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2年是我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加速转型的一年。行业市场形势日益严峻,面临的外部发展环境日益复杂,在此背景下,行业内企业发展面临的危机感、紧迫感不断增强,推进转型升级的力度不断提高。天强工程设计咨询行业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天强行业研究中心")试图通过一些关键词的提炼,对工程勘察设计行业2012年进行总体回望与盘点。根据201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行业统计汇编得知,2011年工程勘察  相似文献   

2.
正近期,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指导、《中国勘察设计》杂志社等单位主办的2017中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京举办。此次论坛以"新方位、新动能、新发展"为主题,围绕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国企改革、资质改革、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转型发展、中国企业"走出去"、BIM应用、资本化运作等行业热点问题,就如何推动行业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期,我刊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记者吕俐报道随着国办发[2017]19号文的发布,2017年工程勘察设计行业重磅利好政策频频出台。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如何紧紧抓住重大发展机遇,实现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成为业内关注的热门话题。将于11月2日~3日在京举办的2017中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将对此展开深入探讨,为行业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助力。此次论坛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指导,《中国勘察设计》杂志社、中国武  相似文献   

4.
<正>在创新驱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转型升级、技术迭代、"互联网+"等新态势的叠加影响下,工程勘察设计企业传统的思维方式、发展模式受到巨大冲击,行业遭遇前所未有的迷茫期。行业发展亟须树立信心,企业发展需要标杆榜样。在此背景下,上海天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联合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之际,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将如何发展?在新的商业生态下,行业企业如何寻找发展的新动能?在行业转型发展迈入重整分化的"分水岭"时,行业企业将何去何从……2017年12月21日-22日,主题为"平台化对接新生态·大设计升级新动能"的2017思翔行业年度峰会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百余家行业企业的近200位行业精英出席了此次峰会。作为天强管理顾问面向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打造的"思翔"系列活动之一,思翔年度峰会致力于以前瞻思考引领行业理性发展与转型升级,并为行业企业搭建平台,碰撞思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 十八届三中全会描绘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崭新蓝图,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将如何深化改革、转型发展?近日,由上海天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强管理顾问”)主办的主题为“转型·变革”的201 3年工程勘察设计行业高层年会在上海举办.来自全国60多家勘察设计单位的1 30多位嘉宾,围绕新形势下工程勘察设计企业的机遇与挑战等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国勘察设计》2013,(7):55-57
前不久,两场关于勘察设计行业转型发展的会议——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办的"工程公司转型发展与技术转化"现场交流会以及由天强管理顾问、中国·武汉工程设计产业联盟、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工程勘察设计行业院长论坛,分别在天津和浙江绍兴举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记者郝莹王艺静报道 2015年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冬天到底有多冷?2016年行业发展重点到底在哪里?新常态下,行业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未来,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如何转型发展?企业体制改革面临哪些困扰……在12月17日由天强管理顾问主办的2015思翔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年度峰会上,来自全国10余个细分行业的150余位工程勘察设计企业高层,就此进行了深入探讨。2015年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未来勘察设计企业如何才能转型发展,顺利渡过"寒  相似文献   

9.
<正>“十四五”时期,各个行业发展规划陆续出台,今年5月,住建部发布了《“十四五”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十四五”行业规划》),作为“十四五”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的引领性文件,《“十四五”行业规划》的出台恰逢其时。“十四五”是勘察设计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绿色化、工业化、数字化是行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科技创新、模式创新、提升能力、创造价值是行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方式,深化行业改革、完善政策法规、优化发展环境是发挥工程勘察设计在工程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的重要抓手,综合化、集成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报道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重大部署的精神,进一步加强我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加快行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办的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信息化建设交流大会12月6日在北京召开。住房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陈重、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副司长秦海讲话;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王素卿致辞;原建  相似文献   

11.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重大部署的精神,进一步加强我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加快行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办的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信息化建设交流大会12月6日在北京召开。住房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陈重、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副司长秦海讲话;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王素卿致辞。  相似文献   

12.
正近期,由上海天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思翔公社主办的2016思翔年中策论坛在沪召开。围绕"新生态下再造发展引擎"主题,行业领军企业相关负责人、行业专家就行业发展面临的变化与调整、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应对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期,我刊选登了部分与会嘉宾关于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企业在新生态下变革发展、转型升级的思考性文章,以飨读者,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3.
改革,再启程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描绘出中国未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崭新蓝图,在新一轮改革浪潮中,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将何去何从?近期,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体制改革工作委员会组织召开的首届中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改革创新发展研讨会、上海天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召开的2013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变革转型高层年会,分别就此作出了回答和解读。本期,本刊专门组织了"改革,再启程"专题报道,刊登国资委领导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思路,参会的专家、企业高层关于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4.
<正>对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而言,“十四五”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更是转型升级的关键窗口期。近年来,许多勘察设计企业都面临着竞争加剧、发展可持续性不足、经营效益下行、人才供需存在深层次矛盾等各种难题。对于勘察设计企业而言,如果不能尽快完成专业化、价值化、产业化的转型升级,很有可能在新一轮发展中陷入“边缘化”的困境,甚至被淘汰。  相似文献   

15.
《中国勘察设计》2013,(1):21-26
2012年,是中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的一年。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奏响了中国未来发展的主旋律;2012年,也是我国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回顾过去的一年,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线,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走出去"战略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新年来临之际,《中国勘察设计》杂志社与上海天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办的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信息化建设交流大会即于12月6日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不但是我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首次举办的信息化交流大会,同时也是全行业贯彻落实十八大关于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重大部署精神的首次重要举措。大会对行业信息化建设已有成绩与经验进行了总结和交流,同时也为接下来全行业践行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加快行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打响了头炮。  相似文献   

17.
在近期召开的第八届工程勘察设计行业院长论坛、2014中国民营设计企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并购、平台等成为了行业企业在新形势下转型发展的热点话题。本期,我刊特别策划了“聚焦并购·平台”专题报道,刊登了行业专家、国际及国内领军企业领导关于转型升级、并购、平台运作等话题的思考和实践。以期为业内企业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开拓发展思路提供借鉴与参考。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8.
正在近期召开的第八届工程勘察设计行业院长论坛、2014中国民营设计企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并购、平台等成为了行业企业在新形势下转型发展的热点话题。本期,我刊特别策划了"聚焦并购·平台"专题报道,刊登了行业专家、国际及国内领军企业领导关于转型升级、并购、平台运作等话题的思考和实践,以期为业内企业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开拓发展思路提供借鉴与参考。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9.
正对于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而言,2017年是充满变革与挑战的一年,也是设计产业与行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新开端。处于变革新起点上的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在2018年又将面临哪些新机遇和新挑战?综合各方面信息,尤其是近几年行业格局的深刻变化,使我们清晰地认识到,2018年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转型发展将迈入重整分化"分水岭"时期。在此之后,强者愈强、弱者将愈弱。近年来,业内真正推进机构升级发展的单位将逐步显示其强大的活力与生命力,业务创新的财务效应、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进入"十三五"以后,工程勘察设计行业面临的发展环境更为复杂,企业发展环境、发展逻辑以及发展方向都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在新的政策环境之下,创新、转型是当下勘察设计企业发展的关键词。然而,转型升级的过程曲折而又漫长,必然会有各方面的问题阻碍企业继续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