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土家族档案文化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博 《中国地名》2014,(8):68-69
江口土家族档案作为我国土家族档案大家庭的一员,它们有着很多共同的地方,记录着与土家族相关的民风民俗和生活生产。但是由于江口县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土家族人在这里还有着与外界土家族别样的风俗习惯和生活生产方式,他们在这里有创造了具有本土元素的土家族档案。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江口的土家族档案开始得到开发利用,促进着当地的经济发展。一、土家族档案的形成江口县地处于贵州省东北部,坐落在梵净山之麓,是一个以土家族为主、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和汉族杂居、小聚居的山城小县。“江口地域最早初形于春秋战国,属黔中郡。唐属黔中道,元置省溪,提溪长官司。明永乐二十年(1414年)改隶铜仁府并延至清朝,1913年改为江口县。”。而江口士家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里,土家族儿女在此创造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
论民族聚落地理特征形成的文化影响与文化聚落类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伍家平 《地理研究》1992,11(3):50-57
本文是对居住在贵州东南部亚热带山地的苗族侗族两个民族聚落地理形特征形成的文化背境进行了分析,指出由于传统文化特征的不同导致聚落在分布、形态、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差异,最后根据文化在聚落中的表现划分了辐聚型和辐散型两个文化聚落类型,并分别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论民族聚落地理特征形成的文化影响与文化聚落类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是对居住在贵州东南部亚热带山地的苗族侗族两个民族聚落地理形特征形成的文化背境进行了分析,指出由于传统文化特征的不同导致聚落在分布、形态、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差异,最后根据文化在聚落中的表现划分了辐聚型和辐散型两个文化聚落类型,并分别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罗凯 《地理研究》2008,27(3):721-722
汉族遍布全国尤其是东部季风区,满族以东北地区居多,蒙古族聚居于蒙古高原,维吾尔族集中在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边缘,青藏高原基本上是藏族的世界,而西南地区则是壮族、苗族、土家族、彝族、傣族、瑶族、侗族、布依族等许多民族的大本营,回族则是“大杂居、小聚居”的典型民族。这是今天众所周知的常识,但自古皆然一成不变吗?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名》2009,(4):77-80
一、山水画卷:凤凰古城 湖南凤凰是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眼中最美的中国小城,也是文坛巨匠沈从文抖出的精致“边城”。凤凰县城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先秦,古称“五竿”,至清朝在此屯军后,改称凤凰。它位于湖南湘西自治州西南边,县治总面积1700多平方千米,人口37万,是一个以苗族、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县。  相似文献   

6.
瑞雪兆丰年,到土家山寨细品浓浓的年味,如品陈年老酒,历久弥香。“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在腊梅怒放,瑞雪兆丰年的爆竹声中,勤劳尚武的土家族人,又盼来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喜庆祥和迎新春,红红火火过大年。世世代代居住在武陵山区的重庆市石柱土家族人过年,特别有年味。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已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而土家族的年俗特别丰富多彩。每年腊月初八吃“腊  相似文献   

7.
周妮 《中国地名》2013,(10):36-39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时期封建王朝对西南及西北等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一种政治管理制度,是从历代“羁摩政策”发展而来的。它大概兴起于宋朝,发展于元朝,在明朝达到鼎盛时期。而西南地区是土司制度推广最为广泛的地区。渝东南地区自古以来多少数民族聚居,是我国土家族居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是历朝较难管理的地区之一,也是少数民族地区土司的一分子。  相似文献   

8.
武陵山区由一系列西南东北向延伸的岩溶山原山地构成,位于川、黔、湘、鄂四省相邻地区,北有巫山、东止雪峰山、南到苗岭、西达大娄山。包括川东秀山、酉阳、黔江、彭水、石柱、武隆、黔东北铜仁、印江、松桃、江口、沿河、德江、余庆、玉屏、镇远、施秉;湘西北龙山、桑植、大庸、花坦、永顺、保靖、古丈、慈利、石门、吉首、麻阳、新晃;鄂西南来凤、咸丰、宣恩、鹤峰、利川等33个县。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500万,是土家族、苗族、侗族等20多个民族长期聚集的地区。境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是人民的生活水平还不高,少数地区还存在吃粮,饮水等贫穷性的难题。因此,分析和研究本地区自然资源的优势与劣势,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探讨致富的途径,显然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名》2010,(1):66-66
土家族以虎为图腾。这是源于土家族系巴人之后,其氏族先祖之一的廪君,居长江三峡流域。  相似文献   

10.
林志胜 《地理教学》2010,(1):35-36,51
一、国家和地区 1.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目前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和地区?(220多个) 2.阅读课文P86第二自然段和图5.1“世界上面积位于前六位的国家”,在世界政治地图上找出这六个国家,并在世界政治地图上找出面积较大的其他国家和面积极小的国家。  相似文献   

11.
遥感与GIS支持下的榆林地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4,自引:9,他引:15  
利用1986、1996和2000年人机交互解译的遥感影像资料,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通过叠加3个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图,分析了榆林地区1986~2000年期间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同时还分析了榆林地区14年间沙地逆转恢复的情况。结果表明:1986~1996年期间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沙地减少了22.25%,草地、林地和城乡居住建设用地分别增加了6.51%、4.63%和3.55%。1996~2000期间,沼泽地、盐碱地分别减少了26.11%、24.39%,沙地仅减少0.79%,草地减少了2.86%,林地仅增加了0.17%,而旱地增加了3.28%。城乡居住建设用地增加了14.13%。14年间沙地面积减少了128684.17hm^2,沙地净逆转为草地118872.99h^2、旱地3605.07hm^2、林地4049.52hm^2。  相似文献   

12.
他们并非苗族,却一度被称作“凤头苗”他们是地道的汉人,却被汉族人视为异类.他们就是生活在贵州安顺、平坝一带,以“老汉人”自称的屯堡人,其真实的身份为明王朝遗民。  相似文献   

13.
凤凰古城——远去的家园,梦里的故乡,古老而神秘的地方。相传古印度有一只叫"菲尼克司"的神鸟,她在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后从死灰中复生,亮丽异常,而且再也不会死去。在中国这种鸟就是人们常说的百鸟之王——凤凰。而且中国湖南西部有一座城市的名字也叫作“凤凰”,凤凰因城西南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飞的凤凰,故而得此名。凤凰古城古时称镇竿,位于湖南湘西州的西南边,是一个以苗族、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此地属楚国,秦时属黔中郡,唐设渭阳县,元、明设五寨长官司,清设厅、镇、道、府、成为湘西军事政治中心。正是因此…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居住区位及居住空间分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生态位理论应用于居住区研究,家庭月收入、户主文化程度作为居住态评价因素,交通条件、区位、生活条件、自然环境作为居住势评价因素,构建居住生态位评价模型.该模型在对居住区评价时更好的体现居民因素,比先前区位评价方法更为全面,能更好的解释由于居民因素变化而导致的居住区位变化.对大连建成区37个街道进行居住态、居住势、居住生态位评价,并以居住生态位为切入点,分析不同居住生态位等级的街道居住态及居住势状况,探究居住生态位、居住势、居住态空间分布规律及空间相互关系.进一步研究居住态,从居住态角度分析大连居住空间分异.最后得出结论为大连市居住生态位呈现以中心繁华城区为核心由中心向外围的环带状分布,居住态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高低值区域交错布局空间分布状况,大连市居住空间分异与居住生态位区位分布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5.
2000-2010年广州市居住空间结构演变及机制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周春山  罗仁泽  代丹丹 《地理研究》2015,34(6):1109-1124
首先运用因子生态分析方法对广州市2010年的居住空间结构与居住人口特征进行分析,提取出6个主因子并划分为9类居住区,得出广州市居住空间具有明显的分异性。然后与2000年的居住空间结构进行比较,归纳出广州市居住空间演变具有历史延续性、市场及政策因素影响突出、空间拓展与城市发展同步、整体居住空间呈现“圈层+扇形”融合发展等特征。根据不同的空间层次特征,概括出四种演变模式:中心区稳定发展模式、近郊区商品房拓展模式、远郊区糅合发展模式和特定区保障房镶嵌模式。探讨了广州市居住空间结构的演变机制,包括历史发展惯性、房地产发展带动、住房保障影响、城市规划引导等四个方面。最后结合国内其他大城市相关研究推导出转型期中国大城市的居住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6.
西方国家城市内部居住迁移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内部居住迁移是家庭与住房的空间匹配过程,也是理解城市重构的核心问题,是西方城市地理学、社会学和行为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文章首先从居住迁移决策模型、居住迁移过程和居住迁移与城市重构相互关系三个方面对西方城市内部居住迁移研究进行综述。在简单回顾国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的研究视角,提出国内相关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空间的不断拓展与重构,我国城市面临的居住空间分异现象将更加复杂化。为了弥补国内实证研究的不足,深化对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认识,以河谷盆地型城市——兰州为研究对象,通过搜集样本数据,基于GIS地统计分析与数理统计方法,从城市交通、行政区位、住宅价格、住宅类型等4个层面,以728个居住样点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居住样点属性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兰州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现状特征;并运用分异度指数分别以住宅价格、住宅类型为基准,基于市辖区层面对兰州居住空间分异度进行测算,实现对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纵向上定量化对比研究;最后,从自然地理环境、城市规划、住房制度、房地产业的发展、城市交通以及居民择居行为等方面解析了兰州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上海城市社会空间演化研究——基于户籍与职业双维度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王春兰  杨上广  何骏  刘陆雪 《地理研究》2018,37(11):2236-2248
基于上海市人口地理信息库与2000年、2010年两期人口普查分居村委统计数据,采用局部分异指数及空间分析方法,从职业和户籍两个维度刻画全球化、市场化背景下上海城市社会空间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中观尺度上,上海市在职业和户籍两个维度的居住分异特征明显,“中心—边缘”的社会空间结构特征较为稳定,中心城绅士化、白领化发展,普通白领阶层、跨省移民居住空间边缘化发展。在中观尺度上职业维度的居住分异较之户籍维度的居住分异更为明显,微观社区尺度上存在超越职业身份的户籍维度居住分异现象,居住隔离程度快速攀升。弱势群体在边缘社会空间集聚可能进一步加剧社会不公平问题,应重视空间维度上的城市治理。  相似文献   

19.
大连居住空间的扩散及郊区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文章通过对比1983,1993,2002年大连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布,分析了城市居住空间扩散的演化;从定量和定性2个方面探讨了城市居住郊区化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揭示了大连居住郊区化对城市建设的效应及居住郊区化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20.
杨兴柱  孙井东  陆林  王群 《地理学报》2018,73(2):276-294
作为新兴的重要发展力量,旅游正在不可逆转地改变着聚居空间演变进程。旅游地聚居空间特征及其社会效应是透视旅游地社会转型的重要维度之一,旅游地聚居现象已构成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命题。以千岛湖为案例,立足社区尺度,应用实地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方法、GIS空间技术、统计分析法,探究千岛湖旅游地聚居空间发展过程;识别和划分居住社区类型,测算居住社区空间分异度,揭示旅游影响下典型聚居区分布格局;从居住满意度、社会交往和社会融合三个方面,构建聚居空间社会效应指标体系。研究发现:① 伴随着社会经济转型、旅游产业发展与城市更新的不断推进,千岛湖镇聚居空间发展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② 识别了76个基本空间单元,将76个居住小区划分为乡村社区、商住混合社区、老旧住房社区、一般商品房社区、高档商品房社区、高档别墅区、旅游度假社区7种类型。③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现象存在于旅游地聚居空间。社会阶层越低的社区居住分异度越大,社会阶层较高的社区居住分异度越小。千岛湖镇聚居空间呈现圈层结构分布模式,从湖岸到中心城区,居住等级逐渐降低,乡村社区呈扇型镶嵌于主城区居住空间结构上,老旧住房社区和旅游度假社区分布于千岛湖镇外围。④ 旅游发展导致了聚居空间社会分异,引致旅游地传统社会关系的裂变分化,进一步影响聚居满意度、社会交往和社会融合。千岛湖镇旅游地社区居住总体处于较满意状态,且千岛湖镇社区居住满意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不同社区个体交友意愿存在差异,大部分居民能较好地适应本地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