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历经162天,航程3万多公里的“海洋六号”船全面完成2014年深海资源调查航次和中国大洋32航次的科考任务,于11月5日上午10时返抵广东东莞海洋地质专用码头。  相似文献   

2.
信息博览     
<正>"海洋六号"再赴太平洋6月26日,"海洋六号"船从广州东江口海洋地质专用码头启航,远赴太平洋执行中国地质调查局2017年深海地质航次和中国大洋41B航次科考任务。此次科考分六个航段,总航程约2.2万公里,时间为240天,计划2018年2月返回广州。  相似文献   

3.
正当地时间9月30日14时30分,停靠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波纳佩州的中国自然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六号"船,在完成补给和一系列外事活动后,满载中密两国人民的深情厚意和当地各界人士的美好祝福,缓缓驶出港湾,走向深海。此次波州之行,注定会被载入"海洋六号"大洋科考史并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4.
科技成果     
正"海洋六号"海底取样长度破纪录"海洋六号"在中太平洋作业区第11站位进行了该航段第二个超大型重力活塞取样作业,经过近6个小时的作业,取样器从6000米深的海底顺利返回,收获样品长度达13.7米,打破了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大洋调查航次历史上取  相似文献   

5.
《国土资源》2012,(8):22-25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今年该局共安排了"海洋六号"等4艘调查船,在南海北部西沙海槽等3个海区展开7个航次的综合调查,对我国南海北部的"可燃冰"资源开展了地质取样、海底摄像、浅层剖面、多波束调查,并采用了高分辨率二维地震、准三维地震等调查手段,以及海底地震仪、水下机器人、海底可控源电磁等新方法和新手  相似文献   

6.
正2月13日,2020年缅甸专属经济区海洋与生态中缅联合科学调查在仰光港口启动。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主持启动仪式,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和缅甸外交部出席见证。中缅海洋科考合作是自然资源部印度洋联合海洋与生态研究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除了中缅合作之外,还包括此前完成的中国—斯里兰卡海洋科考合作,  相似文献   

7.
正5月12日,我国"科学"号海洋科考船完成首个科考任务返回青岛母港。在本次航行中,"科学"号科考船携带丰硕的成果满载而归:在冲绳海槽发现了2个"黑烟囱"、4个热液溢流区,采集到硫化物、岩石和沉积物等地质样品30多件。"科学"号首航承担的是中国科学院海洋先导性科技专项和国家"973计划"项目的西太平洋  相似文献   

8.
<正>12月20日至21日,第六届浙江省海洋知识创新竞赛海洋知识类竞赛半决赛和总决赛在浙江海洋大学举行。来自全省25所高校的43名选手,为角逐进军全国总决赛的3个省级推荐名额展开了激烈比拼。今年以"学知识,爱海洋"为主题的第六届浙江省海洋知识创新  相似文献   

9.
2008年,第6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自2009年起,将每年的6月8日定为"世界海洋日"。根据李长春同志的批示精神,从2010年起,把"全国海洋宣传日"活动与"世界海洋日"整合起来,把每年的6月8日定为中国的"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广西为沿海省份,大陆海岸线长达1595公里,拥有浅海面积6488平方千米,海洋资源丰富而独特。如何科学规划,严格管理这片蓝色国土?广西海洋局局长张创智在2010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来临之际发表了高见。围绕2010年全国海洋宣传日主题"关爱海洋——我们一起行动",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在读博士王永生从3个方面进行深入而全面的解读。本刊特将这两篇文章刊载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6月8日是第11个"世界海洋日"和第12个"全国海洋宣传日"。6月6日上午,2019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浙江主场活动在温州市洞头区东岙沙滩举行。美丽的海洋蕴育出洞头秀美的海岛风光,有着"海上花园"的美誉。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的活动主题是"珍惜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辽宁的宣传主题活动不仅走进了课堂,还走进了社区,走到了广大群众身边。大连市、丹东市、锦州市的海洋管理部门在系列宣传活动期间还免费向公众开放海监执法船供市民参观。系列宣传活动,共发放海洋知识宣传折页、宣传品等1000余份,发送宣传短信500余条,向社区、学校捐赠海洋科普类读物400余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组织专家对中国大洋23航次报告进行验收。专家组审阅了航次资料和样品测试数据汇交情况,听取了航次首席科学家何高文的汇报,一致同意通过验收,报告评审为优秀。经过近两年的室内研究,项目主要取得了五方面研究成果:获取7000米级下潜区地质和环境资料,提出了"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下潜区方案;揭示了新调查海山的地形地  相似文献   

13.
<正>2010年6月8日是第2个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对应于联合国世界海洋日"我们的海洋:机遇与挑战"主题,我国确定的海洋日宣传主题为"关爱海洋──我们一起行动"。这个主题告诉我们:大家都应该关爱海洋,海洋的保护需要我们一起用行动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正6月8日是第11个世界海洋日和第12个全国海洋宣传日。6月6日,广西2019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动在北部湾大学开幕,来自广西海洋领域的专家、学者、社会团体和高校师生,以及来自东盟十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现场交流各国海洋文化、海洋保护经验。广西自然资源厅副厅长、广西海洋局局长蒋和生表示,  相似文献   

15.
<正>"星火燎原"、"奋斗发现",这是地质部老部长李四光为第一代海洋地质调查船"星火号"题名时对中国海洋地质事业的寓意和心愿。作为海洋科学调查与研究的基础平台——调查船,伴着半个多世纪的风雨,装备从简陋到精良,力助调查工作从近海迈向远海、走向大洋、登上南极,在海洋地质、海底矿产、环境工程等方面研究中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一起与新中国海洋地质事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时过境迁,当时的第一艘海洋调查船是什么样,海洋地质调查船都有哪些?本刊选登主要海洋地质调查船和部分科考船图文简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有那么一支地质队员,怀揣着海一样博大的情怀,承载着海一样宏大的理想,为了祖国的地质事业扬帆起航……68位中国远洋科考队员,告别亲人,肩负着祖国的期望和历史的重任,搭乘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一流科考船——"海洋六号",向万里之外的太平洋深海勘查、探寻宝藏、完成使命……是什么让科考队面临新工区、新设备、新队员、新考验时,不畏艰难、勇于挑战;是什么让他们面临  相似文献   

17.
2008年恰逢国际海洋年10周年。国家海洋局和全国人大法工委、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和中宣部新闻局联合22家单位和部门于7月18日在青岛启动"全国海洋宣传日"活动,今年的宣传主题为"海洋与奥运"。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我国研制的ZYZY型海洋重力仪弹性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作了论述。研究了消除各种外界干扰的影响,并以实验数据说明了仪器的各种性能指标。文章最后详细地叙述了海上三次测量时的海况和测量的精度。第一航次:ZY№1 m=±1.92毫伽,ZY№2m=±3.05毫伽;第二航次:ZY№1m=±1.69毫伽,ZY№2m=±2.40毫伽;第三航次:ZY№1m=±2.52毫伽,ZY№2m=±2.05毫伽。  相似文献   

19.
<正>为弘扬海洋文化,增强人们的海洋意识,2010年6月8日,广西海洋局在南宁市开展全国海洋宣传日活动。此次活动的主题为:"关爱海洋——我们一起行动",号召人们爱护海洋、保护海洋、关爱海洋,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信息博览     
正中国地质调查局创新科普宣传模式4月22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普办公室、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沈阳地质调查中心、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共同承办的"李四光地质科普讲坛"在线上开播。李四光地质科普讲坛是地调局地学科普讲座的品牌活动,也是自然资源部第51个世界"地球日"活动周的示范活动。本次讲坛利用地调科普公众号、矿业界直播平台,举办了3期李四光地质科普讲坛。直播以"追寻三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