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趋势预测法在长江下游干流径流量演变趋势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水文气候条件的自然变化及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近年长江流域的入海径流特征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径流条件的变化势必对长江流域下游水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解长江下游干流径流的演变特点,为长江下游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本文运用趋势预测法分析了长江下游干流主要控制站大通站径流条件的年际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在所分析的时段内,长江下游径流总体上呈微弱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水土流失失危害特征及发展演变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依据省内各市县不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面分比及地形地貌等地质条件,将其划分为极严重区,严重区,中度区及轻度区四个水土流失程度区。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造成水土资源的损失与环境破坏,导致农业生产环境恶化,生态平衡失调,洪涝灾害频发,而且影响各业生产和发展。1996年与1986年的水土流失量对比结果表明,经过10年来的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强度和面积都明显降低和减少。 相似文献
4.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严重不足,过度开发利用,进入下游地区地表水量逐渐减少,地下水位普遍持续下降,导致河湖干涸、林木死亡、草场退化、沙尘暴肆虐、河流及地下水污染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依据流域内154眼地下水井的水质监测资料,对流域地下水水质现状进行评价,分析流域地下水质量在空间上的分布及变化状况。分析结果,整个流域受到污染,提出加强综合治理保护地下水资源已非常迫切。 相似文献
5.
区域地质灾害趋势预测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区域地质灾害趋势预测对于国家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制定减灾防治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区域地质灾害三个层次评估的理论与方法, 即基于自然属性的地质灾害研究、基于风险分析的地质灾害研究和基于信息-决策支持系统的地质灾害研究。作者认为, 运用GIS技术, 将这三层次的评价方法结合起来, 是进行区域地质灾害趋势预测的有效途径。本文最后介绍了1∶600万全国地质灾害趋势预测图编制的思路与成果。 相似文献
6.
7.
中国地下水资源发生了显著变化,全面摸清地下水资源演变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是治理和管理地下水资源的基础。基于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中国水资源公报等资料,对中国60余年来地下水资源的演变规律与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全国地下水资源量总体稳定,但区域演变趋势差异明显,海河区、辽河区、黄河区呈明显衰减态势;地下水补给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由自然补给演变为自然与人工补给并存的模式;地下水排泄结构发生巨大变异,由天然排泄逐渐演变为以人工排泄为主。海河区、松花江区、黄河区、西北诸河区等区域地下水补给排泄关系严重失衡,超采问题突出;降水变化、下垫面条件改变、人类活动干扰是地下水资源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下水资源发生了显著变化,全面摸清地下水资源演变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是治理和管理地下水资源的基础。基于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中国水资源公报等资料,对中国60余年来地下水资源的演变规律与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全国地下水资源量总体稳定,但区域演变趋势差异明显,海河区、辽河区、黄河区呈明显衰减态势;地下水补给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由自然补给演变为自然与人工补给并存的模式;地下水排泄结构发生巨大变异,由天然排泄逐渐演变为以人工排泄为主。海河区、松花江区、黄河区、西北诸河区等区域地下水补给排泄关系严重失衡,超采问题突出;降水变化、下垫面条件改变、人类活动干扰是地下水资源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近30年来黄河上游荒漠化时空演变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上游地区是中国土地荒漠化的重灾区之一,是中国荒漠化监测和治理工作的重点区域。本文采用MSS、TM、ETM、CBERS四期数据,基于RS和GIS技术,主要采用人工目视解译方法,辅助野外调查验证,得到四期解译数据。对三个阶段的数据进行空间分析,研究1975年到2007年黄河上游荒漠化的时空分布特征,探索演变成因,并结合该区域气温和降水数据,着重分析了其与荒漠化演变进程的关系。结果表明:1975—2007年,从整体变化趋势看,黄河上游地区土地荒漠化面积共增加了3 499.76 km2,其中沙质荒漠化面积增加3 407.62 km2,盐碱质荒漠化面积增加了92.14 km2。从三个阶段的变化趋势看,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发展趋势,2000年之前是荒漠化的增加时期,2000年之后是荒漠化的减少时期。结合气温和降水量数据叠加分析得出,气候变化是黄河上游荒漠化发展的重要原因;地质背景是内因,人类活动起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多期遥感资料,在潮水位基本相同的前提下,对江苏沿海中段低潮滩的时空演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指出其演变趋势已由淤转蚀,并已威胁到中潮滩,滩涂资源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强调海涂资源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唤醒人们要更加珍惜和使用好每一寸自然资源的意识。 相似文献
11.
崇明东滩潮沟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长江来沙量减少的新形势下,研究崇明东滩潮沟地貌的发育与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利用航空遥感、卫星遥感数据、表层沉积物采样数据和滩涂高程测量数据,在GIS技术的支持下,提取了潮沟现状以及影响因子信息。在此基础上,利用线性回归和因子分析等手段定量分析了潮沟发育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崇明东滩潮滩植被、底质类型是影响崇明东滩潮沟发育的主导因素,潮沟密度与植被绿度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及表层沉积物粒度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10 6、-0.891 9与0.873 4;人类活动也对潮沟时空分布发育特征造成了一定影响;潮沟发育与地形、沉积速率关系不甚密切。在长江口来沙量减少的背景下,该区潮沟地质景观不会出现大的改变;要维护滩涂的稳定性,制约潮滩发育的有效手段可以通过控制植被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崇明东滩15年动态发展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崇明东滩是长江口规模最大、发育最完善的河口型潮汐湿地,又是一个河口淤涨型湿地,对1988年与2002年崇明东滩湿地卫星遥感图象的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①崇明东滩并不是全部扩涨,南部滩涂岸线呈后退趋势;②在淤涨部分,以最东端最快;③随着长江上游来沙减少和大规模的围垦,崇明东滩的前景将不容乐观。因此,可持续开发、利用和保护崇明东滩湿地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崇明岛东滩因其特殊的自然条件及频繁的人类活动影响,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速度较快.通过对1988~2002年6幅不同时相TM遥感影像解译,对崇明东滩土地利用进行分类,得到东滩15年间的土地利用空间变化图;再利用GIS技术,从数量和空间分布上对其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进行定量计算,结果显示东滩土地总面积不断增加,土地利用方式逐年变化,东部岸线明显向东扩展.同时结合考虑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探讨了崇明东滩空间动态变化的原因.为更加合理的开发利用东滩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也表明了RS与GIS技术相结合对于研究东滩空间格局演变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2007年7月在上海崇明东滩盐沼内部采用复合测量手段进行了现场观测,对取得的盐沼水动力过程数据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崇明东滩盐沼内部的观测及分析结果表明:(1)潮沟及盐沼表面对潮波产生严重阻尼作用,潮波传播至盐沼内部时,潮沟水位波动明显异于外海,水位上升极快,而下降慢。当潮沟有退水时,涨潮初期的当地水位上升并不是潮水进入潮沟的结果,而是流向相反的潮沟进口涨潮水和潮沟内退潮水形成的水位壅高;(2)潮波进入盐沼内部时,风具有一定作用,向岸风可抬高潮沟及盐沼内部水位,离岸风反之;(3)潮沟水流流速与潮沟水位变化率、外海潮位变化率都不存在相关关系;(4)潮沟水位低时,过流断面较小,涨潮水进入潮沟时,潮沟水一旦改变流向,就具备很高的流速并伴随流速峰值的出现。潮沟水向盐沼表面漫溢时,过流断面突变,潮沟流速出现峰值。由于潮沟退潮水位变化慢,盐沼表面水归槽时并没有产生潮沟流速峰值。根据崇明东滩观测结果,概括了盐沼水动力过程的影响因素,指出了以后研究应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16.
17.
长江口崇明东滩沉积物间隙水中营养盐剖面及其数学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410月,对长江口崇明东滩潮间带高潮滩站位沉积物间隙水中营养盐成分进行了每月一次的连续观测。结果表明,该站点间隙水中营养盐NH4+和S iO32-的浓度一般在200400μmol/L之间;NO2-+NO3-以及PO43-浓度一般在1μmol/L以下,但9月份后的3次采样得到的沉积柱表层(010 cm)NO2-+NO3-浓度则一般超过10μmol/L,甚至接近100μmol/L。沉积物中有机N含量以及受粘土矿物含量影响的蛋白石(BS i)的溶解度是决定间隙水中NH4+和S iO32-的浓度的主要因素。间隙水中S iO32-浓度和温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说明其主要是受温度影响的溶解过程的控制;而NH4+浓度与温度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说明与S iO32-相比,沉积物中NH4+产出的控制因素较为复杂。我们采用了经典的早期成岩方程对NH4+和S iO32-浓度剖面进行了数学模拟,在模型中考虑了扩散作用、埋藏作用以及营养盐的代谢作用等因素。模拟结果表明,通过改变扩散项系数基本可以模拟出营养盐剖面中间浓度高、上下浓度低的总体趋势。此外,沉积速率和代谢反应速率也在不同程度上对模拟结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Xiaomin ZHU Jianhua LI Qinghui HUANG Fan YANG 《中国地球化学学报》2006,25(B08):265-265
Chromophoric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CDOM), one of the important components in freshwater and seawater ecosystems, plays a role in underwater light absorption and primary productivity. The Lake Beihu was a part of the North Branch of the Yangtze (Changjiang) River estuary in the past, but now the Lake Beihu has become the biggest manmade brackish lake in East China. The lake is a unique brackish ecosystem, however, little study deals with the fate of CDOM in it and whether this type of lake ecosystem will face eutrophication problem.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CDOM, and the impact of microbe and light in the Lake Beihu. Microbial production and natural photobleaching simulative experiment was done on water samples from the Lake Beihu, yielding the following results. 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Lake Beihu in May 2006. The filtrates through Whatman GF/F filters and polycarbonate membranes (μm) were exposed to microbe and microbe plus light condition, respectively. Three-dimensional excitation emission matrix (3-DEEM) fluorescence spectra were analyzed. It was shown that the amount of CDOM increased with time in the microbe exposure experiment, which means that microbes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duction of CDOM instead of degrading CDOM. The .productivity was enhanced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e.g. the value of UV260 increased by 62.4% in 4.5 days at 30℃, 26.9% at 20℃, 5.0% at 10℃. In addition, photobleaching was observed in the study as other papers reported. With the impact of microbes, the fluorescence signal of fulvic acid became stronger as the time went by. At 30℃, the fulvic acid fluorescence, which was expressed by QSU, increased by 35%-39%. 相似文献
19.
20.
实物地质资料与原始地质资料、成果地质资料并列为三大地质资料.长期以来,地质资料馆以各种账本来记录某种实物地质资料数量有多少、从何处采集、由谁送采、是谁施工等信息.这些账本交流范围十分有限,从而影响了实物地质资料的利用率.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与网络技术开展实物地质资料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建设,来提高实物地质资料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