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咸水灌溉下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水分平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水平衡原理对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土壤水分运动规律进行研究,估算了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体系的耗水特征,为今后的灌溉方案设计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沙漠公路防护林水平衡区在1 a的水平衡期内,2 m土体水分储量和植物生长周期密切相关,早春至初夏及秋季2m土体储水量均增加,但盛夏土体储水量下降明显。2 m以下土层储水量在整个水平衡期均增加,土体中的水分在向土壤下层运移。水平衡各项中灌溉量836.5 mm;蒸散量372.6 mm;渗漏到2 m土层以下的水量为304.5 mm;净渗漏量7.8 mm。即:流出灌溉区的水量为684.9 mm,占总灌溉量的81.9%。因此,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节水灌溉仍具有较大节水空间,能够采用合理的灌溉制度减少水资源浪费,保障塔里木沙漠公路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世界第一个沙漠植物园将在新疆建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第一条建在沙漠中的绿色长城长 4 36km ,宽 72至 78m ,林带总面积 3133.3hm2 ,栽植苗木总量 180 0余万株。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于 2 0 0 3年 7月 2 0日开工建设。这是世界上第一条穿越流动沙漠的公路绿化工程 ,其长度也是世界第一。负责此项工程总体设计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专家说 ,绿化工程北起塔里木沙漠公路 118.9km处 ,南止于沙漠公路 5 6 1.4km处 ,除去其中北民丰隆起区 6 .5km不宜造林路段 ,其余 4 36km的沙漠路段将全线绿化。整个工程将于 2 0 0 5年建成 ,总投资近2 .2亿元。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主要…  相似文献   

3.
以塔克拉玛干沙漠为研究区域,将覆盖塔克拉玛干沙漠的17个气象站近50 a(1961-2010年)历史资料与沙漠公路沿线近3 a(2007年4月~2010年4月)5层梯度风短期监测资料,以及沙漠公路7种防风阻沙体系下典型横断面5层梯度风监测资料进行信息化整编和规范化计算,对阿和沙漠公路风沙运动若干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阿和沙漠公路沿线气象站10 m高度最大瞬时风速与沿线梯度风监测站及短期监测站距路面4 m高度最大瞬时风速具有空间相关性,平原路段空间代表性为20~40 km;特殊路段空间代表性为5~10 km;(2)沙漠公路沿线迎风侧最大瞬时风速比背风侧偏大1.15~1.30;(3)沙漠公路沿线2 a一遇最大瞬时风速水平分布规律是以沙漠公路中部向南北递减,最大值出现在k66.7~k326区间;(4)沙漠公路北部强风主风向WNW和N风,次强风主风向ENE和NE风;沙漠公路中部全年强风主风向ENE和NE风,次强风主风向为NNW风;沙漠公路南部全年强风主风向W风,次强风主风向为WNW风;(5)沙漠公路沿线起沙风是随7种防风阻沙体系的作用存在明显差异,以芦苇、草帘子方格防风阻沙体系下2 m高度的起沙风速和沙粒过路临界风速为最大,分别为8.0~9.0 m/s和10.0~11.0 m/s,对输沙贡献最大的有效瞬间风速在8.0~15.0 m/s之间;黑土工袋方格防风阻沙体系下起沙风速为4.0~5.0 m/s,沙粒过路临界风速为5.0~6.0 m/s,防风阻沙效应最差,建议更换。  相似文献   

4.
咸水灌溉下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盐分平衡及盐分运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生态系统物流理论,把土壤-植物-大气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将植物、土壤和地下水作为三个分室,建立分室流动模型,对植物和土壤间的盐分平衡进行定量研究,探索咸水灌溉条件下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盐分运动的规律。结果表明: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使用大量咸水灌溉后盐分并没有在根层土壤0~2 m土层中累积,而是储藏在2 m以下或渗漏到地下水。其中,0~2 m土体盐储量减少125.1 t,地下水位1.50 m以上至2 m土体盐储量增加79.9 t,45.2 t盐分重新回到地下水。根层土壤0~2m土层中土壤脱盐明显。灌溉后各土层的全盐量在0.5~0.9 g/kg之间,远低于土壤原始全盐量1.47 g/kg。这是咸水灌溉下植物能够正常生长的主要原因。研究对于确定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合理的灌溉制度及预测和评估该地区盐渍化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塔里木沙漠公路全线绿化和水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2012年7月随大地之鹰从南到北穿越塔里木沙漠,被塔里木沙漠公路震惊了。虽然新疆的沙漠公路已经有几条,但是最长的是这条——从南面的民丰开始经过"塔中"到达北面的轮台。这条沙漠公路是随着塔中油田开发而建设的,它在1995年9月竣工,路基宽10米,黑色路面为7米,全长522千米。如果你在茫茫大漠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全长436 km,是沙漠公路沿线一条重要的绿色长廊,沙漠公路防护林带以滴灌为主,灌溉水源就地开采沙漠公路沿线的地下咸水(3.26~26.65 g·L-1),建有110眼灌溉机井,设计滴头流量为3.6 L·h-1,每次灌水时间6 h。针对沙漠公路防护林滴灌的灌水效率,开展了滴灌与根灌的对比灌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滴灌水量转化成有效土壤水分的利用率不到50%,滴灌存在地表土壤水分蒸发损失、灌溉水有效利用率低等问题,为沙漠公路防护林提高灌水效率、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次仁拉姆 《山地学报》2006,24(B10):240-244
泽错公路是西藏自治区主骨架公路网络“六大通道”之一,由于该区域独特而又脆弱的自然环境因素,泥石流灾害分布广泛,暴发频繁,活动强烈,类型众多,严重地影响公路的畅通。泽错公路全长217km,有泥石流沟71条,平均密度为3.27条/10km,其中,夏果沟泥石流危害比较严重,其发育特征及其危害方式在公路沿线非常典型。夏果沟是一条高频率亚粘性泥石流沟,每年平均暴发泥石流10次左右,泥石流体含有大量石块,比较粘稠,汇集到公路后发生强烈堆积成灾,形成路堑阻断交通。每次泥石流暴发其堆积厚度可达2m以上,长度65m左右,一般要2—3d或更长时间才能清除,严重地影响到公路畅通。根据夏果沟泥石流对该段公路及灌渠和农田的危害特点,防治工程的重点是将泥石流固体物质拦蓄在沟内,采取拦挡停淤的工程整治措施。工程实施后,该公路段泥石流灾害消除,保证公路畅通和灌渠及农田的安全,取得良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8.
新疆地貌及其过程对公路交通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新疆地域辽阔,有“三山两盆”,地形复杂,类型多样。山地、平原、沙漠、湖泊面积所占比重依次为39.11%、40.05%、20.48%和0.36%。山地与盆地海拔高差达8765m;以海拔500~1500m面积居多。坡度0°~3°的面积占67.77%;地形起伏0~50m/km2的面积占63.83%。受地貌条件的限制,公路不得不翻山越岭、在山麓平原连续跨沟和穿越沙漠。不同地貌类型特点各异,其对公路建设的影响不同。受新构造运动作用,山、盆高差大,现代地貌过程自盆地中心往周边高山依次是风蚀风积→流水堆积→干燥剥蚀→流水侵蚀→冰缘冰川寒冻作用,其中风力、流水、冻融及重力作用对公路的影响较大,主要是引起风沙、山洪泥石流、滑坡、崩塌等7种公路病害。针对地貌过程加剧引起公路病害发生特点,提出了6条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沙漠公路不同固沙体系的性能和成本比较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建立固沙体系是保障塔里木沙漠公路畅通的首要条件。通过比较塔里木沙漠公路不同沙体系的性能和成本后认为,尽管采用植物固沙的成本比采用机械固沙或化学固沙的成本高1-3倍,但植物固沙体系的固沙性能、防护年限要远优于机械固沙体系和化学固沙体系;在塔里木沙漠公路固沙工程中,机械固沙应作为一种临时性的、辅助性的固沙手段,植物固沙(栽植灌木固沙带)适于作为塔里木沙漠公路永久的固沙体系,化学固沙在塔里木沙漠公路的边坡固沙及零断面处固沙有较好的应用背景。  相似文献   

10.
沙漠环境对沙漠公路工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邓永新  樊自立 《中国沙漠》1996,16(3):293-299
沙漠地区自然环境严酷,风沙活动对沙漠公路的影响贯彻于各个施工阶段,为获得沙漠工程环境因子及其影响的定量认识,采用二次矩阵方法对公路工程环境影响的程度进行量化评价并提出环境对策。  相似文献   

11.
井浩  李捷  王海春 《中国沙漠》2013,33(4):1206-1210
在中国水文分区中,沙漠地区一般被划分为非产流区,在公路设计中仅设置少量桥涵来满足路基、路面的排水要求,而不考虑洪峰流量,对非产流区也不提供设计流量公式。然而,在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几条沙漠公路的实际运营中,却发现路基水毁频繁,经济损失严重。针对这种特殊水文现象,我们从设计理念、路基填料、暴雨、植被覆盖度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水毁原因,发现暴雨是引发水毁的主要外因。因此将2012年最新的青海省公路系统柴达木区流量公式与两种小流域暴雨流量公式进行计算比较,通过分析计算偏差,对柴达木区流量公式进行了适度修正,最终得到能满足公路测量设计要求的柴达木盆地沙漠公路设计流量公式。  相似文献   

12.
浅析沙漠地区公路设计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家丽 《中国沙漠》1994,14(1):89-92
经工作实践,对沙漠地区公路设计及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塔里木沙漠石油公路工程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塔里木沙漠石油公路修筑在世界上流动性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沿线沙物质细,起沙风频率高,风沙流输沙量大,地质地貌条件复杂,沙丘移动速度快。修筑沙漠公路要解决两个关键技术问题:一是加强沙基的稳定性;二是防治风沙危害。经过各学科专业人员的协作攻关,采用了振动压实路基和薄层砂砾+土工布路面结构方案;设置机械沙障为主,化学固沙、生物固沙结合的防沙体系,解决了这两个问题。线路选择布局合理也是沙漠筑路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沙漠公路风沙危害评估指标体系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本文通过对塔里木沙漠公路沿线风沙危害环境的综合分析,提出了沙漠公路风沙危害程度的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并对不同程度公路沙害的空间分布特征作了概括。  相似文献   

15.
在风沙活动区,公路或铁路等工程线路的走向无疑会对其本身及防护体系所受的风沙危害程度产生影响。本文以塔里木沙漠公路为例,提出在将风况与公路走向结合起来考虑的同时,以风沙活动强度垂直分量的转化率作为评价公路走向的一种数学方法,并用该方法对沙漠公路不同路段走向进行评价与说明。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沙漠公路植物固沙灌溉方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在塔里木沙漠公路沿线两侧建立植物固沙体系时首先应确定适宜的灌溉方式。从1998年开始,我们根据不同灌溉方式本身的优缺点与前期试验结果,结合立地条件,在塔里木沙漠公路L292处选择沟灌、畦灌与滴灌进行植物固沙灌溉方式比较试验,对不同灌溉方式植物生长状况、沙层直渍度变化、制度及成本投入比较分析后认为,滴灌不受起伏沙丘地形限制,水利利用效率高,能够保证植物正常生长,且费用最低,因而是塔里木沙漠公路植物固沙的首选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17.
 改善沙漠地区交通是保证沙漠地区经济发展与繁荣的先决条件。开展沙漠地区交通建设刻不容缓。现阶段沙漠地区高等级公路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沙漠中的自然特征,提出了一种崭新的沙漠公路隧道设计方案。设计方案中充分展示环保节能的理念,并进行了初步的经济效益分析,论证了在沙漠地区修建此种隧道的可行性。认为开展沙漠中公路隧道的建设不仅可以在沙漠中起到防风固沙的绿化作用,而且有着不可估量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风沙活动特征与线形工程安全研究   总被引:9,自引:7,他引:9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我国第二大沙漠,沙丘类型以固定和半固定纵向沙垄为主。垄间和坡中下部沙面较为稳定,仅在沙垄顶部存在10—40m宽度不等的流动带,风沙活动规律独特。近年来在沙漠腹地修筑的公路、引水渠等线形工程,不可避免地造成沙垄切剖和保护层破环,所引发的工程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通过风况分析和实地观测,对沙漠腹地风沙活动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对线形工程风沙危害进行监测,在此基础上提出现有防护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沙漠公路沿线的起沙风与输沙强度   总被引:19,自引:12,他引:19  
王训明  陈广庭 《中国沙漠》1997,17(2):168-172
塔里木沙漠公路绝大部分路段穿越流沙地段,风沙活动十分强烈,因此,机械防沙带的设置显得十分关键。由于起沙风的统计分析和输沙强度的定量计算是防沙工程设计中的最主要依据之一。该文在大量统计起沙风和野外实地观测的基础上,进行输沙强度的数值计算及分析后指出:由沙漠边缘向内部深入,起沙风更加东偏,输沙强度更大和更为集中。  相似文献   

20.
雪崩危险指标是评价雪崩对公路危害程度的主要依据之一。利用已有资料对伊焉公路巩乃斯沟口至艾肯山隘段的雪崩危险指标进行了分段计算,结果表明,该路段雪崩危险指标在0.022-2.685范围内,与国外资料相比,属于小量级,其主要原因是车(人)流量小。同时,利用上述计算结果并结合该路段的雪崩危害史,进行了雪崩灾害评价,评价结果反映在该路段灾害程度划分图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