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为研究安徽泗县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基于2018年现状年相关统计数据,揭示泗县供用水总量及水资源配置状况,对规划年水平年2025年、2030年水资源供需平衡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泗县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结果认为:泗县现状水资源配置中存在地下水依赖程度较高、地表水资源未能充分存储利用、城区生活用水存在水量与水质风险等问题。通过对规划水平年不同水文年型供需水平衡分析,2025年50%水文年型泗县可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75%水文年型会出现缺水,缺水量1 586万m3,缺水率为6.93%;95%水文年型缺水问题较为突出,缺水量达6 414万m3,缺水率为24.63%。2030年,50%水文年型和75%水文年型泗县基本可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95%水文年型(严重干旱年)泗县缺水总量为3 987万m3,缺水率为14.56%。未来泗县水资源优化配置中,应参考县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成果,针对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通过“蓄引提调结合、大中小微并举、外调水与当地水联合”,构建当地水与外调水、地表水与地下水、常规水与中水等相结合的水...  相似文献   

2.
折书群  宋峰  刘新社 《华北地质》2004,27(Z1):66-70
蒙古国图木尔廷敖包锌矿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为解决矿山生产、生活用水的问题,作者笲对蒙古国苏赫巴托洼地地下水系统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提出了基于系统论观点的地下水资源勘探思路,从全局出发,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辨证地分析区域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及排泄条件,科学预见地下储水构造,研究地下水的可控性,寻找到理想供水水源地.实践证明,正确的勘探指导思想对于地下水资源勘探至关重要,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勘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西北某放射性废物处置场预选区,区域地下水系统包含多级独立第四系储水洼地,洼地出口以泉水排泄地下水,继而回渗补给下级洼地。根据含水层底板起伏特征,利用GMS模拟软件中的排水沟模块与溪流模块概化了泉水,通过泉流量校准与监测孔水位拟合,校正了研究区渗透系数、给水度、和储水率等水文地质参数,计算了地下水流速、流向以及地下水资源量。结果显示,研究区地下水由南向北东径流,东北部为最终排泄洼地,地下水流速缓慢,水资源相对匮乏,有利于放射性废物处置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黄河流域内的地下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区内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因素,为了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支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地下水系统理论为指导,对研究区进行地下水系统分区;采用排泄法、均衡法等方法计算出各分系统内的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可采资源量,对地下水资源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以1998年为现状评价年,评价了各系统内地下水资源的开采潜力;根据经济发展态势,预测2010年、2030年的需水量,进行供需平衡分析;最后分析了用水对策.研究表明,令后研究区内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水资源开发模式,积极开展开源节流措施,并大力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和水价政策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织金县四方井岩溶大泉断流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织金县城四方井岩溶大泉系统的岩溶发育规律、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动力条件进行调查分析,认为织金县四方井岩溶大泉的突然断流与2010年西南特大干旱造成区域地下水位的急剧下降及位于主径流带上的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产生的动荷载导致的塌陷体堵塞地下水径流通道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6.
西北地区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如何科学处理生产用水与生态用水的关系一直是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难点课题之一。关于流域中上游生态输水与尾闾湖水域面积(或湿地面积)关系的定量化研究较少。以我国西北干旱区河西走廊石羊河流域的尾闾湖—青土湖为例,利用GSFLOW建立了区域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其中采用...  相似文献   

7.
贵阳市花溪区养牛村一带岩溶发育,地下水资源丰富。为了解该区域在枯水季地下河流量、水位变化情况以及地下水受污染状况,特开展了本研究。研究区域为构造变形复杂的岩溶槽谷地貌,通过野外调查、实测、室内实验等途径获取数据,利用CAD绘图和Excel数据统计,分析了暗河流量、水位、水质、水温、pH值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养牛村地下河岩溶水枯水季流量季调节系数为6.83,平均流量0.102 m3·s-1,处于较稳定状态;水位变化幅度值为2.7,处于稳定状态,水温与pH均呈缓慢上升趋势。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该区地下水水质处于III-V类水,不宜作为饮用水资源开采。本次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水环境评价与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评价了鸡东县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量,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多目标线性规划法建模,求解得到鸡东县2010年水资源最优配置方式,提出在充分利用鸡东县水资源的同时,还需要合理配置水资源.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16,(6)
地下水是水利普查中的一个专项内容。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保持生态环境的控制因素,也是干旱和应急供水的重要来源。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地下水专项和经济用水普查的要求对开原市地下水取水井的数量、分布和取水量以及经济用水情况展开了普查。调查结果认为地下水开采已达到极限,如不限采,今后将面临严重的缺水问题,提出要合理开发利用地表水资源,为城乡供水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林洪 《地下水》2007,29(4):11-12,47
对淮北市区偏枯、枯水年与持续干旱年份出现的机率及其缺水程度进行了分析,偏枯年份 7~8 年一遇,枯水年份 11~12 年一遇,持续干旱年每 9~10 年一遇.尽管考虑节水措施,偏枯年份的 2010、2030 水平年,市区缺水分别为 0.89 亿 m3、1.58 亿 m3,枯水年份的 2010~2030 水平年,缺水量 1.40~2.19 亿 m3.持续干旱年末年缺水程度高达 95%~115 %.针对上述干旱缺水的严峻局面,提出干旱期调整用水秩序、强化节水、以及开发建设备用水源地等应急对策.  相似文献   

11.
引大入秦工程是由大通河向甘肃中部兰州市永登县秦王川地区跨流域引水的以农业灌溉为主要目的大型调水工程。工程建成通水后,对改变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和贫困面貌、安置贫困山区移民、促进秦王川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工程在设计效益的发挥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供水能力未能充分发挥、工程水资源配置没有实现最优化。在收集到翔实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将引大灌区和周边可能的供水范围作为一个统一的研究对象即引大工程供水区,根据供水区的供需水现状和用水发展趋势,采用水资源系统分析理论中的最优化技术,建立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优为目标、以供需水量为约束条件的优化配置模型,通过求解模型,确定近期和远期供水区的水资源在各子区不同用水部门间的最优化配置方案,为富余水源寻找出路,这对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效益,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黄河下游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有限的黄河水资源与不断增长的居民用水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为提高应急供水的保障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本文以利津县浅层地下水资源调查为例,采用现场地质调查、物探、水质分析、水文地质孔钻探与抽水试验等相互结合的试验方法查清了该地区可利用的地下水资源分布和具体资源量。并基于以上研究成果,结合各种取水方法的适用条件,提出了浅层地下水水源地范围和开发利用方案。研究成果为利津县的供水安全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水资源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和田地区水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和田地区水资源及水环境条件,对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分析,对地区存在的季节性缺水、工程老化、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艰巨、工业园区发展受水资源限制、用水结构中农业用水比重过大、盐渍化危害严重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对策是:通过调整用水结构,控制灌溉面积增长速度;大力推进高新节水灌溉面积发展,全力实施防风治沙林的建设和饲草料基地建设计划;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通过以上措施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在可开采量范围之内并适当留有余地,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需水要求,控制经济社会总需水量在自治区下达的"三条红线"以内。  相似文献   

14.
既比处于泸西盆地下游边缘,岩溶发育均匀性差,地表干旱,严重缺水,打井找水难度较大。文章论述了既比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分布赋存特征,介绍了岩溶区地下水勘查布井的工作方法;利用高密度电法、激电测深物探成果,结合水文地质调查成果,确定了井位,结果证实钻孔水量丰富。分析认为岩溶含水层富水性差异主要受溶隙充填、连通程度控制,总结出一套以岩溶水开发利用为龙头,抗旱与节水喷灌高效农业发展相结合的应急抗旱模式,经济效益显著。提出了开发利用地下水的管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开展城市应急后备水源地调查研究,对于提高加强城市地下水资源储备,提高城市在特枯年或连续干旱年及污染事件突发时的供水能力,提高饮用水安全保证程度,构建水资源战略储备及保障体系,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着重研究分析宁阳县地下水富水地段,充分挖掘现有地下水水源地的资源潜力,提出应急供水水源地位置及概算了可供水量。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在供水中占主导地位。利用业已形成的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建立地下水库实施水资源人工调蓄,将汛期不可利用的地表雨洪水、河水和水库弃水,通过人工干预引渗补给到地下水库中,对提高区域水资源利用率和优化水资源配置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平谷是北京市重要的战略性后备水源地,本文以平谷盆地为例,在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从地下储水空间、调蓄水源、补给方式、输汇水条件和入渗能力,以及取水条件等方面对平谷地下水库建库条件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人工回灌补源工程方案,为平谷地下水库建设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7.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catastrophic events such as extreme drought, continuous drought and source-water quality pollution, 15 groundwater emergency water sources are to be selected in 11 important cities in Hebei, and the evaluation of allowable emergency exploitation quantity is 180.19×104 m3/d. Under the current conditions, the water supply quantity of emergency water sources and the total emergency water supply quantity will meet the emergency water demand with the guarantee rate of 65.79% to 377.78% and 90.35% to 270.51% respectively. By 2020, the water supply quantity of emergency water source places and the total emergency water supply quantity will meet the emergency water demand with the guarantee rate of 22.08% to 74.49% and 82.65% to 144.08% in the benefited areas of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SNWDP); and for non-SNWDP areas, the guarantee rate will be 74.64% to 337.78% and 74.64% to 377.78%.  相似文献   

18.
云南广南岩溶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开展云南广南1∶5万旧莫幅、董堡幅、马街幅、那洒街幅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工作,查明了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地下水系统划分与水资源评价,根据水资源分布及构造条件,查明了工作区主要富水区,并以流域为单元,进行了地下水分区区划;实施了"探采结合井"及地下河开发,服务于地方抗旱成效显著,并总结了应急抗旱找水打井模式;查明了干旱与石漠化是工作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工作的开展为西南岩溶区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高雅玉  张新民  谭龙 《水文》2014,34(5):61-66
根据马莲河流域水资源总量极端贫乏、年际年内分配不均、常规水资源量低、水污染问题较严重等特点,利用系统分析理论和优化技术建立了流域的大系统、多目标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并利用优化的NSGA-Ⅱ方法进行求解,得到流域2020年期望水资源配置下的最佳分配方案为:流域总供水量57 086×104m3,工业供水量21 690×104m3(总产值约为144.6亿元),能源基地供水量4 329×104m3(总产值约为346.32万元),农业供水量20 840×104m3,生活供水量9 452×104m3,生态供水量811×104m3。对比期望方案供水量增加了6 710×104m3,综合缺水率减少了11.41%。并根据预测的流域的分配方案和预测的流域需水量,进行了流域的水资源平衡分析,通过平衡分析的结果进行流域的综合管理研究。2020年在最优水资源分配方案下,工业缺水率3.21%、减少了4.51%;能源基地缺水率0.00%;农业缺水率4.64%、缺水率增加26.17%;生活缺水率0.00%;生态缺水率1.00%、缺水率增加了1.00%。配置方案实现了流域内水资源的最佳分配,使宝贵、有限的水资源产生最大的社会、经济及环境效益,为流域经济、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20.
廊坊市南部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传青  张芳  徐鹤  易立新 《地下水》2008,30(6):61-64
针对廊坊市的水资源概况,对廊坊市南部地区水资源建立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综合考虑地表水、地下水、处理后可回用水、外调水等水资源,同时充分考虑社会、经济、环境三个方面效益,运用多目标优化规划方法,确定不同用户的用水效益系数,调用Matlab优化工具箱中的fgoalattain函数对多目标进行求解。从而获得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最佳综合效益,为缓解廊坊市南部地区用水供需矛盾和环境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