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规则区域等值线拓扑关系的建立及充填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任意离散点数据,在建立TIN的基础上,自动生成不规则区域的边界线,在追踪等值线后,自动检测出落在区域边界线上所有的等值线点,并根据边界线线段端点及落在边界线段上的等值线点,自动生成新的边界线线段,由此自动建立等值线间的拓扑关系,形成单一的充填区域,实现等值线的颜色充填.  相似文献   

2.
借鉴Morphing技术思想,提出了一种三维点云多尺度等值线模型Morphing变换方法。首先,分析了三维点云的空间分布情况,并按一定间隔在某一坐标轴方向(如犣轴)将其分层,建立点云的分层模型,以分层点云为单元生成等值线。其次,以分层数据生成的凸包多边形作为最小尺度等值线折线,按一定准则将剩余的离散点集归类到对应的凸包边,引入尺度参数狋,通过计算离散点的选取时机参数对其进行选取,生成连续变化的中间尺度等值线折线。最后,将等值线折线拟合成平滑曲线,构成三维点云的多尺度等值线模型。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处理规则点云数据和散乱点云数据,生成的等值线符合一般等值线的特性,不会产生边缘交叉等问题,而且运算效率高。  相似文献   

3.
在由等值线构建TIN的算法中,存在"平三角形"的缺陷,降低了所构TIN的质量,影响了建模质量。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递归思想对"平三角形"区域进行分情况处理。优化算法结合全新设计的数据模型实现了全拓扑信息的记录与动态更新。通过对算法的解释并通过VC++实现,从理论与实际上证明了该算法能够提高TIN质量,实现对三维地质体更精细的模拟;并对拓扑信息进行了有效的动态更新和保存。基于递归的解决方案使算法易懂易实现,达到了效率与效果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基于MapX Mobile的等值线绘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邢汉发  周晓光  刘军生 《测绘科学》2007,32(4):133-134,140
在PDA上绘制等值线是移动GIS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以MapX Mobile控件为图形平台,在Embedded Visual C++4.0环境下编程绘制等值线的方法,包括用逐点插入法生成Delaunay三角网,基于三角网的等值线追踪方法,及等值线图的显示、放大、缩小、漫游、属性查询等。并将其移植到PDA环境下,以实际离散高程点为实验数据来绘制等高线图,验证了上述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一种快速建模方法在地质模拟中的应用。这种建模方法采用了改进的三角形生长法生成TIN来表达地形及各地层界面;采用离散钻孔点双向链表、三角形双向链表以及垂直连体来快速生成三棱柱从而构建地层体素。  相似文献   

6.
TIN模型通过从不规则分布的数据点生成的连续三角面来逼近地形表面,就表达地形信息的角度而言,TIN模型的优点是它能以不同层次的分辨率来描述地形表面。但在相关软件对离散数据生成TIN模型时会出现边缘失真现象,特别是当一些离散数据出现凹区域时,凹区域地形逼近失真现象相当明显。而在这些凹区域大多生成的三角网以钝角三角形居多,本文对离散数据TIN模型生成DEM时存在凹区域地形逼近失真现象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大钝角剖分与最小二乘法约束迭代算法优化TIN模型。首先对原始TIN模型中大于100°小于1800的钝角三角形进行遍历记录,然后利用最小二乘法约束迭代算法进行优化,通过此算法优化后的TIN模型生成DEM数据,分别从小区域面积稳定性与剖面拟合实际地形进行了试验与精度对比,试验显示这种算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相关构建不规则三角网算法,利用VB可视化编程平台开发出基于逐点插入优化算法不规则三角网,实现了插入点的三角形拓扑关系维护以及局部优化LOP过程中三角形拓扑关系维护,并且利用TIN生成等高线、内插离散点等相应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等高线图在实际工作中应用非常广泛,在离散点数据的基础上自动生成等高线图有许多算法。本文着重讨论了如何在采集离散点时加入编码的基础上,尽量减少或不进行人工干预,基于有约束的TIN构建方法一次性生成等高线图。实践表明该方法能够明显加快成图速度与提高等高线成图的精度。  相似文献   

9.
基于离散点绘制等高线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等高线图在实际工作中应用非常广泛,在离散点数据的基础上自动生成等高线图有许多算法。本文着重讨论了如何在采集离散点时加入编码的基础上,尽量减少或不进行人工干预,基于有约束的TIN构建方法一次性生成等高线图。实践表明该方法能够明显加快成图速度与提高等高线成图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对TIN模型边界生成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现有算法建立的TIN模型的边界均为包含离散点的最小凸多边形,实际模型边界为一般多边形(可能是凹多边形).分析边界构成的精细程度和不确定性,根据离散点分布特性,制定以最大边长为标准的边界构成准则,导出一种模型边界自动生成算法.通过实际数据计算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