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果清 《地图》2006,(4):112-112,F0003
杨子器跋《舆地图》,是明代全国舆图的代表作,原图绘于明正德七至八年(1512 ̄1513年),已失。目前能见到的是明嘉靖五年(1526年)的重绘本。地图纵横165厘米×180厘米,绢底彩绘,现存于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博物馆,因年代久远,颜色已不是十分清楚了。1983年,此图被摹绘了三幅,分别藏于  相似文献   

2.
由于1983年华盛顿第一届D·C讨论会和1984年澳大利亚珀斯市ICA第12届会议决议的促进,日本地图学会成立了触觉地图专门委员会,确立了作为地图学一个分支的触觉地图的地位。增强了地图制作者的共同责任感。现将我们的工作和国际上的一些评价叙述如下: 1.触觉地图的一般知识 (1)触觉触觉与视觉的不同点,首先是对细小地物的分辨能力差。两点间空间可分的最小间隔,视觉平均角度为1分(距离30厘米约为0.1毫米),而指端的触觉平均为2  相似文献   

3.
正1929年8月,值北伐成功之际,上海世界舆地学社以《建国方略》为依据,面向全国编制发行《孙总理建国方略图》。这份定价壹圆六角大洋的地图共印制了3000余份,每幅长113厘米,宽103厘米,比例尺为1∶980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社"老板"屠思聪,出身图书出版商家庭,自建"世界舆地学社",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地图绘编"狂人",亲自参与了这份地图的编印。说到"狂人",《建国方略》的作者孙中山,在西方记者的笔下,比屠老板还要"疯狂"得多。  相似文献   

4.
《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为明建文帝四年(1402)朝鲜人根据中国的《声教广被图》和《混一疆理图》,画于丝织物上的地图。在这幅图中,不仅阿拉伯半岛画得相对准确,也画出了大体的非洲。《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为明建文帝四年(1402)朝鲜人画于丝织物上的地图,长一百五十厘米、宽一百六十三厘米,原藏日本京都西本愿寺,后归京都龙谷大学图书馆。1910年,京都大学教授小川琢治摹写  相似文献   

5.
潘晟 《地图》2021,(1):136-139
这张《上海交通路线地图》,宽31厘米,高20.9厘米,红黑双色印刷,它有两个特别之处:首先它是由个人独立编绘销售的地图,其次它是一种形式罕见的交通专题地图. 晚清以来,私营地图出版机构不少,也有个人独立编制的,但一般都会成立一个出版机构来经营销售.但是这张《上海交通路线地图》上只有个人落款,地图左上角边框处有"王光道编...  相似文献   

6.
《地图》1989,(3)
1987年《地图》第二期刊登了“论干片在地图制印中的可行性”。最近,笔者巧遇中国南极长城站站区图之急需完成。由于文字质量要求较高,故全部采用干片,并对干片的有关质量进行了跟踪,再次证明了它的可行性。一、基本情况该图幅面为65×65厘米,属大对开。原稿注记发灰,外文笔划较细,绘在0.075毫米的聚酯薄膜上,要求原大复制。拟定了以下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7.
针对常规地图复制存在的问题,现在有一种新的地图复制技术和设备-地图出版系统。本文着重介绍该系统应用于地图复制过程的原理、方法和特点。  相似文献   

8.
地图,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胡英 《地图》1999,(2):12-14
计算机科学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国内外的快速发展,给地图制图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在信息时代我们的地图制图行业处于怎样的地位,该如何发展自己的学科优势?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地图制图又存在怎样的缺陷?作为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的研制人员如何才能生产出优质地图?...  相似文献   

9.
一幅长90厘米、宽68厘米的丝绸地图最近面世。这幅由浙江省第一测绘院编制,湖南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英文对照丝绸版《中国·杭州旅游图》,除内容上表示旅游地图必备的食、住、行、游、购、娱乐等要素外,其外观质地与丝绸大方巾完全一致。据了解,这是迄今为止的国内公开出版的首幅丝绸地图。这幅丝绸地图由曾印制世界首张全彩色真丝绸报纸,获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杭州凯地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承印,采用国际标准书号,首印电力纺面料1000张,首版编号总印量为1000张,全部编号发行,编号不重复,具有一定的实用、观赏和收藏价值。国内出版…  相似文献   

10.
元地图     
正"元地图"就是人类最原初的"地图"。要把这个事说清楚,得稍微费一点功夫。这个事关乎地图学史,还与人类文明史乃至科技史都有关系。到目前为止,哪一张地图算是人类最原始的地图,众说不一。中国地图史一说就是"马王堆地图"(公元前168年),秦"放马滩地图"(公元前240年),中山墓"兆域图"(公元前400年)。总之到了战国时期就推不上去了。  相似文献   

11.
一、拓扑地图的概念地球是球体,地图是平面,无论什么地图都会产生变形。通常情况下,制图的目的之一就是使这种变形尽量小。但有一类地图却不同,它是在保持图形拓扑关系的前提下,故意使地图变形,以突出表示地图的主要内容。例如,图1是一幅世界人口地图,该图把各  相似文献   

12.
《浙江测绘》1992,(3):53-53
过去制作一幅军用地图需四年时间,现在一年就可完成,北京军区测绘大队完成的“地图套印工艺和平包装”这一革新成果,使制作军用地图的作业效率提高百分之二百四十三,成图周期加快三倍,材料费降低百分之五十七点四,人员减少三分之一。目前,该大队夺得全军优质地图评比第一名。至此他们巳连续四年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13.
民主德国生产一种小型旅游地图(见题图)。装在对折后成10.5×7.2厘米的硬封面纸内。当你展开时,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19.2×16.6厘米的、美观的东柏林地图。(见图1)这种图经过巧妙的摺叠,收起来可以插在上装口袋里,展开时象一朵彩色花朵开放,展平后就是一幅实用的地图。它既是地图,也是旅游的纪念佳品。它的摺叠方法和同硬纸封面粘贴的关系从图1可以看  相似文献   

14.
<正> 菲利普大世界地图集图名:Philip's Great World Atlas。编辑:B.M.Willett。出版地:London。出版者:George Philip Ltd。出版时间:1990年。地图页数:192。地名索引页数:144。开本:36×28厘米。乔治·菲利普有限公司是英国最著名的地图出版公司之一,已有150余年的历史,它所出版的多种地图集凭其质量而赢得了国际声誉。《菲利普大世界地图集》即是该公司出版的一部很有影响的中型普通世界地图集。  相似文献   

15.
由浦东新区规划管理局策划、上海市测绘院编制的《浦东新区英文地图》正式面世。其不仅是上海市地域的首张区县级英文地图,也是对改革开放30年来浦东新区发展新面貌的一次全新展示,该地图已在有关区域内免费赠阅。  相似文献   

16.
<正> 大清帝国全图图名:大清帝国全图。出版者:商务印书馆。版次:第一版。出版地:上海。出版时间: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地图幅数:25。开本:38×29厘米。该图集初版于光绪三十一年六月十五日,之后五年内,曾再版三次。图集包括全国总图和分省图,以八开本精装,从内容到形式已基本摆脱了古代地图的影响,是清末优秀的普通地图集。图幅内表示出了境界线(国界、省界、府界)、长城、电线、商埠、租界、铁路、地势、水系和居民地(省城、府城、直隶州、直隶厅、  相似文献   

17.
《地图》1991,(1)
1986年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的地图,是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一幅实物地图,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幅实物地形图,它证明我国先秦时期的地图学居世界领先地位。放马滩出土的地图共七幅。分别绘在四块大小相等的木板上。据曹婉如、张修桂、朱玲玲等专家论证,它的绘制时间为公元前三百年左右的战国后期,比我国经实测保存至今的最早传世地图——西安碑林中的《华夷图》和《禹迹图》早一千三百多年,比1973年湖南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图约早三百年。该地图包括今甘肃天水伯阳镇西北的渭水流域和一部分放马滩周围水系。地图中有关地  相似文献   

18.
余寿彭  孟立 《地图》1990,(2):35-37
珠光塑料膜胶印地图——简称珠光膜地图,是中国地图出版社地图科学研究所研制,的新型的地图产品。珠光膜地图,采用现代新型地图承印材料——地图珠光塑料膜及特殊胶印工艺,从1988年2月开始调研,论证、立项至1989年9月获得比较满意的成果。珠光膜地图的研制成功,为我国的地图种类增加了一个新品种,填补了国内空白。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诞生前夕,在解放不久的南京城,出现了一个地图编制机构——解放日报舆图部,8个月后的1950年5月,改名新华地图社。这是我国第一个公开编制出版地图的专营单位,以下是新华地图社的始末概况。 30年代由上海申报馆出版的小8开本《中华民国新地图》及其缩编本《中国分省新图》,泛称《申报地图》,以学术水平在科技界和教育界深受重视,在我国小比例尺地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抗战胜利后,原参与编绘者曾世英、方俊鉴于该图依据的资料已经陈旧,而前中央地质调查所图书馆  相似文献   

20.
纨扇地图──《富顺县与地全图》万邦(四川省自贡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四川省富顺县文物管理所收藏有一柄绘有地图的纨扇,纨扇为圆形,绢质,双面。正面绘有极为工细的彩色《富顺县舆地全图》,背面为楷书图记。团扇直径26厘米,地图为团扇内接四边形。图廓尺寸为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