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3 毫秒
1.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资源。土地资源的考察与研究在以农业自然资源为中心的综合考察和区域开发建设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我所自70年代中期以来,与原新疆农垦总局勘测大队(现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勘测设计院二分院)共同牵头,承担了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重点项目之一——《新疆荒地资源综合评价与合理利用研究》,从而开展了以荒地资源为中心的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的综合研究。与此同时,还开展了各考察区的资源开发与生产布局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2.
孙鸿烈  石玉林  李文华  封志明  江东 《地理学报》2020,75(12):2610-26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资源科学研究在自然资源考察的基础上形成了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体系。本文系统总结中国资源科学从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到资源科学综合研究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初期(20世纪50—60年代)、区域资源综合科学考察与资源科学研究时期(20世纪70—80年代)、资源科学学科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2000年)及现代资源科学迈向新发展时期(21世纪以来)等4个阶段,促进了中国自然资源的考察和开发利用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对中国资源科学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当下面向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两个国家先进发展需求,资源科学研究要以史为鉴,推陈出新,不断丰富学科的新概念、新知识与新方法,促进资源科学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河流域农业资源综合考察,是应自治区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由原自治区农委和科委联合组织的一项重大的综合性的科研项目,也是贯彻执行1978年全国和自治区制定的科技发展规划重点任务“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的深入和发展。其基本任务是着重调查研究整个流域内农业资源及其分布规律、开发利用现状和问题,并结合农业生产特征和发展生产的重大问题,提出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和合理布局农业生产的最佳方案,为国土资源的开发与整治,为青新铁路建设,为制定农业生产的发展战略和规划设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申元村 《地理研究》1982,1(3):91-92
为了完成全国科学技术规划重点项目108项第一项“农业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的研究”和全国自然科学规划中地学规划第五项“水土资源和土地利用基础研究”以及1979年4月全国第一次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会议上所确定的1:100万土地类型图的任务,同时也为了发展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理论和充实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于1982年4月10日至16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1:100万土地类型分类系统及制图规范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业气侯区划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做好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研究工作,可以为合理地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地规划和指导农业生产,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全国1:100万土地类型图和土地利用图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1978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重点项目第一项“我国农业自然条件与农业区划研究”和1978年全国自然科学地学规划中关于编制全国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图件任务以及1979年4月全国农业自然资源与农业区划会议的要求,在我国开展包括土地类型和土地利用研究在内的资源调查与制图,并确定由中国科学院地理所负责协调全国各省区共同完成全国1:100万土地类型图和土地利用图。为了落实和加快土地类型和土地利用研  相似文献   

7.
通过探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在现实中的“八点不同”,依据祁连山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实践得出两项工作在技术标准、数据基础和作业方法中的“四个衔接”。在技术及成果中实现协同与统一,进而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科学建立自然资源分类、与用益物权进行区分和成果数据互通共享四方面为工作的实施提出具体建议,合力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与全国国土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8.
中原经济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原经济区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根据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从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生活水平、农业生产效率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农业投入水平5个方面选择18个指标构成中原经济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对中原经济区28个市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众多评价指标中,农业生产效率权重最大;28个市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排在前3名的阜阳市、鹤壁市、徐州市的综合得分高于排在后3名的晋城市、淮北市、长治市综合得分的2倍;中原经济区农业现代化水平总体不高,只有阜阳、鹤壁、徐州、新乡、郑州、济源的综合得分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9.
我国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自然资源丰富,是我国独具一格的自然地理区。由于该区一些地方固体降水量充沛,给雪崩、风吹雪和异常大雪三种雪害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成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以及农牧业生产均造成了严重危害。随着西南地区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对该区雪害的防治研究已成为一项急待解决的任务之一。为此,我们继1964,1965两年在波密、易贡考察后。又于1981年开始对本区的积雪和雪害进行了考察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山地开发、保护与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出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山区地域广阔,自然资源丰富,并且,山区特殊的自然环境成为平原区的生态屏障。但是,山区生态系统脆弱,植被一经破坏便不易恢复,土地生产潜力也较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差。为保证山区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山区应在切实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条件下,进行合理、适度的开发。广大山区脱贫和实现小康应寄望于全国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实现。为此,应积极采取措施,促进这一目标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1.
竺可桢与我国自然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长江 《地理研究》1984,3(1):34-40
竺可桢同志做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于1956年兼任我院综合考察委员会的第一任主任,我们就一直在他所领导的考察队中工作,倍受他的关怀与教益。他是我国自然资源综合考察的奠基人,在他的领导与指导下,开拓了自然资源研究这一新兴的科学园地。值此纪念竺老诞生九十四周年和他离开我们十周年的时候,更加缅怀他为发展我国自然资源科学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激励我们要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他的科学思想,为使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多采的自然条件在四个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立足自然资源管理的新要求,全国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网络工程已于2020年全面启动和建设。黑河流域作为西北地区第二大内陆河流域,且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地段,迫切需要在黑河流域开展试点研究。依托黑河流域现有观测研究基础,采用融合共建、改建升级和空白添建3种方式,分流域、分级别布设观测台站13个,基本覆盖了黑河流域草原、森林、河流、湖泊、荒漠、湿地、农田等主要地表资源类型。结合遥感观测和人工样地调查,初步构建起黑河流域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网络。通过建立统一的运行维护和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观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从应用效果来看,黑河流域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网络已基本形成了局部控制的立体化观测能力,可有效获取资源间耦合作用过程、变化趋势和速度等关键数据,对提高黑河流域自然资源认知能力、科学管理和战略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其他流域开展自然资源观测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借鉴和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由国家计委国土局委托中国地理学会主持的全国山区综合开发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12月3—10日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代表共161人,收到论文106篇。 这次会议既是学术讨论会,又是现场经验交流会。代表们本着百闻不如一见的精神,到山区综合开发较好的浏阳县进行考察访问。浏阳县负责人张绍春同志介绍说,浏阳县山地丘陵广阔,自然资源丰富。但是长期以来存在着许多问题和障碍,严重阻碍了山区经济的发展,也限制了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认真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决定以多种经营为突破口,经过几年的努力,工农业生产获得了新的进展,农业内部结构产生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包括农业机械化、农业水利化、农业化学化和农业电气化 4个方面。本文根据山东省近 2 0年的统计资料 ,全面分析了山东省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过程中 ,在农业生产条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和明显存在的问题。如农业机械发展结构欠合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标准不高、化肥施用构成比例不当等 ,针对上述问题 ,提出实现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1完善农机服务体系 ,大力开展农机社会化、市场化服务 ;2狠抓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田水利建设的科技含量 ;3加大对磷肥使用宣传力度 ,降低化肥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 ;4继续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1月12日,2011年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热带亚热带地区资源研究学术年会暨流域可持续发展与综合管理学术论坛在南昌市成功举行。会议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热带亚热带地区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和江西农业大学主办,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农业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办。会议得到各地专家学者的热烈响应,来自全国23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7...  相似文献   

16.
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在《关于加强自然的保护及改进自然资源之利用的补充措施》决议(1978年12月)中强调指出:“在工业、运输业、农业…迅速发展的条件下,保护自然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是苏维埃国家的一项极为重要的经济任务和社会任务。”最优化地利用自然是经济地理学以及有关邻近学科的最重要任务。经济地理学在上述问题上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7.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于国民经济持久、稳定和高速度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完成在本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国家将从各方面加速农业的发展,集中主要精力,尽快把农业搞上去。在这样的形势下,就更显得研究农业区划的迫切性。如果  相似文献   

18.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于国民经济持久、稳定和高速度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完成在本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国家将从各方面加速农业的发展,集中主要精力,尽快把农业搞上去。在这样的形势下,就更显得研究农业区划的迫切性。如果  相似文献   

19.
东北亚区域是一个资源相对集中,生态环境格局复杂,气候地带性多样,人地关系对比显著的区域,集成该区域的资源环境综合科学考察数据对于全球变化等前沿科学研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研究意义。针对该区域资源环境综合科学考察数据积累和管理的需求,研究构建了包括三大体系的东北亚资源环境综合科学考察数据平台,即数据资源采集与管理标准规范体系、数据分类体系、数据管理和发布软件体系。其中,标准规范体系包括数据采集规范、数据管理规范和综合考察规范三类共23项;数据分类体系包括4个大类、25个小类、128个要素;数据平台软件系统包括数据目录检索管理、元数据管理、数据发布与可视化、数据浏览与获取等5个功能模块;基于地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了东北亚资源环境综合科学考察数据平台原型系统,初步实现了数据的集成管理与可视化访问。目前已集成144个数据集(库),为东北亚综合科学考察数据的深度集成和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2011-11-12,2011年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热带亚热带地区资源研究学术年会暨流域可持续发展与综合管理学术论坛在南昌市成功举行。会议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热带亚热带地区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和江西农业大学主办,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农业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办。会议得到各地专家学者的热烈响应,来自全国23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7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主题是"热带亚热带地区流域可持续发展与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