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道路网的鲁棒性分析有助于预防或者降低恐怖袭击、自然灾害以及交通拥堵造成的损失。从开放街道地图上获得世界范围内的50个城市道路网,沿用复杂网络鲁棒性分析方法,运用连续删除模型和级联模型对以道路链相交关系表示的城市道路网进行了鲁棒性分析,同时对路网的鲁棒性与其拓扑模式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对于路网的鲁棒性,运用连续删除模型和级联模型所得到的鲁棒性结果存在差异。其中,连续删除模型的道路网鲁棒性普遍较差;而级联模型的鲁棒性,不同路网之间的差别较大;对于同一模型下的度策略和介数策略,介数策略的破坏性大于度策略。对于路网鲁棒性与其拓扑模式的关系,在连续删除模型下,路网鲁棒性与度相关性呈现显著正相关,无标度与非无标度的路网鲁棒性有差异;在级联模型下,路网鲁棒性与度相关性不相关,无标度与非无标度的路网鲁棒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洪武扬 《测绘通报》2019,(11):12-16,25
通过研究交通网络的空间连接及由此决定的节点间联系的连通程度,可观测交通可达性水平。本文对地下轨道交通和地面道路交通构成的立体拓扑网络进行了建模,采用空间句法形态分析变量构建了基于轨道站点的通达性模型,分析了深圳市轨道站点通达性水平和空间特征,并探讨了站点通达性与周边土地利用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市轨道站点通达性平均值为0.088 4,通达性数值离散程度较低,在空间上形成了福田中心区、华强北商业区、东门商业区和后海片区4个高值热点区;商业用地、办公用地与站点通达性的相关程度最大,工业仓储用地受轨道站点的影响较小,轨道站点倾向于商业及办公用地等人流量集中的空间节点;轨道站点基本可承载周边的土地开发,组合类型为"高-中""中-低"的27个站点需提升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功能。笔者从拓扑网络耦合的思路,客观评价了深圳市轨道站点通达性及其与土地利用的相互关系,提供了研究对象由线路向站点转换的研究视角,可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交通网络的室内3维网络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维交通网络逻辑数据模型基础上,讨论了概念化的楼层网络,进行了室内连通的3维网络模型的研究。基于ArcGIS的交通网络模型建立了试验区的室内3维网络模型.并给出分析结果,该方法为室内3维网络模型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交通是GIS技术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本文首先对城市交通网络空间数据模型进行了分类,然后介绍了近年来城市交通网络空间数据模型研究在导航数据库、时态数据处理、多模式交通网络表达等方面的主要进展。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度城市化地区存在的复杂道路网络环境下,如何高效地进行车辆轨迹数据的地图匹配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针对复杂道路网络的车辆轨迹数据地图匹配算法。该算法以车辆轨迹序列为匹配对象,通过环形轨迹的识别把车辆轨迹序列划分为无环路轨迹段,并用道路拓扑关系来计算轨迹序列的最优匹配路线,实现在复杂道路网络中的车辆轨迹数据地图匹配。为了验证本算法的性能,以上海市道路网络为实验区,以约1.3万辆出租车在2015年4月的轨迹数据为数据源,进行实证研究。实验结果显示,该文提出的地图匹配算法在复杂的道路网络中有较高的匹配成功率和匹配效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出行者的多模式复合出行需求,设计了一种支持多模式的复合交通网络模型,基于该模型提出了构建多模式复合网络拓扑关系的几何捏合模型,并给出了详细的拓扑生成算法。该模型将不同模式的子网络纳入到一个统一的图结构中,为多模式复合路径分析服务提供高效的数据组织。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及算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现主要对复杂网络的相关特性做了具体描述和说明,并对其在城市道路研究分析的应用实例做了具体阐述.通过对相关城市道路的复杂网络特性进行计算和验证,得出了相关城市道路的复杂网络特性,以及这些特性在城市道路分析中的重要作用,为相关研究提出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复杂网络理论,构建城市复杂路网模型,基于该模型从道路的结构和功能特征角度,以连接度、介中心和接近度为度量指标定义道路重要度评价模型,并顾及路网的整体形态及路网的拓扑连通性,提出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路网综合算法。为检验方法有效性,针对成都市道路网络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道路重要度评价模型较好地反映道路在整个路网结构和功能上的重要程度,复杂路网综合算法能较好地保持原始路网的整体形态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9.
传统网络图模型无法满足交通网络表达的需求,结点-连接模型与伪二重图等模型可以通过增加结点或孤段的数量来表达部分交通限制信息,但会导致查询代价的增加.网络超点模型通过结点的限制矩阵,表达交通网络中的交通限制信息,可以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论文针对超点模型及所表达的交通限制信息对最短路径算法加以改进,设计了基于超点模型的数据结构,并编程实现基于超点模型的最短路径查询方法.  相似文献   

10.
DEM流域网络提取算法的误差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域网络及其描述参数是一类重要的环境参数,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各类地学模型和地学过程模拟的精度。在数据独立的DEM误差分析方法支持下,以比汇水面积(Specific catchment area,SCA)为计算对象,详细分析5种流域网络提取算法的误差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不论何种算法,SCA误差主要集中于合水区域;不同算法的SCA频率分布随着SCA值的增加而趋于一致;SCA精度的提高有赖于DEM路径算法的改进,不同路经算法的组合可有效改善流域网络提取和分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以南宁市轨道交通GPS控制网测量的实际工程作业为背景,首先对电离层延迟基本模型的建立进行了论述,然后结合南宁市区域大气电离层活动的特点,利用电离层延迟模型和精密数据处理软件对南宁市区域电离层延迟数据进行了解算,并通过与电离层现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了南宁市轨道交通GPS控制测量短周期内各个测站的电离层延迟变化规律以及市轨道交通GPS控制网测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杭州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GPS首级控制网的建立及分析,提出对于长线型工程如何提高控制网精度的方法与措施,并就GPS技术在城市轨道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总结了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13.
徐巍 《北京测绘》2020,(1):126-130
交通轨道施工环境复杂,周围高层建筑物林立,威胁着建设工程安全施工。因此,加强大型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形变监测有助于施工项目安全开展。本文以水准测量技术为监测手段,对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进行了形变监测,文章从3个方面进行形变分析。监测结果表明,深层土体位移最大为131.37 mm,支护桩顶部水平位移最大为2 mm,支护桩顶部沉降位移最大为2.1 mm,地表沉降最大为201.4 mm,项目施工开始至结束,未出现报警值情况,说明建设工程整体设计合理,认为该建设工程项目对临近建筑物影响不大,可以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14.
秦政国  陶利 《现代测绘》2011,34(5):34-36
本文介绍GPS技术在无锡市地铁一、二号线的控制测量中的应用,具体阐述了GPS控制网布设过程包括技精度设计、选点埋石以及观测方法等,对控制网的数据处理结果进行统计并对复测成果进行了分析,针对GPS技术在城市地铁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总结了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15.
高分辨率PS-InSAR在轨道交通形变特征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和可持续发展,将高分辨率PS-InSAR技术引入城市轨道交通的形变监测领域。以上海为例,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专题的形变特征。首先,利用26景TerraSAR-X影像在上海开展高分辨率PS-InSAR沉降精细测量,得到轨道交通网络整体的沉降格局;然后,针对不同建成时期和建设形式的路段,分类探讨其形变特性及原因;最后,进行测量结果的精度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快速的城市化发展建设已成为上海轨道交通沿线主要的沉降原因;不同建成时期和建设形式的路段表现出不同的形变特征,早期建设路段比晚期建设路段更稳定,高架路段比地下路段沉降速率更小;PS-InSAR与水准数据保持很好的一致性。证实了高分辨率PS-InSAR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形变监测、管理维护和预警方面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以为城市公共交通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决策支持。通形变监测、管理维护和预警方面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以为城市公共交通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和2号线一期20个车站基坑的变形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基坑深度为依据,分别研究了不同风险等级基坑的地表沉降、桩(墙)顶水平位移和桩(墙)体水平位移情况;明确了各监测项目的实测值分布形态,并给出了实测数据的数理统计结果;分析了桩(墙)体水平位移最大值出现的位置,明确了基坑深度对最大值位置的影响,并着重对该地区基坑工程的变形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成果可指导后续郑州地区基坑工程变形控制工作的开展,也可为类似地区基坑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其庞大、复杂、多专业、多门类的特点对城市交通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维GIS是目前测绘学科研究的热点之一,作为GIS发展的趋势,在诸多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应用日趋广泛和深入。本文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论述了3维GIS的发展现状,对其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区域沉降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轨道交通穿越沉降漏斗区和沉降带时,会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及运营产生非常大的破坏影响。为使测量技术更好地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服务,本文以北京地铁14号线工程建设的实际测量作业为背景,通过分析、研究与总结,从高程贯通误差公式设计依据、地面沉降对高程贯通误差的影响、考虑地面沉降的高程贯通误差计算、建设阶段实际地面沉降影响及应对措施等几个部分进行阐述。区域沉降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是在工程实践中通过研究分析得出的成果,对今后我国各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测量具有参考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北京大兴机场线是北京首条建设运营的高速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本文介绍了工程建设中的关键测量技术,通过研究新技术与常规测量手段的结合,总结了一套适用于高速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测量技术,可供类似项目参考或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主要从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关于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用地证核发方面的特殊要求探讨分析了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拨地测量的可行性方法,明确了此类拨地测量不能完全参照常规的拨地测量方法进行作业,为此笔者从已经顺利完成拨地测量且证实方法可行的轨道交通线路上总结经验,本着避免造成用地浪费及保证用地范围合理性等诸多方面的考虑详细介绍了此类拨地测量的具体作业方法步骤及特殊要求,旨在能为北京市后续大批量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拨地测量的作业人员提供有效指导,进而为规划部门提供合理准确的拨地成果进行用地审批,进一步体现测量在服务首都规划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