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滇西德钦羊拉地区斑岩及其成矿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羊拉铜成矿富集区新发现的斑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相关我铜多金属矿化进行了研究,认为斑岩形成于同碰撞造山期,属成矿斑岩。与斑岩有关的矿化带从岩体向外可分为蚀变斑岩带、隐爆角砾岩带和脉状矿化带,且矿化逐渐增强。各带的矿物、蚀变及成矿元素组合特点反映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斑岩,成矿类型为斑岩型,成矿时代属于燕山早期。  相似文献   

2.
在安徽沿江地区,既分布有大量接触交代成因和叠加复合成因的矽卡岩矿床,也分布有岩浆成因的矽卡岩矿床。本文给出了不同类型岩浆矽卡岩及其矿床的定义,论述了安徽沿江地区中生代岩浆矽卡岩及其矿床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区域中生代矽卡岩岩浆-热液成矿作用。根据矽卡岩岩浆就位位置的不同可将岩浆矽卡岩分成原地矽卡岩和异地矽卡岩两类,相应地将岩浆矽卡岩矿床分成原地矽卡岩矿床和异地矽卡岩矿床两大类。两类矽卡岩及其矿床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在地质产状上,原地矽卡岩岩体常与壳幔同熔岩浆侵入体紧密伴生而分布在壳幔同熔岩浆侵入体与碳酸盐围岩的接触带上,在矽卡岩岩体边缘一般没有冷凝边和烘烤边,但常能见到因同化混染作用不彻底而留下的围岩残留体(多已变质成角岩或大理岩)。与此明显不同的是,异地矽卡岩岩体常分布在断裂带或地层虚脱带中,附近一般没有壳幔同熔岩浆侵入体与其紧密伴生,在矽卡岩岩体边缘一般有冷凝边和烘烤边,有时能见到气孔构造以及石榴石或透辉石堆积岩,但见不到围岩残留体。同时,原地矽卡岩和异地矽卡岩均具有明显的水平分带,但两者明显不同。原地矽卡岩的水平分带常表现为从侵入岩体经矽卡岩往碳酸盐围岩方向依次出现侵入岩→同化混染侵入岩→富铁矽卡岩→富钙矽卡岩→同化混染碳酸盐岩→碳酸盐岩,反映同化混染作用逐渐减弱,而异地矽卡岩的水平分带常表现为从矽卡岩体中央往两边依次出现中粗粒矽卡岩-中细粒矽卡岩,反映随降温速度逐渐增加结晶速度逐渐降低。在矿物组成上,原地矽卡岩中的石榴石包含钙铁榴石、钙铁铝榴石和钙铝榴石,辉石主要为透辉石和钙铁辉石,而异地矽卡岩中的石榴石几乎全是钙铁榴石,辉石全是钙铁辉石。在地球化学方面,相对于原地矽卡岩,异地矽卡岩明显富集W、F、Rb、Be、Fe,而亏损Al、Sr、Ba、Cu、Pb、Zn、Cr、Co、Ni等元素。在岩相学上,原地矽卡岩和异地矽卡岩大多具有自形等粒结构,其中大多能见到熔融包裹体,但原地矽卡岩中的石榴石和辉石更为自形且常发育良好环带,熔融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明显高于异地矽卡岩中熔融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在矿床类型上,原地矽卡岩一般为铜矿床,矿石矿物主要是铜铁硫化物,而异地矽卡岩一般为铁矿床,矿石矿物主要是铁氧化物。通过综合分析,认为原地矽卡岩和异地矽卡岩是由矽卡岩岩浆在原地或异地发生冷却结晶作用形成的,而原地矽卡岩矿床和异地矽卡岩矿床是由原地矽卡岩岩浆和异地矽卡岩岩浆发生熔离作用和结晶分异作用,熔离出的矿浆和分异出的热液发生冷却结晶和交代蚀变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3.
滇西羊拉铜矿床、鲁春铜铅锌矿床构造控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拉铜矿床、鲁春铜铅锌矿床位于金沙江成矿带的中部.羊拉铜矿床铜是三江地区典型的大型铜矿床,其赋矿围岩为不同岩性的岩石组成的混杂堆积,容矿构造为缓倾的逆断层和陡倾的正断层;鲁春铜铅锌矿床受到逆断层的控制.通过对4个测点共轭剪节理的研究,表明里农矿段KT2、KT5矿体的古构造应力场最大主应力方向为东西向和北东-南西向,里农...  相似文献   

4.
中川地区历经了韧性→脆韧性→脆性变形3阶段,遭受了3期5次岩浆侵入,李坝式金矿床为中低温浅成热液-岩浆再造矿床,其矿源层主要为晚古生代沉积建造,成矿过程经历了早期金元素活化迁移阶段,构造-热液成矿作用改造阶段和印支-燕山期岩浆作用再造阶段,区域性深大断裂是成矿热循环的主通道,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为主,有部分岩浆流体参与成矿。  相似文献   

5.
岩浆热场与热液多金属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岩浆热场指的是很短时间内一个局部地区出现的岩浆活动使该区域地热梯度明显上升,形成局部区域的瞬间热场。热场的规模通常很小,离岩体约几米至几千米。范围、规模和形状与侵入体的温度、成分、形态、大小、侵入深度以及流体、构造、围岩性质等有关。岩浆热场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流体赖以上升的场所。岩浆热场不同于地热场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岩浆热场往往伴有流体的活动,是流体循环、上升、汲取地壳中有用金属元素的场所。文中讨论了岩浆热场与热液多金属成矿之间的关系,讨论了岩浆热场在岩浆热液矿床、热泉型矿床、热水沉积矿床以及变质热液矿床成矿过程中的作用。岩浆热场对于热液多金属成矿作用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它从一个新的角度解释了成矿为什么是多金属、多成因、多来源等问题。文中强调指出,岩浆热场说解释了为什么大规模岩浆活动与大规模成矿作用密切相关,指出大规模岩浆活动产生的热效应不是1+1=2,而是1+12的效果。即它可以在一个局部范围内把岩浆热场从一个开放体系变为封闭体系,在这个封闭体系内,固岩可以达到更高的温度,热可以持续更长的时间,促进热场范围内流体的对流循环,使流体可以从围岩中汲取尽可能多的有用金属元素,起到单个岩浆无法比拟的效果。许多大型一超大型的多金属矿床即可能与这种作用有关。从热场说角度来看,大规模岩浆活动的成矿潜力几乎是无可限量的。文中还讨论了岩浆热场说的原理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岩浆热场说与成矿的关系非常值得关注,它也许可以改变目前对成矿作用的某些固有认识,开拓出一个新领域。  相似文献   

6.
德钦羊拉地区火山岩形成的构造环境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羊拉地区的火山岩分为块状和层状两类,它们分别形成早石炭世和晚石炭世,块状火山岩呈单一拉斑玄武岩组合,层状火山岩的岩石类型以拉斑玄武岩和角闪安山岩为主,形成玄武岩-安山岩岩石组合,块状火山岩具有准洋脊型火岩特征,层状火山岩与大陆裂谷火山岩特征一致,火山岩形成的构造环境,是在扬子地块西缘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裂谷洋盆,块状火山岩发育于裂谷洋盆中央(堆洋脊)层状火山岩则发育于裂谷洋盆的陆缘斜坡(次大陆)羊拉铜  相似文献   

7.
对羊拉铜成矿富集区新发现的斑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相关的铜多金属矿化进行了研究,认为斑岩形成于同碰撞造山期,属成矿斑岩。与斑岩有关的矿化带从岩体向外可分为蚀变斑岩带、隐爆角砾岩带和脉状矿化带,且矿化逐渐增强。各带的矿物、蚀变及成矿元素组合特点反映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斑岩,成矿类型为斑岩型,成矿时代属于燕山早期。  相似文献   

8.
滇西羊拉大型铜矿床石英构造岩微观构造与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造岩的构造和组构是变形运动亦即岩石流动的直接记录。作者对滇西着拉铜矿区的石英构造岩进行了微观分析,认为矿区内的南北向、北西向构造活动较强,北东向构造活动近岩体增强,北西西向构造活动在矿区北部有较强的显示。动力学分析表明,矿区最大主应力方向晚期为西北-南东向北东向,东西向主压应力断续作用,导致岩石的脆性和韧性变形,石曲光轴优选方位形式及弗林指数k值的测算均说明变形方式以压扁为主。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北衙金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特征标志的系统总结,认为从岩体内部到外接触带,矿化样式以"脉-块体-层-脉"的内外多元结构模式产出:岩体内部Au-Fe(Cu)矿体呈透镜状脉、平行脉沿断层破碎带陡倾斜产出;岩体接触带附近的矽卡岩带围绕岩体呈环状分布,Au-Fe-Cu矿体以大透镜状、块体状在矽卡岩带中断续产出;外带Au-Fe、Pb-Ag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沿层间破碎带产出;远程带Au-Fe矿体呈小透镜状脉、平行脉沿断层破碎带陡倾斜产出。矿体对应的矿物组合、成矿元素和蚀变分带具有自高温到低温的分布规律和矽卡岩型矿床的特征。矿床的热液成矿作用阶段可划分为早矽卡岩、晚矽卡岩、磁铁矿、石英硫化物以及碳酸盐五个热液阶段,各阶段流体包裹体划分为富液相包裹体、富气相包裹体、含子晶矿物包裹体、富含CO_2三相包裹体等四类。成矿年龄为36.46 Ma—39.44 Ma,与石英正长斑岩的成岩年龄35.00 Ma—36.72 Ma基本一致。矿床成矿深度范围为0.7~2.2km。矿床类型为斑岩-矽卡岩型金多金属矿床。北衙组碳酸盐岩(T_2b)+多期断裂构造系统(接触带构造、岩性界面及层间破碎带、断裂裂隙、不整合面构造)+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侵位构成了"三位一体"的成矿系统和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0.
陕西柞水-山阳盆地矿产资源丰富,其中池沟地区更是近几年来研究的热点。通过对区内蚀变分带、岩体特征、矿石特征及其相应的年龄测试的研究,结合内带(池沟地区)钼铜矿化、外围(白沙沟地区)金矿化特征,确定池沟铜钼矿与典型的斑岩型矿床类似,并取得了较大的勘查成果。笔者通过对池沟及周围地区的构造、岩浆作用研究,获得池沟地区在燕山早中期处于挤压向伸展过渡的阶段,容易诱发深部物质上涌,形成斑岩体,并建立了该环境下的构造-岩浆-成矿模型。构造不仅控制着岩浆的形态,而且对于矿体在成因上和空间上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这对于确定岩体深部的延伸形态和下一步找矿工作的布置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滇西北羊拉大型铜矿床形成条件及其成因类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中国西南“三江”成矿带中滨川廒交界的滇西北羊拉大型铜矿床的发现是近年来我国铜矿找矿上一个重要进展。研究表明,羊拉铜矿处于西南“三江”特提斯造山带,受特提斯洋(盆)-陆转化所控制,赋矿地层嘎金雪山岩群为石炭系。同位素测年资料及野外调研表明,羊拉铜矿存在三期成矿。里农矿床物质成分、结构特征及同位紊与稀土元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羊拉铜矿床成因类型为海底喷流-热水沉积型。  相似文献   

12.
滇西德钦羊拉铜矿区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控矿作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矿区构造变形特征的分析,将本区构造变形划分为海西、印支、燕山、喜马拉雅四个变形期,相应的变形表现为顺层的剪切褶皱、韧脆性层间滑动构造、脆性断裂与节理、推覆走滑构造。海西期喷流-沉积型铜矿床形成的构造背景为金沙江弧后裂陷盆地环境,印支期及其以后叠加控矿作用表现在平面上为“入”字型构造控矿,剖面上为多层层间滑动构造控矿。  相似文献   

13.
龙脖河地区构造——地层及成矿作用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脖河地区地层系统是一套由印支(青藏滇)板块俯冲碰撞扬子板块造出时形成的混杂的构造复合地质体。其主体地层应为二叠纪的泥砂质-火山岩建造,混有元古宙岩块和三叠块岩块。基优矿作用主要受二叠纪火山岩相及火山机构控制。采用造山带区域针层学--非史密斯地层学方法来恢复其原始状态,有利于查明成矿作用、矿体产出规律、找矿才会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李风豪  韩润生  张艳  刘飞  王明志  周维维 《地质论评》2024,70(2):2024020029-2024020029
构造—流体耦合成矿作用是矿床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聚焦非岩浆后生热液矿床成矿系统的构造—流体耦合成矿作用研究成果,从构造对流体作用、流体对构造作用两个方面,总结了构造活动与流体作用同步进行且相互影响的机制。通过典型实例分析,认为构造—流体耦合成矿作用研究要从时间、空间、物质方面的耦合关系阐明构造与流体成矿作用过程及其“矿源—输运—聚集”过程,揭示构造活动与流体成矿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造—流体耦合成矿作用研究的主要方向及发展趋势。该研究对丰富热液矿床成因理论研究和成矿规律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详细地描述该区金的微构造成矿作用现象后,就金的微构造成矿机理作了进一步的探讨,主要从微观的角度就动力净化和动力熔化作用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6.
西昆仑山北部早古生代构造-岩浆带的发现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荣华 Vidal  P 《地质科学》1994,29(4):313-328
1987年以来,先后做了4条横穿昆仑山的综合路线地质调查。它们是:中-巴公路沿线;新-藏公路沿线;于田县普鲁村-苏巴什-硫磺达坂路线;青海茫崖镇-祁曼塔格路线。在西昆仑山北部的调查区内,都有钙-碱性的深成岩体出露。通过对这些岩体系统地做U-Pb、Ar-Ar及Rb-Sr定年研究,发现它们具有早古生代年龄(384-480Ma),延伸上千公里,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或碰撞后的构造环境,常与属于蛇绿岩套的组分相伴生。这充分说明在青藏高原内部存在一条新发现的缝合带。  相似文献   

17.
西昆仑山北部早古生代构造-岩浆带的发现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7年以来,先后做了4条横穿昆仑山的综合路线地质调查。它们是:中-巴公路沿线;新-藏公路沿线;于田县普鲁村-苏巴什-硫磺达坂路线;青海茫崖镇-祁曼塔格路线。在西昆仑山北部的调查区内,都有钙-碱性的深成岩体出露。通过对这些岩体系统地做U-Pb、Ar-Ar及Rb-Sr定年研究,发现它们具有早古生代年龄(384—480Ma),延伸上千公里,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或碰撞后的构造环境,常与属于蛇绿岩套的组分相伴生。这充分说明在青藏高原内部存在一条新发现的缝合带。  相似文献   

18.
接触带和岩浆上隆构造是接触交代型矿床的重要控矿构造。岩浆侵入之初,围岩的主压应力(σ_r)随其厚度而变化。围岩太薄,σ_r=0,形成以岩体为中心的放射状构造;围岩太厚,其压力q_b>侵入体压力q_a,不利成矿。当q_a>q_b时,形成岩浆上隆构造。  相似文献   

19.
在新一轮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的基础上, 根据研究区岩浆岩的时空分布、产状、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形成的构造环境, 将其划分为6种岩石构造组合:①弧间扩张型组合; ②洋岛型蛇绿岩组合; ③岛弧与陆缘弧型组合; ④碰撞型组合; ⑤陆内俯冲、碰撞型组合; ⑥陆内拉张型组合.进而对构造岩浆组合的地球动力学机制进行了剖析, 尤其是对喜马拉雅中期的岩浆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提出了冈底斯构造岩浆带是由俯冲型、碰撞型和隆升型岩浆岩组合成的复合体, 它们在空间上明显分带, 在时间上呈现由相对基性向酸性的演化趋势和规律.   相似文献   

20.
三江地区南澜沧江带火山岩构造岩浆类型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从火山岩地质,岩石组合,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大地构造环境等诸方面论述了南澜沧江带可细化为5个火山岩构造岩浆带,即大平掌裂谷火山岩带,大兴山-小街洋脊火山岩带,大兴山-热水塘洋内弧火山岩带,邦沙陆缘弧火山岩带,小定西-民乐陆内弧火山岩带,这种细化对探讨该区的特提斯演化有极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