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泥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是近几年来国内兴起的一种软土加固新技术。根据该技术的施工特点,本文论述了笔者从事水泥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工程施工监理的做法和体会,可供有关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
粉喷桩-石灰桩联合加固软弱地基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平  朱长歧  楚斌 《岩土力学》2004,25(7):1163-1166
某工程软土地基由淤泥和淤泥质粘土组成,需对其进行处理,使复合地基承载力达到180 kPa,以满足上部荷载要求。采用粉喷桩、粉喷桩-石灰桩联合加固方法对该地基进行现场加固试验研究,结果证明,粉喷桩-石灰桩联合加固法比单纯采用粉喷桩加固法更节省费用,效果更好。在联合加固法中,先施打粉喷桩,后施打石灰桩的工序比先施打石灰桩后施打粉喷桩的工序能获得更高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并对联合加固法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排水粉喷桩(2D工法)是同时采用粉喷桩和塑料排水板加固软土地基的一种新工法。在某高速公路中进行了排水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的现场试验段施工,分别采用静力触探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等方法测定加固前及其加固后不同龄期的粉喷桩桩周土强度,得到了施工后桩间土强度变化的规律。测试结果表明采用粉喷桩联合排水板法加固后,桩周土强度有一个先降低后提高的过程,28天龄期时恢复到原状土强度,随着龄期的增长桩周土强度可以进一步增加。最后对桩周土强度的变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侯云龙 《探矿工程》2006,33(1):35-37
结合兰海高速公路HL15标段的施工中用水泥粉喷桩复合地基加固软土地基经验,阐述用水泥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设计计算中技术指标的选用,结合公路工程实例介绍并探讨该技术在黄土地区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粉喷桩加固滨海相软土地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连云港地区滨海相软土的工程特性,讨论了采用粉喷桩加固滨海相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包括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取芯无侧限抗压强度值对粉喷桩的桩身质量进行评价以及通过复合地基的静载荷试验评价粉喷桩复合地基,同时根据连云港地区的软土特征建立了标准贯入击数与无侧限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粉喷桩地基实验研究及设计方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粉喷桩作为加固软土地基的一种方法,在软土地区广泛应用。但目前尚无统一的计算与设计方法。本文从实验数据着手,结合工程实测资料,提出了粉喷桩复合地基的计算与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幸福”电厂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的试验研究,得到加固土的一些物理力学参数和复合地基的工程特性,为修改复合地基设计及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高速铁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亮  叶阳升  蔡德钩  吴波  杨年华 《岩土力学》2006,27(10):1856-1860
为探索高速铁路较薄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方法,在中国江苏省某铁路试验段进行了针对淤泥质黏土厚度为2~5 m的软土地基现场填筑试验,包括袋装砂井加爆炸、塑料排水板加等载预压、两种间距粉喷桩及砂垫层处理共5个区段。通过为期14个月的原位测试,得到较薄软土地基的沉降变形特性;并通过加固方案效果对比,研究了工后沉降控制效果和工程经济性,其成果对高速铁路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方案、设计参数的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深层软基加固处理方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民 《岩土力学》2008,29(7):1981-1986
在软土地区既有铁路线旁修建复线时,为控制施工期沉降与工后沉降,保证既有线路与新建线路的稳定性,对新建复线的深层软基加固区,通过现场试验采用6种方法分7个观察项目进行了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沉降分析、稳定分析或是对既有线的影响分析,用粉喷桩加固地基比用砂井、插塑板及土工布加固地基均有着显而易见的优越性,相对来说短而密的粉喷桩较长而疏的粉喷桩加固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离心模型试验在粉喷桩处理软土地基沉降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离心模型中的固结时间是原型的固结时间缩短至1/N2,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模拟软土地基的长期沉降.采用离心模型试验方法,模拟软土地基在粉喷桩处理后的渗透固结性状。通过对地基施工期阶段及工后的沉降进行分析,证实了用粉喷桩进行处理地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以青兰高速公路富县段某段软基处理为例,从振冲挤密碎石桩的加固机理和主要设计内容入手,通过对复合地基的动力触探和静载试验结果分析,得出碎石桩不但提高了地基的承载力,增加了桩间土的强度,减少了地基沉降,而且消除或减轻了地基的液化,使复合地基承载力达到了设计要求,并为以后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的软基处理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2.
孔向军  魏建华  黎良杰 《岩土工程技术》2006,20(2):107-108,F0003
某工程桩基的施工采用长螺旋钻孔压灌桩后插钢筋笼施工工艺,在施工中出现了钢筋笼下插不到设计标高、埋钻等现象,对此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处理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赵文  李慎刚  徐岩  孙海霞 《岩土力学》2007,28(Z1):643-646
沈阳地铁十六标段过新开河段区间隧道采用明挖施工,基坑采用钻孔灌注桩联合钢支撑结构体系以维护基坑稳定。开挖过程中,对桩体位移、桩体内钢筋应力、钢支撑轴力以及地面沉降等进行监测。监测结果和实际工程效果表明,采用钻孔灌注桩联合钢支撑结构体系可以维护基坑稳定,减少基坑开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连云港地区水泥土搅拌桩适用性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葛鹏  靳新民 《江苏地质》2009,33(1):55-59
水泥土搅拌桩地基处理在连云港地区应用广泛。通过工程实例,对于法及湿法的加固效果,从桩身强度及单桩抗压承载力两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探讨其适用性,认为,在连云港地区,干法较湿法的加固效果有显著改善,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运用弹性半空间无限体的明德林解答和浅基础中的分层总和法、桩土间滑动采用刚塑性模型,以某工程试桩资料为例,较详细地分析了桩端持力层加筋作用的特性。并通过工程实例证明本文研究结果是正确的,这对桩基的设计和研究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慧 《探矿工程》2018,45(3):84-86
阐述了后压浆技术补强灌注桩的基本原理,并以中海公园城项目为例,介绍后压浆灌注桩在天津软土地区超高层建筑基础中的实践应用,最后通过静荷载实测数据对比分析后压浆灌注桩在提高承载力和降低成本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南峰 《陕西地质》2006,24(2):64-66,73
本文主要介绍了断桩事故中用偏心割刀切割水下钢筋笼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张继红  顾国荣 《岩土力学》2006,27(3):491-494
结合太湖某水上别墅群高承台桩基加固纠倾工程实例,分析了建筑物倾斜的原因,介绍贴桩加桩的桩基加固技术,提出了堆载静压与桩周扰动相结合的桩基迫降纠倾方法,实测资料表明:提出的桩基加固纠倾技术有效,证实了本工程在桩顶荷载分配及单桩沉降计算中,上部结构的刚性假定是符合工程实际的。  相似文献   

19.
碎石桩复合地基试验及固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碎石桩复合地基在处理软弱地基土中得到相当广泛的应用。为了更好地掌握其规律性,本文针对某电厂碎石桩复合地基现场试验和桩身应力测试成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得出了饱和粘性土地基中桩土应力比与外荷载大小有关。其形状为上凸抛物线型,大小一般在3~6之间;静载荷试验下桩身应力分布特点与天然地基应力分布近似,影响深度为载荷板宽度的2~3倍。通过用有限元法模拟该复合地基固结性状,得知碎石桩不仅大大加快粘性土复合地基固结,而且减小了工后沉降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柔性基础下群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规律及计算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刘杰  张可能 《岩土力学》2003,24(2):178-182
复合地基沉降及荷载传递规律的研究是复合地基理论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然而对群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及荷载传递规律的研究,在理论上很不成熟。在采用文[1]推荐的竖向变形模式及文[2]推荐的径向变形模式的基础上,利用弹性理论及桩-土位移协调条件建立了桩及桩周土的控制微分方程,并由此推导出了柔性基础下群桩复合地基加固区内桩及桩周土压缩量计算的解析式,同时得出了桩、桩周土中竖向应力及桩侧剪应力计算的解析式。通过算例将该方法所得结果与有限元结果进行了对比,同时也与模型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算例及模型实验结果均表明:该方法对分析柔性基础下群桩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规律及加固区的变形具有足够的精度,且该法计算工作量小,便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