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世界气候计划(WCP)是在1979年2月日内瓦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上拟定,并由当年4、5月间举行的第八次气象大会所批准的。这个计划一共包括四个子计划:世界气候资料计划(WCDP),世界气候应用计划(WCAP),世界气候影响研究计划(WCIP)和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世界气候计划由世界气象组织负责全面协调,并具体负责世界气候资料计划和世界气候应用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世界气候影响研究计划具体由联合国环  相似文献   

2.
由于气候的自然变化对粮食生产、能源、水资源及社会其它方面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可能变化之间的关系,已日益引起全世界的广泛注意。1979年在日内瓦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上决定,继全球大气研究计划(GARP)之后,制定一个世界气候计划(简称WCP),并宣布80年代为“国际气候十年”。这标志着世界气象组织工作重点的一次新转变。在WMO1988-1997年的第二个长期规划中,WCP仍是一项主要的活动计划。一、WCP的目的制定世界气候计划旨在:应用气候知识有利于社会、经济活动;改进对气候过程的了解;决定气候的可预报性;研究和发展气候预测方法;确定人类对气候影响的程度;监测气候变化或变迁(包括人为和自然因子),发展气候警报系统,以告诫政府气候如何影响社会、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3.
1979年制订的世界气候计划(WCP)由四个部分组成:1.世界气候资料计划(WCDP),2.世界气候应用计划(WCAP),3.世界气候影响计划(WCIP),4.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作为世界气候影响计划的一个重要部分——国际卫星陆面气候计划(ISLSCP),是1983年由空间研究委员会(COSPAR)和  相似文献   

4.
短期气候预测是当今大气科学的热点之一,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甚至政治意义。在经历了1998年长江多次洪峰的洗礼之后,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更加明显。本文是有关短期气候预测问题的综合评述。首先介绍目前国际上与此有关的一个科学计划-气候变率和可预报性计划,然后讲...  相似文献   

5.
当代气候研究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气候系统问题,国际上与气候及其变化有关的重要科学计划、尤其是气候变化及可预报性研究(CLIVAR)计划,作了简要介绍,同时还就气候预测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1.气候资料计划 1.1 引言气候知识应用计划、气候影响研究计划和气候变化和变迁、研究计划的成功,取决于增加充分可靠的基本资料。为了描述、了解和预报气候(包括人类影响气候的特性,以及气候与其他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关系),都需要一些与气候有关的资料。因此,气候资料计划必须与气候应用计划、气候影响的研究计划及气候变化和变迁研究计划一起完整地制订。基本资料应包括常规的气候资料以及与气候事件有关的资料,所以基本资料应由常规的气候资料和与气候有关的地球物理学、生态学和社会经济学资料组成。  相似文献   

7.
国外关于年代际气候变率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王绍武  朱锦红 《气象学报》1999,57(3):376-384
文中指出在气候变率与可预报性研究计划中,列出年代际气候变率及可预报性研究子计划充分显示出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回顾并总结了近年来年代际气候变率的研究成果,特别对全球气候变暖、海气相互作用、温盐环流、自然气候变率和ENSO的年代际变率的研究几个重点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对年代际气候变率研究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8.
张家诚 《气象》1992,18(6):1-1
气候问题从本世纪70年代以来已经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前沿领域。在气候问题中温室气体浓进增加、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问题引起社会公众与科学界的高度重视,但全球与各地区气候的实际时空分布情况仍然是气候学研究的核心。因为任何气候变化都  相似文献   

9.
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的南极气象工作委员会为了积极对世界气象组织的世界气候计划(WCP)做贡献,已制定了南极气候研究计划。气候监测乃是气候研究计划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监测包括监视气候的时空自然变化和振动以及获取有关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可能影响的资料。要实现气候监测,除使用现有的气象、日射测量、高空气象等方  相似文献   

10.
著名的气候学家、科学家和工程师们都认为,二十世纪后半叶速度越来越快的科学技术革命已经使得通过人类审慎的干预,来大规模改善大气候有了实际可能性。卓越的气候学家E. K. Fedorov认为,大型的人工改良气候计划的技术困难并不是不可克服的。他还认为,这类计划既可以用于作为一个整体的全球气候,也可以用于某一半球的气候。Fedorov进一步认为,如果具备必要  相似文献   

11.
日本世界气候小委员会为了实施世界气候研究计划,于1979年秋季在其下设立了几个工作委员会。其中的气候模拟工作委员会为了制定今后20年的研究方针和具体的五年研究计划,曾于1980年1月和9月、1981年1月和9月四次向全国十几个研究机构和数十名有关专家发函并召开了座谈会,广泛地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最后拟定出计划方案。下面概略叙述日本今后在气候模拟方面总的研究方针和具体研究计划。  相似文献   

12.
太阳和陆地、海洋以及大气的相互作用产生了气候,我们就生活在气候之中。我们能够使气候为我们工作,获得气候带来的好处,克服气候造成的不良影响。为此目的,我们必须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并恰当地使用其成果资料于我们的计划和决策的实施之中。本文打算在方法上提供一些范例,借助这些方法使用气候资料将有助于解决我们在不断地寻求足够的食物、水和能源时所面临的几个问题。气候变化气候的循环特征以及称之为气候变化的长期趋势都对人类的活动具有深远的影响。然而,正是这种气候变化造成了混乱和灾难。一些气候变化是有  相似文献   

13.
1979年第8届世界气象代表大会正式制定了世界气候计划(WCP).计划的轮廓,在同年2月世界气候会议上产生,并用来作为未来计划和这个主要新计划(WMO NO540)执行的基础.该计划的研究部分,称为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它参照了与世界气象组织(WMO)和国际科协理事会(ICSO)联合承担的全球大气研究计划(GARP)第二个目标有关的许多研究活动.而且,本研究计划虽然是在GARP所取得的科技成果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所以,WCRP是GARP的延续和扩展.1984年9月,由WMO-ICSU联合委员会将本计划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14.
《气象科技》1979,(1):43-43
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管理局(NASA)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于1977年10月9日建立了新的天气和气候研究所。新研究所归应用指导部管轄,它合并了纽约戈达德空间研究所大气和水文应用研究室、大气环流模式和模拟组以及全球大气研究计划、业务卫星改进计划和臭氧处理等气象工程管理办公室。研究所下分气候室、空间计划室、模式和模拟实验室、高层大气室、水文科学室、对流层研究室和气候与辐  相似文献   

15.
1.前言十多年来,人类对气候的影响日益引起关注。这是因为对大气中痕量气体的监测做出的改进和数值气候模式的应用使人们日益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些痕量气体会对气候产生影响。第一个广泛使用气候数学模式的气候影响研究计划产生的起因是,超音速飞机很  相似文献   

16.
气候模式并行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气候模式并行计算是国内外最近重视开展的在大规模并行计算机上应用的并行软件的开发工作。“气候动力学和气候预测理论的研究”国家攀登项目近年来先后在国产曙光1000和曙光1000A并行计算机上开展了气候模式并行计算工作。所用的气候模式是气候动力学项目“八五”阶段设计发展的9层全球格点大气环流模式和从1997年起着手研制的18层全球格点大气环流模式。这是我国首次进行的气候数值模式并行计算工作,阶段性工作取得了合理的并行效率。研究表明以大气环流模式为代表的气候模式是最适合并行计算机实际应用的科研任务之一,国产并行计算机有能力在该领域实际应用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评估气候预报在电力和天然气行业的应用及应用潜力的目的是:1)明确改进气候预报的需求以指导未来研究。2)帮助用户合理利用气候预报。为了评估气候预报已有的应用及其应用潜力,对6个公司的56名决策者进行了全面有组织的调查,其中仅3人使用气候预报。80%的被调查者打算使用气候预报,但要做些改动并附加一些信息。气候预报最初用于能源贸易、负荷预报、燃料采购和电网计划,只是用户间的兴趣不尽相同。公司职员懂得概率预报,但还需要与预报结果有关的气候学知识,包括相似预报的类推和预报解释。所需预报时效从一周到3个月不等,最长为一年。从1995年开始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新的预报提供了所要求的预报时效及更长时间的预报。使用中的主要困难是预报格式难以理解,没有公司决策人的认可以及缺少专业知识。最近,政府管理法规的变化使公共产业有所改变,形成了一个更具有竞争性的社会,从而使未来天气状态的信息具有更大的价值。政府天气预报部门扩大服务的努力似乎有助于公共产业恰如其分地、越来越多地使用气候预报。私立气象部门也有服务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降尺度方法在东亚气候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东亚气候变异十分复杂,全球动力预测系统对该地气候异常的预测能力偏低,如何进一步提高东亚地区气候异常的预测水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和现实需求问题。为此,近些年一系列的动力和统计降尺度方法得以发展。本文主要回顾了这些降尺度方法在东亚气候预测研究和实时预测中的应用。首先,文中简要介绍了我国目前应用于实时预测的全球动力预测系统及其性能,这是开展降尺度的科学和技术基础;在此基础上,从区域模式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的评估与遴选、区域模式在东亚气候预测中的应用两个方面,对于动力降尺度方法的发展和应用做了回顾;在统计降尺度的综述中,本文主要关注了东亚夏季汛期和冬季气候异常的预测,特别是针对东亚冬季气候异常,本文中提出了新的高效的统计与动力相结合的预测方法。最后,展望了短期气候预测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科学和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9.
70年代至今,国际科学界对气候问题一直保持着强烈关注,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已成为普遍的共识。新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气象研究提出了必须解决的问题,即气候的冷暖交替,干湿变易的预测问题。本文简要分析了新疆气候及气候资源状况,在总结30年来气候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利用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和手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应用气候研究,加强技术服务和技术合作,创造出一个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多个领域大数据分析中的应用,许多研究工作者尝试将地学研究与人工智能跨学科结合,取得了很多新的进展,推动了地球科学的发展。其中气候预测与人类生活以及防灾减灾等息息相关,准确的气候预测至关重要。本文简要总结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气候预测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资料同化、模式参数化、求解偏微分方程、构建统计预测模型、改进数值模式产品释用等领域。这些研究证明了利用人工智能提高气候预测技巧的可能性和适用性,可以极大地节省计算成本和时间。然而人工智能应用也存在诸多挑战,例如数据集的构建、模型的适用性和物理可解释性等问题,对这些难点问题的研究和攻克,可以让人工智能在大数据时代中更好地补充传统地球科学方法,产生更多有益的效应,极大地改进气候预测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