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干旱区地理》2007,30(3):350-350
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为依托单位组建的“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2年3月经自治区科技厅批复成立,2004年12月通过自治区科技厅验收。为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挥更大作用,2004年3月由自治区科技厅推荐向国家科技部申请组建“国家荒漠-绿洲生态建  相似文献   

2.
盐湖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化研究之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鄢如萍 《盐湖研究》2000,8(1):46-52
盐湖资源的开发利用 ,工程化研究是重要环节。该文从工程化研究的含义入手 ,就熟悉的工作举例总结和分析了以往工程化研究的概况 ,并再次提出了组建国家盐湖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 高等学校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也是“科教兴林”的强大生力军,这里人才密集、学科齐全、信息灵通,每年都有大量的新成果面世。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于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加速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河北农大近几年来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实践,对高校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机制做一探索。  相似文献   

4.
盐湖是我国重要的无机盐矿产资源,盐湖资源的开发与综合利用,是盐湖化学化工的立足点与归宿.本文侧重应用与发展研究就我国盐湖化学化工在“九·五”期间的发展,提出了战役设想.其总体目标是组建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速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使我国盐湖丰产的钾、硼、锂、镁等盐类资源的开发,在采用高新技术、生产高附加值系列产品、建立综合利用示范企业三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可供制订规划和组织科研项目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 林业科技成果是林业科研人员多年潜心钻研的结晶,其目的除了获得社会承认、取得一定奖励外,最主要的是要通过成果转化变为现实生产力,促进林业的发展。林业科技成果管理就是要为科技人员创造条件,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加速成果转化,提高林业科技  相似文献   

6.
<正> 国家重点推广计划是一项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行业科技进步,形成规模效益的重点科技开发计划。从1994年起,我校共承担国家重点推广计划6个项目,获得国家支持成果推广启动费55万元,科技开发贷款150万元。通过实施的项目,加速了学校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促进了农业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全面发展。本文仅就我校推广项目实施采取的措施及高校如何更  相似文献   

7.
《干旱区地理》2012,(4):670
2012年7月,国家荒漠—绿洲生态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标准化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荒漠化防治与生态建设标准化研究、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合作。据国家荒漠—绿洲生态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雷加强介绍,此次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后,将实现资源、技术优势互补,针对荒漠化防治、生态工程建设和沙产业等相对成熟  相似文献   

8.
<正>谢康民,男,1963年5月生,河南省淮阳人,毕业于重庆大学,大学本科学历。1984年8月参加工作,198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兼任国家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青海省盐湖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重点工程金属镁一体化项目指挥长。青海省优秀专家、青海省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海西州高端创新人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包括农业机械化、农业水利化、农业化学化和农业电气化 4个方面。本文根据山东省近 2 0年的统计资料 ,全面分析了山东省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过程中 ,在农业生产条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和明显存在的问题。如农业机械发展结构欠合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标准不高、化肥施用构成比例不当等 ,针对上述问题 ,提出实现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1完善农机服务体系 ,大力开展农机社会化、市场化服务 ;2狠抓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田水利建设的科技含量 ;3加大对磷肥使用宣传力度 ,降低化肥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 ;4继续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10.
<正> 银杏浑身是宝,兼具营果、用材、制药、绿化、美化等多种功效,综合前景十分广阔,近年来,邳州市银杏发展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科技开发为依托,积极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共推广应用累计15项科技成果,其中本市研究成果12项,引进科技成果3项,有力地促进  相似文献   

11.
试论城市建设中研究埋藏地貌的意义——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潘凤英 《地理研究》1988,7(1):65-72
从今后城市化发展的趋势出发,山城市建设地基条件、城区找水、抗震等入手论述了研究埋藏地貌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地理信息系统(GIS)工程已经进入产业化阶段,GIS软件的质量和工程化管理被提到新的高度。该文提出的GIS工程局部原型开发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将基于瀑布模型、原型法和RUP原则的开发模式,以及轻载、重载管理过程的优点等进行整合,有助于改善GIS软件开发质量和推动GIS工程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13.
农村的小城镇建设和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是我国农村经济两大发展方向。小城镇是农村中农业经济要素最活跃的场所它的发展必然会影响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文章通过分析辽宁省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特点,剖析了城镇化进程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并研究在农村应当着重发展乡镇企业和专业化经营市场,以此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4.
Through a long-term summary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in the permafrost regions of Qinghai Province, the formation conditions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ermafrost and their impact on transporta...  相似文献   

15.
Eco-agriculture is the principal measure for addressing the environmental issues caused by agriculture and an essential direction for agriculture in the future. Meanwhile, the development of eco-agriculture is inseparable from its technical support. At present, the eco-agricultural technologies commonly used in China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their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types: the technologies used to realize the precision input of material resources, the technologies used to improve material circulation efficiency, and the technologies that use the principle of species symbiosis. Although these technologies provide essential support for developing eco-agriculture in China, there are also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heir implementation, such as poor technical application and a low level of industrialization. Therefore,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eco-agriculture technology in China, the technologies producers should take the actual problems as guide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popular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ologies.  相似文献   

16.
闽台建设用地变化与工业化耦合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闽台因其区域自然背景及历史文化的相似性和经济发展时序递差性成为区域对比研究的理想对象之一。利用闽台相关统计资料对比显示,闽台建设用地增长速度均体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并集中分布于台湾海峡两岸,与两岸的经济布局成东西呼应格局。从福建不同工业化区域以及台湾工业化阶段对比,闽台建设用地综合变动系数均经历了由工业化初期的稳定型或相对稳定型发展到工业化中期的剧变型,并于工业化后期步入缓变型的过程,但福建工业化初期及后期的综合变动系数值略低于台湾。相关指标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台湾而言福建产业结构变动率快于建设用地变化率,但福建工业化中期及后期区域的建设用地效率还明显低于台湾。通径分析的结果说明闽台建设用地变化的差异与两地经济发展阶段及产业结构密切相关。文章最后提出福建建设用地实现可持续利用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东北亚地区是一个工业化潜力极大的地区,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区域一体化将更适应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关系。开发建设图们江地区国际交通运输枢纽是东北亚地区一体化的关键,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又能促使图们江地区国际交通运输枢纽地位的提高。为此,本文在对图们江地区国际交通运输枢纽的构成和物流潜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2020年前图们江地区国际交通运输枢纽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区商业中心的等级体系及其变迁特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改革开放促进了上海商业的发展和商业空间结构的演变。文章以上海市区内的30余个商业中心为研究对象,认为上海市区商业中心的变迁具有以下特征:商业中心的整体职能有所提高,等级差异有所缩小,在空间上商业中心的集聚与扩散、衰落与兴起并存。最后,就商业中心的建设提出3项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作者回顾了“东边道”建设的历史背景,分析了“东边道”建设可能带来的物流,探讨了“东边道”建设对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战略影响。作者强调,“东边道”建设与发展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采用绿色通道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20.
 农业产业化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估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本质内涵出发,从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和利益联结状况4个方面出发,构建了兵团农业产业化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其2005-2009年间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5-2009年间,兵团农业产业化整体上保持了逐年发展的态势,但是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公因子的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生产规模指标与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弱相关,表明兵团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更多的是依靠生产规模以外的因素;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因子系数为负值,表明现行利益联结机制不利于兵团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基于上述研究结论,给出了进一步促进兵团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