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介绍了新疆城市动态数据服务系统建设中融合的遥感技术、地理智能、移动通信、物联网等多项前沿技术,构建了低成本的动态信息采集与可提供行业数据支撑应用的原型系统。重点研究了两个关键问题——交互式实时移动Agent算法,基于智能地理的决策支持技术。  相似文献   

2.
城市地理空间数据动态更新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史经  李琳琳 《北京测绘》2012,(1):36-38,43
分析了基础测绘数据和规划专题数据更新的实际需求与研究现状,探索了一套可持续、实时动态的更新机制。通过对地理空间数据的动态监测、信息获取及处理、更新管理、更新信息服务四个环节展开论述,提出了在实施过程中涉及的动态更新方法和关键技术,最后实现了城市地理空间数据的动态更新。  相似文献   

3.
将具有跨平台性的Flex移动开发技术与ArcGIS Server ,ArcGIS Flex API等GIS相关技术结合,构建了跨平台移动GIS并应用于山西省襄汾县土地信息管理工作中,在多平台的移动智能终端上实现了土地信息数据查询、地块信息实时更新、移动GPS定位等功能。提高了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业务管理水平,为移动GIS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与研究上提供补充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衣鹏军  石锐 《北京测绘》2023,(3):341-345
目前各城市正在逐步建立管网设施数据库,但目前城市管线变更仍存在采用纸质表格记录情况,该记录方式造成数据错杂混乱易丢失,更新数据库较麻烦,对于日常管网运维造成一定的困难。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云数据库的管网动态更新方法,该方法可以现场采集变更管网属性信息并通过移动端数据采集平台实时更新管网数据库,内业通过桌面端数据处理平台更新管网空间位置信息,并对更新管网进行属性拓扑逻辑分析、编辑入库。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大幅度提升管网动态更新效率,极大程度保障了管网数据的准确性、现势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物联网信息获取、传输与交换的关键技术,设计并开发了面向智慧城市的物联网服务平台;实现了海量多源空间目标的地理位置及状态信息的实时获取、海量数据云存储和服务分发,可满足智慧城市多源信息实时感知获取的需求。通过车联网的实例应用,证明了该平台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卢秀山  滕腾  刘如飞 《测绘学报》2017,46(10):1592-1597
城市管理智能化的基础是互联网、地理信息平台和云计算平台。地理信息平台的灵魂,是其数据的现势性。城市地理信息快速更新,涉及理念、经费和技术,这3个要素构成了城市测绘的历史性挑战,也是城市推行智能化管理的现实性瓶颈。本文提出基于真彩激光点云,构建一种城市自然数字模型;基于车载移动测量、无人机航摄、手机拍照、高清视频监控及云计算平台等技术手段,形成城市自然数字模型快速更新的技术体系;以实时更新的城市自然数字模型,构建具有最优现势性的城市地理信息平台,即以此奠定城市管理智能化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7.
刘丹丹 《东北测绘》2014,(1):89-92,95
数字城管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应用数字化、信息化的手段来进行城市管理能够提高城市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及时解决城市基础部件出现的问题。城市部件是数字城管的基础要素,数字阜新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围绕数字城管部件信息的采集、巡检、回传等问题展开研究。基于移动地理信息系统,在.Net Framework框架下,以Windows Mobile为开发平台,运用面向对象的语言C#语言开发了数字城管基础部件巡检系统。初步实现了城市部件数据的加载,移动数据采集和属性更新的实时性,通过Socket通讯技术与后方服务器进行实时的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8.
基于测绘和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背景,针对日益增长的数据融合、实时共享、深度处理和个性化的需求,对数字城市中测绘服务特征进行分析,重点介绍符合云计算模型的开放式计算环境、多路径数据更新、多源数据一体化集成、全尺度城市编码、自适应空间数据处理和动态在线制图等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研制开发了开放式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并成功应用于数字深圳的建设中。  相似文献   

9.
龚辉  姜挺  江刚武  张锐  贾博 《测绘学报》2012,41(3):0-416
基于测绘和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背景,针对日益增长的数据融合、实时共享、深度处理和个性化的需求,对数字城市中测绘服务特征进行分析,重点介绍符合云计算模型的开放式计算环境、多路径数据更新、多源数据一体化集成、全尺度城市编码、自适应空间数据处理和动态在线制图等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研制开发了开放式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并成功应用于数字深圳的建设中。  相似文献   

10.
以城市空间地理信息框架为依托,以标准化的数据管理和更新机制为保证,建立余杭区征迁安置数据管理信息平台,借助移动设备和电子办公,实现余杭征迁安置工作的动态、实时、信息化的管理,为决策者提供准确的征迁安置工作的详细信息,进一步提高征迁安置工作的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1.
杨志  张华  张磊  王成  张春菊 《测绘通报》2019,(11):145-148
随着全球范围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作为"传感器"行走在真实社会中制造实时的、实地环境的、大范围的地理信息,特别是具有互动性和实时性的区域环境状况的地理信息。这类数据具有交互性、实时性、丰富性、社会性等特点,成为数据科学家眼中的金矿。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随着移动互联网、移动GIS技术和LBS技术日趋成熟,本文提出了基于移动GIS的生态环境智能感知方法,开发基于Android平台的APP,实现查询环境质量指数、查看环境污染地图、污染一键分享和解决等功能,从大众的视角感知和获取生态环境信息,为大众提供实时动态环境信息查询方式,引导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提供治理环境污染和地理信息资源获取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测绘实训管理平台是针对测绘类专业实训课程,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环境为基础,构建面向移动教学环境和自主学习服务的实训教学支撑平台。平台以测绘类专业实训教学任务的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为核心,涵盖多种形式实训教学资源的集成、共享与分发过程,通过测绘仪器设备数据的实时读取,做到实训任务可管理、可量化、可评价,可以帮助任课教师持续改进实训课程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果、降低劳动强度。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的基本现状,并介绍了移动互联时代教学的技术特点,进而介绍了测绘实训管理平台的设计思路与实现方法。平台的设计和研究也对实际生产中移动互联与云技术的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迈进中物联网技术蓬勃发展,而原有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在许多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完善的现状,该文探索利用物联网等高新科技手段,以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该文重点论述了如何综合运用物联网智能感知、无线传输、数据挖掘等技术,在车载感知定位技术及应用、城市安全传感器应用、水雨雪情实时监测及防汛应急、交通运行多源监测数据分析以及基于二维码的公众参与式城市管理等的典型应用实例。这些典型应用有效地解决城市运行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满足了物联网理念在城市管理中的拓展以及管理方式继续深入的需要,提升了城市运行管理的科学化、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当前广泛使用的实时GNSS定位应用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低成本定位应用,其采用廉价的芯片和天线,广泛应用于手机、共享单车和公交车定位等方面;另一种是高精度GNSS定位应用,采用网络RTK技术并结合测量型天线和接收机,为高精度测量用户提供实时厘米级测量服务。随着物联网、5G等技术的发展,实时分米到亚米级的定位需求逐渐增多。原有的低成本GNSS定位技术无法达到这一精度要求,高精度定位的设备成本高昂,无法用于大众导航领域。因此,本文实现了一种基于CORS系统的低成本差分定位终端。该终端包括两个部分:外接设备和手机。试验表明,在接入CORS系统后,该设备水平方向的定位精度可以达到亚米级,对推进CORS系统的大范围应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城市地理时空数据的专业类别多、数据格式多、数据分散等诸多特性,提出了栅格式数据、图形式数据、要素式数据、类GIS数据、ArcGIS数据5大类地理时空数据的管理方案。采用基于富客户端的地图增强技术、基于时间帧的时空数据动态表达技术和空间数据及平台功能自扩展定制技术,对城市地理时空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平台进行了总体设计,开发了集管理与应用于一体的资源创建与管理系统、信息集成共享系统、数据交互应用系统,实现了城市地理时空大数据的管理与应用的高效性。本文提出的技术方法已在长沙市规划交通勘测信息集成管理与应用共享平台项目建设中得到验证,为城市地理时空大数据的集成管理和共享应用提供了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16.
在电子科技发展迅猛的新时代,电子地图可为车载导航、手机、PAD、互联网等使用者提供基于位置的各种服务。针对现有电子地图生产平台更新频率低、处理速度慢、现势性差等问题,本文利用大数据挖掘、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通过自动识别成图及自动化编辑能力,对电子地图的在线快速更新技术,以及从采集、编辑到出品的一体化流程进行了研究。并以此建立了基于云计算的新型高鲜度电子地图平台,实现了电子地图道路信息与兴趣点的在线增量更新,大幅度提升了电子地图的生产能力、准确率及效率。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物联网的研究与发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国内外政府和企业都采取行动参与物联网的构建,这可能对未来全球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物联网是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的技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本文介绍了物联网技术的概念、基本特征及发展现状;探讨了物联网研究中的关键技术,包括传感网技术、射频识别技术、产品电子码、地理信息系统以及智能技术;从物流管理、城市管理、智能交通等方面分析了物联网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最后展望了物联网技术的前景,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物联网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网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由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发展、城市管理范围由建成区向城乡结合部延伸所需解决的问题及对卫星技术应用的迫切需求,结合国家在卫星遥感和卫星导航方面的技术进展,探讨了网格化城市管理卫星技术综合应用服务平台的总体架构设计和主要子系统划分,并对人员和车辆精细化管理、车载视频快速上报城市管理案件、高精度移动测量技术、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城乡结合部基础数据提取技术、基于定位实景融合技术的城管业务动态监管、实景影像动态数据更新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具体阐述。本文的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在宁波市智慧城管和杭州市实景影像系统建设中进行了示范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With the progress of mobile GIS technology there is a great potential for adop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Internet mapping services for regional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programs and natural habitat conservation. This pap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a NASA-funded research project that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GIS tools and wireless Internet Map Server (IMS) services to facilitat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tasks. By developing and testing wireless web-based map/image servers, mobile GIS applications, and global positional systems (GPS), this research created an integrated software/hardware infrastructure for a prototype mobile GIS application. The mobile GIS prototype allows multiple resource managers and park rangers to access large-size, remotely sensed images and GIS layers from a portable web server mounted in a vehicle. Users can conduct real-time spatial data updates and/or submit changes back to the web server over the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This paper discusses in general the major components of mobile GIS, their current technological limitations, and potential problems during implementation. Key research agenda for mobile GIS are identified with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