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弗雷·奥托(Frei Otto)(图1)[1]不仅是一位建筑师,还是一位研究者、工程师、建筑工人、教师、环保主义者、人文主义者……他的一生中创作了许多有灵性的建筑,影响了无数建筑师。弗雷·奥托于2015年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但未及领奖就去世了。普利兹克奖评审委员会打破惯例,提前两周对外正式发布弗雷·奥托获奖的消息。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寻求的是简单朴素的想法和原初恒定的理念。"——卡莫·皮格姆2017年3月1日,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建筑奖评选结果揭晓,三位西班牙建筑师拉斐尔·阿兰达(Rafael Aranda)、卡莫·皮格姆(Carmen Pigem)和拉蒙·比拉尔塔(Ramon Vilalta)(图1)[1]共同摘得桂冠,创造了由三位建筑师共同获此殊荣的历史,也是继1996年拉斐尔·莫内欧后第二次折桂的西班牙建筑师。三位建筑师所设计的兼具国际特  相似文献   

3.
正1988年普利兹克奖评选之前,评审团主席接到一个匿名电话,问是否所有的人都有权对评奖提名,主席回答:"是的"。于是,电话里的人报了自己的名字。这位年过半百、毛遂自荐的建筑师就是当年"普利兹克"奖的得主戈登·邦夏(图1)[1]。普利兹克奖评委会对他的评价是:他是谦虚而伟大的建筑师,他喜欢用建筑说话,从作为地标的利华大厦到具有辉煌成就的沙特阿拉伯国家商业银行,他在40年中的作品显示了他对当代技  相似文献   

4.
2012年2月28日,普利兹克建筑奖暨凯悦基金会主席汤姆士·普利兹克正式宣布,49岁的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这一代表全球建筑领域最高荣誉的奖项将于5月25日在北京举行颁奖典礼。王澍也成为首位获得享有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利兹克建筑奖的中国人。汤姆士·普利兹克表示:"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步,评委会决定将奖项授予一名中国建筑师,  相似文献   

5.
<正>葡萄牙著名建筑师阿尔瓦罗·西扎(Alvaro Siza)(图1)[1]被认为是当代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他的作品注重在现代设计与历史环境之间建立深刻的联系,并因其独具个性的品质以及对现代社会文化变迁的敏锐洞察而受到普遍关注和认可。西扎的作品遍及欧洲各地,获得过普利兹克奖、欧洲建筑奖、哈佛城市设计奖等一系列建筑界重要奖项,并在柏林、里斯本、威尼斯、萨尔兹堡等地的多项设计竞赛中胜出。  相似文献   

6.
<正>建筑绝对不是一个己经完成的静态景观,同时,城市也不是由一系列装配式的纪念碑组成的丰碑。建筑是空间与景观的改性剂,它必须同时迎合人们的社会需求与美学需求。[1]—保罗·门德斯·达·洛查保罗·门德斯·达·洛查(Paulo Mendes da Rocha)(图1)[2]是来自巴西圣保罗的著名建筑师、2006年第28届普利兹克奖得主,是继奥斯卡·尼迈耶之后,第二位得此殊荣的巴西建筑师,也是当代巴西又一位享有国际  相似文献   

7.
正我们不可能回到过去,我们只能顺着进化的轨迹任由它把我们带到任何地方并且协调好我们自己的观念和我们在这种过程中的生存状态。[1]—汤姆·梅恩2005年,汤姆·梅恩(Thom Mayne)(图1)[2]以其反叛与创新脱颖而出,成为2005年普利兹克建筑奖的获得者。对其大胆建筑风格,普利兹克  相似文献   

8.
正"建筑师只需要想方设法地设计出最为适用的建筑。"——詹姆斯·斯特林在世界建筑迅猛发展的20世纪,建筑设计作品并不多的詹姆斯·斯特林(图1~[1])凭借斯图加特新国立美术馆设计获得第三届普利兹克建筑奖。在建筑设计领域奋斗了40多年的詹姆斯·斯特林,有着自己独有的设计准则与创新性。这位不拘泥于某种特  相似文献   

9.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图1)[1]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同时也备受争议。卡拉特拉瓦是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逐渐闻名于世的,他设计了众多桥梁,较为著名的有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同时,他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等极具艺术感的火车站。卡拉特拉瓦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以及因经济危机被迫停工的芝加哥螺旋塔[2]。虽然,他还未获得建筑界的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奖(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但在他设计的2004年雅典奥林匹克中心荣膺第61界美国建筑师学会金奖(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后,他的名字便开始倍受世界建筑界的瞩目。  相似文献   

10.
1 吴良镛、王澍分别荣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第34届普利兹克建筑奖",这是我国建筑界首次获得这两项殊荣 2月14日,两院院士、著名的建筑与城乡规划学家吴良镛荣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为其颁奖.2月28日,具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建筑奖揭晓,中国建筑师王澍获得第34届普利兹克建筑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了5月25日在北京举办的颁奖典礼.这是我国建筑界首次获得这两项殊荣,这也表明了中国建筑的成就越来越得到广泛的认可.  相似文献   

11.
1979年诞生的普利兹克建筑奖(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是迄今国际上建筑领域最具权威性的奖项,被誉为“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建筑奖是芝加哥的普利兹克家族(也称贝思佳家族),通过其凯悦基金会(The Hyatt Foundation)创立的.旨在每年授予一位在世的建筑师,以表彰他在建筑创作中所展现的聪明才智、想象力与责任感等卓越品质.对于普利兹克建筑奖的价值与贡献力,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评价道:“普利兹克建筑奖的两位创办人,是他们的努力,带给我们及下一代弥足珍贵的礼物.通过这个奖项,充分体现他们对建筑艺术的热爱,以及坚定的承诺去维护它,提升它的价值,使它传承下去.普利兹克建筑奖的颁奖礼设在每年五月至六月,选择在世界各地具有历史意义和特色及非凡意义的建筑地点举行,以凸显建筑创意设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正每个项目都必须与场地周边环境相结合,体现出特定地点的场地特色和时代特征。建筑应该对城市环境起到一种积极的作用和社会影响,为其中的居民服务,并承载一部分的城市记忆。[1]—诺曼·福斯特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图1)[2]是当今世界上最富有成就的著名建筑师之一,是1999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提起他,人们总会将  相似文献   

13.
正妹岛和世(Kazuyo Sejima)(图1)[1]是当代炙手可热的女建筑师,她在设计中将空间认识以独特的方式创造出新的典范,向竞争激烈的日本建筑界证明了自己。1995年,她和比自己小10岁的西泽立卫(Ryue Nishizawa)一起成立了SANAA事务所。他们合作默契并不断获奖,2004年设计完工的金泽21世纪美术馆赢得了当年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金狮奖,2010年获得了建筑界的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妹岛认为,"建筑是一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报道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将如何实现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在近日举办的奉贤·2014城市设计国际研讨会上,2010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西泽立卫、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院副总建筑师杨明等国内外知名建筑师齐聚一堂,围绕"当代大都市新区发展策略"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参会嘉宾分别围绕"基于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城市与设计"、"滨水空间营造"、"打造时尚与活力之都"3个主题进行了主题演讲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正格伦·马库特(Glenn Murcutt)(图1)[1]致力于澳大利亚本土建筑设计,有着40多年工作经验的他在澳大利亚的土地上设计了500多座住宅。他的作品朴实、自然、和谐,富有生机且充满民族性与地域性,这最终使他在2002年获得普利兹克奖,同时,他也是阿尔瓦·阿尔托金质奖章获得者。  相似文献   

16.
正克里蒂安·德·包赞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图1)[1]是一位集诗哲、画家、城市规划者于一体的建筑师,于1994年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桂冠,被誉为"法兰西的建筑诗人"。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是法国布塔列尼贵族后裔。1944年,其父参与突尼西亚战役期间,包赞巴克在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出生,不久便随父亲回到法国生活。受家族影响,儿时的包赞巴克就对艺术感兴趣,尤其是绘画。包赞巴克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建筑大师柯布西耶的建筑绘画作品,由此引发了他对建筑绘画空间表达的好奇心。青少年  相似文献   

17.
以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颁奖活动为契机,为推进北京城市建设发展走向世界水平,近日,“2012北京建筑论坛——与普利兹克奖大师谈建筑”在京举办。2012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王澍与扎哈·哈迪德等普利兹克奖获得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建筑全球化与地域性的相关话题。北京市副市长陈刚出席并讲话。论坛由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任黄艳、2012普利兹克奖评委张永和其同主持。  相似文献   

18.
正"建筑以空间形式体现出时代精神,这种体现是生动、多变和新颖的。"~([1])——密斯·凡德罗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1886年-1969年)是德国建筑师(后加入美国国籍),在世界现代建筑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的痕迹。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图1)本名路德维希·密斯,为表达对母亲的尊敬,后又加上母亲的姓,人们习惯称他为密斯·凡德罗。他与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并称为"现代主义建筑四大师"。密斯建筑设计代表作品有巴塞罗那德国馆(1929年)、范斯沃斯住宅(1950年)、柏林新国家美术馆(1968年);同时,他在工业设计、城市规划、书籍出版等方面也有所成就。在建筑设计领域,密斯·凡德罗终其一生都在"结构"与"玻璃"中探索,其主要设计思想——"少就是多"的理念一直被后  相似文献   

19.
正武重义(Vo Trong Nghia)(图1)[2],越南著名设计师,他擅长采用传统的智慧设计既便宜、耐用又节能的绿色建筑。近年来,他的建筑设计作品在国际上广受认可,获得多项大奖,被认为是越南最有潜力获得普利兹克奖的建筑师。他试图在工业化社会重新开辟竹建筑的地位,挖掘其艺术价值,用传统的捆扎技术搭建了没  相似文献   

20.
近日,201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揭晓,奖项花落日本建筑师坂茂,他是继丹下健三(1987年)、槙文彦(1993年)、安藤忠雄(1995年)、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团队(2010年)以及伊东丰雄(2013年)之后,第七位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日本建筑师。"坂茂在救灾工作中表现出了对人道主义事业的执着,他是我们所有人的榜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