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作者以鳃为材料 ,用空气干燥法制作染色体标本 ,研究了砂海螂 Mya arenaria L innaeus的核型 ,其核型公式 2 n为 34,2 4 m+ 10 sm,染色体总臂数 NF为 6 8。无端部和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 ,也无异型染色体  相似文献   

2.
砂海螂人工育苗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砂海螂(Mya arenaria Linnaens)是我国北部沿海的一种大型埋栖型双壳类.广泛分布于俄罗斯远东海、白令海、北美东西海岸、日本和朝鲜沿海等地[1].它个体肥大(壳长可达13cm以上),肉嫩味美,出肉率高,适应性强,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一种极有增养殖开发价值的海洋贝类.  相似文献   

3.
于2009年9月,从南澳岛野生青蛤群体中随机选取162枚1-2龄的个体,测量形态性状(壳长、壳高、壳宽)和活体重,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通径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四个数量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在影响活重量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四个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相关系数从0.732到0.880;对活体重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壳长,其值达16.26%。壳高与壳长间的协同作用对活体重的间接影响最大,其值为25.87%,壳宽的作用最小。以活体重(Y)为因变量,壳长(x1)、壳高(x2)、壳宽(x3)为自变量建立的回归方程为:Y=60.3203+0.9134x1+0.8113x2+0.6410x3(R2=0.8641)。本研究结果表明,以提高重量为选育目标,应首先对壳长进行选择,同时加强对壳高的协同选择,为青蛤的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青蛤(Cyclina sinensis)贝壳形态性状对软体部重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机抽取中国及日本海域的1龄青蛤(Cyclina shiensis)245个,分别测量其壳高、壳长、壳宽、韧带长、壳重及软体部重等形态学和生产性状,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决定系数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讨论了贝壳各形态性状对软体部重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蛤的壳高对软体部重相关系数r1y和直接影响通径系数Pi分别达到了0.953和0.938,统计检验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此外,壳高对软体部重的决定系数R12为0.9080,多元回归分析亦显示出青蛤的壳高与软体部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实验结论认为,壳高对青蛤的生产性状影响最大,可以作为青蛤种质选育的重要甄别性状.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野生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繁殖后代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作用,以随机采集的729尾4.5月龄小黄鱼为研究对象,对每尾个体的体质量(g)和8个形态性状(cm):全长(X1)、体长(X2)、头长(X3)、躯干长(X4)、尾部长(X5)、尾柄长(X6)、尾柄高(X7)和体高(X8)进行准确测定,运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分别计算性状间的相关系数、构建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多元回归方程,获得了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进行了养殖小黄鱼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8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中,4个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它们是影响体质量的重要指标,其中体长(通径系数:0.589)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最大。应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以体质量为因变量(Y),体长(X2)、躯干长(X4)、尾柄高(X7)和体高(X8)为自变量的回归方程:Y=–32.377+3.064X2–1.511X4+14.285X7+4.438X8。模型等式中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指数R2=0.927,说明所选性状是影响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以上分析结果为小黄鱼的选育测量指标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随机选取养殖2龄、3龄和4龄的背瘤丽蚌(Lamprotula leai)各30个,分别测定壳长、壳高、壳宽、壳厚、活体重和壳重等数量性状参数并计算了各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应用Duncan法多重比较分析了不同年龄个体的形态差异,以壳重为因变量,其它数量性状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计算了对应的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并建立了最优回归方程。结果表明:2龄蚌和3龄、4龄蚌之间在形态上具有显著差异;不同年龄背瘤丽蚌各数量性状(2龄蚌壳厚除外)与壳重均极显著相关(P0.01);通过对各年龄段各种性状对壳重的通径分析和决定系数分析,发现活体重对壳重的通径系数分别为0.900、0.902和0.923,决定系数分别达到0.81000、0.81360和0.85193,是影响壳重最主要的性状。采用逐步回归法,剔除偏回归系数不显著的性状,建立了数量性状对壳重的最优回归方程。基于对壳重决定效应的大小,活体重可作为背瘤丽蚌良种选育的目标性状。  相似文献   

7.
采用通径分析方法,对红鳍东方鲀表型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测各表型性状与体重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体周长1对体重的直接影响(0.533)最大,对体重的决定程度(28.41%)最高,是影响体重的主要因素;全长对体重的直接作用(0.369)较大,间接作用(0.259)最小;体高、尾柄高对体重的直接作用(0.228,0.145)相对较小,主要通过体周长1的间接作用(0.363,0.296)影响体重.所选表型性状对体重的复相关指数R2=0.950,表明所选性状是影响体重的主要性状.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以体周长1、体高、尾柄高为自变量估计体重的多元回归回归方程为:y =-2154.095+42.072x1+33.936x2+72.687x3+50.538x4.  相似文献   

8.
平洪领  李玉全 《海洋与湖沼》2013,44(5):1353-1357
选择莱州湾的天津厚蟹(Helice tientsinensis)140只, 测量甲长(X1)、大螯动指长(X2)、甲宽(X3)、眼间距(X4)、第Ⅰ侧齿间距(X5)、第Ⅱ侧齿间距(X6)、大螯不动指长(X7)、大螯不动指宽(X8)、大螯长节长(X9)、第Ⅰ步足长节长(X10)、体高(X11)、体重(Y)共12个指标, 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 计算了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 体重作依变量的通径系数、相关系数和决定系数。结果表明, 所测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采用逐步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了多元回归方程Y =-16.448 + 1.063X1 + 0.466X2, 其中Y为体重(g), X1为甲长(mm), X2为大螯动指长(mm)。选取的形态性状与体重的复相关指数R2=0.856, 定量分析了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9.
太平洋牡蛎和葡萄牙牡蛎养殖群体数量性状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太平洋牡蛎和葡萄牙牡蛎是两个近缘种,属亚种关系,二者都是中国重要的养殖贝类。为了查明这两种牡蛎养殖群体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影响产量的组成因素,分别对179只太平洋牡蛎和140只葡萄牙牡蛎1龄贝的形态性状(壳长、壳宽、壳高)和活体重4个性状进行了测量,并应用通径分析等方法讨论了形态性状对活体重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形态性状都能够显著地影响活体重,其中壳高的作用是最大的,其对太平洋牡蛎和葡萄牙牡蛎活体重的直接作用分别为19.5%和23.89%。形态性状对太平洋牡蛎和葡萄牙牡蛎活体重间接决定作用差异较大,其中太平洋牡蛎3个形态性状对活体重的间接决定作用较大,均达到10%以上,而葡萄牙牡蛎3个形态性状对活体重的间接决定作用却非常小。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壳长、壳宽、壳高估计这两种牡蛎活体重(Y1,太平洋牡蛎)和(Y2,葡萄牙牡蛎)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119.456 5+1.389 7x1+2.089 0x2+0.777 8x3(R2=0.767 9),Y2=-42.373 9+0.532 8x1+1.289 5x2+0.5 177x3(R2=0.490 9)。本研究结果可为这两种牡蛎的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即以提高活体重为目标,主要选择壳高,但对太平洋牡蛎还应该加强对壳宽的协同选择。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中华虎头蟹(Orithyia sinica)形态指标与体重的关系, 为良种选育提供最佳的测量指 标, 实验以中华虎头蟹为材料, 测量甲宽、甲长、眼间距、侧齿间距、大螯不动指长、大螯宽、步足 长节长、体高、体重等26 个指标, 借助逐步线性回归、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 分析形态指标 与体重的关系。结果表明, 除第Ⅳ侧齿间距(A8)外, 实验所测形态指标与体重的相关系数均达到了显 著水平(P<0.05); 采用逐步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了多元回归方程Y=-273.841+10.4X1+2.867X2, 其中 Y 为体重(g), X1 为右大螯宽(mm), X2 为第Ⅱ侧齿间距(mm), 定量分析了形态指标对体重的影响结果。  相似文献   

11.
利用16个微卫星标记对缢蛏F1家系的遗传多样性和标记-性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6个SSR位点共检测到39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Na)和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2.44和2.09;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40;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与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58和0.63,部分位点基因型分布严重偏离孟德尔定律,暗示其可能与适应性基因相连锁,其中YC-8位点附近可能存在杂合不利存活基因。位点YC-96和YC-123与体重呈显著相关(P0.05),YC-96的BC基因型和YC-123的BB基因型均为体重性状的优势基因型,其对应的壳长、壳宽、壳高和体重4个生长性状表型值都最大,可以作为选育快长性状的候选分子标记;YC-1位点与壳宽呈显著相关(P0.05),其中BB型是壳宽的优势基因型;YC-93位点与壳宽、壳高呈极显著相关(P0.01),其中AB型是壳高的优势基因型,BB和BC型是壳宽的优势基因型。对YC-1、YC-93、YC-96和YC-123进行以体重性状为参照的不同基因型组合比较,找到了最优组合(BB/BB(BC)/BC/BB),与4个位点单独分析对应的最优基因型基本完全一致,符合加性作用模型。筛选出的与生长性状相关的标记可为标记辅助选择育种(MAS)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选择来自75个家系的6000尾凡纳滨对虾个体进行为期96h的耐低溶氧试验,测定其生长性状和耐低溶氧性状。利用线性动物模型估计了凡纳滨对虾收获时期生长和耐低溶氧性状的方差组分和遗传参数。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收获体长和收获体质量的遗传力分别为0.35±0.11和0.48±0.15,表现为中高遗传力水平,且统计检验显著(P0.05)。收获体长和收获体质量间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分别为0.89和0.95,表现为高度线性正相关(P0.05)。凡纳滨对虾耐低溶氧性状的遗传力为0.07±0.03,表现为低遗传力水平。生长性状(收获体长和收获体质量)和耐低溶氧性状间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分别为0.14—0.18和0.11—0.13,表现为低度线性正相关,但统计检验不显著(P0.05)。耐低溶氧性状的选择反应和遗传获得的估计值较低,分别为0.02±0.02和4.87%。体长的选择反应和遗传获得分别为0.65±0.18和7.22%;体质量的选择反应和遗传获得分别为1.13±0.31和11.07%,表明第一代对生长性状的选育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采用巢式设计和人工控制授精方法构建了19个半同胞和41个全同胞泥蚶家系,研究了泥蚶各发育阶段生长性状遗传力及性状间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结果表明,泥蚶家系间各个阶段生长性状均存在一定变异,总体表现生长早期家系间变异较大,发育至后期家系间变异明显降低。在遗传力参数上,表现为体尺性状遗传力大于体重性状,如11月龄壳长、壳高、壳宽遗传力分别为0.298、0.313和0.257,而湿重遗传力仅为0.138;在体尺性状中,则表现为壳长、壳高的遗传力高于壳宽,如4月龄壳长、壳高遗传力分别达到0.378和0.357,而壳宽为0.312。各性状之间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发育阶段各性状表型相关系数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而在遗传相关上,早期稚贝遗传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水平,发育至后期遗传相关系数变小。  相似文献   

14.
运用一种无损伤性的生物心跳参数红外监测方法,记录分析了96只缢蛏个体在22—38°C温度变化范围内波形特征和心率数据,依据阿伦尼乌斯方程直线拟合求得每个个体心率的阿伦尼乌斯拐点温度(Arrheniusbreaktemperatures,ABT)指标,并进一步分析了缢蛏心率ABT与其生长性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缢蛏心跳在温度上升过程中不断变化, 22—34°C范围内可采集获得心脏搏动的稳定波形,且心跳速度在前期呈现随温度的上升而加快,到后期随温度上升而减弱,平均心率31°C达峰值为33.65BMP,同时缢蛏个体之间的心率差异明显,22°C时个体间差异最大,范围在13.90—27.95BMP,平均心率为19.66BMP,变异系数达14.06%,26—31°C时个体间的差异相对较小,但变异系数也均在8.5%以上;缢蛏所有个体中心率ABT最小值为29.74°C,最大值31.86,平均值为31.02°C。建立了缢蛏心率ABT受生长性状影响的最优回归方程。壳宽对缢蛏心率ABT的直接负作用最强,直接通径系数为–0.6895,而壳长对心率ABT直接通径系数尽管只有为0.3959,但它还通过壳高、壳宽间接发挥作用(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221 8,–0.194 1),因而总的影响最大(相关系数为0.423 6)。  相似文献   

15.
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不同月龄数量性状遗传力估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不平衡巢式配对的技术,构建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半同胞家系30个,估计尼罗罗非鱼数量性状的遗传力。分别对3、4、5月龄的所有家系的家系个体的体重、全长、体长、头长、躯干长、体高、尾柄长、尾柄高及体宽共9个数量性状进行测量,运用半同胞组内相关法估计尼罗罗非鱼3、4、5月龄数量性状的遗传力。结果表明,3月龄尼罗罗非鱼数量性状遗传力的估计值较大为0.73—0.21,4月龄尼罗罗非鱼数量性状遗传力的估计值为0.21—0.06,5月龄尼罗罗非鱼数量性状遗传力的估计值为0.25—0.05,尼罗罗非鱼各性状的遗传力随着月龄增长而减小,遗传力在3月龄最高,4月龄和5月龄较低并接近。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尼罗罗非鱼选择育种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泥蚶(Tegillarca granosa)是我国传统养殖贝类,细菌性疾病导致的死亡已成为制约泥蚶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血细胞是泥蚶免疫防御的执行者,血细胞能直接吞噬异物,能通过包囊作用将异物包裹,血细胞还在炎症反应和伤口修复中发挥作用。采用RNA-seq测序技术研究了溶藻弧菌体外刺激后泥蚶血细胞3h和6h时转录组动态变化,与未受刺激血细胞相比,3h时1790个基因表达发生显著改变,包括1319个上调基因和471个下调基因;6h时3183个基因表达发生显著改变,包括2629个上调基因和554个下调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溶藻弧菌刺激后免疫相关多个信号通路或生物学过程发生显著改变,如吞噬体、细胞凋亡、蛋白酶体、内质网加工、局部黏附等。部分免疫相关基因表达丰度3h时变化不显著而6h时发生显著改变,部分免疫相关基因3h和6h时表达丰度均显著改变。研究结果为泥蚶血细胞早期免疫反应提供了新的见解,为泥蚶抗病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横带髭鲷(Hapalogenys mucronatus)是我国优质近海岛礁性鱼类,具有较高的经济、营养和观赏价值,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为研究横带髭鲷野生群体的表型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测定了全长(X1)、体长(X2)、头长(X3)、躯干长(X4)、尾部长(X5)、眼径(X6)、体高(X7)、尾柄高(X8)、体宽(X9)、眼间距(X10)10个表型性状及体重(Y),利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究了表型性状对体重的影响,并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分别以列入回归方程的4个表型性状为自变量,体重为因变量进行曲线模型拟合,筛选出最优拟合模型。结果表明,体重的变异系数最大,而表型性状则相对较小。横带髭鲷各性状之间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全长与体长的相关系数(0.967)最大,体高与体重的相关系数(0.958)次之。通径分析发现体高对体重的直接作用最大(0...  相似文献   

18.
为构建多鳞(Sillago sihama)遗传连锁图谱并鉴定生长等重要经济性状数量性状位点(QTL),实验通过基因分型测序(GBS)技术对163个多鳞个体(2个亲本和161个全同胞家系F1代)进行测序及标记分型,并通过复合区间定位法对该物种的体重、体高、体厚、眼径、体长和背鳍前长6个生长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结果显示,多鳞首张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全长2 154.803 c M,标记间平均遗传距离0.455 c M,共有4 735个SNP标记分配到24个连锁群。QTL定位分析结果发现在6个生长性状中共检测到20个生长显著相关QTL位点,分布在8个连锁群上,单个QTL的LOD值范围为3.02~4.23,可解释的表型变异范围为0.14%~8.42%。其中,在连锁群LG08聚集了8个生长性状显著相关的QTL。通过对候选QTL区间内的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共筛选到了19个潜在生长调控相关基因,包含igf1、igf2、sstr5、sst1a、tgfbr2、gas1、igfals、gfg6、gfg20、bmp7、kdm5c、tti1以及rbm10等。实验获得的遗传标记及相关候选基因是多鳞生长相关性状标记...  相似文献   

19.
于水温(18.0±1.0)?C、盐度20、p H 8.1±0.2条件下,以日本囊对虾秋繁同生群仔虾[总长(7.643±0.639)mm]为实验对象,以离水干露为胁迫因子,在确认其离水干露160min内的复水成活率为100%和离水干露240min时的复水存活率略低于5%后,借助显微扫描像素测量技术和多元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A、B、C、D、E实验群体(依次为干露处理160—180、180—200、200—220、220—240min时段内的死亡群体和干露处理240min时的存活群体)间形态表型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1)在所涉15项形态性状中,各实验群体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的性状多达10项,依次为第一触角柄长、额剑长、眼径、第一腹节长、第二腹节长、第三腹节长、第四腹节长、第五腹节长、尾节长和尾节高;(2)在所涉17项形态比例指标中,各实验群体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的指标仅为3项,依次为头胸甲长/总长、头胸甲高/头胸甲长和尾节高/尾节长,群体间的欧氏距离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且有随耐干露性能差异的增大而呈显著增大的趋势;(3)经主成分分析,提取到的4个特征值均大于1的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1.018%,其中第1主成分的贡献率高达57.974%,其载荷绝对值大于0.5的主要变量占形态比例指标总数的64.706%;(4)将A、B、C、D实验群体统归为干露处理淘汰群,E实验群体定义为干露处理选留群。采用逐步判别法,所建的Fisher分类函数方程组可较清晰地区分淘汰群和选留群个体,其中选留群个体的判别准确率P1、P2分别为100%和84.75%,淘汰群个体的判别准确率P1、P2分别为82%和100%,两者综合判别准确率为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