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的油气勘探是整个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域油气勘探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1928—1931年中瑞西北考察团成员袁复礼和丁道衡,曾在该地区发现了广泛出露的海相白垩系和第三系以及莎车西南上窝铺油苗.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油气勘探,在新中国诞生后才开始.经过建国后近50年的油气勘探,对这一地区石油地质条件的认识逐步深化,取得了一大批勘探和研究成果,1977年5月17日,柯参1井获高产油气流,日喷原油3 700 t、天然气940×104 m3,塔里木盆地第一个高产油气田诞生;1992年和1995年又分别在麦盖提斜坡的麦3井及巴楚隆起的…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高产油气流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塔里木盆地东北拗陷区沙雅隆起的雅克拉构造上打的沙参二井,于1984年9月22日钻至5391米的奥陶系顶部白云岩时喜获高产油气流.这一油气流的发现是新地区、新领域、新类型和新的深度方面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突破,揭开了古生界找油气的序幕,打开了人们找油的新思路,是塔里木盆地油气普查勘探工作新的里程碑和转折点.由此更加证实了塔里木盆地的找油领域广阔,油气前景可观,是寻找大油气田的地区.  相似文献   

3.
据“中国矿业报”报道,准噶尔盆地东部的油气勘探获得了重大突破,其沙丘河地区可望诞生亿吨级的油气田。油气田位于准噶尔盆地东部的戈壁深处,有多套油气层。1997年4月19日,新疆石油管理局在这里打成的沙丘3号油气探井,获日产原油110m~3,天然气6 048m~3,是1997年陆上第一口高产油气发现井,该井所在地区的含油气面积达84km~2,是东准噶尔盆地东部一个重要的油气富集区,预测石油和天然气地质储量  相似文献   

4.
百字短讯     
·勘探与进展川西深层钻获高产天然气中国石化西南分公司在川西德阳附近的新场气田,新856井于4800余米深处钻获高产气流,日无阻流量逾百万立方米,产量超过50万立方米,该井的主力产层为三叠系须家河组二段,这使川西的深层天然气勘探在历经4年的曲折之后又再现光明。辽河兴古7井太古界深层获高产油气流在试油过程中,累计产油85.3立方米,天然气3万立方米。该井的钻探成功,不但扩大了兴隆台潜山的含油气面积,而且拓宽了太古界潜山内部找油的空间和领域,对于丰富石油地质理论具有重要意义。英买力志留系勘探获得突破英买35井在志留系5579 ̄5584米…  相似文献   

5.
<正> 塔里木盆地北部轮南地区在已钻遇奥陶系的许多井中都获得了高产工业油气流,部分井的油气量还相当高,但却很难进行储量预测和储量计算,并形成开发性的油气田。其主要问题是对碳酸盐岩油气储集层预测和油气分布规律的认识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为此我们在轮南地区采用地震的测井约束反  相似文献   

6.
勘探与进展     
塔河油田深层首次发现轻质油层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在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托普台地区部署的、意在探索鹰山组内幕深层油气的托鹰1井,首次在下奥陶统鹰山组试获轻质原油(80立方米/日),该油层处于塔河油田主体区储层(中奥陶统)之下,实现了奥陶系深层油气勘探的新突破,有效拓展了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7.
短讯     
《海相油气地质》2006,11(2):F0002-F0002
川西深层钻获高产天然气;中国石油两大勘探成果入选2005年全球重大油气勘探新发现;我国石油可采储量67.13亿吨;辽河兴古7井太古界深层获高产油气流;气体钻井应用成功;寒武系将分四个统;英买力志留系勘探获得突破;我国又添一枚“金钉子”;渤海发现大规模油气;  相似文献   

8.
百字短讯     
<正>·勘探与进展塔河油田深层首次发现轻质油层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在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托普台地区部署的、意在探索鹰山组内幕深层油气的托鹰1井,首次在下奥陶统鹰山组试获轻质原油(80立方米/日),该油层处于塔河油田主体区储层(中奥陶统)之下,实现了奥陶系深层油气勘探的新突破,有效拓展了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9.
百字短讯     
<正>勘探与进展塔里木盆地于奇东地区获高产工业气流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公司在阿克库勒凸起东北、库尔勒鼻凸以西部署的于奇东1井,在奥陶系岩溶圈闭中获工业气流,日产气6.377.04万立方米,预示了于奇东―草湖西地区天然气领域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渤海再获油气发现中国海洋石油股份公司在渤中凹陷西斜坡(平均水深约28米)钻探的渤中8-4-4井(完钻井深1962米),共钻遇约50米厚的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盆地北部轮南地区在已钻遇奥陶系的许多井中都获得了高产工业油气流,部分井的油气量还相当高,但却很难进行储量预测和储量计算,并形成开发性的油气田。其主要问题是对碳酸盐岩油气储集层预测和油气分布规律的认识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为此我们在轮南地区采用地震的测井约束反演、相干体技术、模式识别技术,  相似文献   

11.
百字短讯     
<正>·勘探与进展塔里木跃进2X井获高产油气流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在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低隆北缘的跃进2X探井在奥陶系7146.69米~7195米进行油管测试,日产油78立方米、气41260~43132立方米。该井设计井深7232.94米,主要目的层为奥陶系一间房组和鹰山组,本次获得高产证实了顺托果勒区块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四川元坝22井区长兴组首获工业气流经测试,元坝224井在长兴组二段日产天然气17.86万立方米,这标志着该井区首次在长兴组礁后浅滩获得工业气流,扩大了元坝海相主力气层——长兴组的含气面积。  相似文献   

12.
《探矿工程》2014,(10):44-44
《中国矿业报》消息(2014—10—13)位于青海油田英西地区狮子沟构造的狮42井日前在裸眼段中途测试时,喜获高产工业油气流,自喷折算日产原油173.62m^3。、天然气2.442万m^3。这口井的高产标志着英西地区深层勘探获重大突破,证实了这一地区的勘探潜力,为下步勘探开发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塔里木盆地石炭系东河砂岩沉积环境分析及储层研究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顾家裕 《地质学报》1996,70(2):153-161,T001
东河1井石炭系下部发现巨厚细粒石英砂岩,完井测试获高产工业油气流,这个重大发现揭示并证实这套细粒石英砂岩作为勘探目标的良好前景。相继在塔中4号构造和塔中10号等石炭系下部相当“东河砂岩”段发现高产油气流,并形成现今发现的最大油田——塔中4构造油田,因此,对东河砂岩沉积及储层特征作深入研究,详细地分析沉积环境,并建立沉积模式,掌握其储层分布规律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寒武系已发现的碳酸盐岩潜山油气藏显示了巨大的勘探潜力,然而由于塔里木盆地经历了多期的构造运动,早期形成的寒武系碳酸盐岩油气藏经历了后期的调整、改造、破坏和再聚集,油气成藏过程复杂,已有的油气成藏理论难以指导该地区的油气勘探。目前寒武系地层钻探成功率偏低,仅为25%。从地质角度出发,采用“功能要素匹配-构造过程叠合-晚期相势源复合的新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失利井原因进行分析,试图揭示该地区油气成藏机理,以便有效地指导油气勘探。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的15口失利井的分析结果表明:80%的失利井由于功能要素不匹配,落在有利成藏领域之外而失利;7%的失利井由于构造过程叠合改造破坏了早期形成的油气藏,落在有利勘探区带之外而失利;13%的失利井由于晚期相-势-源不复合,落在有利勘探目标外而失利。该方法完美地解释了塔里木盆地寒武系钻探失利的原因,说明其在指导油气勘探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以后的油气勘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百字短讯     
<正>勘探与进展塔河获第一口千吨油井中国石化西北石油局在塔河油田西北部艾丁地区的AD4井,在寻找原生油气藏中取得重大突破,在奥陶纪地层获得高产油气流,日产原油1048吨。  相似文献   

16.
塔中低凸起是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而塔中I号断裂带西缘也在多个层系中见到了不同程度的油气显示,并在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获得了高产工业油气流,在下奥陶统鹰山组获得了低产油气流.本文通过油源对比、油气水物性对比、包裹体均一温度分析等方法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塔中I号断裂带西缘塔中86井区-塔中45井区奥陶系的油气成藏过程,认为该区奥陶系有过三期油气充注,即晚加里东期、晚海西期和燕山期-喜马拉雅期.晚加里东期的油气来自于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晚海西期的油气来自于中-上奥陶统烃源岩,两期油气均自塔中88井沿碳酸盐岩岩溶储层侧向运移而来;燕山期-喜马拉雅期主要以天然气为主,成因复杂.另外,认为该区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主要有3点:多源多期油气充注、优质的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及各种成藏要素的优质配置.  相似文献   

17.
封面故事     
正延哈参1井试气现场(火焰高约8 m)。以新区、新层系、新领域的油气地质条件与资源潜力勘探为目标,首次在银额盆地及邻区开展以石炭系—二叠系为目的层的油气调查,优选油气勘查区块进行竞争性出让,并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是公益性地质调查引领商业性油气勘探实现重大突破的成功典范,为中国北方新层  相似文献   

18.
剥蚀量恢复是古构造演化恢复的基础,对于恢复盆地沉积地层格架,研究盆地隆坳格局迁移、油气分布聚集关系等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最大沉积盆地塔里木盆地的塔北地区中-下奥陶统地层油气资源丰富,在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后,抬升剥蚀严重。本文按照“同层多期”的思想识别了对塔北地区油气勘探举足轻重的中-下奥陶统顶面经历剥蚀的5个主要构造期,采用“地震地层综合法”,在精细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计算了其在5个主要构造期的剥蚀量。通过分析剥蚀过程,认为中-下奥陶统顶面从加里东中期到喜山期剥蚀范围依次减小,剥蚀厚度在加里东中期最大剥蚀可达915 m,位于现在的英买1井附近。海西早期剥蚀最大厚度达892 m,位于现今两北地区北部一带;海西晚期最大剥蚀厚度位于现今的齐古1井附近,剥蚀量可达690 m;印支—燕山期最大剥蚀厚度可达546 m,位于现今阿北1井附近;喜山期对中-下奥陶统顶面的影响已经不如前几期,最大剥蚀厚度仅338 m,位于现今的沙雅6井附近。就5期总剥蚀厚度而言,最大可达936 m,位于顺13井附近。油气运聚的总体趋势是在塔北地区北部不断抬升遭受广泛剥蚀的前提下,油气沿着以中-下奥陶统顶面为核心辐射出的立体复杂疏导体系向高部位的塔北隆起运移成藏。油气有利勘探区应在阿克库勒凸起和“两北”地区的古斜坡位置,正如塔北地区满深1井(沙雅县境内)获得高产油气流的勘探实践所印证。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形成大油气田地质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84年9月地矿部在塔北沙参2井奥陶系油气勘探首次取得重大突破后,又在塔北、塔中、塔西南相继获得发现或突破,形成了第一轮以奥陶系为重点的油气勘探热潮。虽在1991~1995年由于认识上的影响一度出现油气勘探低谷,但从1996年开始又迎来了新一轮塔里木盆地奥陶系油气勘探的新高潮。多年油气勘探实践和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奥陶系油气资源潜力相当巨大,具备形成大油气田的条件,是塔里木盆地今后寻找大油气田的主要层位之一。  相似文献   

20.
百字短讯     
<正>.勘探与进展我国东部深潜山获高产油气位于河北保定雄县的牛东1井发现了渤海湾盆地乃至我国东部地区迄今为止最深的潜山油气藏,2011年5月1日酸压放喷求产,日产原油642.9立方米,天然气56.26万立方米。这一成果不仅对油田增储上产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