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成都遥测台网速报和极远震的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地震局要求各遥测台网速报7级以上的极远震。可是,成都遥测台网以短周期的速度量和位移量记录为主,只有两套千倍级电容延长周期的中长周期地震仪,没有各基准台为分析处理远震,极远震而配备的763地震仪。因此,速报极远震一直是成都遥测台网速报工作中的一个困...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区域数字地震遥测台网近震速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区域数字地震遥测台网2000年开始使用新的近震定位程序KMSN-N,地震速报的精度和速度都有很大提高。从2000年的姚安Ms5.9地震到2003年的鲁甸Ms5.0地震,17次大震速报的实践,证明了定位程序KMSN-N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本文对云南区域台网近震地震参数的测定方法进行了详细讨论,对2000-2003年间的17次大震速报与大震考察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为了满足遥测地震台网地震速报的需要,本文利用地震限幅时间拟合给出了合肥遥测台网确定限幅地震震级的经验公式,给出了精度分析结果,认为在近震范围内利用地震限幅时间确定遥测台网内外多台限幅情况下的地震震级,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与地震持续时间方法比较,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影区地震速报定位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国君  张海 《四川地震》1996,(4):122-125
影区地震的定位是成都遥测台网速报经常遇到的难点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成都遥测台网记录中出现的影区地震的震相S、Lg特征,总结出识别它们的方法,并发现增用S波参加速报定位,常常可提高定位精度,达到规范要求。对于某些影区地震,可用ScS震相测定其深度。  相似文献   

5.
为了满足遥测地震台网地震速报的需要,本文利用地震限幅时间拟合给出了合肥遥测台网确定限幅地震震级的经验公式,给出了精度分析结果,认为在近震范围内利用地震限幅时间确定遥测台网内外多台限幅情况下的地震震级,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与地震持续时间方法比较,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适用于遥测地震台网大震速报的一套计算机处理系统,系统设计以《全国遥测台网观测技术规范》和《近震分析》理论为依据,实现了数据输入,震相选择,数据处理,地震定位,震级计算,结果输出及贮存等多项功能,达到了快速确定地震三要素,提高速报速度和精度之目的,是一个较完善的,实用的速报系统。  相似文献   

7.
凌学书  谢庆胜等 《地震学刊》2002,22(3):49-51,68
MapInfo是目前流行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软件之一,由于其强大的地图功能,在地震监测预报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安徽省地震局合肥遥测台网不久前完成了台网自己的速报软件的开发研制工作,其中运用了MapInfo部分图形操作功能。本文介绍MapInfo技术在合肥遥测台网地震速报中的一些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8.
辽宁台网记录爆破、矿震与地震的识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1999年6月辽宁数字遥测地震台网正式采用数字记录与模拟台站资料结合,编报辽宁省地震月报目录和地震观测报告,数字地震观测技术具有宽频带、动态范围大、分辨率高而且便于用电脑处理等优越性,改变了传统的模拟台网在地震图上识别和辨认震相,取而代之利用人机交互实时处理地震系统在计算机上识别和分析震相。每天有许多触发事件显示在屏幕上或存储在计算机里,这其中有相当多的事件不是地震事件,需要人为加以排出。有些事件是典型的、具有显著的震相特征,是便于识别的。而这些事件缺乏典型特征,不易识别,需要用多台记录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最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1 山西大同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的地震速报 2004年,根据中国地震局全国地震速报责任分工,山西省地震局及时出台了<山西省地震局地震速报及地震参数发布实施细则>,规定了山西大同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以下简称大同台网)在本地区及其附近发生速报地震时所承担的地震初报、正式速报、有感地震及余震的速报任务.  相似文献   

10.
引言 成都遥测台网速报组以本台网实时处理系统为基础,采用西昌、自贡等小台网及人工速报台站报的资料,承担全省速报任务。当时感到最困难的是远震速报。那时,四川省地震局正好与日本东北大学地震观测研究所合作建设成都遥测台网实时处理系统,接着又先后进行有人台和遥测台网的数字化改造。一方面要求我们不断适应新的技术系统,另一方面又给我们提供了进一步改善速报的技术条件。在过去的8年里,我们全组齐心协力,从以下3方面努力:① 认真总结震相特征和速报定位经验,寻找处理速报难点的办法;② 努力学习新技术,适应技术系统的改造;③ 建立并…  相似文献   

11.
12.
对兰州地震研究所的三段历史作回顾,分别为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的体制沿革变迁,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地球物理研究所观象台早期创建;兰州地震研究所硕士点早期阶段。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分析淋巴结结核的CT和MRI表现特点,并与病理学对照,探讨两种检查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34例经手术、穿刺病理或临床证实为淋巴结结核患者的CT或MRI影像学资料,分别从生长方式(融合/非融合)、边缘(光滑/欠光滑)、境界(清晰/欠清晰)、密度及信号、增强后强化方式(均匀/不均匀/环形规则/环形不规则)这5个方面对所受累淋巴结进行分析。结果:34例患者中共累及223枚淋巴结,其中颈部淋巴结67.7%,纵隔内淋巴结27.7%,肺门淋巴1.8%,肺内淋巴结0.5%,腹腔淋巴结0.5%,腹膜后淋巴结1.8%。所有受累淋巴结中,8.5%呈融合性生长,83.9%形态规则,79.4%边缘光滑。CT上发现的171枚病变淋巴结以等密度较多(53.8%)、低密度次之(43.3%),MRI上发现的66枚病变淋巴结中98.5%为等T1长T2信号。所有CT及MRI观察到的病变淋巴结中,除57%的病灶密度或信号均匀外,仅伴钙化的为12.6%,仅伴部分坏死的26.9%,另外有3.6%同时伴钙化及坏死;增强扫描的204个病变淋巴结中,1%钙化显著、未见明显强化,38.7%均匀强化,伴坏死者内见不强化的低密度区,11.3%呈环形规则强化(均位于颈部),8.3%环形不规则强化(纵隔内82.4%),5.9%可见病变淋巴结内有分隔样强化(均位于颈部)。结论:CT与MRI对于淋巴结结核具有重要诊断价值,两者均能清晰显示病变部位、形态以及边缘情况,MRI对于病变边缘及周围情况显示较CT更明确,尤其是增强后,对于包膜及邻近组织受累情况的显示也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5.
16.
山西大同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记录的震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球及地壳的分层结构出发,使用较成熟的理论,从地震波传播的基本原理入手,结合多年的震相观察分析工作实践,选取了山西大同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近年来的一些典型震相进行了分析,得出本台网记录到震中距小于100km的地方震震相有Pg,P11,Sg,S11震中距在100km~500km的近震震相有Pn,Pg,P11,Sn,Sg,S11对比分析了在本台网内及周边地区发生的爆破与天然地震在震相上的差异性,并对其特征作了较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17.
18.
采集夏县中心地震台温泉水及周边水点样品进行水化学组分特征分析。利用矩形图、Na-K-Mg三角图等方法,初步分析温泉水的水质类型、水-岩平衡状态、热储温度以及循环深度等,并结合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初步分析温泉水补给来源。研究表明,夏县中心地震台温泉水化类型属于Na-Cl·SO4型,水-岩反应属于部分成熟水,热储温度为148.8℃,循环深度为3.91 km,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温泉为断裂型温泉。以上结果可为该台流体异常分析提供基础研究资料,为夏县地区水化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
利用山东数字地震台网的实时记录波形资料,采用在频率域积分方法,计算出各台站背景噪声的位移值。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山东地区背景噪声位移值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台站背景噪声幅值与不同地区地质环境、岩性密切相关,位于第四系黄土覆盖层较厚的鲁西聊城、菏泽地区,鲁西北德州地区和鲁北东营、滨州地区各子台的背景噪声位移值较大,鲁中、鲁南山区和胶东半岛地区的基岩台站背景噪声位移值较小;同时,白天噪声值大于夜间噪声值,但深井观测台站的背景噪声值相对稳定。此项研究为绘制台网监测能力图提供基础数据,并为计算各台站的场地响应及震级修正值等测震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促进台网的改建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