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明春 《海洋世界》2008,(10):69-73
读书使毛汉礼学到了不少的科学知识,同时更亲眼目睹了当时人民所遭遇的苦难和反动政府的腐败无能,这些使读大学的毛汉礼彷徨了。  相似文献   

2.
王涛,男,出生于1934年1月,山东昌邑人,汉族。1960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海洋系,同年分配至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从事海浪学研究。研究员。1963年,他首先提出了能描述成长与消衰全过程的涌浪谱。其中引进了波散概念和滤波理论。1966-1968年,他通过大规模观测和模型实验,系统研究了海军561291程的缺陷,提出了消除灾害的工程方案,取得了良好效果,获得舰队好评。1978年,在与日本合作开发渤海BZ28—l油田中,他通过反复论证,与日方3个专家组进行辩论,力主将日方专家坚持已应用的12m设计波高减至78m以下,从此为渤海石油平台设计…  相似文献   

3.
大厅之中,正堂之上,他慈祥的脸上露出欣慰的微笑,望着他的学生们一个个、一排排、一队队走进来,就像在教室、在学术讨论会会场、在实验室。他的学生们面容严肃,心情悲哀,缓缓地走到他的遗像前。他们各自按照习惯的称呼,在心底悲切地呼唤着自己尊敬的老师。而他,已坦然地永远离去了。  相似文献   

4.
物理海洋学是海洋科学的基础学科,物理海洋学专业是全院中成立较早的专业之一。二十多年来,除担任繁重的教学任务外,还从事物理海洋学方面的科研工作,研究方向包括基础和应用方面,如海浪、海洋环流、潮汐、风暴潮、水团及水温预报、海—气相互作用、海洋工程、温盐结构以及内波等。  相似文献   

5.
孙孚,男,出生于1941年7月21日,山东青岛人,汉族。1961年于山东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1985年于山东海洋学院物理海洋专业获我国授予的第一个海洋学理学博士学位。此后曾以高级学者身份赴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访问。现任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院长兼国家教委物理海洋部门开放研究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海浪理论与应用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近10余年在《中国科学人《科学通报人《海洋与湖沼人《海洋学报人忡国海洋湖沼学报》(英…  相似文献   

6.
逆方法在物理海洋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述了黄海物理海洋学主要特征,其中包括温、盐结构,环流和潮汐、潮流。在第二部分中重点说明黄海某些突出的海洋现象。诸如:黄海冷水团及环流,黄海暖流,海洋锋及底层流,最后一部分讨论海区的营养盐输送机制。  相似文献   

8.
9.
10.
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家在海洋调查研究方面的资金投入逐步加强,涉海研究单位中海洋观测仪器设备的保有量大幅度增长。与此同时,由于海洋观测仪器设备使用场景的特殊性,仪器设备损坏甚至丢失的情况时有发生,给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以物理海洋学相关海洋观测仪器为例,对海洋观测仪器设备进行分类,论述其特殊性,探索建立符合海洋观测仪器设备特性的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资产管理的科学性,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需要。  相似文献   

11.
利用“八五”南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区综合科学考察获得的水文、气象、声学、光学等资料,应用国际上先进的微机数据库管理系统Foxpro2.5ForWindows,建立了适用于各有关专业特点所需要的专业数据库,并且设计和编制了专业数据库系统软件。此数据库系统具有直观性强、操作简便、灵活实用、安全性能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薛钊 《海洋世界》2010,(7):68-70
<正>我们这个星球的北方地区自有史以来就一直被神话和迷信笼罩着。挪威人对这一地区真相的揭示,迈出了驱除神秘气氛的第一步。来自挪威特隆姆斯郡马朗艮地区的奥塔尔为此贡献甚巨。公元9世纪末,他前往英国国王阿尔弗雷德大帝的宫廷拜访,并受命撰写一部旅行游  相似文献   

13.
文中对目前我国物理海洋要素观测传感器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在国家科技计划支持下,我国的物理海洋观测传感器技术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与国际上先进的传感器技术水平相比,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传感器仍有较大差距。随着未来海洋观测需求的不断发展,小型、轻重量、低功耗、高精度、高灵敏、智能化新型传感器必将是今后5~10年研究与开发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第11届PECS02国际会议上有关河口和海岸海物理海洋学研究方面的进展。包括河口动力学、河口输运、海岸动力学、海岸输运、河口海岸地貌动力学和大陆架海动力学6个部分。  相似文献   

15.
林则徐作为近代封建士大夫中最早睁眼看世界的代表,其海防思想的历史局限性反映出当时中华民族的海洋观念仍然没有走出长期迷惘的思想困境。  相似文献   

16.
南海深海物理过程与地质过程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东北部沉积物波等特殊的沉积现象与深海物理过程密切相关,海洋地质研究推断其与上升爬坡流、等深流、浊流作用有关,而南海东北部海洋遥感观测到的最显著现象则是广泛发育的非线性内波的西向传播和涡旋的西向漂移。南海东北部涡旋、内潮内波的形成演变与地形地貌有密切关系,重要的地形地貌如海脊(恒春海脊与吕宋水下火山弧)和陆架坡折,主要受构造过程控制。南海现代深海物理过程的建立及演变涉及到海盆本身的演化,也涉及到南海北部张裂大陆边缘的演化与东部俯冲大陆边缘的演化。构造过程、沉积过程与深海物理过程密切相关,对其关系的综合研究必将深化南海深海过程演变的认识。地震海洋学发展迅猛,但尚处于初级阶段,新的发现可能会改变人们的传统认识,可望揭示地球系统流体部分与固体部分相互作用的本质,为地球系统科学的突破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本文概略评述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物理海洋学各分支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和若干学术成就。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起步于海浪、潮汐、近海环流与水团,以及以风暴潮为主的海洋气象灾害的研究。随着国力的增强,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涌现了大量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提出了被国际广泛采用的“普遍风浪谱”和“涌浪谱”,发展了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式;提出了“准调和分析方法”和“潮汐潮流永久预报”等潮汐潮流的分析和预报方法;发现并命名了“棉兰老潜流”,揭示了东海黑潮的多核结构及其多尺度变异机理等,系统描述了太平洋西边界流系;提出了印度尼西亚贯穿流的南海分支(或称南海贯穿流);不断完善了中国近海陆架环流系统,在南海环流、黑潮及其分支、台湾暖流、闽浙沿岸流、黄海冷水团环流、黄海暖流、渤海环流,以及陆架波方面均取得了深刻的认识;从大气桥和海洋桥两个方面对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洋际相互作用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发展了浅海水团的研究方法,基本摸清了中国近海水团的分布和消长特征与机制,在大洋和极地水团分布及运动研究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阐明了南海中尺度涡的宏观特征和生成机制,揭示了中尺度涡的三维结构,定量评估了其全球物质与能量输运能力;基本摸清了中国近海海洋锋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提出了地形、正压不稳定和斜压不稳定等锋面动力学机制;构建了“南海内波潜标观测网”,实现了对内波生成–演变–消亡全过程机理的系统认识;发展了湍流的剪切不稳定理论,提出了海流“边缘不稳定”的概念,开发了海洋湍流模式,提出了湍流混合参数化的新方法等;在海洋内部混合机制和能量来源方面取得了新的认识,并阐述了混合对海洋深层环流、营养物质输运等过程的影响;研发了全球浪–潮–流耦合模式,推出一系列海洋与气候模式;发展了可同化主要海洋观测数据的海洋数据同化系统和用于ENSO预报的耦合同化系统;建立了达到国际水准的非地转(水槽/水池)和地转(旋转平台)物理模 型实验平台;发展了ENSO预报的误差分析方法,建立了海洋和气候系统年代际变化的理论体系,揭示了中深层海洋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初步建成了中国近海海洋观测网;持续开展南北极调查研究;建立了台风、风暴潮、巨浪和海啸的业务化预报系统,为中国气象减灾提供保障;突破了国外的海洋技术封锁,研发了万米水深的深水水听器和海洋光学特性系列测量仪器;建立了溢油、危险化学品漂移扩散等预测模型,为伴随海洋资源开发所带来的风险事故的应急处理和预警预报提供科学支撑。文中引用的大量学术成果文献(每位第一作者优选不超过3篇)显示,经过70年的发展,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培养了一支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这是最宝贵的成果。这支队伍必将成为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攀登新高峰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8.
围(填)海工程对厦门湾潮流动力累积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7年厦门湾岸线和地形,对数学模型的参数进行验证,在验证结果达到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对厦门湾5个典型历史时期岸线和地形下的潮流场进行模拟计算,并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不同期间围(填)海工程对厦门湾潮流动力的累积影响.到2009年,通过嵩鼓断面和厦鼓断面的潮量分别减少了54.9%和24.5%,而通过同安湾湾口断面的潮量减少了23.7%.围(填)海工程对厦门湾湾内流速大小的影响比较明显,厦门西海域和同安湾海域的主要航道及湾口流速变化尤为明显.嵩鼓水道流速减少了40%以上,厦鼓水道流速减少了20%以上.结果表明:由于诸多围(填)海工程建设,致使海域面积大量缩小,进而引起了厦门湾纳潮量显著减少,潮流动力条件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9.
全球电信系统(GTS)上的海洋观测数据格式*孔杰1引言全球电信系统(GTS,GlobalTelecommunicationsSystem)是世界气象组织(WMO,WorldMeteorologicalOrganization)为了迅速、准确地在全世界...  相似文献   

20.
李明春 《海洋世界》2008,(11):69-72
束星北是世界华人科学家楷模、爱因斯坦的中国助手。1907年,束星北出生在江苏南通。他早年留学英美,后回国受浙江大学竺可桢校长之聘,任浙江大学物理学教授多年,他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的老师,与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王淦昌齐名。上个世纪50年代,束星北开始遭受批判,颠沛劳苦,沉沦22年后终见天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