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甘蔗生长高度是衡量甘蔗生长速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测量真实准确的甘蔗生长高度,是农业气象情报预报和进行甘蔗气候评价的基础,也是为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服务的前提。贵港气象局进行甘蔗观测已历时多年,在测量植株生长高度时经常会遇到两种情况。一是当个别植株折断或死亡时,按《农业气象观测规范》作物分册3·2·2条规定应补选。补选的方法是;光测定折断或死亡植株的高度和株数(一株或两株),把同一行相邻测点、株数与死亡或折断植株相同、生长发育良好的植株作为预选植株组合。再测量各预选组合的高度,然后选高度与折断或死亡植…  相似文献   

2.
气象因子对甘蔗茎伸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炫柯  刘永裕  刘梅 《气象》2008,34(6):116-118
研究了2005、2006年柳州市郊甘蔗伸长期的旬伸长量与主要的气象因子,并对甘蔗旬伸长量与气象因子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气湿度与甘蔗旬伸长量达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对其它气象因子大气湿度的回归标准偏回归系数也最大,为0.745,经检验达到极显著水平.试验表明,大气湿度是影响柳州甘蔗蔗茎生长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1前言我省九六年农业生产形势喜人,主要粮豆作物播种期集中。一次播种拿全苗,主要产粮区苗齐苗壮,植株长势好于常年;作物抽穗、开花授粉和灌浆成熟等关键过程都较正常,作物均在霜前成熟;粮豆总产可望达到450亿斤以上,比去年提高一成多,创历史最高记录。这与扩大高产作物面积、增加农业投入和省委省政府重视抓农业生产有直接关系,但更重要的是今年农作物生长季农业气候条件较有利,农业气象灾害较轻。为了总结经验、积累资料,以便更好地安排农业生产,开展全省农业气象服务,现将九六年我省农业气候条件及其对全省各地农业生产的影…  相似文献   

4.
贵港市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及其对甘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贵港市气象局1997~2005年农业气象观测资料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土壤水分与甘蔗生长的关系,并分别列举了洪涝年份与干旱年份进行比较说明,结果表明,甘蔗受水分影响最大的是茎伸长期,如果水分不足,甘蔗伸长量明显少于水分充足年分.  相似文献   

5.
影响武鸣县甘蔗生产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武鸣县蔗区的气候环境分析,以及甘蔗生长的特点,找出影响甘蔗产量及含糖量的关健气象因子,指出典型丰欠年与6月上旬至7月上句的总雨量及7月份的日照时数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9月至10月的降水量和11月份的甘蔗含糖量呈负相关关系,同时,含糖量还与光照时数及昼夜温差有关,甘蔗在成熟期间光照时数多,天气干凉则含糖量比较高。  相似文献   

6.
对农作物高度测量的几点建议植株高度是衡量作物生长速度的标志之一,是农作物生长状况测定的一个主要方面,农业气象条件对其影响极其显著;新的《农业气象观测规范》对原《农业气象观测方法》中高度观测作了较大修订,减少了观测次数,使之更科学。通过一年多的实际观测...  相似文献   

7.
通过试验分析 ,河西日光温棚可充分利用晚秋、早春的气候资源 ,提高资源转换率 ,用灰色理论计算 ,温棚黄瓜生物量与棚内小气候条件有较好的关联度 ,其中影响黄瓜生长的主导因子是热量 ,其次是空气湿度  相似文献   

8.
1引言农作物的一生要包括若干个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完全不同的发育期,发育期的历时长短和变化即发育速度与外界气候条件有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外界的气候条件制约着两个发育期之间的间隔日数。发育速度是作物生育状况的时间特征,能综合反映作物生长前期环境条件的影响,是作物生长环境好坏的标尺。物候迟早不仅反映了气象或土壤环境的变化,也是从事各项农事活动的时间依据。因而准确及时的作物发育期预报对生产单位科学适时的进行分期田间管理有着现实的意义。2资料来源及处理方法资料取自于辽宁省气候中心的玉米农业气象观测报表。全…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2000年辽宁作物生长季的气候条件。对玉米、大豆、水稻等主要作物生长季的农业气象条件进行了评价:生长季内春季水热条件较好,对春播生产有利,作物生长良好;夏季降水量持续偏少,气温持续偏高,雨热同步性较差。大部分地区作物遭受历史罕见旱灾。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甘蔗糖份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探讨气候条件与甘蔗糖份变化关系,为预测预报甘蔗糖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农用天气预报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黑龙江省农用天气预报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总结目前黑龙江省农用天气预报所用技术和方法,着重从构建农用天气预报系统的指标库、知识库、农用天气预报系统技术、业务制作流程等方面进行重点介绍。对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的光热资源综合评价表明:日照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大于温度,其对水稻产量的总贡献率为64.58 %。其中日照对抽穗-开花期的贡献最大,对播种期-三叶期的贡献最小;温度对水稻拔节期-孕穗期的贡献最大,对移栽期-分蘖期的贡献最小。  相似文献   

12.
The role of a river of small dimensions in driving the surface exchange of sensible and latent heat fluxes at the bottom of a valley is investigated using large-eddy simulation (LES). Simulations were performed using different valley topographies, river widths and large-scale wind speed and direction. In all cases, the river acted as a sink of both sensible and latent heat during daytime. Despite the general agreement concerning the flux direction above the river surface, specific differences exist between the simulations. The topography enhances the wind divergence caused by the river, and the larger negative surface fluxes above the river occur when there are no slopes, a consequence of larger wind speeds above the river. For large-scale winds aligned with the valley axis, the surface fluxes depend on the large-scale wind speed, but this dependence is reduced if the large-scale wind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valley axis. There is a minimum of temperature and a maximum of specific humidity above the river surface. The scalar budgets show that sensible heat flux converges above the river, being balanced by the warm air subsidence at the centre of the valley. Latent heat fluxes, on the other hand, converge above the river surface, and they are balanced by the horizontal advection of humidity towards the river margins.  相似文献   

13.
利用旺苍县50个地面气象站的逐日观测资料,结合旺苍县核桃种植气候适宜性需求,选取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年日照时数和年≥10℃积温作为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建立气候因子空间模型,运用GIS技术开展旺苍县核桃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研究.结果表明:旺苍县核桃种植气候适宜性可划分为3类,即最适宜区、适宜区和不适宜区;最适宜区主要分布...  相似文献   

14.
The information on impact of climatic factors on cotton production is not generally available, or at least not available in the required form. Understanding this impact may help physiologists determine a possible control of the flowering mechanism in the cotton plant. Two field trial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limatic factors, soil moisture status, and flower and boll production of Gossypium barbadense. The climatic factors considered were daily maximum air temperature (°C), minimum air temperature (°C), maximum–minimum temperature (diurnal temperature range) (°C), sunshine duration (h day?1), maximum relative humidity (%), minimum relative humidity (%), and wind speed (m s?1). Minimum relative humidity and sunshine duration were the most significant climatic factors affecting flower and boll retention and production. Temperature appeared to be less important in the reproduction growth stage of cotton in Egypt than minimum relative humidity and sunshine duration. The soil moisture status showed low and insignificant correlation to flower and boll production. High minimum relative humidity, short period of sunshine duration, and low temperatures enhanced flower and boll formation.  相似文献   

15.
1961-2009年东北地区日照时数变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61-2009年东北地区104个气象站的日照时数、气温、降水、风速和相对湿度资料,利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东北地区日照时数月、季、年的时空变化特征,同时还对可能影响日照时数的气候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5月日照时数最高,12月日照时数最低。年日照时数呈显著减少趋势,平均每10 a减少40.5 h;除秋季日照时数变化不显著外,其他季节日照时数均显著减少。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存在明显的突变,日照时数开始减少。东北地区日照时数大致呈西高东低的经向分布;除黑龙江北部地区外,其余大部地区日照时数均呈减少的趋势,其中吉林北部地区减少最为明显。东北地区日照时数与气温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40;与降水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37;与风速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3;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32。前三者均通过了99.9 %的信度检验,相对湿度通过了99.5 %的信度检验。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干热风对小麦千粒重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河北省冬麦区1971~2005年5月10日至6月10日逐日降水、气温、湿度、风速及1981~2005年逐年小麦千粒重等资料,采用小波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冬麦区35年来干热风时空分布、周期等特征进行分析;同时还就河北省干热风对小麦千粒重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分析表明:轻度和重度干热风年平均发生日数分布具有一致性,而轻度和重度干热风的年代际变化等也具有相同特征,干热风总日数与小麦千粒重具有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河谷风演变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浩 《高原气象》1993,12(1):1-11
  相似文献   

18.
近40 a来青海湖地区的气候变化分析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选用青海湖流域天峻、刚察、共和、茶卡4站41a(1958—1998年)的气象资料,用主成分分析、趋势分析和相关分析对各气象要素的年、季平均值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海湖地区降水和日照时数的年际变化较大,但无明显的长期趋势;该地区的平均气温、平均最高、平均最低气温都明显升高,其中以平均最低气温上升最为明显;风速呈明显的下降趋势,20世纪70年代最大,80年代最小,90年代又略有增加;该区80年代相对湿度较大,而90年代向暖干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疆吉木萨尔县45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傅玮东  姚艳丽  李迎春 《气象》2007,33(6):96-101
利用吉木萨尔县1961-2005年历年日平均气温、最高(低)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风速等资料,分析该县45年年际、年代际、四季及近10年的气候变化特征。得出:(1)吉木萨尔县45年全年及四季气温变化均呈上升趋势,尤其冬季增温最明显,为0.62℃/10年;且近10年是45年中最暖的时期。(2)45年来平均月最高气温变化不大;而月平均最低气温增温明显,尤其近10年平均月最低气温达45年中的最高。(3)45年全年降水量变化呈增湿趋势,变化倾向率为8.19mm/10年,其中:冬季和夏季降水量呈逐渐增多趋势;而春季和秋季平均降水量则呈缓慢减少的趋势。不同年代际全年和夏季降水量均以1990年代最多,1970年代最少。近10年的年降水量也呈增湿趋势,其中冬季降水量为45年中最多时期;秋季降水量为45年中最少时期。(4)45年中任何时段的日照时数和平均风速变化均呈减少(小)趋势。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农业经济发展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1996年以来,黑龙江省草地螟第三暴发周期持续至今,危害日益加重。以1959—2008年黑龙江省28个国家基本站气象资料以及草地螟暴发期等资料为基础,分析了黑龙江省草地第三暴发周期的气候特征及风险概率。结果表明:近50 a来,黑龙江省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呈显著的上升趋势,通过0.001显著性检验,气温在1988年前后出现突变。其他要素如降水量、降水日数、风速和日照时数均呈减少趋势,但只有年日照时数和年平均风速的减少趋势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哈尔滨草地螟始发日期与同期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最小相对湿度关系密切,本地越冬虫源春季羽化对气温、相对湿度敏感性较高;同时,始见日期与最大风速的风向相关较为密切,可能是由于外地虫源对风向敏感性较高。通过对黑龙江省草地螟高峰期首日的风险概率分析,得出草地螟高峰期出现在5月最后一个候的风险概率为23.6%;出现在6月上旬的风险概率为36.6%;出现在6月中旬的风险概率为24.0%;出现在6月下旬的风险概率为1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