱形弹性夹杂的“软”、“硬”对浅埋圆孔孔边动应力集中系数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蜀地人     
汪纹 《地球》2009,(2):27-30
汶川大地震“满月”时,雅安市一位领导接到一条短信,短信是这样的:“各位同志,接上级通知,为了纪念地震发生一个月,请大家今天下午两点二十八分自己抖动两分钟,以表达我们的众志成城,重建家园的决心。特此通知!”看完这条短信,她笑了,随即把这个段子转给了更多的人。  相似文献   

9.
聚会时,当人们发现我是一个地震学家时,他们首先提出的问题通常是:“下一次地震将会在什么时候发生?”这表明:①大多数人对地震感到好奇和害怕;②人们认为地震学家能够预报地震。地震预报研究已经进行100多年了,但都没有成功。因此,对这种预报研究一直有持不同...  相似文献   

10.
8“预”“豫”二字 ,古代在“预先”的意义上通用 ,故形成了“预备—豫备 |预防—豫防 |预感—豫感 |预期—豫期”等 2 0多组异形词。现在此义项已完全由“预”承担。但考虑到鲁迅等名家习惯用“豫”,他们的作品影响深远 ,故列出一组特作说明。9“颤”有两读 ,读 zhàn时 ,表示人发抖 ,与“战”相通 ;读 chàn时 ,主要表示物体轻微振动 ,也可表示人发抖 ,如“颤动”既可用于物 ,也可用于人。什么时候读 zhàn,什么时候读 chàn,很难从意义上把握 ,统一写作“颤”必然会给读者带来一定困难 ,故宜根据目前大多数人的习惯读音来规范词形 ,以利…  相似文献   

11.
“地-电离层”模式有源电磁场一维正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电离层”模式有源电磁法由于其在地球物理勘探和地震预报方面的良好应用前景,成为地球物理电磁法研究新的热点.近年来国内开始了“地-电离层”模式有源电磁法研究,作者已经实现了当地球层为均匀半空间时的正演,但实际上地球并不是均匀半空间.本文在此基础上,采用R函数法进行公式推导,以高采样密度的Hankel滤波系数实现数值模...  相似文献   

12.
导线覆冰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洪刚  韩晓林  费庆国 《地震学刊》2010,(2):185-189,195
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对导线覆冰等环境荷载反应敏感,容易发生动态倒塌破坏。目前对线路覆冰下输电塔的振动问题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线路覆冰下输电塔的动力特性规律尚需进一步研究。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建立了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数值分析模型,分析了导线划分精度对输电塔-线体系动力特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导线覆冰对输电塔-线体系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导线划分精度对输电塔振动影响较大;导线覆冰不仅影响输电塔振动频率,而且对输电塔振型也有较大影响,尤其是对输电塔横担的振动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3.
A。·。;巾c了力’。’。,回口回回回回臼·。二r炉厂_”七二/一叶,”士矿“。叫 唐山古冶纹路 一q回回回回匹 巾一回回冈日Lg瞩色k.工『,_一召_机作厂研坏、?回回回回回: 一回回回区国蹈回回回冈回【】氏亿上8回医,T::、、、”壬;余宠ZA’.r-l;十、”:帆柄厂回回严p四卜稷习己三已刊回坠N栅-Y一’>-“];-cj囫回‘”甲 泛讣/人引一 摄颚回回回回回回目因口回曰勺回回 刊。天。h小上 皿一下三?_。q口二繁阳峋问。弓“·三 抚箱釉羽回回阴恰;4ffeAI\符w”。7路兮排 乏一回回盯罚【-厂平‘”-’》。——-二】口h唐山部分震害…  相似文献   

14.
本着“百家争鸣”之旨,为了活跃学术讨论,提出下面的看法就正于原作者和广大读者。 此文的要点在于把弹性波在半平面内的折射和反射情况加以改进而适用于1/4平面内。这时由于边界条件较为复杂,问题较难求解。 当半平面内弹性入射波为纵波时,取波函数为  相似文献   

15.
为量化冰及冰川在流变过程中位错密度随流变应力的变化,发展了一个基于位错的非线性弛豫模型.模型的计算表明:在冰的指数蠕变阶段,滞弹性试验所形成的应力/应变滞后环的宽度与面积随流变应力的增加呈线性增加,位错密度随流变应力的增加呈平方增加;在冰的线性蠕变阶段,滞弹性试验所形成的应力/应变滞后环的宽度、面积和位错密度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6.
宋冬勇  而立图 《地球》2011,(7):100-103
国外不少专家经过对“北京人”头盖骨的研究后推断:中国猿人有食人的风气。在“北京人”生活的年代,尚处于野蛮的时期。当食物发生短缺的时候,他们会把死去的同类吃掉,而且将其头盖骨做成舀水的工具  相似文献   

17.
孙志升 《地球》2009,(6):22-29
南朝宋时大将檀道济,曾随高祖北伐,在争取统一的大业中屡立战功,威名甚重,朝廷疑畏之,诏廷尉加害了他及其诸子。檀道济被抓时,脱下头巾丢地说:“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可见万里长城作为国家统一和安全屏障的象征意义早已植根于中国人的心目之中。  相似文献   

18.
中国第21次(2004/2005,CHINARE 21)和第29次(2012/2013,CHINARE 29)南极科学考察在东南极冰盖伊丽莎白公主地中国泰山考察站站址所在区域,通过探地冰雷达和GPS进行了两次地球物理探测。使用中心频率分别为60MHz和150MHz的冰雷达探测,首次(2004/2005)获得该地区的冰厚与冰内部等时层结构。GPS观测显示以泰山站站址为中心约2km×2km范围内的冰盖表面地形起伏很小,海拔为2607-2636m。冰盖雷达断面显示该区域的平均冰厚为1900m,最大冰厚为1949m,最小冰厚为1856m。在泰山站站址下方冰厚为1870m。冰盖表面高程与冰厚数据联合分析发现该地区的冰下地形相对起伏剧烈,海拔为662-770m,反映出冰下地形为山地地貌。该2km×2km测量网格下方的冰量为7.6km3。60MHz冰雷达数据给出一条长17.6km,穿越泰山站的冰盖断面内部等时层结构图。从中识别分析出一些内部等时层,结果表明该处的冰盖内部等时层受到了冰流的扰动,内部等时层的几何形态暗示了泰山站所处的冰盖下方很可能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沉积过程。  相似文献   

19.
湖冰光谱特征是湖冰遥感反演的物理基础,是研究湖冰光学特性和空间分布的理论依据。本文以查干湖为例,使用ASD Field Spec 4便携式地物光谱仪采集冰封期不同类型湖冰、积雪和水体光谱,利用Savitzky-Golay滤波法和包络线去除法分析白冰、灰冰、黑冰、雪冰、积雪和水体的反射光谱特征,探索气泡对湖冰反射光谱特征的影响。积雪和雪冰、白冰和灰冰、黑冰和水体的反射特征随着波长的变化特征基本一致,冰的反射率介于积雪和水体之间,其中白冰的反射率高于灰冰和黑冰,在包络线去除结果中,黑冰和水体在440 nm吸收谷处的吸收面积为5.184和10.878、吸收深度为0.052和0.106,雪、雪冰、白冰、灰冰在800和1030 nm吸收谷处的吸收面积和吸收深度的变化表现为雪<雪冰<灰冰<白冰。气泡是影响湖冰光谱特征的重要因素,气泡使白冰反射率减小和黑冰反射率增大,并且气泡使得白冰在800/1030nm和黑冰在440 nm处的吸收面积和吸收深度减小,其中气泡大小和疏密程度的不同会导致湖冰反射率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同时,本文选取时间同步的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在完成辐...  相似文献   

20.
尹超 《地球》2014,(7):104-105
当几千年前的古人凝视着繁星点点的苍穹,倾听着大江东去的波涛声时,他们已经在思考一个至今仍然未被完全破解的谜题:“我们人类从哪里来,我们的祖先到底是谁?” 在中国,创造人类的神灵被赋予了一个女性的形象,她能够用七彩神石缝补破损的天空,还用泥土创造了千千万万个小人,这就是女娲。当然中国的道教也宣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西方,有亚当夏娃的故事,有美丽的伊甸园,很多人至今仍然相信是上帝把人类带到这个星球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