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GIS的网格化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发展现状以及大片区化工厂、建筑群雷电灾害风险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地理信息处理技术的网格化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建立包含高势层及其梯度、土壤散流层及其梯度、雷击密度层、直击雷防护效率层、电气电子设备抗雷击风险值、雷击燃爆风险值、人员密集度等指标在内的多层网格化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并以某化工厂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为例,对模型的应用做了示例,对模型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模型未来可能改进的方向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呼和浩特地区2014年21项重点建设项目雷电灾害损失风险进行分析,得出11种评估单体人身伤亡损失风险(R1)和经济损失风险(R4)的年平均值分别为1.31×10-5、1.14×10-4,建设项目潜在雷电灾害经济损失风险较高;雷电电磁脉冲是造成人身伤亡损失风险(R1)和经济损失风险(R4)的主要原因,雷击造成电子电器设备受损的事故逐年增加;为此,建议各级政府加强防雷减灾工作,关注重点项目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采取科学的防护措施,降低雷击造成的损失风险,从源头上消除雷击隐患。  相似文献   

3.
根据模糊理论和层次分析的方法,建立自然风景区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以三峡某自然风景区为例,选取符合该景区特性的准则层和方案层及其参数值,评估雷击人员伤亡损失风险,提出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评估结果表明:该自然风景区雷电灾害风险较高;闪电密度、雷电流强度、雷电预警和响应系统、直击雷防护措施以及防接触和跨步电压措施对该自然风景区雷电灾害风险影响程度最大;为了减小雷电灾害风险,该自然风景区应建立雷电预警和响应系统,设置临时避雷场所,完善直击雷防护措施以及防接触和跨步电压措施,并进行防雷装置安全性能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4.
基于IEC 62305-2的雷电灾害风险管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国际标准IEC62305-2雷击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的雷击灾害风险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结构。系统基于基础数据库,实现雷电灾害信息的检索与查询、数据统计以及输出,可为防灾减灾提供依据。整个系统主要由评价分析模块、基础数据库模块、决策支持模块和输出模块等组成。风险评估分析模块具有雷灾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等级划分功能。决策支持模块能够快速、准确提供雷电灾害的评价结果,提出灾害防护措施,计算灾害补偿的范围和数额,以及对防灾工程和拟建防灾工程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5.
电子信息系统雷灾风险评估方法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灾害是一种风险,防治灾害就是管理并降低或者消除风险。需要正确认识和评估风险,对于雷电灾害来说就是开展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进而实施合理的雷电防护。因此,雷击风险评估是防雷设计工作之前的最重要的环节,为了全面、具体实施全方位的雷电防护提供客观、准确、科学的依据,本文针对电子信息系统雷电灾害的特点,在详细分析各种灾害成因的基础上,通过理论计算,提出了对雷电灾害进行风险评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地铁属于人员密集场所,若发生雷击造成系统失效、故障、停运等,会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利用西安闪电定位仪观测资料分析西安地铁一号线沿线雷电分布特征,结合西安地铁一号线项目各类设施和系统特性,对采用单体雷电灾害风险计算以及电源系统雷击过电流估算等评估方法,对西安地铁一号线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车站及地上附属构筑物、变电所、车辆段与停车场建筑物应按照第二类防雷建筑物进行直击雷防护设计,且各自的损失风险均小于风险允许值,符合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雷击爆炸火灾事故数、雷击死亡人数、雷击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4项灾害影响因子.计算各因子与雷电灾害的灰色关联度和权重指数,对每年雷电灾害的危害程度进行评价,利用灰色灾变预测方法对未来出现重度以上的雷灾年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8.
化工企业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秀梅 《气象科技》2014,42(2):352-358
以沧州某化工项目为例,通过现场勘测和图纸分析,评估化工生产装置雷电防护现状。利用闪电定位监测资料统计分析项目区的雷电灾害特征,可能的影响、雷电危害分析等;参考IEC62305-2评估方法,有针对性的对项目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提出了风险控制措施和建议。结果表明:项目所在地雷击大地密度较大,雷电流幅值主要集中在20~60kA。雷电造成的人身伤害风险主要是由于雷电击中建筑物导致物理损害引起的,约占70.50%。其次是雷电击中相关管道和线路引起,约占29.37%,主要是电力系统。按照估算,各建筑基本达到防雷要求。对于区域内所有建筑物,雷击人身伤害风险都小于国际上通用的风险允许值,但原设计方案中缺少电压保护水平设计。对雷击建筑物、设施、管道和线路可能造成的自动化设备中断、误动作等导致的有毒物质泄漏、易燃事故发生等风险还需进一步加强风险控制措施。指出设计院将易燃等区域设计成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系统是雷电风险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简述雷电的成因、雷击的形式、雷击的选择性、雷击的破坏性以及对1971-2005年柴达木盆地及边缘各站点的雷暴日数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了柴达木盆地及边缘的雷暴分布特征、雷暴变化规律及雷电灾害的特点,提出了防御雷电灾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机场遭受雷击的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航空安全,因此机场的雷电防护十分重要。该文以贵阳龙洞堡机场为例,采用接地与电磁分析软件,分析了机场的雷电环境、土壤泄流性能以及雷电灾害风险,并基于此提出机场的雷电灾害防护重点,为减少或避免机场的雷电灾害风险,科学指导机场的防雷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雷电灾害易损性分析是雷电灾害区划的关键环节,根据滨州市雷电灾害事故的特点,利用资料统计、风险评估等方法对作为灾害承灾体的人、建筑物和设备进行易损性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数据分析表明,滨州市人员雷击易损性具有明显的城乡差异和地域特点,农村人口雷击伤亡数占总伤亡数的90%以上,雷击地点多为农田、大树下、野外简易建筑物等;建筑物雷击易损性从高到低依次为易燃易爆场所、公共建筑物、一般民用建筑物;设备雷击易损性从高到低依次为电力、通信、计算机网络和广电设备等,农村设备雷电防护重点是家用电器.  相似文献   

12.
广州市雷电灾害易损性分析评估和易损度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广州市2013—2015年闪电监测资料和2010—2015年雷电灾害资料,分析了雷击大地密度的空间分布和雷电灾害频度特征;并结合广州市人口密度、GDP等特征,选取雷击大地密度NG、雷电灾害频度P、生命易损模数L和经济易损模数D这4个参数作为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估指标权重,建立了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方程式,对广州市雷电灾害易损性进行分析,从而形成雷电灾害易损度区划。结果表明:天河为极高风险区,海珠、萝岗、番禺和花都为高风险区,越秀、荔湾、黄埔和白云为中风险区,从化、增城和南沙为低风险区。研究结果可为广州市雷电灾害易损度区划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龙衾颖  徐晓  谢海 《贵州气象》2012,36(Z1):28-30
该文通过查阅贵州近5a的雷电监测网资料以及金沙县大运煤矿所在县45 a气象观测资料,对该矿可能存在的雷电危险进行分析,提取雷击灾害风险评估参数,对金沙县高坪乡大运煤矿进行雷击灾害风险评估,指出隐患,提出防雷保护装置设计的补充和完善的对策、措施,以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正>1引言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要考虑项目所在地气象环境、地质和地理环境、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和发生雷电的可能性及后果,将这些诸多因素以数值或参数罗列表达,通过公式或绘图方法计算出项目雷击风险值与可承受的风险最大值,然后进行比较,进行经济损失、人员伤亡风险值估算,提出雷电防护设计指导。大气雷电环境评价是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基础,雷电监测网数据是进行大气雷电环境评价的基础要素,通过统计雷暴日、闪电定位、大气电场等数  相似文献   

15.
雷电灾害调查与鉴定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孟恒  张彦勇 《气象科技》2010,38(6):786-789
对雷电灾害调查与鉴定方法进行了论述。以雷电灾害调查与鉴定实践经验为基础,详细论述了雷电灾害调查与鉴定的基本原理、具体程序、灾害现场调查的详细内容、调查记录的整理要求、雷电灾害调查与鉴定报告的内容以及存档资料要求。将雷击灾害现场分为3类:原始现场、变动现场和伪造现场;将雷电的破坏类型分为直接破坏和间接破坏2种;指出了雷电的7种破坏方式;讨论和介绍了9种雷电灾害的鉴定技术方法以及鉴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列举国内外超高层建筑遭受气象灾害的案例,结合广西气象灾害风险区划资料,分析大风、台风、龙卷风、暴雨、雷电(雷击)、强降温等灾害与沿海超高层建筑的关系,以及可能造成的影响和潜在的风险,论述了超高层建筑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可实现最大安全与最小投资的统一.以期为广西沿海开展“超高层建筑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提供理由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可为区域规划及防雷减灾提供可靠依据.雷电定位数据资料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提高了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基于雷电定位数据的分析,采用定位误差圆覆盖法配合环境因素定性提取区域雷击风险因子,依据地形地貌及政治经济特点进行地理空间区划,分析雷暴活动时空频率分布特性,从雷电本身的特征分布规律研究限定区域内不同时域、不同雷电流强度造成的影响,建立区域雷击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以珠三角地区雷电定位数据资料为例的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区域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分析中具有较好的针对性、准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用桂林市13个气象观测站点50年的雷暴观测资料,以及近13年的雷电灾害记录,分析桂林市雷电变化特征及分布规律,利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选择雷电日数作为致灾因子,气候背景和地形地貌作为孕灾环境,人口及经济发展情况作为承灾体,对桂林雷电灾害进行评估.结合GIS提供的地理信息,完成桂林市雷电灾害风险区划.研究结果:东北方雷电风险等级低,西南方风险等级高;近年来雷电日数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周雪君  魏雪  黄朝善  刘晴 《气象科技》2016,44(4):686-691
以某综合体项目为例,结合项目所处区域的雷电特征、设计图纸、现场勘测所得地质和地形数据等资料,采用《雷电防护风险管理》IEC62305-2的评估理论和方法,对其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分析得出综合体项目雷电灾害主要为人员生命损失风险和经济损失风险。同时,为提高综合体项目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精准度,对某些特性因子及参数采用取平均数和面积加权的方法进行取值。通过分析计算得出:在直击雷及地电位均衡防护措施均较完善的情况下,其雷电灾害风险主要为因雷击电磁脉冲引起内部系统故障风险分量Rc(T)及RM(T)值偏高造成的经济损失风险。提出从电涌保护器的合理配置、屏蔽及合理布线等方面来降低综合体项目雷电灾害风险。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三明市市区及10个县(市)气象观测站1981-2013年雷电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得出了三明市雷电气候特征与变化规律.采用2003-2012年雷电灾害数据,从雷电致灾因子、承灾体因素考虑,选取雷击密度Ng、雷电灾害频度P、经济损失模数D和生命受损模数L作为分析雷电灾害易损度指标参数,通过广泛调研和抽样调查问卷,确定各要素所占权重,计算出三明市区及所属10个县(市)雷电灾害易损性风险值,确定了雷电灾害易损度区划分级指标,绘制雷电灾害易损度区划图,完成了雷电灾害易损度区划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