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智利国营铜公司正在考虑组建合资企业的可能性 ,以开发位于智利北部的Gaby铜矿。据海外媒体报道 ,智利Gaby铜矿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厂商、智利国营铜公司开发日程上的又一个大型铜矿场 ,需要投资 4亿美元至 5亿美元 ,每年将生产 17万吨优质铜。智利国营铜公司计划与第三方进行合资开发 ,但目前尚未决定。业界认为 ,智利国营铜公司财务状况适合合资经营。去年 6月 ,智利国营铜公司曾经预期Gaby铜矿在经过 19个月的建设后 ,将于 2 0 0 5年初投产。今年 1月份 ,Gaby矿场已经获得智利环保部门的开发许可。全球铜商拟合资开发Gaby项目$新…  相似文献   

2.
《新疆地质》2002,20(3)
随着我国铜精炼产能的进一步扩大,铜精矿需求日渐强劲,而国内自给量却难见有效增长,铜精矿短缺已经成为我国铜工业必须面对的一个严峻考验. 为了能够较好的解决这一实际矛盾,江西铜业提出数种途径:加强与国际大型贸易公司合作,与五矿及国内其它4家大型铜冶炼企业建立中铜联合铜业公司共同购买铜精矿、在国外勘探铜矿资源.目前,江西铜业又提出一个新的思路:积极寻求外资合作伙伴加快开发国内现有的铜矿资源以缓解铜精矿供应压力.但是,江西铜业并没有透露正在洽谈的外资公司及计划共同开发的铜矿资源. 虽然江西铜业公司拥有的铜资源居…  相似文献   

3.
多接收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实现了对Cu同位素组成(δ65Cu)的精确测定,推动了Cu同位素在矿床研究中的发展和应用。在收集铜同位素近年来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系统归纳了不同铜矿床类型(岩浆熔离铜镍硫化物型矿床、接触交代型铜矿床、斑岩型铜矿床、热液型铜矿床、火山气液型铜矿床、沉积型铜矿床等)以及主要矿物(黄铜矿、辉铜矿、黄铁矿等)的Cu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不同类型铜矿床和矿物Cu同位素组成差异较大,岩浆熔离铜镍硫化物型矿床、热液型铜矿床、沉积型铜矿床相对富集轻铜同位素,接触交代型铜矿床、斑岩型铜矿床、火山气液型铜矿床相对富集重铜同位素;黄铜矿、斑铜矿、铜蓝、硫砷铜矿、硅孔雀石等矿物相对富集重铜同位素,辉铜矿、黝铜矿、砷黝铜矿、孔雀石等矿物相对富集轻铜同位素;接触交代型铜矿床、火山气液型铜矿床中的黄铜矿相对富集重铜同位素,岩浆熔离铜镍硫化物矿床、斑岩型铜矿床、热液型铜矿床、沉积型铜矿床中的黄铜矿相对富集轻铜同位素;斑岩型铜矿床中的辉铜矿相对富集重铜同位素,热液型铜矿床、沉积型铜矿床中的辉铜矿相对富集轻铜同位素;接触交代型铜矿床中的黄铁矿相对富集重铜同位素;铜的硫化物和氧化物均相对富集轻铜同位素。  相似文献   

4.
据美国一些采矿公司与勘探公司的找矿地质学家最近谈,美国现在不太重视斑岩铜矿了.由于铜价降低,加之斑岩铜矿品位低,开采每吨铜的成本,已相当于六十年代的三倍.美国国内的斑岩铜矿绝大部分均已发现,许多因品位低都没有开采.许多美国公司目前在国外寻找斑岩铜矿,而国内的找矿活动很有限.一些公司,例如阿迈克斯公司,将兴趣集中在富含钼、钨、银以及  相似文献   

5.
<正>山西省中条山地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铜矿生产基地之一,累计探明的铜资源量为390万t。铜矿峪铜矿床是该地区最大的铜矿床,达到大型铜矿床的规模,探明铜资源量约为280万t。因而,探讨华北克拉通中部南缘构造演化对铜成矿作用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铜矿峪铜矿床成因研究的基础上。王植和闻广(1957)首次提出铜矿峪为斑岩铜矿床,但其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时代与世界其他典型斑岩铜矿床有所不同,又称之为"中条山式"斑岩铜矿床。孙大中和胡维兴(1993)认为该矿床为变质火山斑岩型铜矿  相似文献   

6.
国外超大型-特大型铜矿床成矿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铜的消费量及用途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高低.本文主要研究了国外超大型-特大型铜矿床的主要类型和特征以及典型的超大型-特大型铜矿床,并将铜矿床按照岩浆熔离型、斑岩型、矽卡岩型、层状(控)型和海相火山气液型5种类型进行介绍.世界上著名的超大型-特大型铜矿床主要为智利的楚基卡马塔特大型铜矿床、埃斯康迪达超大型铜矿床,印度尼西亚的格拉斯贝格超大型铜金矿床,中非巨型铜矿带上的赞比亚铜矿带、刚果(金)沙巴铜矿带和赞比亚西北省铜铀矿区,阿富汗的艾纳克超大型铜矿床,波兰的卢宾超大型铜矿床.根据上述主要铜矿床的特征总结出国外超大型-特大型铜矿床具有统一性、专属性、偏在性和异常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台湾省主要金属矿产为金和铜,本文只介绍斑岩铜矿。为了解台湾斑岩铜矿产出的地质背景,本文简要介绍了台湾地区的地质概况,以及台湾斑岩铜矿与环太平洋带其他同类型铜矿床的对比情况。台湾斑岩铜矿主要产在台湾省东部海岸山脉及临近的小岛上。最大的铜矿床为奇美铜矿,已达特大型规模。斑岩铜的出现与欧亚、太平洋两大板块碰撞有密切关系。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奇美铜矿床产出的时代、岩石、围岩蚀变及矿体分布特征,同时还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中非(赞比亚―刚果(金))沉积型铜矿以其拥有高品位的大型超大型铜、钴矿床和众多的世界级铜矿山而闻名于世。铜矿类型可分为沉积型铜矿、热液脉型铜矿、变质热液型铜矿三类。沉积型铜矿床形成后,受到深部含矿岩浆热液的侵入形成脉状铜矿,可能还有斑岩型铜钼矿的成矿作用,叠加富集原有的沉积型铜矿床。硫同位素结果显示,硫源主要为成岩硫化物和海水硫酸盐的混合硫,受到深源岩浆或岩浆热液叠加改造。沉积型铜矿成矿年龄880~735Ma,后期岩浆热液型铜钼矿成矿年龄为514~502Ma。这些发现对进一步认识总结中非铜矿带上的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江西地质》2001,15(4)
BHPBilliton公司与智利国营铜公司将从明年年初开始在智利建设一家工厂,该工厂将利用能够给铜业带来革命性变化的细菌技术采掘铜矿。BHPBilliton公司与智利国营铜公司去年已经组建了一家名为联合铜业公司的合资公司,该公司开发生物过滤技术,即通过微观岩石寄生虫将铜从矿石中剥离。这些自然产生的微生物可作为分解精矿或硫化矿石的催化剂,易于携带且对人没有危害。这两家公司投资5000万美元组建的联合铜业公司近日完成了生物过滤工厂的可行性研究,智利国营铜公司同意将其位于智利北部的丘基卡马塔铜矿作为样板厂。这两家公司称…  相似文献   

10.
汤丹铜矿是东川矿区探明的大型铜矿床之一,已探明铜储量超过129万t。矿床位于东川矿区东南部,是典型的东川式铜矿床。铜矿体主要赋存于落雪组白云岩中,少量矿体赋存于黑山组碳质板岩中。矿石类型按产状主要分为2种:一种为产在白云岩中的层状铜矿石,矿石矿物以斑铜矿、黄铜矿、辉铜矿为主;另一种为与菱铁矿和石英共生的脉状富矿石,矿石矿物主要为斑铜  相似文献   

11.
智利铜矿地质与矿业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利被誉为“铜矿大国”,目前是世界上铜矿储量最大、产量最大、出口量最大的国家。80年代以来,国外新发现的大型铜矿10余处,有一半是在智利,如埃斯康达(铜储量为2880万吨)、科亚瓦亚(铜储量为1195万吨)、楚基北(铜储量为1655万吨)、曼萨米纳(铜储量为845万吨)、坎德拉里亚(铜储量为404万吨),皆为  相似文献   

12.
智利和秘鲁是世界上主要的铜资源国和产铜国.两国铜矿资源绝大部分来自斑岩铜矿.智利现有铜储量(金属量,下同)1.5亿吨,名列世界第一.1978年产铜104万吨,仅次手美国(135万吨)、苏联(110万吨).智利斑岩铜矿带从该国中部的特尼恩特铜矿到最北部的莫恰铜矿长两千多公里,带内有几十个大小不等的铜矿床.其中储量在100万吨以上的矿床不下十几个.特别是北部的丘基卡马塔和中部的特尼恩特铜矿,为世界上最大的斑岩铜矿床.秘鲁现有铜储量2720万吨,居世界第七位.1978年产铜35万吨,位于美、苏、智、加、赞、扎之后.全秘鲁大致可以分北部、中部及南部三个铜矿带,其中以南部斑岩铜矿带最重要.该带从最南部的托克帕拉矿床往北西延伸长约千余公里,现有斑岩铜矿床  相似文献   

13.
滇黔交界地区峨眉山玄武岩铜矿的PGE及微量元素特征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为了进一步探讨玄武岩铜矿的成因,文章对滇黔交界地区玄武岩铜矿石的铜、铂族元素及其他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铜矿化关系密切的有机质对铜的初始富集作用不明显,铜矿化是后生热液成因的,进一步支持了玄武岩为铜矿化的矿源岩、沥青及碳质等有机质的存在只是为自然铜沉淀提供了条件的认识。而且,铜矿石的低U、Th含量为该类铜矿石的铅是正常铅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着重研究梅县玉水铜多金属矿体中矿石的产出特征,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锌黔铜矿、锌砷黔铜矿、硫铜银矿、新发现的矿物硫铜铜矿等矿石矿物的矿物学特征和银的赋存状态。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铜矿床具产地分散、类型多样、储量集中的特点。以八个典型铜矿床为例,探讨铜异常及其元素组合特征,得出:1铜富集部位对已知矿的反映较好;2规模相似的不同类型铜矿床,其铜异常面积相近,但铜平均含量差异较大;3斑岩型铜矿的Cu、Mo、Sb组合,岩浆热液型、矽卡岩型、复成因型铜矿的Cu、Pb、Zn、Ag、Cd、Bi、Mo、W、Sn、Mn组合,火山岩型铜矿的Cu、Pb、Zn、Cd、Ag、As组合较稳定。这些结论为进一步了解广东省铜矿的成矿规律及开展地质勘查、地质评价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斑岩型铜矿床成矿过程中铜的迁移与沉淀机制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作为主要铜源的斑岩型铜矿床一直是研究、生产部门关注的热点。依据多年研究成果和大量文献资料,并以德兴斑岩铜矿研究新成果为实例,综述了斑岩铜矿矿质迁移沉淀机制研究的新进展,包括铜的迁移形式和演化,流体演化对铜络合物作用,铜在熔体相、流体相和晶体相配分以及铜居留场所和形式等。  相似文献   

17.
<正>1研究背景及意义福建省上杭县的紫金山铜金矿床是我国大陆发现的首例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具有"上金下铜"的垂直矿化分带特征,铜矿体主要分布在+928~-400 m,铜金属量丰富,大于300万t。该矿床目前已发现Cu-S体系8种矿物[1],硫砷铜矿、块硫砷铜矿、斑铜矿、黄铜矿等21种铜矿物。铜矿物中蓝辉铜矿、铜蓝、块硫砷铜矿、硫砷铜矿占99%以上。前人对铜蓝-蓝辉铜矿的矿物成分和矿物组合分布特征有较深  相似文献   

18.
据《矿产开发报》报道,苏联有关资料最近把铜矿床的地质—工业类型划分为;基性超基性岩铜—镍、辉长岩类铁—铜、碳酸盐类、矽卡岩类、斑岩铜矿、石英—硫化物、自然铜、铜—黄铁矿和含铜砂页岩等九类。其中斑岩铜矿占65.1%,含铜砂页岩类占20.8%。我国一般矽卡岩型所占此重较大,且含有多种金属组分。斑岩铜矿占40%。元古宙主要发育海相沉积型和黄铁矿型铜矿床。最近,澳大利亚奥林匹克坝还发现了铜铀金矿床,其矿层多产在巨厚沉积盖层之下的前寒武纪基底岩石中,其下隐伏的玄武岩氧化后提供了富铜溶液,从而形成了伴有铀、金和稀土的层控铜矿床。  相似文献   

19.
早川与释迦坑矿床的铜铅锌矿化作用特征,集中表现在单位矿脉的构造、矿物组合、矿化阶段以及矿脉中石英和母岩氧同位素组成等方面.早川与释迦坑的矿床中,存在着黄铜矿—黄铁矿—黝铜了—方铅矿—伴有闪锌矿的石英脉(铜铅锌石英脉)以及方铅矿—伴有闪锌矿的石英脉(铅锌石英脉.铜铅锌石英脉较铅锌石英脉更早期形成.铜铅锌石英脉的矿物组合为黄铜矿、黄铁矿、黝铜矿—砷黝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硫砷铜矿、车轮矿、板硫锑铅矿、碲银矿、黄锡锌矿、砷等轴硫钒铜矿、Cu-Fe-Zn-Sn-S系矿物、硫碲铋铅矿、硫铜铋铅矿、石英以及磷灰石.铅锌石英脉的矿物组合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黝铜矿、银金矿及石英.随着矿化作用早期向晚期过渡,闪锌矿中的FeS含量有所减低.黝铜矿—砷黝铜矿的单一颗粒中,Sb与As之间的化学组成出现明显的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20.
柳树沟地区铜矿主要为裂隙式铜矿,铜矿体和铜矿化体严格限定于柳树沟-夏尔萨拉火山岩带内,受控于多级断裂构造.铜矿化地表分布范围广,矿化分散.通过火山岩、不同级别断裂构造及火山构造系统的研究,结合火山岩本身特征、矿石矿物特征以及铜矿石石英脉流体包裹体特征,提出了柳树沟铜矿的矿床类型为海相火山岩型铜矿床,并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