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用一维半时变积云模式模拟了福建古田水库地区积云的自然降水及人工催化对积云降水和地面雨滴谱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通过播撤,云上部冰晶增加。120分钟后,地面总降水量比自然云增加了0.5毫米,相对增雨量7.1%。文中还讨论了增雨机制,对AgI的播撒剂量作了一些数值试验,并与本区实测的雨滴谱、雨强等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盐粉催化积云降水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徐华英  郝京甫 《大气科学》1983,7(4):403-410
本文利用二维直角坐标非定常积云降水模式模拟播撒盐粉催化降水过程.播撒是在云中一个网格点中一次引入盐粉,盐粉进云后碰并云滴长大并随云中气流移动和沉降.在计算盐粉成雨的同时还计算自然成雨. 计算结果表明,在合适条件下,盐粉催化后约半小时可出现增雨,增加雨量为10%—50%,它是播撒量的几千倍.盐粉直径小的降雨效率高,但在云中生长时间长,一般采用几十微米至一百微米直径的盐粉为宜.  相似文献   

3.
利用一维积雨云双参数模式模拟福建省的暖底积云自然降水过程和催化过程。模拟结果表明:暖云催化影响了降水的演变过程,不仅使总降水量增加,而且改变了降水的分布,使降水提前出现。冷云催化对降水过程没有发生明显的影响。对催化云和自然云云水和雨水含量的模拟表明:暖云催化使云中碰并过程提前出现,导致催化云中云水含量明显少于自然云中的云水含量:催化云雨水含量先是明显大于自然云中的雨水含量,随后明显小于自然云中的雨水含量。  相似文献   

4.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ARW(V3.6)结合实测资料对2015年6月6日大兴安岭林区增雨作业条件进行研究,从不同尺度分析了天气条件、云宏微观条件,完善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指标体系,进而为冷涡背景下的人工增雨作业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研究表明:此次过程受贝湖以东冷涡的影响,6日08时冷涡中心位于蒙古国与内蒙东部交界处,黑龙江省西部处于涡前部偏南气流中,水汽条件良好;08-16时涡旋云系前部分布于黑龙江省西部地区,云系整体向东北方向缓慢移动,云层较厚,云顶温度在-30℃~-15℃,过冷层厚度为4~5km,云中过冷水分布较丰沛,普遍含量在0.01~0.1g/m3,最大值达到0.5g/m3,大值区主要分布在2900-4000m,具备较好的增雨作业云条件。  相似文献   

5.
用积云二维时变模式模拟长沙夏秋季积云并合过程,结果表明:系统性天气积云从生,常产生自然并合,降水量很大;有些可播度大于零的天,积云散在发生,几天自然并合,降水量少,若在附近有一扰动产生积云,并合将使其发展强盛,降水量增加;可播度为零的天气,即使积云相距很近也不合并,而是先后消散,无作业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胡志晋教授提出的一维时变积云数值模式,输入实际探空资料,对湛江1998年7月5日的一次积云降雹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预报了各种水粒子的比质量和比浓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一、三维积云数值模拟的提出积云数值模拟是用流体动力学方程和热力学方程组以及描写云物理过程的方程组,用电子计算机,通过计算云中各物理参数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来说明云体发展的一种方法,它的发展已有20余年历史。一维云模式可以详细了解云的垂直结构,在探讨云物理因子的相互关系和各因子的相对重要性时,它具有计算简单的优点,但是它不能反映水平方向的分布特征以及环境对云内物理量的作用,只能以参数化形式考虑云外空气夹卷入云的机制。周晓平首先用二维模式计算了积云的发展,十几年来,在了解云中微物理和宏观气流的二维图象方面有了很大进展,对各种动力因子在形成云方面的作用,也作了对比模拟,已经得到了比较完善的结果。但是二维模式只能反映平面图象和轴对称的气流模型,然而六十年代中期以来,雷达气象已经揭示出强对流风暴云体内实际上存在三维气流结  相似文献   

8.
一、三维积云数值模拟的提出 积云数值模拟是用流体动力学方程和热力学方程组以及描写云物理过程的方程组,用电子计算机,通过计算云中各物理参数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来说明云体发展的一种方法。它的发展已有20余年历史。一维积云模式可以详细了解云的垂直结构,在探讨云物理因子的相互关系和各因子的相对重要性时,它具有计算简单的优点,但是它不能反映水平方向的分布特征以及环境对云内物理量的作用,只能以参数化形式考虑云外空气的挟卷机制。Ma~- 1kus等首先用二维数值试验描述热对流发展。在此动力热力学方程组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9.
李珊 《四川气象》2001,21(2):29-30,38
本文利用胡志晋教授提出的一维时变积云数值模式,输入实际探空资料,地湛江1998年7月15日的一次积云雹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预报了各种水粒子的比质量和比浓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积云暖雨过程及其盐粉催化的参数化数值模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胡志晋  蔡利栋 《大气科学》1979,3(4):334-342
我国南方夏季浓积云和积雨云前期的自然成雨过程中,暖雨过程(没有冰相参与的凝结、碰并过程)起着主要的作用。多年来我们进行的盐粉催化积云的人工降雨试验,其作用原理也在于影响积云的暖雨过程。在数值模拟中必须对暖雨过程提出比较切合实际的可用的数值模式。  相似文献   

11.
山地对积云的影响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二维平面对称暖积云模式模拟了三种理想地形对随坏境风移动的积云的作用,试验了山地处理技术,计算结果与观测事实比较一致。结果表明,积云移过孤立山地或移入山区时受到增强,雨量增大;而移出山地的积云则被减弱。地形作用在积云发展初期较明显。山地表面加热形成的山地环流回流下沉运动区对向山地靠拢的积云有一定削弱作用。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积云一维定常夹卷参数化模式 ,对模式相关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并利用模式进行了积云动力催化试验 ,给出了积云动力催化的可作业判据。  相似文献   

13.
李如祥  黄世鸿 《气象科学》1996,16(4):362-367
本文利用云内成雨清除模式和云下雨水冲刷清除模式讨论了云内和云下致酸物质的清除、酸化过程。计算结果表明,雨不酸化主要是在云内形成、而云底之下雨水对清除酸化过程是不重要的。而对流引起的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对污染层内致酸物质的浓度变化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邹光源 《气象》2007,33(12):46-52
利用三维积云模式模拟2006年4月9日下午发生在广西东兰县境内的一次冰雹天气过程。结果表明,三维模式对该个例具有一定的模拟能力。个例催化数值试验表明,该积云具有一定的人工催化潜力,当在出现过冷水后,自然冰晶浓度较低前在过冷水区的底部实施适量的催化,则可达到最佳的效果,既能一定程度增雨又能一定程度消雹;当过量催化时则既能一定程度消雨又一定程度消雹。  相似文献   

15.
冯桂力  陈文选  刘文 《气象》1997,23(12):3-8
利用二维雹云模拟济南地区1996年7月24日出现的一次冰雹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对雹云26个主要微物理过程双参数化较细致地描述对流过程的热,动力反馈和微物理特点2。根据计算结果,对该次冰雹过程进行了AgI催化试验,结果得出在云发展初期对暖底雹云实施高浓度的冰晶催化,可起到减少地面冰雹和增加地面降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孙旭东  秦莹 《高原气象》1993,12(4):378-383
本文利用二维非定常数值模式,模拟了大气层状云降水发展,变化的微物理基本规律及播撒盐粉后增雨的落区,从而探讨了暖层云增雨的效果和催化方法,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黄彦彬   《大气科学学报》2010,33(1):40-46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展的具有火箭人工增雨催化功能的三维云分档数值模式(IAP2HBM),对2004年7月8日海南岛海口市区的一次热带对流云火箭人工增雨降温作业过程的宏、微观物理演变过程和人工增雨降温作业效果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人工催化播撒AgI后地面降水增加、地面气温下降的区域扩大、维持时间延长。催化导致云水含水量降低,雨水、冰晶、霰、雪含量增加,云中雨水的大量蒸发和冰晶、霰和冰雹粒子融化造成空气温度降低。  相似文献   

18.
积云的清除作用与其酸化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维时变参数化积云模式与污染物浓度连续方程相结合,根据积云内外SO2和HNO3浓度、云水S(VI)浓度、H2O2和O3的氧化速率以及地面雨水S(VI)浓度的时空变化,分别讨论核化清除、液相氧化、云下气溶胶清除、碱性气溶胶、云外污染物的夹卷以及SO2初始分布等因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考虑夹卷的一维定常积云模式模拟了川东地区两次强对流云,模式在一维定常动力学框架中引入了多种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包括云水、雨水、冰晶、雹胚的增长及碰并、转化过程。计算结果表明:云顶高、厚度、强度等宏观特征与雷达观测值相当一致,同时它还揭示了四川地区强对流云的多种微物理特征以及各种微物理过程的相对重要性和转化关系,对冰雹云和暴雨云的数值试验显示了两种云在动力学结构上和云中各种微物理过程对降水贡献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20.
风切变对积云发展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文采用二维暖积云模式研究了风切变对积云发展和降水大小的影响。计算结果表阴:一般有风切变情况下积云的发展和降水量都明显减弱。这是由于水平气流的作用促进了云内外水汽和热量交换,减弱了积云发展的条件。计算还表明:在多种不同风速廓线和大气层结下风切变对云和降水发展均不利。 我们发现当云移行前方有高湿区时,在中等的风切变下可能有利于积云发展和降水形成。这是由于在水汽场和风场的配置下,云中得到充沛的水汽补充,促进了云和降水的发展,总降水量可增加2—3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