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以"智慧建造,成就蓝图"为主题的2013广联达建设行业年度峰会在上海举办。原建设部总工程师、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姚兵,住房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行业推进处处长赵昕,buildingSMART芬兰区主席Tomi Henttinen等出席会议并作主题演讲;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刁志中致辞。由住房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和广联达共同编撰出版的《中国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发展报告(2013)》在峰会上首次发布。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 实习记者孙晓璐报道 为宣贯《工程勘察资质标准》和《工程勘察资质标准实施办法》,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促进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座谈当前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和市场监管工作情况,交流各地工作经验,住房城乡建设部于近日在北京召开了《工程勘察资质标准》宣贯会暨全国勘察设计处长座谈会.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司长吴慧娟、副司长刘晓艳,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王树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勘察设计监管处处长江华、企业资质审查处处长陈波对新《标准》和《实施办法》作了说明和解读;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修龙、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张桦作主题演讲.会议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副司长杨绿峰主持.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第二批)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根据不同地域文化深入解析了当地传统建筑的历史沿革、地域特色及其建筑细部层面的特征,探讨了在当代建筑创作中传承优秀建筑传统的途径和手法,对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建筑文化,推进传统建筑文化在当代建设中的传承、创新,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中国传统佳节——春节来临之际,我刊专门策划了《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传统,传承未来》专题报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记者郝莹孙晓璐报道6月1日,受住房城乡建设部委托,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标准院")主办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国家建筑标准设计首次宣贯培训会在北京召开,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王宁出席会议并讲话,住房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巡视员尚春明、中国建设科技集团总裁黄宏祥等出席,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副总裁、标准院院长孙英主持会议。近年来,在住房城乡建设部的领导和推动下,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鼓励建筑产业化发展的政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智慧"成为热门词汇,从智慧城市到智慧建筑、智慧施工,都日渐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智慧建筑应该是什么样的建筑?我们认为,智慧的建筑应该是以人为本的建筑。智慧建筑"以人为本"建筑是能耗和碳排放的大户。根据《"十二五"绿色建筑科技发展专项规划》,在全社会的能耗和碳排放中,建筑业占比超过40%,远超工业的28%和交通运输的32%。目前,中国建筑95%以上是高能耗建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记者张颖报道为了深入解析中国优秀传统建筑文化并在当代建设中更好地传承、创新,使传统建筑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并有效指导当代建筑创作,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第二批共10卷近日正式出版。建筑是一个民族生存智慧、工程技术、审美理念、社会伦理等文明成果最集中、最丰富的载体,其传承及体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富强与贫弱的标志。改变今天建筑缺失传统文化的局面,需要重新认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把握其精髓和发展脉络,挖掘和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记者张颖报道 1月16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编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第二批发布式暨第三批汇报会在京举行。住房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赵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党委书记尚春明,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施设,丛书指导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常青,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陈同滨等出席并讲话。住房城乡建设部村镇司副司长卢英方、村镇司小城镇建设处调研员林岚岚等出席。发布式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社长沈元勤主持。  相似文献   

8.
新闻资讯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启动为弘扬传统民族文化、促进优秀传统建筑艺术的传承和延续,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要求,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日前下发通知,决定开展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申报认定工作。通知要求,已开展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的省(区、市),申报的镇(村)必须是省(区、市)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并附公布文件;未开展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记者孙晓璐报道近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等八部委印发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提出要"做好传统民居、历史建筑保护工作",进一步激励我们做好对传统村落及传统民居的研究与保护、传承工作。我国的传统建筑、特别是传统民居蕴含了无穷的智慧,表现在以下许多方面:建筑选址适应环境风水。风水是  相似文献   

11.
新闻资讯     
《中国勘察设计》2012,(11):6-11
关键词绿色节能建筑示范区生态城市住房城乡建设部与河北签署合作框架协议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与河北省政府在北京签署《关于共建北戴河新区国家级绿色节能建筑示范区合作框架协议》。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河北省副省长宋恩华出席签约仪式,并代表双方在框架协议上签字。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报道为宣贯《工程勘察资质标准》和《工程勘察资质标准实施办法》,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促进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座谈当前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和市场监管工作情况,交流各地工作经验,住房城乡建设部于近日在北京召开了《工程勘察资质标准》宣贯会暨全国勘察设计处长座谈会。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司长吴慧娟、副司长刘晓艳,中国勘察设计协会  相似文献   

13.
王素卿尚春明江华等出席并讲话王子牛作工作报告王树平主持近日,2013全国勘察设计同业协会秘书长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王素卿,住房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副司长尚春明、建筑市场监管司勘察设计监管处处长江华,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市场处处长廖江陵,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陈亚新等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秘书长王子牛作工作  相似文献   

14.
近日,以“繁荣建筑文化、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的2013年中国建筑学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举行。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分别对大会作了批示。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宁,原建设部副部长、中国建筑学会名誉理事长叶如棠,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车书剑等出席会议并讲话。两院院士吴良镛,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魏敦山、程泰宁,国际建筑协会主席阿尔伯特·杜伯乐等出席。会议由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宗威主持。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在近日召开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党组书记陈政高作了题为《勇于担当,突破重点,努力开创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新局面》的讲话,全面总结了2014年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并对2015年的工作任务作出了部署。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党组成员陈大卫、齐骥、王宁,部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部纪检组组长石生龙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办、国办就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下发文件,这在新中国的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意见》提出了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工程的总体目标,并从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等方面部署了7大重点任务。《意见》的出台,为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传承弘扬、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建筑文化指明了  相似文献   

17.
正叶如棠王素卿等出席成立大会并授牌张锦秋任名誉会长马炳坚任会长本刊讯记者吕俐报道9月20日~21日,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传统建筑分会成立大会暨中华建筑文化传承创新与新型城镇化高峰论坛在京举办,这标志着我国传统建筑领域首个行业协会正式成立。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长、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名誉理事长叶如棠,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王素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马国馨,住房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讯记者郝莹报道为了更好地弘扬湖北历史建筑文化,传承文化精神,近日,湖北省历史建筑研究会暨荆楚建筑文化工作委员会在武汉成立。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王树平、中设协传统建筑分会会长马炳坚出席会议并为荆楚建筑文化工作委员会授牌。据了解,荆楚建筑文化工作委员会是中设协传统建筑分会成立后设立的第一个工作委员会。王树平在讲话中强调,湖北省历史建筑研究会和荆楚建筑文化工作委员会的成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承载人类活动时间最长的载体——建筑物,也将与时俱进地迈向"能感知""会呼吸""有思维"的智慧建筑时代。智慧建筑需要设计企业当好先头部队,基于此,本文就智慧建筑时代设计企业应当如何作为,提出一些思考。设计企业应储备的智慧建筑知识互联网企业、传统通信企业等都已先知先觉,预见到智慧建筑的重大发展机遇,积极向智慧建筑、智慧城市领域进军。设计企业要发展智慧建筑,就必须事先储备与智慧建筑相关的知识。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建筑行业对绿色节能建筑理念的倡导,装配式建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众所周知,装配式建筑具有减少环境污染、缩短工期、提高建造质量等优点。2016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前些年我们讲信息化,现在讲数字化,那么,未来就是智能化,即智慧建造。装配式建筑最有条件率先走向智慧建造。下面,将从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目前的应用现状、应用系统的发展及发展趋势3方面,来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