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这里提供了网格中基于GIS的资源评价的一种工作模式。这种工作模式把空间数据与GIS服务绑定,利用均衡器进行局部服务虚拟化,通过UDD I和资源监控服务来实施全局服务虚拟化,使得用户在进行资源评价时不需要关心数据和服务资源的位置细节,而共享整个网格的数据和服务资源。 相似文献
2.
应用GIS技术进行油气资源评价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简要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GIS)概况,同时讨论了利用GIS进行油气评价的可能性及优越性,并利用此法辽河外围盆地进行凹陷评价,建立了辽河外围盆地地质信息系统,最后应用自组织神经网络对这些凹陷优选排队。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油气对外依存度日益增加,这就要求合理有效地利用国外油气资源,为此首次开展了全球油气资源评价的专项研究。油气资源评价以成藏组合为评价单元,针对不同勘探程度采用不同评价方法,高勘探程度盆地采用发现过程法,中等勘探程度采用主观概率法,低勘探程度采用类比法,最后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法进行汇总。针对世界不同储量分类体系,采用4类储量增长函数预测了全球到2030年的已知油气田储量增长量。对非常规油气资源主要采用体积法与类比法,评价了全球重油、油砂、油页岩、页岩气、煤层气、致密气6个矿种的地质资源量与可采资源量。评价结果表明全球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仍然巨大,应该积极参与国际油气合作,分享世界油气资源。这是中国首次对全球开展系统的油气资源评价,获得了自主评价的盆地、大区及全球的油气资源量,分析了资源量的分布与特点,指出了未来的潜力与方向,为中国油气公司\"走出去\"和国家制定能源战略提供重要的参考与支持。 相似文献
4.
5.
6.
7.
油气资源潜力浅表地球化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地球化学方法评价油气资源潜力是盆地勘查阶段的战略问题之一。选择羌塘盆地托纳木区块进行油气资源潜力浅表地球化学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总结了油气保存条件的地球化学特征,提出了区域地球化学场结构能系数的新概念,定量表征油气运移过程中组分分异强度,研究了预测油气远景靶区的GIS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油气地球化学勘查可以为油气资源潜力评价提供重要的浅表地球化学信息。 相似文献
8.
残余盆地的特征及其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残余盆地是指后期经过较强烈改造,油气系统的区域层受到过较强烈剥蚀,从而油气系统发生过重新组构的盆地,在我国以海相地层为主。与原生盆地相比,残余盆地经历过更复杂的盆地动力学沉化过程和油气成藏动力学过程,其机制更为复杂,以多期成盆、多期改造、多期生烃、多期运移、多期散失、多期聚集成藏为特色,研究了勘探难度更大。 相似文献
9.
浅析基于GIS矿产资源评价的方法与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要介绍了GIS进行矿产资料评价的方法及途径,并建立了成矿信息综合评价的空间分析模式,以期为地质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FASPUM油气资源评价系统在苏北海安南部凹陷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Fast Appraisal System of Petroleum Universal Metric,(简称FASPUM)是美国地质调查所R.A.Crovelli和Richard H.Balay研制的石油资源快速评价系统。该方法适用于老油区或者勘探程度低的新探区的石油及天然气(包括非伴生气和溶解气)资源量计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煤炭勘查地测空间信息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变地测行业生产与管理模式,提高信息化程度,基于组件GIS开发了煤炭勘察地测空间信息系统。该系统采用了.net2003 C#语言,其良好的开发界面和方便快捷的开发模式,保证了系统开发的简易性,节约了时间成本,且在功能设计上立足煤炭、地勘行业特点和实际情况。系统不仅适用于地勘、地测部门,也可以广泛应用于采矿等相关技术部门,是一种通用的数据库及图形处理专业化软件。应用实例表明该系统具有实用、专业、高效、易操作、动态预测可视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越来越复杂, 利用GIS和数据库技术建立空间辅助决策平台来处理规划管理业务显得尤为迫切。介绍了空间决策支持系统(spati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SDSS), SDSS是通过空间数据引擎(spatial data engine, SDE) 建立与商用数据库的关系与存储, 其结果体现利用了GIS的VRML和3D技术, 设计出城市规划空间辅助决策软件平台的体系结构和应用模型.文章提出了决策平台核心内容在于建立成熟完备的决策模型库和决策算子的实现过程, 以及计算结果的多样化表达.通过决策软件平台的建立能够为城市规划管理决策提供客观准确的理论依据, 为决策者科学决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Bayes理论在区域斜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将巫山县城新址西区作为研究区,综合应用GIS技术和多元统计技术建立了区域斜坡稳定性分析的2个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即趋势表面模型和因子模型.趋势表面模型的自变量是位置坐标,因子模型的自变量是影响斜坡稳定的因子,包括地形坡度、高程、坡向、岩性、坡形、距有影响构造线的距离.将趋势表面模型结果作为Bayes模型中的先验信息,将因子模型结果作为Bayes模型中的样本信息,通过Bayes基本原理,得到Bayes综合模型.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内,因子模型的拟合度为80.33%,Bayes模型的拟合度为80.61%,后者得出的滑坡发生样本的判对率比前者提高了约7%,说明Bayes模型可用于区域斜坡稳定性概率评价. 相似文献
14.
基于MAPGIS组件的二次开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组件式GIS是GIS与组件技术相结合的新一代地理信息系统。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和组件式GIS的基本概念,并简单介绍了组件式GIS的基本优点及MAPGIS组件开发平台的组成和功能划分。阐述了使用MAPGIS组件进行GIS应用软件二次开发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以及在VB中使用MAPGIS组件对象的基本步骤,并以VB为开发环境,结合MAPGIS数据管理组件、图形显示组件、图形编辑控件、属性编辑控件等,给出了一个具有图形显示、地理属性数据编辑等功能的实例程序,演示了如何使用MAPGIS组件进行GIS应用软件的二次开发。 相似文献
15.
16.
GIS在矿产资源规划环评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矿产资源规划环评的现状出发,阐述了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在对比分析了已有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进行矿产资源规划环评的思路和技术框架,并围绕其中的关键技术,如空间信息存储、矢量数据图层的创建、缓冲区分区、栅格叠加与模型分析、距离制图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以江苏省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例,验证了GIs应用思路和技术框架的可行性,其成果为矿产资源规划以及其它相关领域的规划环评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铜矿资源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铜矿资源信息系统分为3个子系统;该系统共包括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图像数据库和文档数据库。提出如何建立中国铜矿资源信息系统设计构想和实例。 相似文献
18.
勘探效益法预测油气资源的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油气勘探的深入、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未发现的剩余油气资源不断降低.如何准确预测高勘探程度-成熟探区的剩余油气资源,成为石油投资者和油气资源评价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在详细探讨勘探效益法预测油气资源的原理、方法、操作流程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运用勘探效益法对苏北盆地高邮凹陷的剩余可探明储量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高邮凹陷的剩余可探明储量约为6 773×104 t,仍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实践证明,由于勘探效益法合理回避了油气成因的机理问题,减少了资源评价工作中人为因素的影响,使资源评价的结果更为客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