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地理科学学科体系浅析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新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为地理科学带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中国学科及前沿领域发展战略研究(2021—2035)》地理科学的学科规划为契机,本文系统梳理了新时期地理科学的学科体系。根据地理科学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国地理科学可划分为综合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信息地理学4个二级学科,各二级学科下的三级学科也基本成熟,有些三级学科下的四级学科名称也在普遍使用。我们希望以这一新的学科体系为支点,完善地理科学的学科分支,推动地理科学框架下新兴学科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新时期国际及国家的战略需求。  相似文献   

2.
信息地理学学科体系与发展战略要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新  袁林旺  裴韬  黄昕  刘广  郑东海 《地理学报》2021,76(9):2094-2103
信息时代的到来极大地促进了地理科学的发展,地理科学的研究已从传统的自然地理空间、人文地理空间拓展到了信息地理空间,催生了信息地理学的发展,并逐渐形成了地理遥感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和地理数据科学3个分支学科。在《中国学科及前沿领域发展战略研究(2021—2035)》地理科学的学科规划背景下,本文梳理了信息地理学的形成、定义和学科体系,重点阐述了信息地理学的学科发展战略布局、优先领域发展目标和重点方向。以期本文有助于促进遥感、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回归地理科学,进一步强化地理科学研究,使其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和现代化,促进地理科学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3.
人文地理学学科体系与发展战略要点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樊杰  赵鹏军  周尚意  邓祥征  王琛 《地理学报》2021,76(9):2083-2093
本文属于《中国学科及前沿领域发展战略研究(2021—2035)》地理科学学科规划的系列成果之一,写作组在对人文地理学学科发展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判研的基础上,在本文中侧重介绍未来15年的中国人文地理学学科体系与发展战略要点。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地理分布格局形成和演变规律的一门学科。随着人类发展临近和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人类活动的经济社会过程对人文地理分布规律的影响越来越重要,社会科学研究思维和方法已成为探讨和理解变化的人文地理过程和格局的重要途径,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论也呈现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综合集成的特色。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成果产出,揭示了人类活动地理分布格局和演变的科学规律,成为调控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的科学基础,在国土空间规划、区域战略和区域政策制定、空间治理现代化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人文地理学的科学研究与决策应用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根据学科发展现状、趋势及主要产出结果,中国人文地理学可按照5个分支学科群进行学科战略布局,包括综合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乡村地理学、社会文化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各分支学科在新时期地理科学学科体系下,具有其优先发展领域与重点方向,相互协调,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4.
人地系统可持续过程、格局的前沿探索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樊杰 《地理学报》2014,69(8):1060-1068
本文结合笔者近年来在人文地理学前沿问题探讨的综述,阐释了人—地系统相互作用时空分异规律是现代地理学最高层级的科学难题、也是决定未来地理学前途的关键问题的认识,提出了截至目前开展人地系统综合研究所采用的“过程归纳、区域比较、定性分析、逻辑判断”等4个实用方法,并围绕着区域均衡、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地域功能、空间结构等4个前沿领域,讨论了影响区域发展格局变化的驱动力、自然圈对人类活动圈层的作用、综合地理区划原理和方法、以及“生活—生产—生态”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等研究的学术思想,探讨了“未来地球”框架下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意义和重要命题,认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基础研究和决策应用贯通”的复杂性科学基础理论体系和综合研究集成方法体系建设,将深刻影响着人地系统过程和格局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1《地理科学》是地理学综合性学术季刊.它的任务是反映我国地理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外地理学术交流,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为我国地理科学事业的发展和四个现代化服务.2 本刊主要刊登地理科学各学科,包括自然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人文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地图学以及遥感遥测、信息系统等新技术新方法在地理科学中应用方面的论文、综述、研究报道、书评、学位论文摘登、学术活动等.3 来稿要求  相似文献   

6.
自然地理学创新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自然地理学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建立以来一直是立所的核心学科,长期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使命,在综合自然地理、气候、地貌、水文、土壤地理、生物地理、化学地理等各学科领域取得一批重要科技成果和进展,奠定了自然地理各分支学科在国内外的优势,为国家科技创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回顾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地理学的创新发展历程,总结了自然地理学取得的学术成就与标志性进展,并展望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地理学未来发展,提出以陆地表层要素—过程交互作用机制,陆地表层格局动态研究,陆地表层系统过程的综合集成与模拟,陆地表层系统有序人类活动的可持续范式和调控机制为核心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自然地理学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的基础学科,也是地理学综合研究的基石。本文在梳理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思考了新时代自然地理学的发展方向。在全球环境变化驱动下,自然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在传承中得到新的发展。自然地理学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主要表现为自然地理过程综合与深化、陆地表层系统集成、陆海相互作用和区域生态环境管理应用等方面。自然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发展需要面向全球环境变化和人类需求,探索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开展多要素多过程集成研究,发展并完善地理模型,模拟和预测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和政府决策。在发展过程中,亟待关注以下前沿领域与方向:①地貌学需要重点加强地貌学与全球环境变化及人类活动关系研究;②生物地理学有待深化属性地理学、全球变化生物地理学等前沿领域的探索,连接变化背景下的生物地理空间分布与人类需求;③水文学需要开展多要素、多过程、多尺度的综合集成研究,发展生态水文学、社会水文学、水文形态学等新兴学科领域;④自然地理学有待全方位介入气候变化研究,在气候变化国际重大研究计划、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支撑功能;⑤综合自然地理需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聚焦人地系统耦合研究,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生态安全格局与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作出积极贡献;⑥自然地理学需深化耦合自然与人文要素及过程研究,建立发展复杂系统模拟模型,分析和模拟变化环境下的自然、人文要素耦合机制和陆地表层系统动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多种资料,梳理了1912—1949年中国地理学者姓名、生卒年、籍贯、领域、教育与工作经历等数据,从来源、增长、结构3个层面讨论当时中国地理学者发展进程。研究发现1912—1949年间:① 地理学者在来源层面可分舆地学者、外聘地理学者、现代学制培养地理学者(含有交集关系的国内培养学者、留学培养学者、跨学科学者)3种类型,不同类型群体对地理学者发展的影响差异明显;② 地理学者数量发展可分1912—1927年波动增长,1928—1939年持续增长,1940—1941年急速增长和1942—1949年放缓增长4个时期;③ 中国地理学者学科结构、领域结构、学缘结构、地域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等方面均表现为失衡但失衡程度趋于降低的态势;④ 地理学者发展与地理教学、研究机构发展关系密切,特别是高等地理教学机构对地理学者发展有多重影响。1912—1949年中国地理学者的发展为中国科学地理学的持续进步奠定了人才基础,其过程同时是中国近现代地理学转型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9.
地理科学是提升人类对地球表层认知、探索人地关系、解决资源、环境、发展所面临的复杂问题的重要支撑。引领科学发展,支撑领域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培育,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使命与职责。追踪地理科学领域前沿,优化学科布局并开展战略引导是基金委地理科学学科工作的重要任务。以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理科学领域4 479项申请书为样本,运用词云分析方法,对申请书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剖析了地理科学及各分支学科的研究热点。结果表明:“深度学习”“气候变化”“生态系统服务”“高光谱遥感”“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等是2021年地理科学研究内容与方法的热点关键词。在分支学科间交叉融合方面,信息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共现关键词主要有“空间分析模型”“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机器学习”等;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共现关键词主要有“生态系统服务”“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可持续发展”“情景分析”等;自然地理学与信息地理学的共现关键词主要有“遥感监测”“尺度效应”“机器学习”“数字土壤制图”等。未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从关键词设置、学科间交叉融合等途径入手,进一步从战略层面优化地理科学研究布局,引导科学家聚焦地理学基础理论与热点前沿问题,服务碳中和、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相似文献   

10.
从《地理学报》看80年的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建  樊新生  罗庆 《地理学报》2014,69(8):1093-1108
《地理学报》发表的论文具有“高、精、特、实”的特点,评述《地理学报》的经济地理学论文可更加简洁地勾勒出经济地理学的整体“骨骼”。本文基于80年来《地理学报》发表的421篇经济地理论文,从论文数量、发展脉络、研究范式、面向国家需求、学科发展变化等方面梳理了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总结了相关研究特点。论文统计表明,经济地理学研究不断发展,各学科发展很不均衡。呈现密切联系经济发展中的新问题、从经济增长研究转向可持续发展研究、从与自然关系密切的要素研究转向人文要素的研究、研究领域从注重物质生产转向非物质领域等特征。分支学科发展侧重于区域、工业和农业,但交通、商业服务业、城市等也呈增长趋势。学术思想来源多元化、研究尺度多样化、研究方法定量化。总的来看,中国经济地理学呈现出紧密服务国家需求、侧重宏观研究、侧重经济增长、侧重应用型研究的研究特点,但在微观研究、综合研究、理论凝炼方面逐步加强。  相似文献   

11.
当代地理学面临自然-人文二元化、学科过分分化、失去雄心壮志且健忘等问题,统一地理学受到挑战。从自然地理学先驱们探讨人类活动及其影响着手,对自然地理学的人文化进行回顾,并论述其最新进展;从自然生产视角探讨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的交叉性。基于两大分支学科的最新发展趋势和解决问题的面向性,提出围绕重大问题,超越自然-人文二元化,加强对话,加强统一地理学,以便加强学科认同并对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韩勇 《世界地理研究》2015,24(4):122-130
系统总结了2000年以来英语世界人地关系研究在认识,方法和应用方面取得的进展,通过总体评价提出了以资我国人地关系研究借鉴之处。无论是在学科内还是在学科间的交流中,地理学人地关系研究传统依然保持着强劲的生命力,并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在认识上,地理学环境研究的复兴与学科内的融合是实现统一地理学发展的桥梁,学科间的交叉拓宽了人地关系研究视野;在方法上表现为依托现代技术的方法综合,即在复杂系统科学的背景下,建构以关系思考为本的评价模型;在应用上以人地关系之人文关怀和对自然环境的尊重解决从全球到地方尺度的贫困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并为其他学科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行为地理学围绕空间与行为间的关系这一学科核心,不断完善理论基础、深化研究方法、拓展研究议题,逐渐走向多元化和社会化,发展成为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其理论、方法以及相应的成果也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中。论文首先对行为地理学研究在理论、方法和应用方面的跨学科基础进行梳理,进而从城市规划与设计、移动性规划与管理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与治理3个方面阐述行为地理学与不同学科相结合的应用,试图探讨行为主义思想对于地理学和相邻学科产生的影响,厘清围绕行为地理学开展应用研究的学科交叉脉络,进一步推进行为地理学的跨学科发展,探索未来的研究与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4.
Chen  Fahu  Wu  Shaohong  Liu  Hongyan  Yang  Xiaoyan  Liu  Jianbao 《地理学报(英文版)》2022,32(9):1642-1653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Physical geography, one of the branches of geography, is the basic discipline of geographic science. And it is the scientific foundation of ecology, environmental...  相似文献   

15.
人文地理学科学化的总体目标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玉麒 《地理学报》2011,66(12):1587-1596
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但无论如何,科学化应是人文地理学的基调,是中国人文地理学未来发展的基本选择和必由之路.无论是学科属性还是我国经济社会建设需求,人文地理学科学化不仅不是一个被动的目标而应该成为我们的主动追求.其基本目标有2 个:一是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体系,需要进一步发现新的区域空间结构模式、构建中心地等级体系演化模型,以及从类型学和发生学2 个角度梳理不同空间结构模式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等;二是构建一套相对成型的空间分析方法.将区域分为均质区域和功能区域,并进一步分解为点状、线状和面状3 大要素,寻找处理这3 大要素各自及相互之间内在空间耦合的表达技术,成为本文展开人文地理学空间分析理论框架的基本思路.其中,可达性分析技术的拓展、计量经济模型与空间分析技术的融合、综合性时空谱系空间分析方法体系的构建、依赖于空间概念拓展的新的空间分析技术的出现等,则是未来人文地理学空间分析的重要领域.为实现上述目标,需要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融合资源环境基础、基于发生学视角的历史过程的长时段分析,以及充分利用现代分析技术等.  相似文献   

16.
论地理学面临的挑战与发展   总被引:22,自引:10,他引:12  
陈国阶 《地理科学》2003,23(2):129-135
地理科学研究地球表层系统特定时空层次下的系统有序度和变化。其发展正面临着几大挑战:①地球表层系统的复杂性难以精确定量描述;②人地关系变化速度超过人类认识与预警能力;③地球表层系统的模糊性与科学价值精确性存在矛盾;④地理学与其它学科的竞争剧烈;21世纪地理学研究主要趋势:①地理学研究人文化;②界面研究将成为自然地理研究热点;③全球研究是地理学重大题材;④地理学研究生态化;⑤山地研究将成为地理学重大领域;为着地理学的顺利发展,建议:①造就地理学思想家和战略家;②进行地理学方法论的集成和创新;③寻找适合各时代认识水平的定量化方法;④重点突出与人类命运攸关的重大课题,创立有震撼性、权威性的理论和成果。  相似文献   

17.
从部门自然地理学到综合自然地理学、中国综合自然区划、三个自然地理方向及其综合研究、以综合自然地理学为基础开展应用研究等四个方面论述了黄秉维教授的学术思想及对地理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