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桂娇  刘小琴 《水文》1989,(2):8-10
中小河流流域内配套雨量站网的合理化布设问题,仍然是雨量站网规划中的重要课题。本文试用新安江四水源流域水文模型,对江西雨量站网实验区内所观测到的高密度雨量站点资料,以流量作为目标函数,重演水文站的出流过程,在给定允许误差条件下,确定了最佳配套雨量站数。  相似文献   

2.
郭浩 《地下水》2019,(3):185-187
雨量站的合理布设是及时掌握雨情信息的关键,对区域防汛决策十分重要。结合信息熵的理论方法,按照雨量站雨量时段变化、雨量站数空间变化,依据最大和最小信息熵的计算原理,以辽宁西部某流域为研究实例,对该区域的雨量站信息时空分布的不确定进行了研究,并结合研究的雨量站点信息传递度和信息空间变化度两个指标对区域内的雨量站点进行优化布设。研究成果对于地区雨量站点的优化布设具有重要的方法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山洪灾害监测雨量站网密度分析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舒大兴  韩金山 《水文》2011,31(5):64-67
暴雨是诱发山洪的主要原因,雨量监测站网的布设至关重要。本文采用抽站法和流域水文模型法对江西遂川江流域雨量站网密度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允许误差控制下的最少监测站数量。对比分析站网密度公式计算结果,大流域内的子流域区划对雨量站数量有很大影响。综合考虑流域特征、地形起伏及流域内人口密度、社会经济水平等因素修正的站网密度公式,为无资料地区山洪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雨量站网布设对水文模型不确定性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雨量站网布设会影响径流模拟精度,研究不同雨量站密度和空间分布的径流响应规律对提高径流模拟精度和减小不确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应用新安江模型和HBV(Hydrologiska Fyrans Vattenbalans)模型,以湘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贝叶斯方法比较分析在不同雨量站密度及空间分布下径流模拟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增加雨量站密度可以降低面雨量的估计误差,使模型在不同的雨量站空间分布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通过优化雨量站空间分布,可以减小雨量站网布设导致的模型不确定性,从而提高径流模拟精度;在相同的降雨输入和参数采样方法下,新安江模型和HBV模型对降雨输入导致的不确定性响应规律具有相似性,但是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湘江流域新安江模型的模拟精度更高,而HBV模型的不确定性更大。  相似文献   

5.
DEM支持下的梅雨区雨量站网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莉君  张静怡  孔胃 《水文》2019,39(2):67-71
雨量站网是水文站网整体功能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雨量资料的准确性和代表性,将直接影响洪水预报的精度,科学地规划和优化雨量站网,使雨量资料最大程度地反映流域的实际降雨情况,可以大大提高洪水预报系统的精度。根据水文技术发展的现状,采用抽站法,基于GIS技术,加入地形、气象等下垫面因素综合考虑,对梅雨地区雨量站网进行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6.
冀东沿海滦河以东地区雨量站网密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多级雨量站网的面雨量误差分析方法对冀东沿海滦河以东地区站网密度进行分析,求得满足面雨量精度要求的最适宜的站网密度.对今后该地区的站网布设提供可供利用的数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江西雨量站网实验区系统资料,对“大流域套小流域、稀站网套密站网”的分级方法进行了验证分析。这种方法只需最小流域高密度雨量站网资料,即可据以分析面雨量与站网密度之间的关系,获得比较合理的成果,可供降雨特性较均匀的地区应用。  相似文献   

8.
张静  王本德 《水文》2007,27(3):31-34
在分析历史降雨资料的基础上,建立流域内各雨量站点雨量与流域平均面雨量的相关关系。结合流域水文站分布图选出与流域面雨量相关性高且有区域代表性的雨量站作为遥测系统的关键测站,保证其稳定运行。利用定点定面关系分析方法,由流域内关键测站的时段雨量推求流域时段面雨量,并带入洪水预报模型进行洪水预报。该方法不依赖流域内全部测站的降雨信息,可有效解决流域内雨量站缺测或数据错误时的洪水预报问题。该方法可为无资料或资料短缺地区及新建水库因资金限制只能建设少量测站时的洪水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史东凯 《地下水》2009,31(4):148-150
分析了涑水河流域的降水特征,从气候、地形两个方面对影响降水成因进行了论证,结论将对今后雨量站网优化布设以及防洪减灾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水文》1987,(3)
一、基本情况一个水文站控制的流域范围内究竟要配多少雨量站,是站网布设工作的一个基本问题。我国现行的配套雨量站的分析方法有积差法和锥体法等。但过去使用这些方法没有得到较密的站点实测资料的验证,同时方法本身也还存  相似文献   

11.
西北干旱地区——陕北岔巴沟产流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西北地区自然地理条件复杂,暴雨时空分布极不均匀,雨量及水文站网密度又十分稀疏,长期以来给该地区暴雨洪水计算带来很多困难。我们选择水文站网较密、资料观测精度较高的陕北岔巴沟流域(187平方公里),分析了人工积水试验下渗规律,探讨了团山沟径流站(0.18平方公里)及流域的产流计算问题。岔巴沟流域建于1959年,至1969年撤销,积累了11年资料。雨量站均匀分布在流域上,  相似文献   

12.
在水文模型向电子计算机输入的数据中,数量最大的是流域内各站的雨量观测值。当流域内雨量站数多,连续演算时间长,摘取的时段密,则雨量输入的穿孔工作更繁重。而且,穿孔人员在这种长时间的单调操作过程中,常常容易出错。这样,又给校孔增加了工作量。根据我们编制几个国内外水文模型的工作体验,估计雨量数据的穿孔工作量,约占整个水文模型总穿孔工作量的三分之二。  相似文献   

13.
史晓亮  杨志勇  绪正瑞  李颖 《水文》2014,34(6):26-32
降雨输入对分布式流域水文模拟具有重要影响。针对流域降雨资料不完整的情况,以武烈河流域为例,基于反距离加权平均法对雨量站降雨资料进行插补延长,并结合SWAT模型研究了降雨输入不确定性对分布式流域水文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降雨输入对流域平均降雨量的影响较小,但基于气象站资料的降雨数据在降雨空间差异显著的年份会明显低估面雨量,且在夏季汛期表现更为显著;不同降雨输入对分布式流域水文模拟的影响较大;在雨量站降雨资料不完整的情况下,通过对雨量站降雨数据进行插补延长,相对于直接利用气象站降雨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径流模拟精度,满足降雨资料欠缺流域分布式水文模拟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4.
李春红  王建平  陈建  谢小燕 《水文》2013,33(6):58-62
针对传统站网论证方法难以与降雨分布的影响因素相关的局限性,将数字流域引入站网论证方法中,阐述了数字流域建设和信息提取的相关技术,并将数字流域与站网密度、相关分析、雨量等值线、历史洪水预报分析4种站网论证技术进行集成和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流域与雨量站网论证技术的集成考虑了地形等因素影响,论证结果更合理,其基本思想可为类似的站网论证分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一、概述在暴雨径流分析中,流域平均雨量的精度如何,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本文将介绍一种用本流域内现有雨量站的资料来估算平均雨量精度的方法。此法思路来自水准测量.众所周知,水准测量都要作“往测’和“返测”,取得两个高  相似文献   

16.
焦菊英  王万中 《水文》1999,(4):33-36
根据黄土高原10个50-350km^3的小流域83个雨量站390场暴雨实测资料,对流域出口站降雨的面代表性进行分析,包括流域出口站次雨量的面代表性、次降雨最大时段雨强的面代表性、年雨量的面代表性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出口站次降雨的面误差程度随着流域面积的增大而增大,出口站雨量大于面雨量的正确误差机率为39.1%,出口站雨量小于面雨量的负误差机率为60.9%,说明出口站雨量普遍小于面雨量;出口站雨量与  相似文献   

17.
应用电子计算机计算暴雨时面深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手工计算单次暴雨时面深关系时,由于工作量很大而无法计算逐时段滑动的各种历时面平均雨深的外包值;目估勾绘等值线时,因人而异,成果一般也较为粗糙。为此,我们应用电子计算机,分别在 CJ-719和TQ-16电子计算机上编制了通用程序,以此来计算暴雨的时面深。现就程序的三个主要部分,即插补分段雨量资料,绘制等值线和计算暴雨时面深关系等分别介绍如下,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一、插补分段雨量资料计算一个流域或地区的暴雨时面深关系,其精度取决于雨量站网的密度和雨量观测时段  相似文献   

18.
崔力超  李云武 《地下水》2018,(5):174-176
水文仪器及其集成系统是水文自动化监测的支柱,野外环境是水文仪器应用的必要条件。通过布设在黑河流域的雨量遥感仪器野外比测实验,对实测降水数据进行了逐站分析。对野外实验数据从测验精度及实验数据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对比测实验误差展开探讨。为进一步发展流域内水文站网、提高水文现代化水平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中、小型水库所控制的流域面积一般在200平方公里以下,故在中、小型水库设计洪水计算中,设计暴雨的计算往往由设计点雨量通过点面关系求得。点暴雨计算由于资料系列长,研究比较充分,一般成果较为可靠。点面关系通常由暴雨图量算求得,其资料是建立在目前国家雨量站网每站所能控制面积的基础上的。用这样的关系去推求较小面积的面雨量,  相似文献   

20.
在这里我們选登了一些雨量站管理工作經驗,和一部分雨量观测員的先进事迹,希各地把雨量站管理工作很好抓起来,及时进行检查总結,如有典型材料,請随时寄給我們,以供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