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岳西县2004年TM影像为数据源,通过目视解译的方法,得到2004年土壤侵蚀强度矢量图。利用Arc-GIS软件,将土壤侵蚀图与不同的环境因子图进行叠加分析,探讨了岳西县2004年土壤侵蚀空间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从土壤侵蚀与土壤类型的关系看,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麻石黄棕壤、黄棕壤性麻石土及麻石棕壤上。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看,侵蚀土壤主要发生在有林地、灌木林、水田、高覆盖草地地区。从土壤侵蚀与坡度的关系看,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3°~25°的坡度上,尤其在8°~25°坡度上居多。从土壤侵蚀与坡向的关系看,山地的北坡、西南坡、西坡及西北坡容易发生土壤侵蚀。从土壤侵蚀与海拔的关系看,200~1000 m地区土壤侵蚀比较显著,尤其500~1000 m的地区土壤侵蚀发生量多。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和RS的四川省彭州市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彭州市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结合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选择降雨侵蚀力(R)、土壤可蚀性(K)、坡度坡长(LS)和地表覆盖(C)4个自然因子作为彭州市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的指标,在GIS和RS技术支持下,对彭州市土壤侵蚀敏感性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彭州市土壤侵蚀敏感性以不敏感(37.78%)、轻度敏感(19.22%)和极敏感(22.09%)为主,中度敏感(10.57%)和高度敏感(10.33%)比例相对较小;区域内土壤侵蚀敏感性的空间分布具有垂直地带性,其中最不敏感区主要分布在东南平原地区,极敏感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坡度大于25.的亚高山、低山和深丘地区.研究结果将为区域内土壤侵蚀状况的宏观把握和水土保持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红壤侵蚀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壤是重要的土壤资源,红壤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控制水土流失的环境因子主要为土壤、植被、地形、降雨以及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措施。在总结红壤侵蚀的特征与各环境因子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红壤侵蚀研究的趋势,认为红壤侵蚀是各种因子综合作用下的复杂过程,各控制因子相互促进或削减红壤侵蚀的程度,在不同的时空尺度上往往有一个或几个主导因子,多个因子之间的交互影响研究以及主控因子的确定是红壤侵蚀的研究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4.
20世纪末中国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许峰  郭索彦  张增祥 《地理学报》2003,58(1):139-146
通过对中国2000年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成果的分析,讨论了20世纪末中国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点。结果表明,水土流失仍然是我国持续影响面最大的环境问题。西部是我国土壤侵蚀的主要分布地区,轻度侵蚀对整个土壤侵蚀格局影响最大。水蚀的分布明显体现出地形的影响,轻度水蚀基本上分布在山地丘陵区 (含黄土地形区),严重水蚀近半分布在黄土地形区。轻度水蚀主要分布在耕地、林地、草地。严重水蚀、轻度风蚀面积均约半数分布在草地,各类草地的保护与整治均应是水、风蚀区水土保持的重要内容。土壤资源中,黄绵土是受到土壤侵蚀威胁最严重的类型。但对我国土壤侵蚀的进一步分析还需要更多对方法和相关数据分析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载体与主体依托,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差异影响区域旅游发展格局。安徽省旅游景区发展已具规模,通过分析安徽旅游资源分布整体特征以及旅游资源和旅游景区的关系,运用多种分析技术,从数量、等级、效益等3个方面探讨安徽省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差异。得出以下结论:旅游景区在数量上,集群特征明显,空间分布不平衡;等级上南高北低,效益上南好北差。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人居环境空间差异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当今世界,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高度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一系列环境问题也随之出现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人居环境的建设逐步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与重点领域之一.笔者选取安徽省13个城市,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安徽省的人居环境进行评价,建立了人居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经过分析,将13个城市分为4个类型,最后根据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7.
土壤侵蚀及其影响因素空间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侵蚀是影响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它受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植被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为寻找流域上土壤侵蚀的主导影响因子,收集了黄河流域气候、地形、植被、土壤等数据,通过引入信息熵原理分析了各个影响因子与土壤侵蚀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在黄河流域1:10万地图比例尺条件下.各因子对土壤侵蚀影响的大小排序为:①水蚀区,加权降雨量>地形起伏度>植被覆盖度>土壤类型>沟壑密度;②风蚀区.地形起伏度>风蚀气候因子>植被覆盖度>土壤类型>沟壑密度;③冻融区,沟壑密度>地形起伏度>气温变化率>植被覆盖度>土壤类型.该研究在定性变量和定量变量之间建立了定量的空间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给出了影响黄河流域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的主导性因子,可为流域土壤侵蚀过程研究和水土保持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土壤侵蚀是地理环境各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为了比较不同单元之间的土壤侵蚀与其他地理环境背景的空间关系,在计算土壤侵蚀综合指数的基础上,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对不同地理环境背景下的土壤侵蚀进行了空间分析,主要参与的地理环境背景因子为:降雨量、植被、坡度、地貌类型。通过对土壤侵蚀不同类型及强度等级下的各地理环境背景分析,揭示出中国土壤侵蚀与其他地理环境背景的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9.
以安徽省171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为研究对象,利用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对乡村旅游示范村的空间分布类型、分布均衡程度以及分布密度进行定量分析,并从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两个视角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安徽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在空间分布上呈集聚型分布,核心分布区主要在安庆市与六安市两地区,空间分布均衡性差且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且影响安徽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空间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地形、水文、旅游景区、人口、GDP以及交通状况。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土壤侵蚀与其地理环境背景的空间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壤侵蚀是地理环境各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为了比较不同单元之间的土壤侵蚀与其地理环境背景的空间关系 ,在计算土壤侵蚀综合指数的基础上 ,利用遥感和GIS技术 ,对不同地理环境背景下的土壤侵蚀进行了空间分析 ,主要参与的地理环境背景因子为 :降雨量、植被、坡度、地貌类型、高程、土地利用类型。通过对土壤侵蚀不同类型及强度等级下的各地理环境背景分析 ,揭示出中国土壤侵蚀与其地理环境背景的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土壤风力侵蚀空间格局及驱动因子分析   总被引:51,自引:2,他引:51  
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对全国土壤风力侵蚀状况进行了宏观调查,建立了全国1:10万土壤风力侵蚀数据库,对导致土风力侵蚀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风速,土壤干燥度,地表植被指数,土培质地和坡度是土壤风力侵蚀的重要驱动因子,分析了这些因子与土壤侵蚀的空间关系,利用主成份分析方法,建立风力侵蚀动力指数模型,模型输出的风力侵蚀动力指数与全国土壤风力侵蚀遥感调查的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土壤风力侵蚀动力指数可以较好地反映地区土壤风力侵蚀过程,并对沙漠化治理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wind erosion and its driving factors in Chin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oil erosion by wind means the soil particles are eroded and transported by wind. Fine particles of soil are transported as suspended load and may travel much greater distances than the coarse coarse materials do which are transported as creep and saltation. The finest particles and chemical microsome constitute the aerosol which can even keep for several years in atmosphere from descending. Wind erosion is a serious problem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In China, up to 2400 km2 of land is dese…  相似文献   

13.
海南省松涛水库流域土壤侵蚀及控制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RS和GIS技术,基于USLE方程实现了热带地区海南岛松涛水库流域2003~2005年平均土壤侵蚀的定量模拟,通过情景分析研究了流域土壤侵蚀控制方案。结果表明:流域内潜在土壤侵蚀量约为4261万t/a,超过容许土壤流失量的60倍;在植被的保护下,现有年均土壤侵蚀量约为51.46万t/a,主要集中在退化的林地、浆纸林和橡胶林;流域平均土壤侵蚀模数略低于容许土壤流失量,但空间分布不均,部分区域侵蚀发育强烈;如对经济林、园地和耕地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或恢复林草植被,能有效控制流域内土壤侵蚀,分别减少侵蚀量22.46万t和14.15万t,减少侵蚀面积98.48km2和65.90km2。  相似文献   

14.
A comprehensive methodology that integrates the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 (USLE)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was adopted in this study to determine the soil erosion and sediment yield of the Irga watershed in Jharkhand, India. Based on the availability and applicability of data in a GIS-environment, the original equations for the model input parameters were, however, modified by researchers. In the present study, a power-law equation was generated to estimate the rainfall erosivity (R) factor, and the Nash-Sutcliffe model efficiency coefficient used to determine the accuracy of the modified R factor. Average annual soil erosion in the Irga watershed is estimated to be 4.3 t ha?1 yr?1. On the other hand, average annual sediment yield of the watershed, estimated using the sediment delivery ratio, was found to be 1.2 t ha?1 yr?1. Low sediment yield indicates that most of the eroded soil was deposited within the watershed.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山地丘陵地区不同地形因子对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影响,以河北省怀来县为例,研究了各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地形上的分布特征。同时,定性和定量分析了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地形环境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形梯度特征,较高地形级别主要分布着林地和草地,其分布指数在较高地形级别占据优势位;而受人类活动干扰影响较大的城乡建设用地、采矿用地、耕地、园地和水域的优势位分布在较低地形级别上。移动窗口法得到的景观格局指数的分布定性显示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随地形变化的梯度特征,典范对应分析结果定量显示出典范对应分析排序的前4个轴的累计土地利用景观指数—地形解释变量为96.98%,地形因子第1排序轴与土地利用变化景观格局指数特征第一排序轴的相关系数达到0.671,其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指数与地形因子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由此可见,高程、坡度和地形起伏度这三类地形因子对山地丘陵区的土地利用类型的结构和空间分布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兴国县森林土壤有机碳库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确定土壤有机碳的储量、空间分布 ,对土壤碳循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江西兴国县 84个样点和 50个剖面的采样数据、土壤有机质含量 ,统计土壤各类型分布面积 ,估算了土壤有机碳库。研究结果表明 ,兴国县森林土壤有机碳在 2 0cm深度内总量为 559 38× 1 0 4t,平均有机碳密度为 2 47kgC/m2 ,在 1 0 0cm深度内总量为 1 4 37 1 9× 1 0 4t,平均有机碳密度为6 36kgC/m2 。其分布特征是 :西北部和东北部高 ,中部和西南部低。土壤有机碳含量深受母岩、植被和地形影响 ,在表层 (0~ 2 0cm) ,坡向和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海拔与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在剖面 (0~ 1 0 0cm) ,海拔和有机碳含量的相关关系达极显著水平 ,有机碳含量与坡向、坡度之间无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国家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刘敏  郝炜 《地理学报》2020,75(4):878-888
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与地理探测器(Geodetector)方法,使用旅游政务网、地理空间数据云、政府报告和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对2001—2017年间影响山西省国家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包含社会政治因素(相关政策、常驻人口、交通状况)、经济产业因素(三产占比、旅游收入、生产总值)和自然环境因素(海拔高度、河流水系、平均气温)。结果表明:① 社会政治因素和经济产业因素变化较大,属于动态影响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变化较小,属于静态影响因素;② 相关政策、常住人口、交通状况、旅游收入、生产总值5个三级动态影响因素的影响能力值从2001—2017年间不断加强,而三产占比三级动态影响因素呈现波动下降,海拔高度、河流水系、平均气温3个三级静态影响因素的影响能力值变化较平稳;③ 从演化过程来看,2001—2017年间社会政治因素影响能力值逐年增加,是影响程度最高的二级影响因素,经济产业因素发展为影响程度第二的二级影响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发展为影响程度最小的二级影响因素。结果可为合理评价和指导区域旅游业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促进旅游业发展,为旅游景区空间结构优化和旅游产业升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李忠武  张艳  崔明  周金星  石林  郭亮  袁敏  张燕 《地理研究》2013,32(3):403-412
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模块的支持下,对洞庭湖区钉螺及疫情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同时,通过对洞庭湖营养状态的评价,对钉螺及疫情分布与水环境质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洞庭湖区螺情及疫情呈现出比较复杂的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益阳市南县及其周围地区以及长沙市望城区居民感染率和钉螺感染率均偏低;岳阳市临湘市的居民感染率与钉螺感染率之间、岳阳市湘阴县的居民感染率、耕牛感染率与钉螺感染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各监测点钉螺分布与疫情分布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洞庭湖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有利于钉螺的生存,一定程度上将加剧疫情的控制难度。  相似文献   

19.
近50年山西终霜冻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芬  张建新  武永利  周晋红  程艳芳 《地理学报》2013,68(11):1472-1480
利用山西62 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0 年的逐日最低地温资料,分析了山西终霜冻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山西近50 年平均终霜冻日为4 月12 日,总体上呈现南部早北部晚的规律,但具体分布还受地形及地理位置的影响;平均终霜冻日与纬度和海拔高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且纬度对平均终霜冻日的影响要大于海拔高度。(2)M-K突变检验表明,大部分站点的终霜冻日都发生了显著的气候突变,突变时间在1975-1996 年之间;突变年份与海拔高度和纬度均为负相关,且与纬度的相关程度比海拔高度更为密切。(3)山西近50 年终霜冻变化趋势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提前幅度较大的地区主要位于中西部和南部的广大地区,推后幅度较大的地区集中在西北部以及中东部;变化趋势与海拔高度和纬度均为负相关,海拔高度对变化趋势的影响大于纬度。(4)山西正常终霜冻的出现概率为54%~74%,出现概率最大的地区位于东南部以及北中部等地;偏晚终霜冻出现概率为2%~22%,北部和东南部是偏晚终霜冻出现概率最大的地区;特晚终霜冻的出现概率为14%~36%,出现概率较大的地区集中在北中部和中西部。(5)海拔高度与偏晚终霜冻发生概率呈负相关关系,纬度与特晚终霜冻发生概率呈正相关关系;纬度、海拔高度与正常终霜冻发生概率的相关都不密切;纬度对不同程度终霜冻发生概率的影响要大于海拔高度。  相似文献   

20.
地形是土壤侵蚀进程的重要控制因子,在土壤侵蚀评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地形起伏表达构建了地形指数,结合降雨侵蚀力和植被盖度等建立了基于地形指数的土壤侵蚀方程,并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北部十大孔兑砒砂岩黄土区1985-2018年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特征.结果 表明:(1)研究区多年土壤侵蚀模数整体有下降趋势但变化差异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