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金的成矿规律探讨甘肃西部地区找金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金的成矿规律,结合北祁连山和北山地区地质条件,用事实分析,找出含金矿源层及岩性分布特征。金的物质来源是找金的依据。根据金的矿源层提出不同地区找金方向和有希望的矿段。在北祁连山主要寻找含铁建造型金矿、热液蚀变型金矿、多金属伴生金和铁帽型金矿,在北山地区主要寻找苏联“穆龙套型金矿”和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2.
湘西地区岩金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湘勤  刘学通 《湖南地质》1991,10(4):300-306
湘西地区的岩金矿,主要有石英脉型、破碎带蚀变岩型和基性岩蚀变型三类。金的空间分布,表现出层控性、构控性和分带性等规律,形成官庄、黔阳、漠滨等三个金矿化集中区。其中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是湘西地区找金的主攻方向,石英脉型金矿次之。两类金矿,均已建立找矿概念模式,并指出了找金的大方向。  相似文献   

3.
凭祥金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黄启勋  韦永敏 《广西地质》1998,11(2):21-24,50
在广西凭祥市早三叠世火山岩中首次发现的数个具工业价值的微细粒型金矿,肯定了它是我区新的找金层位,拓宽了找金的新领域。根据地质勘查资料,通过对龙塘、更土两个主要矿床的剖析,论述该类金矿成矿的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标志及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地洼型造山运动与金矿成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内地洼型造山经历了汇聚型到离散型的转换,造成早期断裂的重新活动,并引起燕山期重熔型花岗岩浆活动,控制了金矿成矿的时空分布(过渡际成矿作用),形成了45个Ⅳ级大地构造单元。金矿受层位控制明显,前地洼阶段的金矿化使金在一些地质体中初步富集。地洼阶段的(叠加)金矿化主要发生在离散型的地洼型造山过程中,对省内金的工业矿床的形成起到决定作用。燕山期重熔型花岗岩浆活动和不同型式、不同规模、不同期次的构造活动是金矿成矿的必要条件。分析了金矿床的形成机制,并指出了找金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5.
丘洛金矿是沿川西高原鲜水河断裂带,在长200、宽20公里范围内进行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时发现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化探Au,Hg,As,Sb综合异常是本区微细浸染型金矿的找矿标志。由于水系沉积物测量采样点少,控制面积大,能有效地发现和快速圈定找金有望区,建议在工作程度低的山区大力推广水系沉积物测量找金方法。  相似文献   

6.
湖南衡东县石峡金矿是60年代中期在国内最先发现的一个卡林型金矿床,从而揭开了我国寻找这一新类型金矿的序幕。近20年来,先后在贵州、广西、陕西、四川等省(区)发现和评价了若干大中型金矿床,使找金取得了重大突破。与此同时。我省却无多大进展。80年代初,高家坳金矿(中型)的发现,才开始出现了新的转机。尽管如此,  相似文献   

7.
自上杭紫金山铜金矿和德化双旗山等一系列金矿的查明与投产以来,福建省找金热潮方兴未艾。然而,全省的金矿类型及找矿方向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依据金矿类型本质特征、金矿与白垩纪火山/侵入岩系的关系、金矿区域分布与基底构造的关系,初步认为浅成斑岩型铜金矿和浅成热液脉型金矿是福建省金矿的主要类型,崇安-宁德、建宁-莆田和武平-云筲是最具找金前景的3条NW向金矿带。浅成斑岩型金矿主要分布在白垩纪火山构造内,而浅成热液脉型金矿则分布在白垩纪火山盆地外围、次火山侵人岩及次火山脉岩广泛发育的有利构造部位。这种分布格局,与我国北方同类金矿的基本类同,可视作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8.
东川拖布卡金矿矿化层位与找金方向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薛步高 《云南地质》2005,24(3):243-253
超大型拖布卡金矿的发现,表明东川地区具备找金前景.“黑层”是金的成矿前提,断裂加蚀变是成矿必备条件,基性与中性岩脉在容矿层中的侵位,是找富金的重要标志.金成矿全过程应是多旋回(晋宁、华力西、燕山、喜马拉雅山)成矿作用,且受剪切破碎带控制的黑层型金矿.  相似文献   

9.
河南金矿床的多因复成特征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地洼成矿对河南省金矿的成矿特点及分布规律进行探讨,认为省内金矿床多属岩浆热再造富集型多因复成矿床。燕山期重熔型花岗岩浆活动和不同型式、不同规模、不同期次的构造活动控制了金矿成矿的时空分布。分析了金矿床的形成机制,指出了找金的有利地区。矿  相似文献   

10.
册亨丫他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 丫他金矿区是1978年新发现的微细侵染型金矿床之一,属“断裂型”金矿,已初步确定其远景,其中一部达中型规模,是贵州找金工作一大进展。研究矿床地质特征、控矿条件,探讨矿的成因,对寻找这类金矿,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世界传统的找金理论,将碱性岩地区找金列为禁区,以前也确实无一例金矿在碱性岩区发现。但最近在山东省平邑县归来庄碱性岩分布区发现了大型金矿,从而在国际金矿找矿史上开辟了新的领域,也为我国在类似地区寻找金矿寻得了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研究价值。该新型金矿称为“归来式”金矿,现已将其同塔北、南海两油气田的发现一起列为我国近年找矿史上的三大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12.
新近获悉在豫西熊耳山一带发现并探明了一个号称“河南省第二小秦岭”的特大型金矿区,找矿前景乐观,潜在经济价值达三、四百亿元,这是河南省在金矿勘探方面的又一重大突破。豫酉熊耳山地跨洛宁、嵩县、荣川等县,在该区找金的突破,首先得益于地质找矿理论上的突破.过去在这一地带注重找石英脉型金矿,找矿领域一直未能拓宽,经与临省的对比分析研究,认为豫西具有蚀变破碎带型金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加强了对该类型金矿的找矿,同时又通过区调、物化探、坑探、遥感等多种方法及新的黄金测试方法的应用与配合,终于在金矿找矿上取得显著成…  相似文献   

13.
陕西安康地区金、铜矿床地质及其成矿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发现的低品位金矿与铜矿,主要类型浊积岩型、卡林型金矿和脉型与层控型铜矿,主要分布在紫阳—岚皋深大断裂和下古生代地层中。在适宜地质背景了解基础上,通过对含矿岩系,岩体与构造热液控矿特征和金、铜成矿条件分析,认为在安康地区金铜成矿条件是非常有利的。找金、铜前景是乐观的。  相似文献   

14.
钱姣凤  许静 《地质与资源》1998,7(2):121-129
赣中地区有多层金矿源层,又经历多期次的构造岩浆活动,具备较好的金矿成矿条件,近年已发现茅排、黄金峰等金矿床和一批金矿点,显示出乐观的找金前景。  相似文献   

15.
陈小龙  王晓青  陈丹丹  高坡  高雅宁 《地质通报》2017,36(12):2179-2184
巴西马托格罗索州阿尔塔·弗洛雷斯塔(Alta Floresta)地区是亚马孙盆地西南部重要的金成矿省。为了满足中资矿业公司进行矿业投资和开发活动的需求,在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搜集的基础上,对该地区金矿地质特征和矿床类型进行了初步总结。该区主要的金矿类型有石英脉型、花岗斑岩型、红土型金矿等,其中石英脉型和红土型金矿为主要的金矿开发类型。区域构造对岩浆作用、金矿化作用和矿床类型等具有重要控制作用。总体来说,该地区具有多次金成矿活动,金成矿类型丰富,可作为中资矿业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成矿区带。  相似文献   

16.
魏绍六 《湖南地质》2001,20(3):177-178,210
原生矿床中金的主要性状有自然金与金的碲化物,自然金可分为“明金”和“微细粒金”,“明金”的次生作用,使金的成色得到提高,粒度更大,往往有利于残坡积型砂金矿床的形成,“微细粒金”的次生作用,常形成卡林型氧化金矿或红土型金矿和铁帽型金矿,显然,以“明金”为主的矿床及金的重砂异常区,不存在找红土型金矿的可能,应寻找脉金矿床,而在有低值金的重砂异常叠加的化探Au异常区,有望找到中小型红土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7.
泡塑-地电联用法找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找金方法-泡塑-地电联用法。该用法将泡沫塑料吸附和地电化学离子提取等两种找金方法融为一体。通过综合研究联用法找金机理,改进提取器材料、结构及仪器设备,并结合研究金的地坏化学规律,使该联用法成为寻找隐伏型金矿的新方法。该联用法既发挥了上述两种方法的优点,又克服了二者的缺点,具有灵敏度高、探测深度大和使用安全可靠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应用伽玛能谱仪,对江苏赣榆、东海地区的铀、钍、钾及其放射性进行测量,在片麻岩老地层的碎裂岩构造带中建立能谱找金模式。应用该方法在赣榆县横山、车夫山地段评价了金矿化带;对东海县禹山地区B矿段、C矿段金矿点进行了能谱定量评价,发现能谱Ⅰ类金矿化40个测点,Ⅱ类金矿化40个测点,Ⅲ类金矿化29个测点,圈定富金地段,为禹山地区找金提供一种新的手段。在赣榆东海地区应用伽玛能谱进行详查、工程揭露,指导工程设计和布置,快速圈定金矿体边界,判别地质界线。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推动欧洲的找金热潮,在欧洲共同体委员会和法国技术调查部的资助下,“1989年欧洲金矿会议”于1989年5月23至25日在法国图卢兹市的Paul Sabatier大学内召开。会议由法国Paul Sabatier大学、英国Southampton大学以及法国地质调查所联合主办。来自49个国家的近六百名地质学家和勘探专家参加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20.
云南红土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志群 《矿产与地质》1998,12(3):160-166
红土型金矿是云南找金工作的主攻类型之一。云南新构造期运动是红土型金矿的主成矿期,地壳的快速抬升,古气候与古地貌的变化,表现出红土型风化壳剖面发育不全,成熟度低,厚度不大,对基岩含金性依存度高等特点。云南红土型金矿成矿作用为红土化作用的初、中期阶段,其金矿类型有岩控型、层控型和构控型三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