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矶崎新是日本著名的艺术家、建筑思想家和建筑大师,他荣获了2019年度普利兹克建筑奖。作为一位引领世界建筑创新潮流的建筑大师,他在后现代建筑思潮中,表现出了从根本上反对教条形式设计的倾向。他在建筑界的成就无疑是巨大的,他甚至被日本建筑界誉为可与传奇革命家切·格瓦拉相媲美的人。他的建筑思想极具探索性,具有高度的创新精神。他始终希望自己是一个"自由人",在参加竞赛时,他每次都会将作品前面代表国籍的牌子拿掉,他希望别人将他当作一位世界国籍的人。在日本,矶崎新被称为"传奇",他与当时的日本建筑大师黑川纪章和安藤忠雄被合称为"日本建筑设计界三杰"~([1])  相似文献   

2.
正"我将21世纪的新世界秩序称之为‘共生秩序’,或是‘共生的时代’。"[1]——黑川纪章黑川纪章(Kisho Kurokawa)(图1)[2]是战后最具代表性的日本建筑师之一,他与矶崎新、安藤忠雄并称"日本建筑界三杰";黑川纪章不仅在日本建筑界享有很高的声誉,而且也是国际建筑领域的一颗璀璨之星。黑川纪章的一生无论在建筑设计实践领域还是在建筑理论方面都有惊人的成就,他凭着出色的建筑成绩,一生获奖无数,主要包括:1965年获得Takamura Kotaro设  相似文献   

3.
近日,201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揭晓,奖项花落日本建筑师坂茂,他是继丹下健三(1987年)、槙文彦(1993年)、安藤忠雄(1995年)、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团队(2010年)以及伊东丰雄(2013年)之后,第七位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日本建筑师。"坂茂在救灾工作中表现出了对人道主义事业的执着,他是我们所有人的榜样。  相似文献   

4.
正"不要哭!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之处,就是它无法生产出新的装饰品。"~([1])——阿道夫·卢斯(Adolf Loos)(图1)概述1870年12月10日,一位伟大的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奠基人诞生在捷克的第二大城市——布尔诺,他就是阿道夫·卢斯。卢斯是著名的建筑师,同时也是一位重要的建筑理论家,在某种程  相似文献   

5.
<正>"通过自然界,宇宙的自然界和人类的自然界,我们将找出真理。如果我们找到真理,我们将会发现美。"~([1])——摩西·萨夫迪摩西·萨夫迪(Moshe Safdie)(图1)~([2])是国际知名的建筑师和城市学家,他的建筑设计作品极富文化内涵,充满了人文主义气息。从他早期的毕业设计作品实验性住宅到后来的文化综合体,再到耶路撒冷亚德瓦谢姆大屠杀纪念馆,都饱含着一种提升建筑文化内涵的强烈愿望。他的许多设计作品都像微型的城市,将办公、居住、餐饮、文娱和交  相似文献   

6.
正"美丽的建筑不只局限于精确,它们是真正的有机体,是心灵的产物,是利用最好的技术完成的艺术品。"——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弗兰克·劳埃德·赖特(1867年—1959年)(图1)~([1])是美国建筑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大师,与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同在现代主义建筑时期的神坛上,并称为"现代主义四大建筑大师"。赖特早年在草原生活的经历对他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显著影响——他终  相似文献   

7.
正"结构不仅仅是解决方案的手段,也是一种原则和激情。"~([1])——马谢·布鲁尔(Marcel Breuer)(图1)概述马谢·布鲁尔(MarcelBreuer,1902年-1981年)出生于匈牙利,是包豪斯(Bauhaus)设计学院的第一批硕士毕业生。他曾与格罗皮乌斯(Gropius)合作从事建筑设计,并展现出异于常人的天赋。布鲁尔的建筑作品和设计理念影响了美国整整一代人乃至全世界的建筑师,著名的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  相似文献   

8.
正"建筑以空间形式体现出时代精神,这种体现是生动、多变和新颖的。"~([1])——密斯·凡德罗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1886年-1969年)是德国建筑师(后加入美国国籍),在世界现代建筑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的痕迹。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图1)本名路德维希·密斯,为表达对母亲的尊敬,后又加上母亲的姓,人们习惯称他为密斯·凡德罗。他与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并称为"现代主义建筑四大师"。密斯建筑设计代表作品有巴塞罗那德国馆(1929年)、范斯沃斯住宅(1950年)、柏林新国家美术馆(1968年);同时,他在工业设计、城市规划、书籍出版等方面也有所成就。在建筑设计领域,密斯·凡德罗终其一生都在"结构"与"玻璃"中探索,其主要设计思想——"少就是多"的理念一直被后  相似文献   

9.
正"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1]埃罗·沙里宁(Eero Saarinen)(图1)~[2]是20世纪现代建筑有机功能主义代表人物,他在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室内设计、家具设计、工业设计等领域均有所成就。"埃罗·沙里宁的父亲伊利尔·沙里宁是现代建筑的先驱者之一"~[3],他在接受父亲建筑设计影响的同时开创了自己的风格,成为现代国际主  相似文献   

10.
<正>隈研吾,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师、隈研吾都市设计中心代表、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教授(图1)[1]。他的建筑设计哲学从康德的思想中获得启发,认同日本禅宗和中国传统哲学,讲究万物归本,终究回归混沌。在他的著作《新建筑入门》中,其"反造型"的建筑哲学已基本确立。此后,他将自己对于哲学的体会赋予建筑作品中,致力于建造"既不刻意追求象征意义又不刻意追求视觉需求的建筑"[2]。他的作品也许不以极具标志性而出  相似文献   

11.
正"建筑师只需要想方设法地设计出最为适用的建筑。"——詹姆斯·斯特林在世界建筑迅猛发展的20世纪,建筑设计作品并不多的詹姆斯·斯特林(图1~[1])凭借斯图加特新国立美术馆设计获得第三届普利兹克建筑奖。在建筑设计领域奋斗了40多年的詹姆斯·斯特林,有着自己独有的设计准则与创新性。这位不拘泥于某种特  相似文献   

12.
一、申报考试范围和条件 1、1993年(含93年)以前建筑学或1992年(含92年)以前相近专业本科毕业,从事建筑设计2年以上者; 2、1992年(含92年)以前建筑设计或1991年以前(含91年)相近专业专科毕业,从事建筑设计3年以上者; 3、1990(含90年)以前四年制建筑设地技术中专毕业或1988年(含88年)相近专业中专毕业,  相似文献   

13.
正"建筑师再也不能被正统现代主义的清教徒式的道德说教所慑服了。我喜欢建筑要素的混杂,而不要‘纯净’……我赞赏凌乱而有生气甚于明确统一。我容许违反前提的推理,我宣布赞成二元论。"—罗伯特·文丘里[1]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图1)的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思想对国际建筑设计行业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他1966年出版的《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及1972  相似文献   

14.
民居是一种文脉,是民族文化渊源延续的一个方面,中国民居建筑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是世界建筑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然而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国外建筑设计思潮的入侵以及中国民居建筑设计本身缺乏创新和发展,使得中式建筑设计的路子越走越窄,甚至出现了断层,市场和建筑设计界热切期待真正适合现代中国人使用的中式建筑的出现,以打破"洋风"一统天下的格局.北京优山美地·东韵项目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5.
正"当城市和建筑物的设计被认为仅仅是一项平面工作时,许多人便都犯了罪。"~([1])——理查德·约瑟夫·努特拉(Richard Joseph Neutra)(图1)概述理查德·约瑟夫·努特拉出生于1892年,是一位奥地利裔美籍建筑师。他的职业生涯跨越了近半个世纪,热衷于表现其独特的形式美语言,涉及约300个不同的项目,是有史以来在洛杉矶地区建筑实践最多的建筑师。努特拉是继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Wright)之后第二位荣登《时代》周刊(图2)封面人物的建筑师,被认为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  相似文献   

16.
正勒·柯布西耶作为20世纪最出色的建筑师之一,"他的理论和作品几乎是现代建筑成就的缩影"[1]。他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和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被共称为"现代建筑之父"。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其设计的项目遍及法国、德国、瑞士、美国、阿根廷、印度和日本。现今,我们不单要学习他的建筑形式,更要透过建筑读懂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掌握他的建筑设计原理,推动当今设计思维创新过程。  相似文献   

17.
<正>张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中组部"西部之光"学者,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日本建筑学会会员。长期致力于极端地域气候条件下动态建筑设计方法、高性能建筑设计与建筑环境品质提升、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累计主持完成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主持在研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编国家标准1项、主编参编专著7部,获批专利5件,完成重要工程设计10余项。  相似文献   

18.
正"当生活方式和建筑融为一体时,生命才能开始庆祝。"——巴克里希纳·多西(图1)~([1])印度建筑之父——巴克里希纳·多西是一位扎根于印度本土的建筑设计师、城市规划师,同时也是教育理念的传递者。他的设计在保证建筑功能性、实用性和美观性的同时,还充分考虑到了环境、气候、技术等相关因素,并结合自身对当地人文的理解,运用文学和哲学化的表达方式,创造出震撼人心的具有可持续性价值的  相似文献   

19.
正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大潮,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建筑设计民营企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1995年5月,在中国建筑西北院和西南院工作13年后,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辞职下海创业。由于当时政策和环境的限制,不得不把创建的企业挂靠在国有单位,艰难地开展相关业务。直至2002年,我们在成都冠城广场17楼租下了一处300平方米的办公室,正式成立成都基准方中建筑设计事务所(基准方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前身,以下简称"基准方中")。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由天津建筑学会、日本建筑家学会近畿支部、韩国建筑家学会釜山分会主办,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以下简称"天大设计总院")联合承办的2015中日韩青年设计师工作营圆满落幕。此次中日韩青年设计师工作营以"创客空间集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