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讯     
《地球》2017,(11)
<正>2017年度国土资源监测评估工作启动10月16日,国土部咨询研究中心会同信息中心、人力中心、经研院、规划院在京召开部署会,启动《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2017年度监测评估工作。会议形成共识,即2017年度监测评估工作要与党中央、国务院及部党组的工作基调保持一致,突出重点、加强规范,议大势、谋全局、咨实策。会议对全面及时准确完成2017年度监测评估任务作出  相似文献   

2.
当今的油气勘探工作中,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技术由于其高精度的优点在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叠前深度偏移成像质量依赖于速度模型的精度,层析速度反演是实际生产中最常用的速度反演方法之一,传统的全局网格层析反演方法属于反射波层析.它虽然可以全局行反演,但浅层速度的准确性远不如初至波层析反演,并且忽略了误差由浅层至深层的积累以及地下介质的各向异性.除此之外,在缺少层位约束的情况下很难还原出速度模型本来的形态.而基于“层剥离”的各向异性层析反演方法虽然可以减小误差的积累,但其反演效率也大大降低.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角道集的各向异性全局层位约束的走时层析反演方法,在计算累计误差的同时全局更新速度模型,并将初至波层析反演出的浅层速度模型融合到了初始速度模型中,提高了模型精度以及全局层析的效率.简单模型试算结果证明了方法的正确性,复杂模型试算结果证明了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虽然经过了“九五”、“十五”,特别是“十一五”建设,我国地面电磁观测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总的来说,地震电磁监测与预测仍然存在如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监测存在空白地区;信息量不足;观测环境恶化;非震异常大量存在,等等。  相似文献   

4.
段明蕾 《地球》2011,(9):80-80
8月3日下午,新疆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及其周边地区,顷刻间被“乌云”遮住了半边天。一边滚滚黄沙,一边朗朗晴空。不到10分钟,沙尘密布全城,平均能见度不足百米,局部路段能见度仅3至5米。  相似文献   

5.
陈建民局长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和200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指出,“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的必然要求,必须把防灾减灾工作作为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进一步抓紧抓好。要做好自然灾害规律研究、加强自然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建设等六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海洋地球物理在国家安全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建设海洋强国,首先要“知海、懂海”.只有认识海洋,才能从战略上部署好海洋,才能因势利导,走向海洋,开发海洋.海洋地球物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海防和海洋地质灾害预警这些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领域更是意义重大.通过对海洋地球物理环境的“全局、精细、实时”监控,及早发现,及时预警,达到维护国家安全的目的.和平时期,唤醒全民...  相似文献   

7.
现代大地测量学是当今信息时代最具活力的一门地学基础学科,它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促进了一门前沿交叉新学科--地壳形变大地测量学的形成。地壳形变大地测量学是击破地震预报两个“瓶颈”--“时空信息不足”和“应用基础研究薄弱”的有力武器。它证实地壳动力学的基本状态不是“自组织临界状态”而是“自组织”,因而地震是可能预报的;它开创了“时空图像动力学预报的新途径,发现了几种可望具有重现性的地震前兆。在论述地壳形变大地测量学的形成,给出学科初步定义,评估成绩和问题的基础上,该文当前的研究工作提出了7项建议。  相似文献   

8.
概述遗传算法(GA)和BP神经网络的原理,利用遗传算法具有全局搜索能力且不易陷入局部极小点的特性,优化BP神经网络的连接权值和阈值,使得计算结果全局最优,以弥补BP算法的不足。选取闽粤赣交界及东南沿海地区的地震目录作为研究样本,提取出7个测震学前兆指标作为预报因子,构建GA-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和仿真。震例检验结果显示,该优化方法的震级预测精度较BP神经网络有较大提升,具有对地震震级预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地震作用下串、并联工程系统中结构失效相关性的近似处理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工程系统”指的是工程项目所包括的主要工程结构的集合。当工程项目具有不止一个主要结构时,各结构单独优化的所组成的集合不一定是全局最优的工程系统。工程系统全局优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该系统失效概率的计算。这时必须考虑而又非常困难的问题就是系统中各个结构之间失效相关性的问题。我们认为,在自然灾害作用下各结构之间的失效相关性主要决定于自然灾害的程度,强度愈高相关性就愈大。据此,给出了这个问题的近似处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播内容不足、传播途径狭隘等困境,浙江省地震局微信公众号“震道”调整运营理念,通过引入中国地震局干部教育网络学院微平台、展开首届线下同名防灾减灾公益漫画大赛、组织线上线下双向实体科普馆互动活动等多方位打造“震道”影响力,初步形成“震道”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11.
为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和中国地震局“3 1”体系发展思路,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山西省地震学会从2007年5月份起制定了月报告会制度。在全局的科技人员中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并邀请国内外著名地震学专家来我局进行讲座,帮助我局科技人员拓宽科研思路,增长见识,提升科技人员的科研能力。2007年共举办学术报告会8次,参加各类学术活动总人数200余人。学会邀请北京大学陈永顺教授、中国地震局陈鑫连教授和日本国家地震科学和防灾研究院郝宪生博士来我局分别作了“藏南台阵和西藏高原南部大地构造”、“项目表述”和“日本地震动态”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2.
汤泉 《地震学刊》1999,(B02):7-11
提出要从五个方面加强江苏省的防震减灾工作,(1)要从政治的高度,全局的角度认识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2)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好《防震减灾法》和《江苏省防震减灾条例》,(3)要继续强化地震监测预报为震灾综合防御工作。(4)要努力推进“九五”重点项目实施,认真编制防震减灾“十五”计划,(5)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地震队伍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实际地震预报中分析异常证据可信度的过程,提出了确定异常证据可信度的模型。指出异常证据的可信度可根据两类不同的影响因子(全局因子与局部因子)由证据可信度组合公式确定。据此在地震预报专家系统ESEP/PC中提出了“类框架”知识表示法。文中通过实例对应用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4.
马腾飞 《地震学报》2016,38(1):96-102
地震波场本质上是三维矢量波场, 单分量记录实际上是三维矢量震动在某一方向上的部分投影. 本文基于单分量地震记录互相关公式, 提出了一种新的适合三分量地震波形记录多元互相关运算的简易方法, 并以2008年汶川MS8.0地震余震序列波形为例, 对其进行了效果验证. 结果表明, 相对单分量互相关, 该方法可以得到更为合理的全局最优结果, 解决波形识别匹配工作中不同分量间的差异问题. 该方法还可以利用不同分量间的“同源”信息, 有效压制随机噪声, 并从理论上说明其合理性. 其原理及计算过程均较为简单, 整体运算量较小, 适用于目前“大数据”时代的地震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最小二乘法在地震定位中存在的“抗干扰”能力的不足,介绍了自适应Lp范数方法。该方法可以自适应选取p值。通过对陕西台网地震定位的结果检验表明,该方法实用可行,并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即稳健性。  相似文献   

16.
白超英  赵瑞  李忠生 《地震学报》2009,31(4):385-395
讨论了全局选择震源初始位置下的矩阵反演求取全局解的问题.与流行的全局优化搜寻直接定位方法相比,该反演算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定位方法,具有定位精度高、计算时间少以及对噪声数据不敏感等特点.其突出的优点是在不增加计算难度和计算时间的前提下,用矩阵反演的方法确保得到全局最小值解,可适应于地震早期预警,海啸早期预警,以及大震速报等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17.
场地分类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了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中的场地分类方法并指出其中的不足。根据对大量的实际场地的理论计算,发现场地传递函数的幅值谱有一定的规律性,以此为根据提出了一种新的场地分类方法,为场地分类方法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地震预测模型优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青  邵辉成  丁香 《地震》2004,24(2):53-58
在分析现有基于观测指标“异常-正常”的“二态”地震前兆模式不足的基础上, 提出了异常可表现为多种状态的“多态”前兆模式, 给出“多态”前兆模式下预测效能判定指标, 进一步提出了基于预测效能最优的单项预测模型参数的选择方法。 在广义(时间、 空间、 时-空联合的预测指标)“多态”前兆模式下, 将所建立的模型应用于我国华北和南北带地区, 分别确定了两地区活断层预测地震(MS≥6)空间分布的最优模型(分别为断层周围20 km、 30 km)及其预测效能(分别为0.42、 0.34)。  相似文献   

19.
Nagios监控系统在天津地震应急系统中的综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Nagios等开源监控系统在地震行业中已应用多年,其运行稳定,监控效果良好,可扩展性强,是非常优秀的网络监控软件.本文利用天津市地震局统一建立的全局Nagios监控系统,对地震系统“十五”“十一五”期间建立的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进行了全面监控管理,包括网络设备、服务器、业务应用系统等,并与值班系统联动,实现故障告警.采用此监控系统后,全面提升了天津市地震局应急指挥系统的运维管理工作效率.同时形成了独立的监控配置文件与脚本,可对行业应急指挥系统进行统一监控.  相似文献   

20.
王敏  沈正康 《中国地震》2020,36(4):660-683
中国大陆的构造变形主要与印度和欧亚两大板块的碰撞有关。印度板块的北向推挤直接导致了世界上最宽旷、最活跃和最复杂的现今构造变形。GPS观测技术问世前,构造变形的定量化研究主要依赖活断层的形貌勘察和区域强震的震源机制解,其结果准确度不足且时空界限模糊。1988年中国地震局在滇西地震实验场首次开展GPS形变监测实验,后又经历国家“攀登项目”、“首都圈GPS地形变监测网”等诸多项目实践,直到“九五”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成功建成,中国大陆现今变形图像才逐步完整和清晰。特别是近年基于“中国构造环境监测网络”2000多站点及近30年累积的其他数据,一个覆盖中国大陆且衔接边邻、框架统一、毫米/亚毫米精度的速度场构建完成。这一基础图像对揭示中国大陆活动构造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深入研究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构造形成与演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观测约束,也为地震危险性的定量化分析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