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根据煤田地质勘查和煤层气参数井资料,对焦作煤田恩村井田煤层气赋存的地质条件和煤层气储层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井田内煤层气含量与煤层厚度、煤层埋深、煤层割理发育程度、围岩气密性呈正相关,且明显受构造控制。以F5断层为界将井田分为北块段和南墙向斜主体块段两个富集区。初步预测井田内二1煤层气总资源量160亿m3,有较大开发潜力,由于该区煤层渗透率、储层温度较低,煤破裂压力与闭合压力差值小,不利于通过压裂产生有效延伸长度和导流能力的裂缝,建议设计施工水平井或多分支水平井,以增加煤层气产能。  相似文献   

2.
白石沟井田是近年来探明的大巾型井田,位于五指岭-白寨背斜东端之南翼,新密-新郑复向斜之北翼.岗亚腰断层和梁山断层之间的地垒构造上,其基本构造形态为-向东倾伏的宽缓背斜。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二1煤为主要开采煤层,探明二1煤资源量7206×10^7t。分析了井田含水岩组及其富水性,对断层带及其富水特征进行了研究,从矿床(二1煤层)充水的水源、通道、机理三个方面分析了矿床充水因素,指出二1煤层的主要充水水源为该煤层底板的石炭系岩溶裂隙-承压水,充水通道为断层带和灰岩的岩溶裂隙发育带,充水机理为矿压及高水头压力冲破煤层底板阻水层阻力,形成底鼓,迅速突水。认为该井田水文地质勘查类型为三类二型,提出了排除与隔离地表水体,预留防水安全煤柱,灌浆辅助采掘的井田突水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3.
井田构造复杂程度和煤层稳定程度是影响勘探基本工程线距选择的主要因素。依据构造和煤层的等性块段划分和赋值原则,以及井田构造复杂程度与煤层稳定程度的确定原则,综合考虑了断层、褶皱分布特征和煤层厚度、可采范围、零点等因素,将宁夏灵武煤田碎石井矿区羊场湾井田划分为若干等性块段,并分别赋值。结果显示,该井田各主要煤层的构造指数平均为0.29,各主要可采煤层指数平均为0.7,进而确定该井田构造简单、煤层稳定。   相似文献   

4.
浦溪、富台下等井田地质报告中采用定性方法划分构造复杂程度与煤层稳定程度,其结果存在偏差。分析偏差致因及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定量化划分构造复杂程度与煤层稳定程度的方案。在划分资源储量块段时,根据《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8.2.1”条款,提出了块段划分原则:包括直接控制范围、外连范围、外连范围划定条件,并对不同情况下如何理解和划分块段进行了探讨,同时提供了单线单孔、多线但每线单孔及巷道揭露零星不可采区段情况下的块段划分方法。  相似文献   

5.
九道岭井田位于辽宁阜新煤田的西南部,勘查面积24km^2,煤炭资源量丰富,是一个具有远景发展的含煤地区。根据该区已有的勘探资料,研究其含煤地层的分布、含煤性及聚煤作用,并对其含煤岩系的沉积旋回结构及可采煤层的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九道岭井田沙海组聚煤作用可分为两个主要聚煤期,第一个聚煤期为第一旋回的上部4煤层及5煤层沉积时期:第二聚煤期为第三旋回顶部的二煤层沉积时期。该区的煤层发育主要受沉积环境、构造和古气候等因素控制。以上研究成果为今后矿山开采及外围找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大峪沟井田滑动构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峪沟井田构造、二1煤层及其顶、底板砂岩为研究重点,发现整个井田为一大型滑动构造,并分析了该滑动构造的形成条件,指出了滑动构造对煤层赋存的影响规律,为今后类似井田的勘查和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等性块段指数法定量划分井田构造类型的基本原理。利用该法对筠连矿区新场井田的构造类型进行定量评价,得出该井田构造指数为1.98,属中等构造,证明原勘探所定构造类型基本正确。  相似文献   

8.
演马庄井田煤层气资源开发前景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层气资源与可采性评价是煤层气开发的基础.运用瓦斯地质理论,分析了井田地质构造、煤层埋藏深度、上覆基岩厚度、煤层厚度等地质因素与煤层含气量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演马庄井田煤层含气量分布呈西低东高、北低南高的趋势,并划分出4个煤层气开发有利块段及开发顺序.另外,从水文地质条件、顶底板岩性、构造煤发育规律及煤层渗透性等地质因素和重要可采性参数方面,评价了该井田煤层气的可采性,认为演马庄井田具有地面开采煤层气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新疆和什托洛盖煤田沙吉海三井田位于和什托洛盖中新生代凹陷,含煤地层主要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综合井田已有的地质资料及最新的勘探成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本井田总体构造形态为一单斜构造,地层平缓,构造中等;根据岩性特征,西山窑组分为下、中、上三个含煤岩段,共含可采煤层11层,其中B10煤层厚度大,为全区可采稳定煤层,分布在中段。利用煤层组合特征、标志性煤层等多种综合对比手段,较好地解决了煤层对比问题。井田煤炭资源丰富,经估算煤炭资源总量为95 335.2万t,适宜规划设计大型机械化矿井。  相似文献   

10.
等性块段指数法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詹才高等于1985年创立的,用构造指数和煤层指数定量划分井田勘探类型。本文阐述等性块段指数法的计算方法;较划分煤田勘探类型的其它方法,具有突出的优点及实际应用效果。并提出在我省煤田地质勘探中推广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利用井田勘探资料及野外地质资料,分析了梁北一号井田构造特征,认为该井田以断层为主,具有镶嵌构造特征,井田的构造格局是多期构造运动综合作用、互相叠加的结果,喜马拉雅运动对井田构造格架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井田内断层发育,与煤层赋存和开采有密切关系,一方面断层的发育破坏了煤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给煤岩开采造成很大困难;另一方面断层的发育使得埋藏较深的煤层向上抬升,埋藏变浅,有利于开采,扩大了煤层开采的有效面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青龙井田两次勘查进行采探对比分析,认为存在工程量不足、构造和煤层控制程度低、高级资源量比例低、地质规律研究不足等问题。青龙井田构造以断层为主、褶曲为辅,小断层、小型紧闭褶曲极为发育,断层具有落差大、密度大、延展长度大、相互切割、下盘牵引破坏明显等特点,断层总体以NE向为主,可分为NE向正、逆断层组,NW向正、逆断层组4组。井田F4、F22断层附近及F4断层以南、F22断层东南为构造复杂区,升田深部为构造较复杂区,综合评价井田构造复杂程度为较复杂一复杂类型。目前矿井生产被动局面是由于地质构造复杂、煤层稳定性差和前期勘查程度低造成,通过分析构造和煤层对采区和工作面设计、工作面回采等影响,提出了今后井田勘查、矿井生产和地质丁作建议,对贵州煤矿地质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木里煤田是青海省重要的煤产地,煤类以炼焦用煤为主。聚乎更矿区四井田位于木里煤田的最西端,经详查、勘探提交煤炭资源量2.5亿t,煤类为气煤、1/3焦煤、焦煤、1/2中粘煤、弱粘、瘦煤、贫瘦煤、贫煤、不粘煤。通过对下2煤层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煤岩特征及煤类的统计分析,认为区内同一煤层的变质程度随含煤地层和上覆岩系的总厚度增大而增高,在垂向上随煤层层位的降低而增高;四井田总体构造形态为倾向南西的单斜构造,其煤类分布总体表现北东到南西沿煤层倾向变质程度逐渐增高,沿煤层走向呈带状分布,但在井田边界断层附近煤的变质程度要比其它地段相同深度煤层的变质程度稍高;四井田煤的变质作用类型主要为深成变质作用,部分地段受动力变质作用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王平  李丽萍  马小平  杨森  汪鸿  张炜 《新疆地质》2012,30(3):355-358
针对沙吉海井田以往未开展过地震勘探,煤层多、局部间距小特点,介绍了研究区主要地震反射波与煤层对应关系.通过对T13、T12、T10、T6反射波研究,采用地震波阻抗反演技术对该区煤层厚度及煤层结构进行解释,查明井田构造形态和主要煤层赋存变化特征,取得了较好地震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利用乌兰井田勘探和生产揭露的资料,分析研究了乌兰井田地质构造和煤体结构特征。根据3号煤层的小断层发育特征和煤体结构特征,将整个井田分为4个构造分区。  相似文献   

16.
绿水洞井田可采煤层为龙潭组一段的K1煤层,通过煤层稳定性探采对比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认为地质勘查阶段在确定煤层稳定性时,应当剔除因褶皱、断层和陷落柱等因素引起煤厚突变的地质点。通过大量地质资料分析了影响矿区煤层稳定性的因素,认为褶皱在侧压力及垂直压力作用下分别导致褶皱核部煤层增厚和变薄;正断层和逆断层分别导致其附近煤层变薄和增厚;陷落柱多使其附近煤层变薄。勘查阶段煤层稳定性的合理确定为煤矿合理布置采掘巷道和选择合理的采煤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测井曲线在许疃井田煤岩层对比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疃井田位于安徽省宿州市西南部,临涣矿区的南端。井田东西宽3~7km,南北长8~12km,勘探面积约55km。通过分析该区视电阻率、自然伽马和伽马伽马等测井曲线的形态及组合特征,对该井田的煤岩层进行综合对比。其中82煤层下铝质泥岩的高伽马异常可作为本井田82煤层判定的主要依据;而位于11煤层至石炭系第一层石灰岩间自上而下的缓波状视电祖率曲线形态与自然伽马曲线幅值相对较高的组合特征,可作为二叠系煤系地层与石炭系地层划分依据。三个实例表明在该井田利用测井曲线异常形态及组合特征,可有效进行煤岩层变化规律研究、层位划分及断层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