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变形监测分析的模型与方法主要是针对单点时序的分析,建立大坝位移自回归模型可实现大坝位移预测预报,但传统自回归模型都是针对单测点进行的,这意味着需要对所有的测点进行建模,将会造成大量模型冗余.而大坝作为一个整体结构,测点间的位移在空间上是相互关联的。单点自回归模型并未考虑着这种相关性,为了考虑测点间的这种空间相关性并建立统一的模型,本文采用时空自回归方法对五强溪大坝位移监测数据进行整体分析,建立了大坝位移的时空自回归模型。通过对大坝引张线测点的建模与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时空自回归模型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可以对位移监测数据序列进行较好的拟合与预测。  相似文献   

2.
针对时空自回归模型的空间权阵大多采用邻接性和反距离加权法导致模型预测精度较低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克里金法空间加权的时空自回归模型,通过普通克里金插值法原理来定义空间权阵,并利用五强溪大坝5年的观测数据分别对传统空间加权和克里金法空间加权进行建模对比。结果显示,克里金法加权比传统加权的变形预测精度提高44%左右,说明克里金时空自回归更适合建立大坝时空变形模型。本文方法更加科学地描述了实际空间的变异情况,提高了变形建模的预测精度,可用于大坝及其他变形体的变形建模。  相似文献   

3.
胡圣武  杨旭锋  苗林光 《北京测绘》2022,(12):1680-1683
为了准确地对变形监测进行预报,得到科学的监测结果,本文利用自回归模型和最小二乘估计以及矩阵实验室(MATLAB)对变形监测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实际工程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自回归模型用于变形监测可得到比较科学的结论;(2)对于不同的变形监测数据,如何选择自回归模型p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本研究的结论可为变形监测数据处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变形监测的目的是针对不同的监测数据采用合适的数据处理方式,建立适当的模型,做出正确的预报,以减小事故的发生。回归模型是研究一个随机变量(因变量)和另一个或一些变量(自变量)关系的统计方法,它通常设置一些可以测量的变量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来预测另外一些变量的变化趋势,是一种静态数据处理方式,但是在时间序列情况下,回归应该根据该变量自身以前的规律创建预测模型,这就是自回归模型,是一种动态数据处理方法,它特别适合于短期监测预报。  相似文献   

5.
在变形分析建模中常采用回归分析建模,但普通的回归模型是一种静态的模型,当变形体结构或物理性质发生变化时,普通线性回归所建立的静态模型将不再适用。变系数回归模型是一种动态模型,有着更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因此,将变系数回归引入大坝变形分析建模中,采用局部线性估计的方法进行系数拟合。仿真和大坝变形建模实验表明,变系数回归得到的大坝变形模型优于普通的线性回归模型,预测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的空间自回归模型拟合精度较低且无法顾及空间异质性的问题,该文提出了改进的地理加权自回归模型。并以北京市住宅小区特征价格数据为例,利用探索式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住宅价格数据的空间自相关性,探讨其时空演变特征;建立了空间自回归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和地理加权自回归模型,并在模型之间进行精度对比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北京市住宅价格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与空间集聚特征;由于综合考虑了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地理加权自回归模型不仅能大幅度提高模型的拟合优度和解释能力,还能更好地揭示住宅价格的空间变化规律,为数据的空间探索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边坡变形进行准确预测,本文在线性回归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边坡变形实际监测数据,提出了一种边坡变形预报的非线性模型。文章根据最小二乘原理,采用线性逼近的方法对非线性模型的参数进行求解,并比较了3种不同非线性模型的回归精度。实验分析表明:非线性回归模型中的Weibull模型能精确预报边坡变形,可为今后高精度边坡变形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陈振虎 《测绘》2021,44(1):27-31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优化的传统灰色-自回归(Gray Model-Auto Regressive,GM-AR)模型,首先利用PCA对基坑变形数据进行分析,将观测数据投影到信号子空间实现噪声抑制,同时获取大特征值个数作为AR模型的最优阶次,然后分别...  相似文献   

9.
地铁变形监测中曲线拟合与自回归模型的综合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曲线拟合与自回归是变形监测数据分析的常用方法。本文首先给出曲线拟合和自回归模型的模型形式以及模型正确性的检验方法,然后结合广州某地铁的部分实际监测资料,综合使用两种模型进行变形曲线的拟合与分析,结果表明:该综合模型对变形数据的处理有着显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回归分析在建筑物沉降变形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南宁市民生广场沉降的实测资料,文中运用回归分析法分别建立了差异沉降回归模型和累计沉降回归模型;并通过对沉降变形的预测、成果的分析和检验,证实了在建筑物沉降变形分析中应用回归分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灰色神经网络模型在建筑物变形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灰色神经网络模型的建模原理和方法,并采用该模型对实际的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灰色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在小样本、贫信息和波动数据序列等情况下对变形监测数据做出比较准确的模拟和预报,从而能够为变形监测的数据处理提供一种较好的方法,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GM(1,1)模型易受建模数据随机扰动影响,且模型稳定性较差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马尔科夫(Markov)理论的GM(1,1)预测优化模型。首先,通过最小二乘原理选取GM(1,1)模型的最优初值,利用指数函数法构造新的背景值,同时利用正化残差序列法进一步修正残差。然后,将优化的GM(1,1)模型和马尔科夫理论有机结合,进一步对优化的GM(1,1)模型进行改进,构建了优化的灰色马尔科夫预测模型。最后,以某建筑物的变形实测数据为基础,进行了传统GM(1,1)预测模型、优化的GM(1,1)预测模型和优化的灰色马尔科夫预测模型的实例计算比较,结果表明:优化的灰色马尔科夫预测模型的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优于传统GM(1,1)预测模型和优化的GM(1,1)预测模型,且适用性更强,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13.
王利  张勤  李亚红 《测绘科学》2007,32(2):135-137
在大坝变形监测中,当用GM(1,1)模型对稳定变化的变形数据序列进行预测时,效果较好。但是,影响坝体变形的因素多种多样,且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观测数据中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随机扰动,这些扰动使大坝的变形曲线发生异常波动。此时仅用GM(1,1)模型进行预测,其精度和可靠性就会下降。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中值滤波的GM预测模型,即先用中值滤波算法对发生波动的原始变形监测数据进行滤波处理,而后再建立GM模型进行灰色预测。实例证明,基于中值滤波的GM预测模型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坝变形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4.
周清  王奉伟 《测绘工程》2016,25(12):70-73
在测量工作中,由于气候环境、观测方法、观测仪器以及观测人员自身因素等多方面的原因,可能造成观测数据的丢失或者不完全。文中针对这类数据的处理,采用加权平均法和三次样条插值法对缺失数据进行修复,建立GM (1,1)模型,并与非等间隔预测模型进行对比。通过两组仿真数据和两组实测数据验证发现:对于呈指数增长的序列和高增长序列修复之后建模预测精度更高;三次样条插值法数据修复后GM (1,1)建模预测精度较加权平均法预测精度更高;对于低增长序列,直接采用非等间隔建模预测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5.
孙和平  周江存  徐建桥 《测绘学报》2022,51(7):1119-1129
获取固体地球在内外力驱动下的形变特征是认识地球内部结构和动力过程的关键,全球和区域形变的观测与研究是高精度时空基准建立和维持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系统介绍了地球形变理论模拟研究的主要进展,重点介绍了大气、海洋、陆地水和热在地表的负荷效应,以及内部的地震位错产生的形变问题。内容涉及基本的地球(热)弹性变形的初边值理论,及其有效求解方法与计算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案。最后在弹性形变的基础上,结合现今观测精度不断提高和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背景,展望了未来在地球形变理论上的发展需求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标准灰色模型GM(1,1)以序列第一个分量作为初始条件进行灰色微分建模,未能充分利用序列中的新信息;其背景值的构造本质上采用了数值积分中的梯形法,精度不高。针对上述缺点,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灰色预测模型,即PSOGM(1,1)模型,对初始值和背景值参数进行优化,并将模型应用于岩体变形分析中。计算结果表明,PSOGM(1,1)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作为变形分析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基本遗传算法(SGA)收敛速度慢、局部寻优能力差等缺陷,采用十进制编码,引入改进的算术交叉、非均匀变异操作等算法,分析和建立了改进的遗传神经网络(IGA-BP)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大坝水平位移的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收敛速度、预报精度等方面比传统模型有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的单一模型和非线性GM(1,1)-AR组合模型无法实现对非平稳、含噪时间序列信号进行优化处理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小波的GM(1,1)-AR模型预测算法。采用小波变换原理对监测数据进行消噪处理和不同频带的分离,有效地获取了实际变形量;利用GM(1,1)模型和AR时序分析模型对具有确定性的趋势项和不确定性的随机项进行建模组合,较好地综合了灰色模型拟合功能强大和时间序列善于处理细节信息两者优势。通过工程实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小波的GM(1,1)-AR模型不仅有效剔除了多余噪声,还利用各种模型有机嵌套组合实现优势互补,新算法预测结果比各单一模型、非线性GM(1,1)-AR模型结果更为精确。  相似文献   

19.
谌伟 《测绘工程》2016,25(11):38-42
为达到提高滑坡变形预测精度的目的,利用量子算法和粒子群算法对支持向量机进行优化,并利用马尔科夫链对滑坡变形预测误差进行修正,综合构建滑坡变形的递进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通过量子算法及粒子群算法对支持向量机优化,克服支持向量机参数选取困难,实现预测过程的全局优化,并经过MC误差修正模型对滑坡变形预测值误差修正,提高预测精度及预测值稳定性,验证预测模型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滑坡变形预测提供一种新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小波神经网络利用随机值作为网络初始参数时,存在网络收敛慢甚至不收敛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对网络初始参数进行自相关修正的优化方法,来提高小波神经网络的收敛速度。同时,该文利用了小波函数的降噪特性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以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将这种改进的小波神经网络模型用于某地铁监测保卫区隧道内的水平位移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小波神经网络收敛所需迭代次数显著减少,模型的预测精度也更加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