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历史地震与滑坡灾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我国中强地震诱发滑坡或产生次生灾害的实例的研究,认为,地震作用是诱发滑坡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提出加强中强地震史料的发掘和研究,进行地震诱发滑坡、古滑坡或古地震的考察,是历史地震工作者在新形势下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拓宽社会服务领域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2.
在甘肃中东部地区进行历史地震资料考证和野外实地调查过程中,新整理了7次中强历史地震的史料。根据综合分析及类比的原则和方法,初步确定或修订了各次地震的基本参数,为深入分析该地区的地震构造活动提供了新的资料和线索。  相似文献   

3.
古浪地震滑坡及其与断裂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航片解译和野外调查,首次介绍了古浪8级大震的地震滑坡的主要特征和分布情况,探讨了古浪地区地震滑坡与断裂带的关系,发现地震滑坡和崩塌明显受断裂构造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南地区地震滑坡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本文总结了中国云南、川西地区1970年以来M≥6.7级强震的滑坡资料,归纳了该区地震诱发滑坡的地质地貌特征。认为把地震滑坡按其运动方式而划分为推移式滑坡、牵引式滑坡、溜滑性滑坡和崩塌性滑坡这四种类型有利于对地震滑坡灾害的评估。统计结果表明,大部分滑坡体的体积小于50000m ̄3,滑坡体的厚度以0.5-5m为主,因而西南地区的地震滑坡以浅层小型滑坡为主;滑坡均发生于第四系堆积层中,其中又以残积层中最为发育;这些滑坡主要沿四种结构软弱面发生;边坡的坡度对滑坡亦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一般来说,滑坡主要发生在坡度为30°-50°的斜坡上,其中最有利的坡度为35一40;地震滑坡的分布面积则主要取决于震级的大小,虽然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但随震级的加大,地震滑坡的最大震中距和最大分布面积大致是增加的。一般来说,产生新的滑坡所需的最小地震烈度为7度,而诱发老滑坡所需的最小烈度则为6度,二者相差约1度左右。此外,滑坡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受地震断层的控制,其分布主方向和地震断层的方向大致相同。最后,本文在归纳了西南地区地震滑坡灾害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西南地区进行地震滑坡灾害评价的若干要点。  相似文献   

5.
汶川地震触发了极为严重的滑坡灾害,北川县是本次地震受地震滑坡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其中的王家岩、唐家山滑坡分别是本次地震造成人员伤亡最多和危险性最高的滑坡.本文利用在龙门山地区获得多组主震数据资料对震时北川县城的震动情况及滑坡破坏情况进行了定量计算和论证.  相似文献   

6.
甘肃中部及邻区水系分形研究结果与滑坡分布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邹谨敞  邵顺妹 《地震研究》1994,17(4):383-388
本文用分形几何学理论对甘肃中部及其邻近地区进行了水系分析,发现分维值的大小反映了研究区内发生滑坡灾害的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区域水系的分维值与滑坡的分布数量非常吻合。由此可见,水系分形研究对区域性滑坡灾害的危险度判定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城市地震成灾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城市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与农村相比,城市具有空间的集中性、人口的密集性、经济结构的多样性、聚集性、开放性和社会活动的广泛性及基础结构的完善性,因而地震灾害更为严重,抵御地震的能力更为脆弱,后果更具有全局性。城市地震灾害的成灾要素与城市的特点息息相关。人工环境、天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破坏及对人的伤害,是城市地震灾害成灾的四大要素,其中对人的伤害是第一要素。城市地震灾害的成灾机制是地震造成的直接后果、原生灾害、诱发灾害和次生灾害。了解这些,为我们制定城市综合防震减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地震滑坡灾害是一种致灾性极高的地震次生灾害,其中的地震触发因素是导致滑坡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可以表征地震影响因素的参数有多种,但它们代表地震动水平的能力有差异,对灾害评估预测结果有很大影响.因此,本文提出利用层次分析法将多种地震动参数联合应用以弥补不同参数间存在的不足和差异.计算实例表明, 参数联合应用所得评估结果与实际破坏情况最为接近,优于参数单独使用所得评估结果,说明该方法是可行的.文中给出的参数联合应用的方法对于其它地震灾害的评估也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1991年至1994年甘肃地区发生的部分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根据甘肃省地震台网测定,1991年1月2日在青海省祁连境内发生了一次5.1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8°6',东经99°54'。1991年10月1日在青海省门源境内发生了一次5.2级地震,震中位于北...  相似文献   

10.
1920年海原地区发生的一次8.5级大地震,诱发了大量的滑坡灾害。据野外调查和航片判读资料分析了海原地震滑坡形成的基本条件,探讨了影响海原地震滑坡分布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对滑坡灾害的预测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甘东南及其邻区地震活动性短期预报方案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国栋  代炜  严武建 《高原地震》2007,19(3):10-12,28
根据甘东南及其邻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历史中强地震活动特征,尤其是中强地震前前兆小震活动特点,提出了适合于甘东南及其邻区的地震短期预报方案。这对开展该地区的预报工作,特别是对开展该地区的短期震情跟踪工作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根据震区地质构造特征及现场考察结果,2001年7月11日甘肃省肃南县祁青乡5.3级地震属中等强度一般破坏性地震,是托勒山北缘断裂最新活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甘肃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要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据历史资料记载,甘肃省因地震死亡人数超过4万。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是地震强度、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对这些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将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减轻震时造成的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14.
甘肃礼县新生代玄武岩的特征及其与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甘肃礼县新生代玄武岩及邻区超基性、基性岩的岩石特性进行了简要的叙述,并测定了它们的化学成分,同时还在1×103MPa高压下测定了它们的地震波速度。文中还对玄武岩的物源深度及其与地震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1992年元月12日甘肃省肃南县发生5.4级地震,在距震中210km范围内的三个水氧点都观测到了明显的趋势异常。震前根据水化因子的异常作出了一定程度的预报。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地壳中间界面上反射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探测了地壳中间界面的埋深、复盖介质中波的传播速度、温度、压力、反射性、透过性、弹性等性质。  相似文献   

17.
甘青地区未来强震危险区的综合判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甘青地区近年来在活动断裂地质填图,专题研究及地震安全性评价等方面所获得的大量成套的地震地质资料,充分考虑断裂几何学特征、活动性质、活动时代、滑动速率、历史地震及古地震复发间隔、离逝时间等特征的差异,划分出了不同地震危险程度的区段。同时结合该区强震活动的时空特征对甘青地区未来20年内发生强震的危险区段进行了综合判定,认为本区未来20年内是强震的多发时期,今后几年内存在发生6级以上甚至7级左右强震的较大危险性。  相似文献   

18.
孙天林  刘耀炜 《内陆地震》1991,5(4):317-323
对甘肃省3口井流量的多年旬均值数据作了线性趋势分析处理,用1.5倍剩余标准差作为异常分辨控制线,研究了1985年6月24日宕昌5.0级地震、1987年1月8日迭部5.9级地震和1987年10月25日礼县5.1级地震前清水井、礼县井和成县井的异常形态和异常过程,给出了甘肃井网中流量井反映地震的能力明显高于水位井这个基本事实。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1998 年7 月29 日宁夏海原4 .7 级地震前,平凉地区几个观测台站的水氡、水位和地电阻率的异常反映,及对该次地震的预报情况.研究表明,平凉地区的几种观测手段对该地区及邻近的宁夏西海固地区5 级左右地震和南北地震带北段6 级以上地震有较好的映震能力.  相似文献   

20.
对1995年甘肃永登5.8级地震极震区黄土覆盖处的震害现象进行了分类,大致将其分为出现震陷性断坎和发生小规模滑坡两种.利用电子显微镜和图象处理系统对震区的黄土试样孔隙结构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应用常规土工试验取得了该地区黄土的物性指标和湿陷、震陷性质资料.通过对上述室内试验资料的分析认为该地区的黄土孔隙大,在遇水条件下易发生震害.结合野外考察的总体认识和室内资料并注意到震区在临震时曾有过短时间暴雨的现象,将此次地震的震害原因归结为雨水在坡面下渗,在坡脚处上浸和对坡脚的冲蚀等,并对两种不同震害现象发生的机理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