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实验室风浪周期分布,发现风浪周期累积概率分布曲线低于Longuet-Higgins理论结果,在小概率周期区域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的差异明显。对实验结果进一步分析发现,在谱不是很窄时,在小概率处风浪周期累积概率随谱宽度的增大而降低,这与窄谱假定下的理论结果相反,Longuet-Higgins理论结果在小概率处不便于描述周期分布随谱宽度的变化。根据实验结果提出风浪周期的Weibull分布经验公式,Weibull分布中的参数依赖于谱宽度。  相似文献   

2.
深水海洋平台的现场监测是对平台性能的直接评估,对保障平台安全,改进平台设计方法等具有重要意义。介绍在南海LH11-1平台上开展的现场监测工作,内容包括海洋环境、平台运动以及系泊系统测量。对平台在洛坦台风中的运动响应进行了测量结果与分析结果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数值分析结果与测量结果部分吻合,但仍有差异,测量结果的波频分量大于计算结果,但计算的精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世界大洋潮波特征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TOPEX/Poseidon(以下简称T/P)高度计资料直接分析得到4个主要分潮(M2,K1,S2和O1)的调和常数,并与5个全球大洋潮波模式的模拟结果和138个验潮站观测资料的分析结果进行了系统比较,得出如下结论:在深水大洋,高度计资料直接分析结果与潮波模式模拟结果较一致;模拟出的无潮点的个数和位置也较一致;半日分潮模拟结果比全日分潮要好。5个模式模拟结果之间的差异相对较小,振幅的绝对偏差在1.0 cm左右,迟角的绝对偏差在10(°)左右。在陆架浅海,不同模型结果差异相对较大。高度计资料直接分析结果比模式模拟结果普遍偏小,尤其在陆架浅海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4.
海底土性原位测试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莺歌海海区的柱状样品的室内物理力学试验和现场原位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进行抗剪强度测试结果与采样深度、水深等指标的相关分析,指出原位测试结果的影响因素有取样深度、水深、剪切速率等,提出原位测试结果校正的几点建议。为原位测试结果的进一步应用作出了有意义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前人已开展了大量的关于图解法和矩值法数值结果的相关性分析和相互转换方程的确定工作,但针对定性结果的对比仍较为罕见。本文选取了琼州海峡两岸15个海滩22条断面105个表层沉积物为典型研究对象,分别采用Folk和Ward图解法和Friedman矩值法获取粒度参数结果,构建定量结果的回归关系和对比定性结果的异同。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进一步探讨了两种方法结果的可对比性,并分析两种方法的方法差异对沉积物粒度信息提取及使用造成的可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就定量结果而言,图解法和矩值法计算的平均粒径和分选系数具有强相关性(R2≥0.951),而偏态和峰态则表现为中等相关(R2=0.586)和不相关(R2=0.011),表明图解法和矩值法计算粒度参数定量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并不稳定,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2)就定性结果而言,图解法和矩值法的结果之间存在较大偏差,分选系数、偏态和峰态不一致的占比分别达30.48%、55.24%和71.43%,这与定量结果的相关性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表明定量结果的相关性程度并不能完全用于指示定性术语结果的一致性程度。鉴于最大化地揭示沉积物的差异是粒度参数分析方...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实验室风浪观测结果研究非线性效应对波面极大值和极小值分布的影响。波面极大值和极小值累积概率的差异表明 ,与线性理论相比 ,波面极小值在平均波面以下的位置偏高。对实验结果的进一步分析表明 ,非线性效应使波面极大值在平均波面以上总概率高于线性理论结果 ,而概率密度峰值处波面极大值高度略低于线性理论结果。波面极小值在平均波面以上各位置出现的概率均高于线性理论结果 ,在平均波面以下的较低位置 ,波面极小值出现概率明显低于线性理论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依据日本气象厅东海浮标资料(1987年1月),用Jacobs,Deacon,Kondo等体积法估算式作海面放热量(潜热与感热之和)估算。估算结果揭示了不同估算式所具的量值上的关系。Kondo式估算结果与Jacobs式估算结果在中性条件下约为0.6,在非绝热条件下约为0.7;Deacon式估算结果与Jacobs式估算结果之间也有一定的转换关系。这些结果有可能为用不同估算式所作的海面放热量估算的文献进行量值比较。  相似文献   

8.
基于容量法原理,探讨了海底沉积物中碳酸盐的自动电位滴定法,配合tiamo软件,自动计算并输出测定结果。该法简单快速,且可以批量测试,经深海沉积物等国家标准物质验证,结果与标准值相符。对同一样品进行7次测定,其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9%。该方法应用于西菲律宾海岩心MD06-3050的部分样品,测试结果与ICP-OES方法得到的结果具有一致性,该方法再现性良好,准确可信。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波浪作用通量守恒原理及平稳随机过程的线性迭加原理分析了波面谱、速度谱及加速度谱在稳定均匀流作用下的变形问题。计算表明波谱分析法的结果比按特征值的规则波分析法的结果更为合理,特别是对流速与加速度场的分析尤为明显。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
文中研究中立型微分差分方程的稳定性,其中方法之一是用线性参数交易公式和积分不等式。本文利用文中提出的非线性参数变易公式来讨论中立型微分差分方程解的稳定性。得到的结果包括了文中的部份结果,作为特殊情况,从本文的结果可以得到微分差分方程解的稳定性准则,这时得到的结果推广了作者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气象条件对Babin模式的影响,对比分析了Babin模式模拟结果与典型的P—J模式模拟结果,前者一般小于后者;还计算了南海海区的蒸发波导高度,平均结果与现有文献上的此海区统计结果基本一致,这为Babin模式用于研究蒸发波导气候变化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基于FVCOM模式钱塘江河口涌潮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FVCOM模型进行钱塘江涌潮的二维和三维数值模拟,并使用2007年10月大潮期间的现场观测结果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平面二维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与基于Godunov算法求解钱塘江涌潮二维特征的结果基本一致。三维计算结果再现了流速在垂向上的差异,以及在落潮转向涨潮时刻,涨潮先从底部开始,垂向上从底层向表层逐步从落潮流转为涨潮流。敏感性分析显示模型网格大小和曼宁系数的选取对模拟结果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印度洋、大西洋沿岸,海岸工程设计波浪周期多在14 s以上,具有显著的中长周期波特征。通过以往工程项目的试验结果发现中长周期波下,规范计算的斜坡堤胸墙波浪力明显小于试验结果。因此,通过系列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中长周期波下的斜坡堤胸墙波浪力。分析斜坡坡度、肩台宽度和波浪条件对胸墙波浪力的影响。通过将试验结果与我国现有规范中的经验公式计算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规范更适用于胸墙底淹没的情况,而对于肩台出水情况,规范计算结果小于试验结果。由此提出了一种新的波浪力计算方法,计算准确度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风场对SWAN模式在台湾海峡后报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利用SWAN模式模拟分析了CCMP和DASCAT两种常用风场数据在台湾海峡海面的浪场结果。东北季风期3个月的浪场模拟结果与浮标实测波高时序数据相比,偏差均值不大于0.33 m,偏差均方根不大于0.59 m。一般在浮标波高大于3.5 m和小于1.0 m时,偏差偏大。6 h分辨率的风场数据相较于24 h分辨率风场数据对应的模拟结果更接近于浮标实测结果。在6 h和24 h分辨率的CCMP风场数据和24 h分辨率的DASCAT风场数据的模拟结果中,两两结果间的空间相关系数均不低于0.90,偏差均值不大于0.32 m,偏差均方根不大于0.4 m。  相似文献   

15.
根据星载微波辐射计反演海洋大气参数的过程,分析了仿真实验中线性反演算法和非线性反演算法对反演结果的数据质量控制能力。AMSR-E观测数据的非线性反演结果分析对仿真实验的结论进行了验证,得到了肯定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星载微波辐射计的非线性反演算法物理意义明确、结果可靠,有良好的数据质量控制能力,具有业务化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2007年刘晓俊与庞学诚首先研究了亚纯函数及其导函数分担1个具有3个元素的公共值集的正规族问题。2011年刘晓毅与常建明推广了刘晓俊与庞学诚的相应结果。本文将在刘晓毅与常建明的有关结果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亚纯函数及其导函数分担公共值集的正规族问题。本文结果进一步推广了刘晓俊与庞学诚以及刘晓毅与常建明的有关结果。  相似文献   

17.
文[1]中研究中立型微分差分方程的稳定性,其中方法之一是用线性参数变易公式和积分不等式。本文利用文[2]中提出的非线性参数变易公式来讨论中立型微分差分方程解的稳定性。得到的结果包括了文[1][3]中的部份结果,作为特殊情况,从本文的结果可以得到微分差分方程解的稳定性准则,这时得到的结果推广了作者的工作[4]。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泛函微分方程解的振动性,得到了若干新结果,包括了国内外若干最新结果。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融合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结果的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新方法——众数赋值分类法。采用ISODATA非监督分类方法对高光谱遥感影像进行分类,并对非监督分类结果的图斑进行标记,同时用最大似然法(ML)和支持向量机(SVM)法进行监督分类,然后以监督分类结果对非监督分类后各斑块进行类别赋值。方法是:统计每个非监督分类斑块中由监督分类所获得的各类别像元数及所占比例,将非监督分类斑块的类别赋予所占比例最高的监督分类结果的类别,最终获得高光谱图像分类结果。研究表明:(1)非监督分类类别数量大于10时,其与ML分类结果融合的总体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均较监督分类法的分类结果好;(2)ML和20个类别的ISODATA分类结果融合的总体精度最高,为87.35%,比单独ML的总体精度高约2个百分点;(3)SVM和10个类别的ISODATA分类结果融合的总体精度提高最大,较SVM的总体精度提高近3个百分点;(4)随着非监督分类类别数量的增多,分类结果的总体精度呈现由低到高再到低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太平洋潮波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TOPEX/Poseidon高度计资料直接分析得到4个主要分潮(M2、K1、S2和O1)的调和常数,将其与全球大洋潮波模式TPXO6.2的模拟结果以及太平洋中48个验潮站观测资料的分析结果进行了系统比较,得出高度计资料直接分析结果与潮波模式模拟结果总体比较一致.模拟出的无潮点的位置和高度计资料直接分析结果有差异,且K1和O1分潮差异较大.与站点结果比较表明TPXO6.2模式模拟结果与验潮站观测结果的振幅绝对偏差小于2cm的站点的百分比达到85%,迟角绝对偏差小于40°的站点的百分比达到70%以上,比高度计资料直接分析结果精确;矢量均方根误差比较表明,太平洋中部结果比整个太平洋结果准确,太平洋矢量均方根误差的值和其他研究者、其他模式的结果近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