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华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辐射应用领域拥有的全部核心技术:以辐射应用技术为核心,研发出采用直线加速器的集装箱╱车辆检查系统、航空集装货物╱车辆安全检查系统、邮件电子束灭菌安全系统、工业CT无损检测系统等,服务于海关口岸、航空安检、工业制造、医疗卫生、环境保护、食品加工等行业和领域。 清华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威视股份”,是一家源于清华大学的高科技企业,组建于1997年7月,2000年12月改制为清华同方核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3月更名为清华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威视股份以清华大学为依托,致力于高新…  相似文献   

2.
瓦里安公司的数字成像平板探测器产品优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5,14(2):70-封3
美国瓦里安公司成立于1948年,是一家以生产X线检测相关产品为主的高科技企业.瓦里安生产的数字成像平板是一种直接将X射线转化为电信号的装置.适用于工业CT无损检测器械装置(如检测发动机、管道、机械零件的磨损状况等)、安全保卫检测装置(如检测集装箱、爆炸物、毒品等)以及医疗影像设备的探测系统.  相似文献   

3.
日本的东洋橡胶工业和熊谷组两公司1988年10月20日发布,他们共同研制开发出可将地震振动减至1/3—1/5的“基础减震积层橡胶”和“地板减震系统”。基础减震积层橡胶以天然橡胶为基础,为使其具有60年以上超耐久性,研制时,还利用了特殊配合加工技术和减震技术。它是将薄薄的橡胶层和钢板交替叠积起来,再进行硫化粘结,并用厚钢板上下组装构制而成的。改变橡胶层的厚度和层数,便可使整个柔韧度和硬度  相似文献   

4.
东方辐射科技有限公司(EASTRA)系高新技术企业,位于合肥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主要是应用核技术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工业无损检测、公安安全和医学方面的光、机、电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产品。本公司拥有自主产权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ICT-Industrial Computed Tomography)和γ射线康普顿背散射扫描技术(CBS-Compton Backscatter Scanning),被列为国家级火炬计算项目和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荣获国家部级科技进步壹等奖和贰等奖各一项,并已获准七项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另有两项专…  相似文献   

5.
线阵探测器(LDA)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概述了当前的线阵探测器(LDA)技术及未来发展,同时详细说明了LDA的重要性能特征,并对不同应用下不同的阵列设计进行了讨论。目前芬兰探测技术公司已将该项技术成功应用于大型集装箱检测系统,工业CT,医用CT,L型双能探测器等工业医学应用中.  相似文献   

6.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1992年创刊,主要报道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CT科技的前沿和进展。期刊设有CT理论与方法、地球物理CT、工业CT、医学  相似文献   

7.
正《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1992年创刊,主要刊登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CT科技的前沿和进展。期刊设有理论与方法、地球物理CT、工业CT、医学CT、  相似文献   

8.
中国体视学学会CT理论与应用分会(CSSCT)和清华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办、《CT理论与应用研究》编辑部协办,并欢迎有关单位参加主办、协办,将于2004年10月10日前后在北京市开会 :研讨“21世纪科技进步与CT及三维成像理论与应用,交流国外内CT和三维成像的理论、应用技术的成就和展望”。会议分5项议题: Symp1: CT理论、计算方法和软件:显微CT、锥束CT成像理论和算法; Symp2:工业CT和数字扫描成像、新型CT机和微焦点CT的设计和性能,信息反馈工程和其他应用;CT与NDT在线检测;Symp3: 医学CT扫描成像诊断: 高质量CT/MRI/PE…  相似文献   

9.
正《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1992年创刊,主要刊登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CT科技的前沿和进展。期刊设有理论与方法、地球物理CT、工业CT,医学CT,  相似文献   

10.
<正>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1992年创刊,主要刊登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CT科技的前沿和进展。期刊设有理论与方法、地球物理CT、工业CT、医学CT  相似文献   

11.
“华北克拉通破坏”重大研究计划共享数据系统是为了管理该计划产生的天然地震等多种类型的海量观测数据而建立,在实现对观测数据的统一管理的同时,为研究人员提供数据共享服务.基于Oracle大型数据库技术、ArcGIS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对共享数据库系统进行了架构设计,并采用成熟的B/S结构、MVC三层架构模式和Ja-va语言作为系统开发基础.本文对共享数据库系统架构与功能模块设计,以及系统开发体系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高能射线工业CT最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主要介绍了清华大学在高能射线工业CT研究及产业化方面的新进展,介绍了其中的多项成果:小体积、大功率的直线加速器,低噪声、高效率的阵列固体探测器,旋转极坐标反投影快速图像重建算法等.高能工业CT技术的研制成功及产业化,使我国高能工业CT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结束了我国无自主研制大型工业CT检测系统的历史,解决了我国大型工件无损检测难题,对提高我国高能无损检测技术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1992年创刊,主要刊登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CT科技的前沿和进展。期刊设有理论与方法、地球物理CT、工业CT、医学CT、综述和信息等栏目,是从事CT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的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进行学术交  相似文献   

14.
正《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1992年创刊,主要刊登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CT科技的前沿和进展。期刊设有理论与方法、地球物理CT、工业CT、医学CT、综述和信息等栏目,是从事CT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的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进行学术交  相似文献   

15.
<正>《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1992年创刊,主要刊登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CT科技的前沿和进展。期刊设有理论与方法、地球物理CT、工业CT、医学CT、综述和信息等栏目,是从事CT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的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进行学术交  相似文献   

16.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清华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主要报道我国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CT科学的前沿和进展。期刊设有CT理论与方法、地学CT、工业CT、医学CT、综述和信息等栏目。读者对象为从事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也是有关图书、情报等部门必不可少的信息来源。  相似文献   

17.
避震结构法     
一、LRB 避震装置为了保护日本的产业社会、生活环境免遭无法预料的地震灾害的破坏,目前各个方面正在迅速展开建造高抗震性能结构物的研究。住友建设公司开发的“住友式避震结构法”便是其中一例。奥依莱斯工业公司就是从新西兰科学技术局引进技术,使用已达实用化的避震装置的建筑。使用这一技术建造的奥依莱斯工业公司藤泽事务所技术中心大楼,从1986年11月便开始进行避震建筑物的证实性实验等,以求扎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地震局绩效管理系统是根据目前绩效考核统计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实际需求,运用PHP作为开发语言,MySQL作为后台数据库,开发出的一款通过使用浏览器端线上进行网络绩效填报和审批的软件.该软件主要采用B/S架构,使用H T M L技术编写网页,各个浏览器IE、360安全浏览器、Mozilla Firefox等均可访问系统...  相似文献   

19.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1992年创刊,主要刊登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CT科技的前沿和进展。期刊设有理论与方法、地球物理CT、工业CT,医学GT,综述和信息等栏目,是从事CT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的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进行学术交流的园地,也是图书、情报等部门的信息来源。  相似文献   

20.
正《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1992年创刊,主要刊登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CT科技的前沿和进展。期刊设有理论与方法、地球物理CT、工业CT、医学CT,综述和信息等栏目,是从事CT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的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进行学术交流的园地,也是图书、情报等部门的信息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