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都庞岭地区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了都庞岭地区花岗岩和锡多金属矿床特征,提出蚀变花岗岩型是区内主要锡多金属矿床类型,矿床共同特征是主要矿体与蚀变岩体融为一体,矿床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现象;花岗质岩浆的分异、熔离、自交代作用是该区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的主因。  相似文献   

2.
豫西银金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及其共生组合规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豫西地区金银铅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包括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爆破角砾岩型,层间破碎岩型,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床,成矿系列各类型金属铅多金属矿床的同源,同期,不同阶段,不同成矿空间的矿床产出组合,并从成矿时间,空间,产出型式和成因上论述了其成矿的共生性,分带性,过渡性,互补性,连续性和重叠性等共生组合规律,举出实例阐明了研究金银铅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3.
侯增谦 《矿床地质》1991,10(4):313-324
川西呷村含金富银多金属矿床是典型的黑矿型Zn-Pb-Cu-Ag矿床,其形成于与岛弧裂陷相伴的“双峰式”火山活动末期,产于岛弧裂谷带内的酸性火山岩系中。矿床由下部网脉状矿和上部块状矿组成,具“双层结构”金属分带和蚀变分带特征,矿体与喷气岩-喷气沉积岩密切伴生。成矿作用可分为四个阶段,每一阶段均形成特定的矿物共生组合。本文在已往研究基础上,拟就成矿流体的化学成分和热演变历史,探讨矿床金属分带、蚀变分带机理和成矿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4.
豫西金银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及其共生组合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豫西地区金银铅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包括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爆破角砾岩型、层间破碎岩型、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床。成矿系列各类型金银铅多金属矿床为同源、同期、不同阶段、不同成矿空间的矿床产出组合。并从成矿时间、空间、产出型式和成因上论述了其成矿的共生性、分带性、过渡性、互补性、连续性和重叠性等共生组合规律,举出实例阐明研究金银铅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安乐锡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王国政 《矿床地质》1997,16(3):260-271
论述了安乐锡铜矿床的矿体,矿化分带,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等地质特征,探讨了矿床成因,确定锡的物质来源具有双重性,重稀土富集型锡石与花岗斑岩同源;轻稀土富集型锡石与次火山岩脉同源,矿床属燕山早期晚阶段构造动力一次火山岩浆-花岗岩浆同步一体成矿形成的中高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6.
华北陆块北缘西段狼山-白云鄂博裂谷系中元古代形成的大型多金属矿床,是我国重要的铁、稀土、铜、铅、锌矿产地。矿床为产于沉积岩中热水沉积型多金属矿床。其形成受地层、构造控制,与裂谷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裂谷系内外分支的地质环境及矿床矿种不同,导致矿床特征及成因具有一定差异。白云鄂博铁、稀土矿床为钾、钠、磷等含量较高的热水沉积型,霍各乞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为与中基性火山岩有关的过渡热水沉积型,东升庙和甲生盘等铅、锌多金属矿床为热水沉积型。文中将对上述矿床分别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湖南内生金属矿床成矿分带及其与区域地质背景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九思  杨光辉 《湖南地质》1995,14(4):235-242
湖南主要内生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存在明显的分带性,自南东向北西,成矿元素逐渐减少,成矿温度逐渐降低,由与酸性,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矿床为主,渐变为与沉积期后成矿作用有关的层控矿床为主,赋矿层位亦有逐渐降低之规律,据此,可将湖南内生金属矿床划分为4个矿带。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是上述成矿分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灰石山稀土铌多金属矿床位于内蒙古阿拉善地块北缘,是近些年新发现的规模较大的稀土铌多金属矿床。通过系统的槽探钻探工程、野外地质调查及岩相学研究,探讨了该稀土铌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因。灰石山稀土铌多金属矿床与碱性正长岩密切相关,具岩浆期后热液交代型和岩浆结晶分异型2种不同成因类型。通过总结该矿床的找矿标志,建立了成矿模式: 岩浆期后热液交代型矿床受断裂控制,正长质岩浆沿断裂被动侵位,随着温度和压力的下降,流体与熔体发生溶离作用,富含Nb、REE和挥发分(F和Cl为主)的硅质流体发生水-岩反应,在有利部位形成了稀土铌矿床。矿床围岩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硅化蚀变程度与稀土、铌的含量呈正相关,矿体与围岩界线不明显; 正长质岩浆主动侵位,伴随岩浆结晶分异作用,不相容元素(Nb、REE等)在残余熔体中富集成矿,形成了赋存于正长岩中的岩浆结晶分异型矿床。灰石山地区碱性正长质岩浆为稀土铌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9.
广西容县鸡笼顶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笼顶块状硫化物矿床产于云开地体与钦州拼接带的过渡部位,受地体边缘石圭-样桂同生大断裂控制。本文从控矿因素、矿体形态结构、矿物元素组合、矿石结构构造、矿化类型、金属分带、矿体化探异常及围岩蚀变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并对比海底喷气沉积型矿床的产出特征,认为鸡笼顶块状硫化物矿床是海相沉积岩块状硫化物型铜银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0.
张德会 《地质论评》1997,43(5):490-497
银山多金属矿床是一个特大形火山潜火山热液矿床,具有复杂的多期多阶段的成矿分带,成矿作用主要为火山、-潜火山热液作用,但在此之前,还经历了一期由韧脆性剪切带形成而引起的动力变质热液作用。根据矿体与3个旋回潜火山岩体的时空关系,火山潜火山热液成矿作用又可分为两个成矿期和5个成矿阶段。  相似文献   

11.
中国稀土矿床成因类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稀土矿床和稀土矿化地区在地质空间和地质时间的分布方面各有规律。空间上既分布于稳定地区(地台和准地台),亦分布于活动地区(地槽和褶皱系)。在地质时代方面,各造山运动和岩浆活动期都能够成矿,尤以海西期和燕山期矿化规模大,面积广。根据成矿条件,将稀土矿床划分为十种成因类型,即:1)花岗岩、碱性花岗岩、花岗闪长岩、钠长石化花岗岩型;2)碱性岩型;3)火成碳酸岩型;4)矽卡岩型;5)伟晶岩型;6)变质岩和沉积变质碳酸盐岩石型;7)热液交代和热液脉型;8)沉积岩型;9)稀土砂矿型;10)花岗岩类风化壳型。  相似文献   

12.
武夷山地区是一个有色、贵金属、稀有、稀土矿床的重要找矿远景区。通过对该区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富集规律的分析归纳,指出该区以政和-大埔深大断裂为界,其外带(沿海)中生代火山岩大面积出露,内带则常呈一些孤立的火山断陷盆地分布,矿床与火山-侵入岩浆热液作用有密切的成因联系,中生代不同的火山-次火山活动旋回,对该区成矿作用、成矿系列有重要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格陵兰地质矿产特征及主要金属矿产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霄  黄亚松 《中国煤炭地质》2013,(12):99-105,119
格陵兰为前寒武纪地盾区,出露的岩石以片麻岩和上壳岩为主,形成于太古代和元古代一系列碰撞造山环境;在地盾西部、东部和北部边缘广泛发育了元古代一中生代的沉积地层和盆地;岩浆活动贯穿于太占代至新乍代,形成了岩性多样、规模不一的岩浆岩。格陵兰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铁、金、铅锌、稀有稀土、铂族、铜、镍等多种矿产资源。分析表明,格陵兰西南部、中西部和北部分布的条带状含铁建造是寻找BIF型铁矿的有利靶区;西南部太古代绿岩带、南部凯蒂利z也活动带具有寻找绿岩带型金矿和造山带型金矿的潜力;西南部碳酸岩、碱性岩岩体是寻找稀有稀土金属矿床的主要靶区;西北和东北部发育的沉积箍地和地层是寻找SEDEX型和MVT型铅锌矿以及砂页岩型铜矿的有利地区;西南和东南部分布的太古代一元占代丛性、超基性岩是寻找铂族元素和镍矿的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14.
稀有金属经济地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国际市场上铜,金等主要金属价格狂跌不止,但稀有金属由于在电子,航空,陶瓷,冶金等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而形势看好,并推动了矿床学界对稀有金属矿床的研究,稀有金属矿床类型除了微晶岩型外,还包括火山岩容矿型,花岗岩容矿型,碱性-超镁铁质及碳酸岩杂岩体型,地幔流体交代型,细晶岩型等多种类型。在找矿方法上,除了常规地质方法外,物探方法和成因矿物学方法也被广泛应用,在成因研究方面提出了一些新模式,如非平  相似文献   

15.
与陆相火山作用有关的稀有金属矿床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含稀有金属火山岩矿床,火山期后热液矿床和火山岩风化矿床。从火山岩浆作用、火山构造及围岩地层成矿条件,初步探讨了内生成矿控制因素,并指出火山岩型稀有稀土矿床在我国具有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6.
湖南西北部黑色岩系中的贵金属矿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鲍振襄 《矿物岩石》1997,17(2):70-77
湖南西北部寒武系下统木昌组黑色岩系中蕴藏着丰富的镍钼钒多金属矿床及其伴生的贵金属矿化。可划分为2类岩性序列,分别赋存着镍钼-金银矿化和钒-银矿化。有机成矿作用对该类矿床(化)的形成起了主导作用。本区具有潜在的贵金属矿化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7.
华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矿产资源基地,以发育大规模多时代、多旋回花岗岩和独特的中生代铜钼钨锡铌钽铍铀等大规模稀有金属和有色金属成矿作用而闻名于世。华南地区稀有金属(W-Sn-Nb-Ta-Li-Be)成矿作用主要与高度分异演化的花岗岩密切相关。稀有金属矿床的分布受区域性断裂控制,主要集中于南岭地区和钦-杭大断裂两侧。成矿类型主要有花岗岩型、伟晶岩型、云英岩型、石英脉型、火山岩型、接触交代岩型(包括矽卡岩型和条纹岩型)。花岗岩型稀有金属矿床主要沿钦-杭大断裂两侧分布;伟晶岩型矿床主要分布在钦-杭大断裂花岗岩型矿床的外侧,以及邵武-河源断裂和政和-大埔断裂之间;接触交代型(含条纹岩型)稀有金属主要呈东西向分布于南岭地区,石英脉型和云英岩型稀有金属矿床主要与该地区的石英脉型钨矿有成因联系;火山岩型稀有金属矿床主要分布于政和-大埔断裂以东的东南沿海火山岩地区。华南稀有金属成矿可以分为7个阶段,分别是志留纪(424~420Ma)、早三叠世(248~244Ma)、晚三叠世(220~214Ma)、晚侏罗世(160~150Ma)、晚侏罗世-早白垩世(150~140Ma)、早白垩世(135~125Ma)和早白垩世-晚白垩世(105~90Ma)等。在每个时间段内,成矿时间相对集中。大规模稀有金属成矿主要集中于早白垩世。在不同成矿尺度,稀有金属矿化具有明显金属分带特征,且与有色金属矿化具有明显的成因关系;不同金属组合的稀有金属矿床具有不同的岩浆热液演化历史。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持续能量供给,以及有利于岩浆高度分异演化的大型伸展构造是形成稀有金属矿床的重要条件。本文认为早白垩世(135~125Ma)是华南地区稀有金属大规模成矿的时期,该时期不仅成矿强度大,而且成矿类型多样,代表了华南中生代岩石圈大规模减薄或者全面裂解的峰期。  相似文献   

18.
我国锂铍钽矿床调查研究进展及相关问题简述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稀有金属是极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对其需要量的日益增加,带动了该领域找矿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锂、铍、钽是当前最受关注的稀有金属,迄今,我国对于锂等稀有金属成矿机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且争论不断。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该文对于锂矿的成矿机制提出了“多旋回深循环内外生一体化”的新认识,并以此拓展了“五层楼+地下室”的勘查模型,进而指导四川可尔因伟晶岩矿田、甲基卡矿田及湘鄂赣交界地区的幕阜山-九岭矿集区、中央造山带的秦巴山区等地在寻找伟晶岩型锂辉石矿床、花岗岩体型锂铍铌钽矿床及层控热液型铍矿床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指出了新方向,有助于打开稀有金属找矿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内生稀有稀土矿床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袁忠信  白鸽 《矿床地质》2001,20(4):347-354
内生稀有稀土矿床在我国广泛分布,矿床的形成时代从太古宙到喜马拉雅期。矿床类型主要有碱性岩型、花岗岩型及花岗伟晶岩型三大类型。碱性岩型矿床的形成时代从元古宙到喜马拉雅期,主要集中在中元古代及华力西-印支期。这类矿床多分布在地台稳定区的边缘,常沿深断裂或裂谷带延展方向呈群分布。花岗岩型矿床绝大多数形成于燕山期,主要见于南岭及其邻区。成矿花岗岩常是花岗岩复式岩体的晚期侵入体,沿大岩体周边或隐伏岩体上方作定向分布。花岗伟晶岩型矿床主要形成于华力西-印支期,大多数分布在地槽褶皱带内。褶皱带内的复背斜及更次一级背斜的轴部及倾没端常是矿化伟晶岩的赋存场所。以攀西裂谷带内的牦牛坪、茨达等碱性岩型矿床,赣南加里东褶皱带内的西华山、荡坪等花岗岩型矿床,闽西北加里东褶皱带内的溪源头、西坑等花岗伟晶岩型矿床为例具体地描述了三类矿床在空间上的定向分布。西部地区是找寻大型内生稀有稀土矿床极有潜力的地区。  相似文献   

20.
甲基卡式稀有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甲基卡是中国硬岩型锂矿最集中的产地之一,近年来又发现了X03号(新三号脉)超大型矿脉,使得甲基卡矿田锂的储量有可能超过澳大利亚格林布什而位居世界前列。文章通过对甲基卡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期次、矿石组构、矿石成分等资料的总结,对其典型矿脉、典型钻孔的系统研究,以及与典型硬岩型锂多金属矿床的对比研究,总结出甲基卡的矿床式特点。甲基卡式矿床以形成于印支晚期—燕山早期、定位于欧亚大陆与印度板块之间的穹窿构造隆起区、围绕成矿母岩发育区域性分带,但单一矿脉的分带性较差、含矿伟晶岩既可以顺层产出也可以近垂直切层产出(类似于"五层楼+地下室")、锂辉石等稀有金属矿物既有伟晶状又有细粒状产出的特点,是中国乃至于世界上最重要的固体锂矿床类型之一,具有极大的找矿潜力,无论是新三号脉本身还是甲基卡外围其他地区都是值得工作的区域。甲基卡矿床式稀有金属矿床的成矿规律可指导热穹隆伟晶岩田的矿产勘查工作,川西地区除了甲基卡矿田之外,也适用于石渠、马尔康、九龙等地的伟晶岩田,同时,对于整个青藏高原的东部及北缘印支运动后期与燕山期之初岩浆-构造-热穹隆发育地区寻找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