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广东气象》2020,(3)
利用佛山市2014至2018年8个环境国控站观测的近地面6种污染物质量浓度数据,结合同期气象数据,采用多种统计方法,分析佛山近5年来近地面O_3质量浓度日、周、月的变化特征,同时探讨了主要影响因子和气象要素阈值。结果表明:(1)佛山市O_3污染天数和浓度均呈现增加趋势;(2)日变化表现为单峰分布,峰值出现在15:00前后,出现时间和其它城市较一致,其前体物CO、NO_2则在15:00前后出现谷值;(3)O_3前体物质量浓度休息日高于工作日,O_3质量浓度周末低于工作日,和广州表现较为一致;(4)当日均气温高于26℃、相对湿度介于40%~70%、气压低于1 010 hPa、日均风速低于2 m/s、日照时数大于6.5 h时,有利于O_3生成并造成臭氧超标;(5)佛山O_3质量浓度与PM_(10)、PM_(2.5)、SO_2质量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干旱气象》2017,(3)
利用2013—2015年廊坊市环境监测数据及同期气象资料,采用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廊坊市臭氧浓度的日变化特征、超标规律以及气象因素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浓度的日变化特征明显,为"1谷1峰"型,每日07:00—08:00左右达到谷值,15:00—16:00达到峰值;臭氧超标只集中出现在春季、夏季与秋季的部分月份,1—3月、11—12月不存在臭氧超标情况,超标现象日变化特征明显,主要出现在11:00—20:00。气象因素对臭氧浓度的影响很大,风向为西南风与东南风时臭氧超标率较高;臭氧超标时,地面天气类型主要为高压后部或高压底部,高空天气类型主要为脊前西北气流或平直西风环流;臭氧浓度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温度、日照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利用2004年以来东亚地区10个本底观测站大气φ(CO2)观测资料,分析了各站大气φ(CO2)的变化特征及其各站之间的差异,讨论了下垫面特征、源汇作用等对φ(CO2)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0个本底站大气月均φ(CO2)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高值多出现在冬春等寒冷季节,而低值则多出现在6—9月,属于北半球的夏季;大气φ(CO2)日变化趋势较为一致,15时(当地时间)前后达到全天最低,随后φ(CO2)升高,并在日落后继续积累,至清晨7时(当地时间)前后达到全天最高,之后φ(CO2)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而逐渐降低,且平均φ(CO2)水平与下垫面植被量成反比,φ(CO2)日变化的幅度与下垫面植被量成反比.作为全球基准站之一的瓦里关山站,2004—2008年φ(CO2)年均值逐年增加,年增长率为2.28×10-6/a. 相似文献
4.
利用青藏高原东北部城市西宁2015—2017年O_3质量浓度和各气象要素数据(紫外辐射、最高气温等),分析近地面O_3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地区臭氧平均质量浓度呈现单峰型日变化规律。每年6—8月O_3质量浓度最大,12月至翌年2月最小。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统计分析,6—8月污染天气O_3占首要污染物总天数的72%。O_3与NO_2、CO呈极显著负相关,臭氧日最大1 h平均质量浓度与紫外辐射、日最高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日平均气压、日最高气压、日最低气压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日平均相对湿度相关性不显著。不同季节不同高度风速大小和风向频率对O_3质量浓度影响不同,500 h Pa盛行风向以WNW为主时有利于扩散。2017年青海省大部地区O_3月平均质量浓度总体呈先增加后减小变化趋势。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的地区,O_3质量浓度升高越早。降水量的差异对O_3质量浓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近五十年中国西北地区夏季降水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中国气象局信息中心提供的西北地区1951~2005年夏季月平均资料集和1958~2002年ERA40资料, 分析近五十年来西北地区夏季降水场的主要变化特征, 及与之相关的大尺度水汽输送和环流场变化, 讨论大尺度环流指数如涛动、 极涡、 赤道太平洋Niño3.4区海温与西北地区夏季降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近五十年西北西部尤其是南疆的降水增多, 与西伯利亚 (50°N~60°N, 40°E~70°E) 上空位势高度增加和伊朗高原 (35°N~42.5°N, 60°E~75°E) 上空位势高度减少有很大关系。1987年后, 西北西侧水汽辐合也是该区降水增多的一个重要因素。西北东部降水受海温影响大。此外, 北大西洋涛动、 极涡面积可以反映近几十年来西北降水西增东减的年际波动。极涡面积大小与西北降水第一模态相关性尤其突出, 可以作为考察西北降水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7.
利用2012年6-8月31个自动观测站点气温资料,分析了北京中心商务区(CBD)夏季近地面气温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并将CBD地区夏季气温监测数据与朝阳区气象站同期地面气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下垫面类型和人为热排放等差异是直接影响城市中心商务区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的主要原因。人口密集区、高层建筑与柏油路面集中区成为夏季月平均气温高值中心,较绿地覆盖区域的低值中心偏高约1.0 ℃;夜间人类活动及车辆使用造成的人为热排放是导致夜间城市地面气温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而白天气温空间差异相对减小。CBD地区与朝阳站平均温差存在较明显的周内和日内变化韵律,且白天和夜间二者温差基本都为正值,但夜间的差值更加明显,即CBD地区平均气温一般高于朝阳站,表现出明显的附加城市热岛效应,而且这种附加城市热岛效应具有同城市热岛强度相近的日内变化规律。进一步分析表明,不同天气条件下CBD区域的附加城市热岛强度表现出显著差异,晴好微风少云天气情况下,附加城市热岛效应更明显,主要表现在夜间;阴天、高湿天气条件下,附加城市热岛效应在白天和夜间均较弱;降水天气条件下附加城市热岛效应日夜差异最小,说明日照和太阳辐射在引起附加城市热岛效应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不同天气条件下CBD地区内部的附加城市热岛效应空间分布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9.
10.
海口市近61a夏季气温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海口市观测站1951—2011年的逐日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Mann-Kendall检验和Morlet小波变换等方法,对海口市近61 a的夏季气温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海口市近61 a夏季气温上升明显,其中最低气温的升高趋势远大于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日较差呈明显减少的趋势,炎热日数呈增加的趋势,其中20世纪90年代开始炎热日数明显增多。②海口市夏季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在1988年发生突变,最高气温的突变发生在1995年。③小波分析揭示了夏季气温的周期演变特征,普遍以24 a、6~8 a和12~14 a年际变化周期为主。 相似文献
11.
近50年上海地区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上海地区11个气象站1960—2009年的日照时数、云量、水汽压、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等气候统计诊断方法,分析了上海地区日照时数年际、季节的变化特征以及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影响日照时数的气候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60—2009年期间,上海地区日照时数呈显著减少的趋势,其中夏季、秋季和冬季的日照时数显著减少,春季日照时数变化不显著。1980年是上海日照时数减少突变的时间点,是日照时数由正距平占优势转为负距平占优势的转折点。空间上,整个上海日照时数在过去50年均呈减少趋势,并且由北向南减少趋势逐渐减弱。上海年日照时数与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呈显著负相关,年日照时数的减少与年降水量的增加有关。上海各季日照时数与云量、水汽压和降水基本都呈显著的负相关,夏季日照时数减少主要是由降水量的增加造成的,冬季日照时数的减少与水汽压和降水量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2.
呼和浩特市近46年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呼和浩特市1961—2005年逐月日照时数以及与日照变化相关的总云量、低云量、烟雾日数和浮尘日数等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呼和浩特市日照的变化及日照减少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日照时数近46年减少了377小时,减少趋势非常明显,并呈阶段性变化;1989年之前为日照时数偏多期,从1987年日照时数开始减少,在90年代之后下降趋势明显加快。这与20世纪90年代之后低云量、总云量和雾日数增加的增加趋势相一致。说明90年代后期低云量、总云量和雾日数的增加,是导致呼和浩特市日照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利用承德国家基本气象站1961—2021年的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滑动平均、距平法和t检验等方法,对承德市近61年日照时数的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61年承德市年日照时数呈显著减少趋势,四季日照时数也呈减少趋势,以夏季减少趋势最为显著,因此日照时数的减少主要体现在夏季的减少。年日照时数与低云量和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低云量和相对湿度的显著增加是年日照时数和四季日照时数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风电场对大气边界层结构特别是湍流特性的影响是能源气象领域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以河北省尚义县麒麟山风电场为研究对象,选取该风电场内70 m测风塔2006-2019年数据完整且连续性较好的每年5月的测风数据,将观测时段分为风电场建成前(2006-2009年)和风电场建成后(2010-2019年),对比分析了有无风电场近地面湍流强度的差异。结果表明:风电场建成后湍流强度向高值区偏移,即近地面湍流增强,并且夜间湍流强度增加程度比白天大。湍流强度随风速的增加有减小的趋势,风电场建成后,70 m湍流强度显著增加的风速区间夜间为4~15 m·s-1,白天为4~14 m·s-1;50 m湍流强度显著增加的风速区间夜间为3~15 m·s-1,白天为3~12 m·s-1。风电场运行使湍流强度在昼夜均有增加,白天各时刻50 m湍流强度增加程度均稍大于70 m,夜间70 m湍流强度增加程度大于50 m,最高可增加121%,风电场建成运行后,50 m和70 m湍流强度差异减小,白天和夜间湍流强度差异减小。 相似文献
15.
近50年环渤海地区夏季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环渤海地区1961-2008年夏季60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序列,使用EOF和REOF方法将环渤海地区划分为4个区域,分析了近50年来环渤海不同区域夏季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夏季降水存在明显的区域一致性以及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降水总体呈下降趋势;各区夏季降水都存在2~3年的年际周期,辽东半岛和环渤海北部区域存在10~11年、环渤海西部和山东半岛存在14~15年的年代际周期;辽东半岛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山东半岛在70年代初期都发生了降水由多到少的显著突变,而环渤海北部和西部地区在90年代后期降水出现显著突变. 相似文献
16.
江南地区近50年地面气温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利用近50年(1951—1999年)中国160个测站的气温资料,通过距平、二项式系数加权平均法、最大熵谱、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江南地区气温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间江南四季气温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春、夏、秋、冬季气温的气候趋势系数分别为0.16,-0.08,-0.02和0.29,冬季及春季变暖较明显.夏秋季则稍稍变凉。各季气温变化的周期也不相同,夏季气温异常表现为3.6年的主周期和2.5年、5年的次周期,冬季气温异常表现为6.3年主周期和3.3年的次周期。 相似文献
17.
基于1960—2013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34个气象站逐日最高气温和相对湿度资料,利用高温热浪模型,辅以趋势分析、突变检验及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近54年京津冀地区热浪时空变化特征,探讨城市化对热浪变化的影响,并尝试寻找对热浪异常具有稳定指示意义的环流因子。结果表明:1960—2013年京津冀地区热浪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以20世纪70年代中期为转折,热浪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京津冀地区热浪空间格局变化整体呈南减北增,东南平原区热浪呈下降趋势,北部生态涵养区呈现增加趋势;在区域尺度上,城市化或迁站影响并未改变北京极端热浪变化趋势,主要影响以轻度和中度热浪变化为主;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青藏高原反气旋环流与京津冀地区热浪异常关系最为显著,对热浪异常是一种稳定且强烈的指示信号。当青藏高原高空反气旋环流异常偏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明显偏北,京津冀地区发生超级热浪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14年夏季成都市3个国控环境监测站(金泉两河,君平街和梁家巷)O3、NO2及PM2.5逐时观测数据,结合国家基准站温江站的气温、湿度、风速、风向、太阳辐照度、降雨等地面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分析O3的日、月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探究前体物及气象因子对O3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成都市O3-8 h平均浓度为104.4 μg·m-3,O3超标率为2.8%—15.3%。O3浓度6月最高,8月最低;呈现明显的“单峰型”日变化特征,午后15:00达到峰值。O3与NO2呈现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与PM2.5无显著相关性。高温、低湿、强太阳辐射有利于O3的形成;风速为2.5—3.0 m·s-1,风向为南风时,O3浓度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9.
根据改革开放后近30 a(1979—2008年)来黔南自治州降水资料和干旱、洪涝资料,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该州夏季(6—8月)的降水变化特征进行统计并结合灾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州各站夏季降水量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均有所提高,降水更加集中于夏季,但各地夏季降水变率较大,降水相对变率≥20%时易发生干旱或洪涝灾害,而降水相对变率≥30%时会发生显著的旱涝灾害。 相似文献
20.
《气象科学进展》2019,(5)
对荆门市境内荆门、钟祥、京山三站1961—2017年逐月日照时数、总云量、低云量、水汽压、相对湿度、能见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荆门、钟祥两站年、季日照时数均为显著的减少趋势,其中减少速率最大的是日照时数,夏季减少最多,秋、冬季次之,春季最小;20世纪60—70年代日照充沛,80年代为过渡时期,90年代以后日照时数减少的趋势加剧。京山站夏季减少趋势显著,秋、冬两季为不显著的减少趋势,春季为不显著的增加趋势。年日照时数异常出现过11站次,季日照时数异常出现过33站次,均以异常偏多为主;能见度显著下降是造成年/季日照时数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总云量、相对湿度和水汽压增加也是个别季节、个别站点日照时数减少的原因;京山站日照时数下降趋势小于荆门、钟祥两站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能见度下降趋势较小,这可能与京山县的地理环境以及经济发展模式对环境的破坏较小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