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自1991年以来,在上海天文台氢原子钟上使用的热敏电阻控温系统的几个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与分析。该系统的控温精度可达±5%,粗测温度复制性优于±3‰。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氢原子钟的数字温度控制,基于温度检测和控制的基本原理设计一套有两级控温(包括氢钟内炉和外炉)的恒温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主要由电桥电路、模数转换电路、温度计算和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 PID)控制系统,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 PWM)输出电路、加热丝组成。在环境温度21℃到25℃时,实现了数字温控系统0.002℃的温度稳定度,证明了数字电路对氢钟控温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两种方法:Hermite多项式、Legendre多项式和Fourier级数表示的地和无限圆法推导了FK4相对于FK5的系统差,并指出由两种方法推算的这种系统差的差值在30年内明显地随时间而变化。最后,讨论了这种星表系统差对我国综合时间系统内世界时和极点坐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行星际空烁为主,综述了通过电波传播的观测来研究太阳风的方法及近30年的观测结果。概述了这种方法的优缺点,基本假设和基础理论,讨论了这种方法所得到的太阳风电子密度谱,太阳风三维结构以及与太阳活动周的关系,特别是肯定了闪烁测量在研究太阳风加速区问题中的作用。并且结合当前的国际日地物理计划指出了90年代的研究重点。最后,简述了北京天文台密云站射电天文设备用于行星际闪烁观测的可能性及特点。  相似文献   

5.
在研究暗条、耀斑等日面活动体的光谱时,观测谱线上都叠加上一定强度的背景光影响。如何消去这种影响对分析结果影响较大。目前,经典的方法有两大类:第一类是减法消去法,这种方法广泛为国内学者采用;第二类方法是除法消去法,即国外学者提出的(微)方模型方法。本文通过误差传递方法,比较了上述二大类方法,结果发现,所有方法的误差传递形式都是一样的,但(微)方模型的背景光误差可能要小些,至少从理论上讲要处理得合理些  相似文献   

6.
全息法测量天线面表面精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讨论了全息法测量天线面表面精度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这种测量方法对于测量各种大型抛物面天线具有普遍意义。阐述了全息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全息法时必须的天线控制方法及原理,简单介绍了全息法中对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并对全息法所得结果作了一定的总结。  相似文献   

7.
利用地基GPS技术反演武汉地区大气可降水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武汉地区的探空资料和GPS实测数据,对对流层干分量延迟、对流层加权平均温度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武汉地区而言,常用的大气干分量延迟模型(SAAS Hopfield and Black)存在着1-2cm的系统误差,这在利用GPS资料估算大气可降水分(PWV)时会引入2-3mm的误差;对流层加权平均温度与常用的Bevis公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对PWV结果影响很小.为此,提出了校正对流层干分量延迟的方法,并利用实测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检验.实践证明,这种校正方法基本上可以消除常用干分量模型的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8.
大气湍流会导致天文图像的像质衰减,而视宁度r0则是描述这种衰减的特征参数。在本文中,我们给出了像运动法测量中r0和曝光时间之间的关系:曝光时间必须小于大气相干时间,否则测量的r0值将偏大。基于这个原因以及对仪器检测的需要,我们必须对视宁度测量仪的曝光时间进行准确地测量。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法来测定视频CCD的曝光时间,实验的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9.
本介绍了一种用于R-C系统(Rithey-Chrétien)望远镜的装校方法。这种主光路自校的方法不需要晚上观测恒星来进行光学调试,可以不受大气影响,白天在圆项室内进行装调,装校时间短,精度高。这种方法已成功地用于1.56望远镜R-C系统的主光路装校。  相似文献   

10.
低频时码信号正交解调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正交叠加和正交采样技术,提出了更大程度上数字化的低频时码信号正交解调的设计方案。同时,分析了这种解调方法的虚假抑制和抗镜像干扰能力。分析表明所论述的解调技术易于实现数字化,且成本低廉,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研究暗条、耀斑等日面活动体的光谱时,观测谱线上都叠加上一定强度的背景光影响。如何消去这种影响对分析结果影响较大。目前,经典的方法有两大类:第一类是减法消去法,这种方法广泛为国内学者采用;第二类方法是除法消去法,即国外学者提出的(微)方模型方法。本文通过误差传递方法,比较了上述二大类方法,结果发现,所有方法的误差传递形式都是一样的,但(微)方模型的背景光误差可能要小些,至少从理论上讲要处理得合理些,因此(微)方模型要优越些。然而,从根本上讲,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太阳圆面背景光处理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这方面的工作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2.
本介绍了一种用来稳定全功率型微波辐射计增益,减小增益漂移,提高它实测灵敏度的方法,实验结果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具有实用意义,特别是在毫米波段。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利用GPS卫星广播星历表计算卫星的坐标和速度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消除广播星历中的随机噪声,使卫星的坐标精度达到广播星历应有的精度。同时卫星速度的精度也可达到相当于坐标精度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电水准的参数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低纬子午环的水平差分两部分测定的要求和电水准的实际配置情况,分析了在这种配置中系统参数增多的原因,叙述了测定这些参数的方法,并提出在参数测定后如何保持系统状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本介绍了一种用于双反向镜光学系统的自动调焦装置,其中包括简要的光学原理、机械示意图,关重介绍电子线路。这种调焦方法稳定可靠,调焦精度高,已实际用于1.56米天体测量望远镜中,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6.
地基太阳望远镜及周边设施在观测运行时被太阳辐射加热,发热表面加热望远镜光路附近的空气形成近表面空气湍流,进而引起像质衰减。改善近表面大气湍流的主要方法是抑制太阳望远镜及周边设施表面与空气的温差。根据辐射涂层表面与空气的温度实测,对辐射涂层抑制太阳望远镜及周边设施发热进行了可行性研究,研究表明所选的辐射涂层具有一定的抑制物体表面与空气温差的能力,辐射涂层相对水冷具有控温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等优势,可用于地基太阳望远镜及周边设施表面的温度控制。  相似文献   

17.
本主要讨论了利用激光测月资料解算UT的两种方法:一种方法为仅仅解算世界时TU,另一种方法是同时求解UT和纬度变化△φ。经过实际计算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就目前的观测资料而言,只解UT的方案对解算UT值较有利。本着重讨论了在逐步回归解算中,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问题,这种情况下采用岭回归法解算,结果会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8.
为满足小型、低功耗被动型相干布居囚禁(coherent population trapping,CPT)原子频标的需要,利用开关电源芯片设计并研制了一种基于电源芯片的温控电路。实验结果表明:与常用温控电路相比,该电路控温能力与其相当,功耗降低25%,体积减少一半。因此,该电路特别适合小型、低功耗CPT原子频标的需要,也为其他需要小型、低功耗温控电路的应用提供了一种可选方案。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因枢轴不规则和两个叉臂的温差引起水平轴指向漂移的影响;详细叙述了用轴准直器测定和修正这种影响的方法;并且给出了测定轴准直器参数的方法。精度估计表明,在低纬子午环上使用了电水准器和轴准直器后,对枢轴的加工精度降低了一个数量级,并且降低了对轴系稳定性的要求,然而测量和修正这些误差的精度却是很高的。  相似文献   

20.
PDS在天体测量中的应用技术——Ⅲ.星像粗略坐标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介绍了作为用PDS获得星像粗略坐标而编制的两个PDP-11 FORTRAN程序及其所用处理方法,并且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结果表明,这种处理方法适合于在国内目前的PDS系统上应用,对于星像比较密集的底片,收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