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迭纪(Trias)的命名,最早为德国人对欧洲阿尔卑斯(Alps)山的三迭纪地层作了研究以后,发现它可以明显地分为三部分,于是便给它起了个形象的名字叫"三迭".1834年中,阿尔别尔齐(?)确定了三迭系,1840年费利浦斯确立了中生界.1900年第八届国际地质会议承认了三迭系.欧洲三迭系标准分层是根据菊石类化石的分带划分的.我国三迭纪地层,早在二十至三十年代,曾有黄汲清对贵州大定县玉龙山石灰岩和王钰对贵州遵义狮子山石灰岩进行调查研究.解放以来,我国地质工作者对三迭系分布最广的祁连山南部、青海湖以及南秦岭和川西  相似文献   

2.
甘肃景泰、靖远地区三迭纪地层,早经路兆洽、陈梦雄(一九四八)报道,认为与甘肃西部的下、中三迭统西大沟群相当。解放后,本区三迭纪地层的研究有一定进展,斯行健(一九五一、一九五六)、徐仁(一九五七)、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及甘肃省地质局区测队等,均在本区采到一些重要植物化石,从化石面貌、岩性特征等分析,认为可与陕北延长群对比,时代属晚三迭世。  相似文献   

3.
二迭纪     
二迭纪(Permian)的名字来自俄罗斯北部贝尔姆省的名称,因为那里的二迭纪地层特别发育.其两分的由来是因为德国这个纪的地层明显地分为上下两部分而得名.世界二迭系(1841年莫迪逊确立了二迭系.1900年巴黎国际地质会议尚未承认二迭系,现在一般都承认了)标准剖面最初建立在西乌拉尔贝尔姆〔狭义的萨克马尔组(Sakmarian)〕,后在美国得克萨斯又建立一条剖面.这两条标准剖面的上部均为含盐建造,化石稀少,远没有我国二迭系剖面完整、  相似文献   

4.
傅炯 《地质论评》1959,19(1):35-36
在贵州西部及云南东部(滇黔边界一带),三迭纪与二迭纪地层出露很广,其中上二迭纪煤系中含有大量的炼焦用煤,是一片含?的处女地(北接黔西北大?田、南至滇东师宗煤田北缘)。由于历年来在这一带没有作过正规的地质测量及矿产勘探工作,所以对于下三迭纪与上二迭纪地层分层界线问题是不大引人注意的。在黔西北赫章、水城及滇东南师宗一带,下三迭纪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在川南黔北一带志留系之上二迭系之下有一组砂岩、页岩及含有煤、铁的地层,1938年熊永先在调查古乡蔺、珙县等地地质时将此组地层分出,并定名为铜矿溪层,后来又根据其中所含植物化石定其时代为石炭二迭纪。 以后不少作者在论述川黔一带地质时将此组含煤、铁地层沿用铜矿溪层一名。后来岳希新、杨敬之、穆恩之等曾将鄂西的马鞍煤系和川南铜矿溪层进行对比。1956年卢衍豪根据汉南梁山层中所合的海相化石及植物化石,认为梁山层可与Stg lidophgllum volzi或Mi-ellina landia层相当,暂属二迭纪底部,并与鄂西马鞍煤系及川黔铜矿溪层相对比。但由于铜矿溪层在各地岩性不一,对比困难,因此其时代问题并未获得解决。  相似文献   

6.
缝合线构造在碳酸盐地层中发育是极为普遍的,如在宁镇山脉奥陶纪仑山灰岩、中石炭纪黄龙灰岩、上石炭纪船山灰岩、下二迭纪栖霞灰岩及下三迭纪青龙灰岩、浙西皖南一带寒武纪灰岩、杭州石炭二迭纪灰岩、赣南湘南泥盆纪、石炭二迭纪及下三迭纪灰岩、桂林附近泥盆纪、石炭纪灰岩等地层中几乎都有缝合线的发育(参看图版Ⅰ及图版Ⅱ)。发育  相似文献   

7.
1968年10月,贵州省108地质队在福泉县测制三迭纪地层剖面时,采集到虾类化石一件,这是三迭纪虾类化石首次在我国发现。虾类及蟹类以及形态介于二者之间的寄居蟹、铠甲虾等均属于节肢动物门之十足目;虾类有明显的腹节,称长尾类,蟹类之腹节屈于头胸甲之下称短尾类,寄居蟹等称为歪尾类。虾类化石自三迭纪开始出现,已知三迭纪虾类  相似文献   

8.
我国三迭纪含牙形刺地层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珠峰地区是我们研究最早的地区之一,以后相继在陕西汉中,湖北、云南东部、四川、广西西部,贵州、安徽和江苏等地络续发现。其中尤以西藏、云南和四川三省牙形刺最丰富,自下三迭统到一上三迭统有出露;贵州省主要分布在下、中三迭统中,而其他各地均仅见于下三迭统地层中。综合上述各地的牙形刺,我国目前可建立21个化石带,其中下统有十三个,中统有四个,上统有四个。三迭纪的  相似文献   

9.
在不同的地质时代里,地层的沉积速度是不相同的,其总的趋势是时代越老沉积速度越慢(Zeuner,F.E.,1952).各时代的地层沉积速度列如下表.时代沉积30厘米厚地层所需时间(年)上新世 611中新世 667渐新世 800始新世 870白垩纪 1078侏罗纪 1136三迭纪 1200  相似文献   

10.
南方二迭纪地层,是我国南方最主要的含煤地层,亦是世界二迭纪地层最发育的地区之一。因此,研究南方二迭纪地层,不仅在二迭纪地层学上有重要意义,而且在认识与评价南方二迭纪煤炭资源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读了1973年第3期《西北地质科技情报》刊登的“1∶20万地质调查中地层单位的划分和一般工作方法”一文后,其中一段(35页)写道:“未经搬运的藻类和珊瑚化石的根部指向下,……利用化石鉴定时代确定层序,新地层在下为倒转”。我想就此作一点补充。迭层石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生态特征,可指示地层层序,确定地层的顶底面,且不受地质时代的限制。就西南地区来说,如贵州遵义松林震旦系灯影组与四川重庆北碚、江油马角坝的下三迭统飞仙关组和上三迭统天井山组中的迭层石,都具有明显地指示地层上下的意  相似文献   

12.
一、序言乔贤位于广西上林县东北约20公里,为一北西向含煤盆地,向斜中三迭纪地层至为完全。过去在那里调查地质的人很多。陈旭、吴燕生在考察大明山地质时曾对该向斜之三迭系作了描述。笔者虽未看到此项报告,但从李四光及张文佑等所引述的资料来看,有所谓晚三迭世瑞替克期的黄马青系和早三迭世青龙灰岩存在。在赵金科、张文佑所编制的广西地质图中,则以一片下三迭统罗楼层概括了整个三迭系。1957年笔者曾在  相似文献   

13.
贵州栖霞组与茅口组的界线讨论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正> 贵州早二迭世地层分布广泛,发育完整,化石丰富,沉积类型多样。自乐森(王寻)在贵州郎岱附近创立茅口组后,盛金章(1963)对紫云二迭纪(虫筳)类化石作了分带研究,较系统地对贵州早二迭世地层进行了划分。本文对贵州栖霞组和茅口组的岩石特征、生物群面貌、两组的界线及栖霞组内的分层问题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14.
西藏定日贡扎上白垩统锶同位素曲线及年代地层划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根据从西藏定日贡扎上白垩统剖面中未经蚀变的海相碳酸盐样品中获得的50个锶同位素测试数据建立了对应于地层厚度的锶同位素演化曲线,与W.H.Burke等(1982)对应于地质年代建立的锶同位素曲线的同时代部分进行了对比,两条曲线极为相似,显示了地质历史中古海洋中的锶同位素组成具有全球一致的演化规律,为定日贡扎上白垩统剖面的年代地层划分提供了依据,同时还讨论了定日贡扎地区晚白垩世地层划分对比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冲国的拉丁阶问题I湖南三都中生代含煤地层的形成条件及唐拢组羽I石鼓组的时代讨论陡东北早、中泥盆世地层的新认识桂东北下、中泥盆统介形类化石及其地层意义北京西山门头沟组双壳类动物群的发现兼论中匡北部早中生代成煤时代西藏日土白要纪固着蛤及地质意义西藏东部诛罗纪——早白要世箭石的组合特征西藏阿里地区白至纪固着蛤类及其地质意义西藏阿里(狮泉河一多玛)地区中诛罗——早白癸世复理石相遗迹化石西藏阿里北部二叠、三叠纪地层及古生物研究的新进展西藏康玛及拉孜、曲虾两地的石炭二叠系及古生吻群特征的初步讨论宜昌峡东地区现…  相似文献   

16.
一、煤系地层沉积条件分析加福煤田位于福建省东部,构造位置属华南加里东褶皱系华夏褶皱带梅永拗陷北部。煤田二迭纪煤系地层,成生于加里东运动期后形成的拗陷区内,其沉积方向大致沿北东-南西向延展。它的形成是在下二迭统栖霞组与下三迭统溪口组两次海侵中间的海退阶段。在此近海型成煤环境中,沉积了以泻湖相为主的含煤旋回-下二迭统加福组(P_1j)及以冲积-湖泊相为主的含煤旋回-上二迭统翠屏山组(P_2cp)。煤系沉积厚度达1250米,含煤80余层(图1)。  相似文献   

17.
四川盆地三迭纪末的古地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关于四川盆地三迭纪末存在着古侵蚀面已为许多钻探资料所证实,笔者曾于1957年编制过四川盆地的前侏罗纪古地质图。最近由于工作关系,又收集了一些资料,并且有些新的体会,提出来和同志们交流意见。文内所用的三迭纪地层的分层及其代号与四川石油管理局和四川第四普查大队都不相同,现在列表对比于下: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中国二迭纪床板珊瑚化石分布广泛,数量丰富,层位稳定,是划分二迭纪地层,主要是早二迭世地层的标准化石之一。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我国的一些地层古生物工作者就将其列为早二迭世的分带化石。新中国成立之后,二迭纪床板珊瑚化石的研究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已发表床板珊瑚7属55种。虽然这些资料仅代表我国二迭纪床板珊瑚化石的很小一部分,但就现有资料进行初步综合整理和研究,提出床板珊瑚化石在我国二迭纪地层中的分布规律和动物地理分区,对我国二迭纪地层划分和对比工作将会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线永绵 《地质论评》1966,24(3):165-170
一、绪言本文涉及范围南起河南省安阳市以西水冶附近,北至河北临城魏村丰盈一带。该区石炭-二迭纪煤系上覆有一套红色地层(包括顶部100余米黄色地层),向来称为石千峰统,分三组。作者通过综合研究对比认为本区石千峰组可分三段,完全可与山西宁武一带的标准剖面对比。并发现有晚于石千峰世的沉积——三迭系流泉群。  相似文献   

20.
王道德 《地球化学》1972,(3):i001-i009
锡矿区位于某中生代拗陷带内。区内三迭纪地层(以石灰岩为主,白云岩次之)广泛发育,并普遍受到不同程度褶曲作用。锡矿区一级褶皱构造有背斜与向斜,褶皱轴方向为北东。一级背斜构造又为次一级背斜构造(走向北西)所复杂化。同时在隐伏花岗岩体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