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集装箱船不断向大型化发展,而且这种发展似乎是无止境的。1994年初世界全格栅式集装箱船队中,有43艘为4000TEU以上型船,同时有34艘新船(4000TEU以上型)在年初订造,包括7艘4500~4800TEU型船。目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集装箱班轮运输业的蓬勃发展,船东纷纷在主干航线(或主要区域航线)投入新造集装箱船,例如东西航线上最大的42家承运人中的18家班轮公司,决定于1993~1995年间(包括1993年3月前已交付使用的)交付使用的、2000标准箱位(TEU)以上的新  相似文献   

3.
随着集装箱船大型化的日益发展,班轮公司单独在航线上派船越来越困难,从而出现了由两家或多家公司通过舱(箱)位互租协定、码头共享等形式,进行合作经营的现象。与此同时,班轮运输界的收买与兼并也屡见不鲜。如1991年10月日本邮船公司(NYK)收买了日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外贸经营结构的改善,我国集装箱运输业发展迅速。截至1994年底,我国已拥有集装箱船舶977艘,总箱位达24.7万TEU(20英尺箱);全国港口有集装箱专用码头泊位40个,年综合吞吐能力406万TEU,比1993年增加84万TEU,从事国际集装箱港口装卸的专业公司达80多家。集装箱航线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  相似文献   

5.
郑金岩 《海洋信息》1996,(4):32-32,F003
随着集装箱化的发展,美洲的集装箱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投资与发展的机遇。美国,加拿大的许多集装箱港口加大投入,改进设施以适应日益增长的集装箱吞吐量的要求。加之美洲东面海岸同远东贸易的发展及大型集装箱船在该航线上的投入,预测美洲集装箱业发展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6.
从世界上排名前15名的船公司对近20年来下水的船型进行分析后预测,到2010年,每船5600TEU以上,吃水14m的船型将达到55%~60%,到2020年将达到65%~70%。以目前航道水深为12.5m的美国纽约港为例,由于不能满足第五代集装箱船满载进出,其业务纷纷向加拿大哈利法克斯港分流。  相似文献   

7.
·上海港 1996年上海港仍以绝对优势雄居榜首,全年共完成货物吞吐量1.638亿吨。国际集装箱吞吐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97万TEU,超过计划指标19.4%,比1995年净增44万箱,增幅高达29%,这一数字亦比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幅高出了4个百分点。目前从上海港始发的国际集装箱航线已达19条,集装箱航班多达335班。  相似文献   

8.
随着集装箱船大型化的发展,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的投用量日益增多,从而给世界主要港口的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而言,港口对大型集装箱船靠港的限制,除港口水深条件外,还包括集装箱装卸桥的外伸距。对于巴拿马型集装箱船,装卸桥的外伸距多在35至40米之间,而要装卸船宽较大的超巴拿马型集  相似文献   

9.
1 远东地区班轮公司(船队)发展迅速 根据《国际集装箱运输年鉴》所作的统计,截至1994年底,世界前20大班轮公司控制了全球47%的集装箱船运力。总载箱能力共计183万TEU(20英尺箱)。其中属于远东地区的班轮公司共10家,总运力为90.7万TEU,占世界前20家公司总运力的50%,占全球总运力的23.3%。远东地区10大班轮公司之外的韩国的朝阳海运。台湾的万海轮船公司以及泰国的地区班轮公司,其运力也均与世界第20位  相似文献   

10.
大型集装箱船(LCS)具有较大的甲板开口,抗扭刚度非常低。在恶劣海况下航行时,大型集装箱船可能会遭遇斜浪的作用,此时船体将受到三向载荷的联合作用,水平波浪弯矩和扭转波浪弯矩可能会接近甚至超过垂向波浪弯矩,船体可能因发生组合变形而破坏。因此有必要研究大型集装箱船在三向载荷联合作用下的结构可靠性。在研究三向载荷联合作用下各维度极限强度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型集装箱船的极限承载能力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并对目标船在各浪向角下的结构可靠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目标船在0°浪向角下的失效概率最高;考虑水平波浪弯矩影响后目标船的结构可靠性有所降低;扭转波浪弯矩对目标船船中剖面的结构可靠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在海域面积不大的情况上,划分为0.5度的方格区),对何个方格,从气候资料中抄入关于风、浪、流的月平均数据,尔后,在平面图上的标准航路左右画出若干条任意航线,在其中每条航线上估算船在浪中的失速和海流的影响。最后,再通过比较确认,哪条航路所要求花费的航渡时间最短,它就是船的最佳航线。这一方法对存在定常流的海区能给出较为满意的结果。19 76年 1—8月西北太平洋月平均来层水沮距乎(“C) I。。1。。。I 月 份 。]纬度d{2 度。ljJ 站 号0 /天]“..、一【———— 11 45N 150b 0.Sll.3 0.710.3 一口.5 一口.8 …  相似文献   

12.
一、信息畅通的必要性 在船舶最佳航线服务中,保持有关信息畅通无阻是十分必要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传输这些信息的通讯枢纽就是气象导航的生命线。如果气导机构不能及时地接受来自世界气象通讯网的各种气象、海洋资料、分析图表和预报产品,就无从计算最佳航线。同样,如果没有迅速可靠的岸、船通讯渠道,就不可能对船进行跟踪服务。所以,气象通讯网和岸、船通讯网确实是气象导航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13.
郑直 《海洋信息》1994,(7):10-10
近年来,新加坡作为东南亚的转运中心,其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居高不下。1993年港口吞吐量完成900万标准箱(TEU),比上年同期增长19%。1994年首4个月,新加坡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为320.4万TEU,比1993年同期增长18%,超过香港而暂居世界第一位。首4月新加坡港到港船舶为31904艘、21733.7万登记总吨,其中集装箱船为6881.5万登记总吨,位居各类船型之首。可见,新加坡港目前仍是世界上  相似文献   

14.
我国第五次赴南极考察建立中山站的极地号船于1988年1月20日从青岛启航,横跨南北半球(如图1)。 图1建立中山站极地号船航线 示意图(实线为去时航线) 本航次往返全程15976.6海里,航行1363小时。预报台远洋组和短期组共同承担了极地号船的气象保障,短期组负责北半球航线项报、远洋组负责南半球和极地航线的预报。我们在中心电讯台有关单位的协同下收集参考了国内外文献,顺利完成了极地号从青岛到普里兹海的气象保障任务。现将我们预报工作的实施和预报体会概括地做一介绍,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5.
1996年世界集装箱产量为126.3万TEU(国际际准集装箱),比上一年的138.6万TEU下跌10%,其中干货箱的产量从120万TEU减少到108万TEU。与此同时,冷藏箱与罐式箱的生产却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1996年世界冷藏箱生产量达到创纪录的8.5万TEU。比  相似文献   

16.
最佳航线服务除可以保证远洋运输船队和渔船队等航海安全外,还能节约航时、降低消耗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给航运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在每个航次中,船沿最佳航线航行所获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往往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航行安全率,避免海难带来的重大损失; ──妥善保存货物,降低货损率; ──节约燃油; ──节省航行时间; ──延长船舶营运时间,增加船的周转率; ──提高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17.
一、任务和条件 1989~1990年度的第六次南极考察工作是围绕一船两站进行的。任务规定极地号船载人和物资由青岛港出发,横越太平洋至智利瓦尔帕来索港,再沿智利内水道南下,穿越德雷克海峡到达长城站;在那里完成长城站补给和局部地区调查任务后,直驶中山站,卸下最后一批建站物资;然后返航,经澳大利亚西部海域、南海、东海和黄海,再回到青岛港。诚然,极地号船去长城站和中山站均不是首次,从我国出发去长城站已有两个航次的经验,而径直去中山站则是第五次南极考察的任务,它基本上围着澳大利亚东、西海岸转了一圈。第六次考察任务有别于前几次,航线也更加复杂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长城站至中山站的一段,对我国船舶来说,是从未驶过的航线。而这段航线却要经过开阔的、多风暴活动及流冰的南大洋。该航区内又全无可供避风的港口,国际往来船舶极少。所以,  相似文献   

18.
张林  蔡德培 《海洋预报》1994,11(1):55-62
本文通过对第九次南极考察“极地”船航渡期间,气象保障工作的总结,用天气学方法分析了航线上的天气系统及其特点,重点分析了南半球,南极地区的天气系统-绕极气旋和南极大陆冷高压对航线的影响,希望对今后南极考察航线预报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前言 本文以中国第六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极地”号船1989年12月26日至1990年1月7日自中国南极长城站至中山站绕极(顺时针方向)航线为例,分析了本航次的天气过程,通过分析航区的气旋和海冰等环境状况,初步讨论了航区的可航性。期望能对今后的航行和科学考察活动有些参考价值。 一、航线和天气 1.航线 中国第六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极地”号船1989年10月30日从青岛启航,斜穿太平洋,经德雷克海峡,12月17日抵达中国南极长城站。  相似文献   

20.
许淙  翟兆锋 《海洋预报》1993,10(2):75-81
本文介绍了第八次随船海洋气象考察工作情况,用天气学的方法分析了夏季影响考察航线及大洋调查海区的主要天气系统及其特点,通过实例总结了随船天气预报工作的体会和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