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了推进海洋能的开发利用,研究了海洋能开发对于沿海和海岛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了我国海洋能的资源状况,阐述了我国沿海和海岛建设小康社会、海洋经济开发、海防建设、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等对于海洋能的需求,进行了江厦潮汐能电站和山东大管岛波浪能实验电站案例分析,提出了鼓励海洋能开发利用的措施建议.海洋能开发对沿海和海岛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浙江是个海洋大省,全省有6500公里的海岸线(其中大陆岸线2200公里),3061个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以及4.24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港、渔、景、油、涂、海洋能等资源在全国都占有很高的份额。 浙江全省共有可建万吨以上泊位的深水岸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海洋能是一种无污染、价廉的再生性新能源。我国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沿岸海域中海峡、海角、海峡狭窄处和海岛之间有着丰富的海洋能资源。据初步估算:总功率可达九亿千瓦以上。海洋能是以温差能最多,其次是盐差能、波浪能和潮汐能,而海流能和潮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海洋能开发蓬勃发展,海洋能发电装置用海需求稳步增加,给我国海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内容。如何有效规范海洋能开发用海的管理程序、解决当前海洋能项目用海审批程序复杂、海域使用金不统一等问题,建立完善海洋能开发用海政策体系,统一海洋能开发用海审批的技术方法和规范,是推动我国海洋能开发利用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北部湾海洋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北部湾海洋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现状 北部湾包括广东雷州半岛、海南、广西及越南的交汇海域,是南中国海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海域的海洋石油天然气资源、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港口资源、盐化工资源、滨海旅游资源、海岛与岛屿资源、海洋能资源等十分丰富,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日益重要的战略地位。 (1)港口资源。北部湾海岸线全长6000多km,海岸线曲折,拥有众多的天然港群和港湾水道。该区域比较大的港口有海防、鸿基、海口、洋浦、东方、港江、北海、钦州、防城等。可供发展万吨级以上深水码头的海湾及岸段还有100…  相似文献   

6.
广东海岛资源特征与开发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逸  周厚诚 《海岸工程》2010,29(1):75-82
从空间资源、生态资源、旅游资源、海洋能资源、战略资源等方面阐述广东省海岛资源特征,分析了广东省海岛的保护与利用现状和海岛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总结海岛资源的组合类型,提出海岛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7.
海岛海洋能应用需求和发展建议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岛海洋能是海岛地区绿色、清洁、低碳的海洋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海岛潮汐能、海岛潮流能、海岛波浪能、海岛温差能等,与海岛风能、海岛太阳能统称为海岛可再生能源。《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积极利用海岛可再生能源",为其开发利用指明了方向。我国海岛海洋能资源储量丰富,其开发利用有助于解决制约海岛发展、海上装备运行、深海资源开发等用电问题,对于调整海岛能源结构、保护海岛海洋生态环境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总结了发展海洋能的重要意义,描述了我国海洋能产业的发展现状,对海岛海洋能开发利用成果进行了梳理,分析了海洋能在海岛应用的需求及前景,从顶层设计、激励政策、实施科技创新、开放共享等方面给出了促进海岛海洋能产业化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岛屿数量居全国之首,共有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3061个,约占全国岛屿数量的40%。海岛数量众多和分布区域广泛的特殊性,使浙江省拥有6500公里的海岸线和3.09万平方公里的内海海域及1.15万平方公里的领海,并且港、渔、景、油、涂、海洋能等海洋资源富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海岛作为连接海洋和内陆的纽带,必将成为人类开发海洋的桥头堡和窗口,对建设海洋经济大省、拓展生存空间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9.
为制定我国海洋能发展战略与发展规划,研究了海洋能发展战略研究的基本思路:在国内外海洋能资源储量、开发利用现状、发展趋势研究和需求分析的研究基础上,提出我国海洋能开发利用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发展目标,加快海洋能的研究与开发和试点示范,促进我国海洋能利用技术的产业化,提高海洋能在国家能源中的贡献率,为缓解沿海和海岛能源紧张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绿色能源.  相似文献   

10.
我国海洋能研究与开发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短缺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沿海地区和海岛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中分析和评价了国内海洋能研究与开发的经验,提出了我国海洋能发展思路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吴培木 《台湾海峡》1995,14(1):83-90
本文阐述分析了福建省沿岸及海岛的海洋能资源、利用现状及其开发利用对策,并明确指出本省可供开发利用的海洋能资源丰富,就地取能是解决海岛能源短缺、促进海岛经济腾飞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收集山东省管辖海域已有的海洋调查相关信息,采集获取海域海岛环境和资源信息,整合处理现有海域海岛管理数据,建立了数字海域管理核心数据库,通过二维、三维、全景等手段,开发了二三维一体化的山东省数字海域工程系统。实现了海域海岛管理全部业务的信息化、网络化办理,将管辖海域过去、现状和未来进行多尺度、多时空的数字化展示,通过评价分析预测未来海域海岛管理趋势,全面提升海域海岛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国家将实施一系列激励政策,扶持海洋能的开发,除海洋能发电享受国家新能源优惠政策外,新建海洋潮汐能、潮流能和海岛海洋能发电站等每kw装机功率将补助5万元,资助的额度可高达项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濒临黄海和渤海,位于我国海岸线的最北端,近岸海域岛屿众多。海岛及其周围海域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8年的海岛调查,有力地促进了“海上辽宁”建设的过程。 在海岛调查伊始,辽宁省有关部门坚持了“边调查、边开发、边规划(管理)”的原则,使海岛调查紧紧围绕着促进和带动海岛的开发建  相似文献   

15.
无居民海岛开发适宜程度取决于对其生态重要性与开发可行性的综合评价.本研究从表征生态重要性的物种、生境和自然历史文化遗迹,以及反映开发可行性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构建无居民海岛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在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建立生态重要性-开发可行性互斥矩阵确定无居民海岛的开发适宜程度.对厦门海域的实际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其18个无居民海岛的开发适宜性总体偏低,中度适宜开发的海岛共有7个,低适宜开发的海岛有8个,不适宜开发的海岛有3个,评价结果与国家海洋局2011年发布的可供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名录中厦门海域部分基本吻合.作者建议对厦门海域中度适宜开发的无居民海岛可据其资源特征进行适度开发;对低适宜开发的无居民海岛应优先保护海岛生态,维护海岛自然属性;对不适宜开发的无居民海岛应重点加强海岛生态保护,必要时进行生境的重建和修复.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胜利石油管理局船舶公司岸边吹填对其附近海域的环境影响状况,烟台海洋管区在龙口近岸、吹填池附近海域进行了自然和海流调查及水质监测,对船舶公司码头及吹填池附近海域的地形地貌和海流状况有了较清楚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地质遗迹是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历史时期,由内、外地质动力共同作用形成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海域海岛地质遗迹因依托特有的海洋环境更显瑰丽和珍贵,对建设海洋强国也更具资源价值。为给海洋资源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文章以《地质遗迹调查规范(DZ/T0303-2017)》“地质遗迹分类”为基础,结合地质条件、遗迹特点和地域分布,将山东省海域划分为滨洲—潍坊海域和烟台—日照海域两区,按海水与岛陆位置关系划分出岛陆、岸线潮间带和岸岛水下三带,在两区三带内按搬运-沉积类、构造-剥蚀类和地质体-地质构造类三大成因类型进行分区、分类综合研究,对遗迹成因进行分析,对重要遗迹资源作了重点介绍,并根据资源保护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完善源法规体系和保护机制、建立信息与预警系统平台、加强宣传、进行监测、采取必要工程措施等严格保护建议,同时提出促进旅游业发展、开展地学科普、助推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助力对外交流等利用方向。专门针对省域海域海岛地质遗迹进行综合研究在全国尚属首次,对科学管理和充分利用海域海岛优势生态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协调海岛开发利用需求与海岛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做好广西海岛开发长远发展的战略规划,本研究将单个海岛及周边海域作为一个整体,在宏观尺度上,以海洋生态红线理论为指导,综合考虑广西海岛及周边海域生态环境现状及围填需求,研究划定填海红线。经综合研究分析得到,近期可能有围填需求的海岛共128个,其中北海市6个,防城港市55个,钦州市67个。填海红线海岛共163个,其中禁止填海海岛152个,限制填海海岛11个,163个海岛中海洋保护区内海岛4个,重要滨海旅游区海岛16个,特殊保护海岛4个,重要河口区海岛107个,红树林区海岛32个。本研究可为海岛管理部门提供审批决策依据,为海岛的有序、科学、合理开发保驾护航。但对于单个海岛周边具体海域的围填海适宜性,还需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关注无人岛──浙江省无人岛的开发与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浙江省岛屿数量居全国之首,共有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3061个,约占全国岛屿数量的40%,这些海岛东西成列,南北如链,面上呈群,不连续地分布在近海。正因为浙江省海岛数量众多和分布区域广泛的特殊性,使浙江省拥有6500千米的海岸线和309万平方千米的内海海域及1.15万平方千米的领海,并且港、渔、景、油、涂、海洋能等海洋资源富有。在浙江省众多的海岛中,大多为无人岛屿(本课题所称的无人岛屿是指无常住人口的海岛),截至1992年底,全省有大于500平方米以上的无人岛屿2883个,占全省海岛总数的94.2%。这些海岛不仅控制着我国…  相似文献   

20.
舟山群岛是全国最大的群岛,岛屿数量众多,海域宽阔,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开发潜力大。因此舟山海岛、海洋开发,具有群岛规模优势,对全国的海岛、海洋开发有着示范效应。本文从舟山的实际出发,探讨舟山海岛、海洋开发的目标、思路和空间布局,供海岛、海洋规划和开发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