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中国北方地区地震灾民过冬问题是一个救灾技术问题.中国北方地区(黄河以北地区)冬季十分寒冷,如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省、自治区,12月至2月,平均气温都在摄氏零度以下,有时低至摄氏零下二三十度,这种天气下,人很难在野外长时期生存.多地震的云南省,地处云贵高原,在冬季也十分寒冷.西藏自治区冬季更是"寒极".但这些寒冷地区地震时有发生,造成震后应急阶段由于寒冷等因素导致人员伤亡,社会经济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2.
正几场寒流过后,我国北方地区气温骤然下降,东北和西北局部地区已经开始飘起雪花。受冷空气影响,北方一些地区降温幅度较大;为应对寒冷天气,多个城市已提前进入采暖期。有暖气的冬天开始不再难熬,然而由于目前整个北方地区的采暖主要依靠燃煤,随之而来地进入了雾霾多发期,北京、天津、石家庄、辽宁沈阳、吉林长春、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地频现"雾霾围城"的天气。  相似文献   

3.
如何提高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的技巧?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钱维宏 《地球物理学报》2012,55(5):1532-1540
从理论上探讨如何提高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的技巧.气候包括以小时为基本单位的昼夜循环、以日为基本单位的年(季节)循环、年代际循环和世纪循环等时间尺度的变化.这些气候变化存在确定的外强迫,是可以被认识和预报的.相对气候昼夜循环和年(季节)循环的偏差是天气尺度扰动.天气尺度的瞬变大气扰动可引发极端天气事件.有技巧的天气预报正是要通过天气尺度大气扰动信号,提前几天甚至十几天,预报出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相对气候年代际和世纪循环的偏差是气候异常,有技巧的气候预测正是要预报出这种异常.距平天气图会大大提高短期和中期—延伸期天气预报的技巧,距平数值预报模式的研制也会加快提高中期—延伸期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的技巧.  相似文献   

4.
李秋香 《地球》2012,(4):142-143
1952年12月5日,伦敦遭遇大雾,歌剧院里正在上演的《茶花女》因观众看不见舞台而中止,电影院里的人也被迫散场。观众们出来才发现,大白天的伸手不见五指,水陆交通几近瘫痪。大雾持续到12月10日才渐渐散去,同时逝去的还有约4000名死于呼吸道疾病和心脏病的人。数据表明,大雾期间空气里的二氧化硫含量增加了7倍,烟尘增加3倍。在随后数月里,又有8000多人死于这次大雾的后遗症。而在2011年秋冬之际,中国东部大部分地区接连发生大雾、雾霾天气,按照美国大使馆的空气质量检测标准,  相似文献   

5.
《地球》2016,(11)
正9月27日开始,北京出现大风降温天气。随着冷空气南下,中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普遍走低,"今年冬天会冻哭"这一热门话题再次刷屏网络。根据世界气象组织之前发布的公告称,今年1月至6月全球平均气温创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值,今年成为"史上最热年"。种种迹象都透露出,今年的天气多多少少有些异常。那么,在今年夏天快被热哭了的节奏后,今年冬天会不会真的出现把人冷哭的趋势呢?网友之所以有这种担忧,是因为最近刷屏的一个词——"拉尼娜"。  相似文献   

6.
朱邦义 《地球》2011,(11):50-51
世界狂风呼啸,天气不是严寒就是酷热,白天只有6个小时,生命只能演化出最原始的形态。如果没有月球,地球将会出现这种景象,科学家一直这样相信。  相似文献   

7.
王国起 《地球》2013,(9):30-33
正极端天气的背后,其实是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现在多数人普遍认为,是全球变暖导致越来越频繁的极端天气。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人们焚烧化石矿物或砍伐森林并将其  相似文献   

8.
遥读天山     
《地球》2016,(1)
正广阔无垠,横亘千里,我以苍鹰的方式,与天山交谈。雪花的素手,给天山编织合体的衣衫,感觉雪里不再寒冷的意念。神圣的雪峰,挽留住白云悠悠的脚步,我多想以塔松的态度,在天山的腰间繁茂出一片葳蕤,任雪花洗去我一身的尘埃,任古老的驼铃在心海嘹亮,让雪花落我一身,照出自己的影子,不染一丝纤尘。不老的山风,总是以一种不屈不挠的姿势,狂放于群山每一个角落,把天山和弦弹奏得伟岸粗犷,吟唱着一首悲欢离合  相似文献   

9.
乌什地震台多分量钻孔应变观测资料干扰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多分量钻孔应变的观测原理,从理论和实际观测中分析了水厂抽水、标定、同机柜检修仪器的相互影响、数采死机重启数采、天气突变打雷等对多分量钻孔应变观测的影响。分析表明,钻孔应变观测值波动时间与各干扰时间基本吻合,因此认为水厂抽水、同机柜检修仪器、天气突变打雷等对多分量钻孔应变观测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  相似文献   

10.
因太阳活动而引起的地磁扰动,会在地球表面感生出地电场,从而在地表附近的导体系统中产生地磁感应电流(GICs).太阳表面的异常活动而引起的磁暴会导致强烈的GICs,严重威胁电信设备、电网、油气管道和铁路运输网络等基础设施系统的安全运行,已经成为最严重的空间天气灾害之一.因此,对GICs进行深入研究以建立对其做出迅速预测的能力,在科学和应用方面都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GICs的研究进展,从引入空间天气的概念开始,将GICs作为从太阳活动到太阳风再到地球扰动的空间天气链的最终环节;重点阐述了GICs的计算中所涉及的三个步骤:地球表面地磁场重建、感应地电场的计算,以及地面导体系统中GICs计算;对每一步骤中主要方法的相关原理和应用做了简要介绍与评估;最后总结了当前GICs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GICs的研究方向与挑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曹静  黄江  赵文化  单海滨 《华南地震》2007,27(3):100-106
通过对空间天气和空间天气学的描述,介绍空间天气学的研究内容、方法、监测手段以及空间天气灾害的危害;分析了在广东开展空间天气业务的必要性,并对如何开展广东空间天气业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秋香 《地球》2012,(1):160-160
鄱阳湖面上的天气说翻脸就翻脸,刚刚还是大晴天,这会却是乌云密布,又是刮风又是下雨。但几分钟之后,太阳又露出了笑脸。在渐趋平静的湖面上,有两个黑色的小脑袋偷偷露出了水面,这是两只5个月大的小江豚,体重在30斤左右。  相似文献   

13.
海南岛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常年受到热带气旋的影响。海南监测台站通过平时晴朗天气与热带气旋2种天气状态,比较其频谱,分析热带气旋影响海南地震监测特征,结果表明,热带气旋主要影响低频信号,受影响的振幅是平时10倍左右。之后,分别采用双二阶滤波(Direct Form II)和零相位数字滤波(Zero Phase IIR)方式剔除热带气旋的干扰频段,比较干扰前后地震定位、震级测定结果,表明热带气旋会影响地震定位及震级测定。  相似文献   

14.
《地球》2015,(10)
<正>九月,阿尔泰山间被秋风染成金红的山梁,额尔齐斯河的水波里倒映着湛蓝的晴空,美丽的可可托海收起了夏日的奔放与热情,变幻出另一种容颜迎接秋日的到来。一地金黄的落叶,一场略凉的秋雨,似乎也预示着不久之后,可可托海又将开始它漫长而寒冷的冬季。今年,新疆富蕴县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被列入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  相似文献   

15.
2013年1月中国东部持续性强雾霾天气产生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2013年1月,在中国东部地区发生了强度强、持续时间长、发生范围广的雾霾天气.本文利用资料诊断,从大气环流背景场和雾霾天气演变过程两个方面,分析了气象条件在这次持续性强雾霾天气发生中的作用.结果表明,2013年1月东亚冬季风异常偏弱,在中国东部区域,对流层中低层的异常南风有利于水汽向中国东部地区输送,500hPa的高压异常抑制了对流的发展,而表面风速的减弱不利于近地面附近的雾霾向区域外输送,水平风垂直梯度的减小减弱了天气尺度扰动的发展和大气的垂直混合,对流层低层异常逆温层的存在使得大气近地层变得更加稳定.这些气象背景场为雾霾天气的维持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气象条件.对雾霾天气演变过程的分析表明,雾霾天气区域内的表面风速及其上空对流层中低层的水平风垂直切变对雾霾天气过程具有动力影响,二者偏小(大)时雾霾天气偏强(弱);对流层中低层的层结不稳定性以及近地面层的逆温状况和温度露点差对雾霾天气的演变可以产生热力影响,层结不稳定性和逆温偏大(小)以及温度露点差偏小(大)时雾霾天气偏强(弱).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热力和动力因子对这次雾霾天气过程具有大致相同的作用,气象因子可以解释超过2/3的雾霾天气逐日变化的方差,方差贡献达到0.68.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利用时频分析法,基于2016年以来山东省泰安台重力仪及宽频带地震仪观测到的资料,对风暴天气和台风天气引起的微震现象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这两种天气过程产生的微震信号的频率基本分布在2—20 s之间,能量集中在5—7 s,15 s附近存在一个能量平稳加强的频段;风暴天气产生的微震信号具有由高频向低频演化的动态特征;两种天气条件下产生的微震信号均具有连续、高频及持续时间长的性质,反映了微震信号激发源的移动特征。 结合泰安台微震与风暴和台风天气的一一对应情况,认为微震是一种与近海风暴或远海台风活动有关的微震动过程,而不是与地震有关的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17.
《地球》2017,(1)
<正>"冬季杀手"再次来临,在2016年12月16~21日长达5天的时间里,我国中东部持续大面积重污染天气,日均浓度达到重度及以上污染的城市共有71个,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城市共53个,多地空气质量指数小时值"爆表"。而北京,也发布了2016年入冬以来首个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关于雾霾的话题再度引发全  相似文献   

18.
岳尚华 《地球》2013,(9):22-25
正面对"北涝南旱"的局面,人们不禁疑问,今年天气这是怎么了?专家告诉我们,在这个夏天,地球之所以进入所谓"烧烤模式",其实是极端天气的一种表现。7月份以来,浙江、江苏、湖北等多个南方省市出现持续高温天气,无论是强度、持续时间还是影响范围  相似文献   

19.
控制大气污染的一个数学理论框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朱江  曾庆存 《中国科学D辑》2002,32(10):864-870
讨论了如何利用大气污染的数值预报结果和模式进行大气污染最优控制设计的理论框架问题. 提出了以控制污染源排放量为控制手段的大气污染最优控制问题, 其目的是在事先预报的天气条件下, 通过可行的控制手段使得一个城市的大气污染物浓度在一个选定的地域和时间段内保持在某一可容许的指标之内, 同时又使控制的代价(包括控制导致的工艺提高的耗资或工厂减产的经济损失, 或生活的不便性等)为最小. 基于伴随模式的最优化方法, 推导了求解这一问题的数学方法和相应的计算公式. 由于最优控制方案是根据预报的天气条件计算出来的, 而预报结果都是有误差的, 因此事先计算出的最优控制方案的实施效果会受到天气条件预报误差的影响. 利用伴随算子模式方法, 给出了这一问题的一个近似的却高效的算法, 可以计算不同时刻和地点预报的风场、温度场和污染物初值的不确定性对最优控制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天气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大气中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可表现为各种瞬息万变的天气现象,这些天气的分布和变化是由不同时空尺度的天气系统引起的.天气与民生息息相关,其发展演变一直是大气科学研究和应用的重点领域.天气学的发展与观测系统、动力学理论和数值模式的发展密切相连.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建设观测网,到目前已建成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地基、空基和天基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特别是新一代稠密雷达网以及风云卫星系列的发展以及多次大型野外观测试验的实施使我们对天气的认识从宏观的天气形势深入到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精细热动力、云微物理结构和演变特征.观测系统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理论、数值模式和模拟的发展,中国已由初期主要以引进国外模式为主发展为目前主要发展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值模式系统,基于高分辨数值模拟结果对不同尺度天气的发生发展机理和可预报性有了深入理解.此外,天气学已由初期的独立发展逐渐向多学科交叉方向转变,气候和环境的变化与天气演变之间的相互作用已成为大气科学的热点和前沿问题.文章重点回顾过去70年来中国在对天气演变起重要作用的天气现象及其短期变化过程的物理本质、演变规律和预报方法领域所取得的重大科学和技术成果,主要根据正式发表的文献从大气动力学、天气尺度天气特征、台风及热带天气、强对流天气特征、数值天气预报及资料同化,以及天气与气候、大气物理及大气环境等交叉领域六个方面分别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