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白山铁矿属于典型的岩体控矿,磁铁矿体赋存于晚石炭世基性侵入岩体中,区内褶皱、断裂发育,岩浆活动较强,岩浆沿着断层运移或在虚脱部位岩体侵位以及在一些与大断层伴生多级小断裂的某些部位极易聚积成矿[1],本文从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及矿体地质特征分析白山铁矿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成因。通过分析矿区岩浆岩、脉岩、断层、褶皱的产状及产出特征和变化情况,以期对矿区后续的找矿工作做出理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从选题,设计研究方案,到课题研究的实施,得出结论,每个环节学生都可能遇到许多困难,学生的思想也可能会出现反复和波动。教师的责任就是和学生一起去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了解、预测学生遇到的困难和产生的思想波动,适时地给以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黑山煤田区域构造背景和勘查资料的基础上,论述了构造运动对煤层赋存的控制作用,并以三种控煤构造组合形式揭示了本区的基本赋煤规律。聚煤期同沉积构造控制着含煤性在空间上的变化;印支期NWW向褶皱对煤层的赋存起着关键的控制作用;喜山晚期张性和走滑断层,破坏了煤层的连续性,并控制了煤田东、西部残留煤系的埋藏深度。逆冲——褶皱和断裂——单斜式控煤构造组合中,逆断层上盘煤层抬升而利于勘查开采,但规模有限;褶皱——断裂式控煤构造组合中,复式向斜之次级背斜区,煤系上覆地层受剥蚀,煤层埋藏较浅,为主要的有利勘查区。  相似文献   

4.
矿山梁构造位于广元的西南,是龙门山前陆褶皱冲断带北段的典型冲断前锋构造之一,也是当前川西地区油气勘探的重点构造之一。地质结构复杂,地表构造褶皱强烈、断层发育,地层倾角大。深化矿山梁地面构造特征研究,对进一步在龙门山北段地区山前带中寻找新的有利勘探区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模型制作,培养动手能力笔者在上本节课的前三周,指导3位学生在陶艺教室制作黄土地貌模型。首先,让学生观察黄土塬、黄土梁和黄土峁等黄土地貌景观图片,感受黄土高原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特殊的地理环境。其次,根据学生自己的观察,分析各类地貌的特点,教师点评并作补充。最后,学生在对黄土地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使用陶土制作模型。由于使用软化的陶土制作,水份较多,所以,问食堂借了托盘,既防止溢水,又便于搬运。学生在制作过  相似文献   

6.
胡宪章 《地理教学》2000,(11):40-41
地质构造中,褶皱和断层是两个基本概念,地形倒置现象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我用一本高中地理填图作业图册、一支粉笔和一根细竹棍(长40厘米)作演示教具,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7.
地理概念是人们对地理事物及地理现象本质属性的认识,它是地理理性知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准确掌握地理概念,才可以运用它进行地理判断、地理推理。因此,地理概念教学是中学地理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由于地理会考安排在高一年级实行,时间紧、任务重,笔者发现一些教师不愿在地理概念上花费精力,结果造成学生对一些地理概念含糊不清、地理思维混乱,这对发展学生智能很不利。如何在一年内较好地完成高中地理概念教学任务,本文拟在介绍同化理论的基础上,探讨这一理论在指导地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金斗坡金矿位于扬子板块北缘,南秦岭印支褶皱带白水江-白河褶皱束东段的牛山穹隆构造北翼,矿区构造线总体呈近东西向展布,金矿体受RF3及RF3-1脆-韧性剪切带控制,剪切带内发育顺层掩卧、尖棱褶皱、黑色断层泥,硫化物。岩石的显微组构也反映主要蚀变矿物的变质作用与金成矿具有相关性。韧性剪切带控制了金矿化带的时空展布和矿化类型,且在合适的位置富集成矿且矿体附近(几米至十几米)存在一条韧性构造带或炭化带。进而总结了该区5条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龙窝煤矿的地质构造,研究其演化历史,探讨构造发育对煤矿开采的影响。综合研究发现区内发育褶皱1条(龙窝向斜)和断层7条。研究区的构造演化是在黔中隆起的基础上经过燕山期NW-SE向挤压形成了先期的龙窝向斜及逆断层F_3和F_7,后期构造反转发生伸展作用形成了正断层F_1、F_2、F_4、F_5和F_6。区内构造的发育,破坏了煤层的连续性,还导致矿区的开采技术条件变得复杂,对矿区的煤炭资源开发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新疆独山子的冲沟发育与断层新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山子背斜是天山北麓三排褶皱带中西北端的背斜,其北翼发育一条逆冲断层。断层的活动在奎屯河阶地和冲积扇上形成了高度小于20 m的断层陡坎。陡坎上游冲积物中发育多条冲沟,冲沟根据长度可分为7 组。探槽揭示了独山子背斜北翼断层最新的两次活动,其中较早的断层活动时间为3110±40 a BP。根据这次断层活动触发的冲沟的平均长度得到冲沟溯源侵蚀的速率为38 mm/a。由该溯源侵蚀速率,计算出每组冲沟发育的时间,分别约为1170 aBP,3110 a BP,7200 a BP,12570 a BP,14990 a BP,30570 a BP,37750 a BP,可能代表断层多次活动的时间。断层最新一次活动的时间与本文探槽研究限定时间段相符,其他最近的三次活动时间与前人探槽研究的结果相符。说明在特定条件下,用断层上升盘冲沟平均溯源侵蚀速率推算断层活动时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蒋少卿 《地理教学》2014,(23):47-48
一、地理概念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1.对概念教学的疏忽、缺失 这一点在新教师中表现得更明显。因为有的概念词句简单,无甚可讲,且可以顾名思义,教师也没有对概念做过多解释。导致许多学生不重视概念的学习,对一些地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认识模糊,相互混淆,直接影响到地理概念的掌握和使用,影响到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老东山及其周边地区近年来地质找煤成果的分析,对老东山地区地质概况和煤层及煤质进行了分析和梳理,老东山地区总体分为F1断层上盘和下盘,上盘构造总体为一南东向倾斜的单斜构造形态,区内断层和褶皱发育,断层对煤层的赋存具有一定的切割破坏作用。下盘为总体为一南倾的单斜构造,被断层切割为不同深度的断块区。研究区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中统石门沟组(J2s)和大煤沟组(J2d),其中侏罗系中统石门沟组含可采煤层2层,属低灰、中硫、中高热量的长焰煤,大煤沟组含可采煤层1层,属低灰、中高硫、中高热量的不粘煤。  相似文献   

13.
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头脑里并不是一片空白,他们在以往的教学实践或日常生活中,已经形成了对于教学诸多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基本看法。我们把这种在接受正规的科学教育之前形成的概念称之为“前科学概念”,简称“前概念”。当“前概念”与科学概念的含义一致(即朴素概念)时,有助于学生理解与掌握科学概念;而当学生已形成的前概念偏离科学概念(即相异构想)时,则可能对学生正确掌握科学概念、形成科学认识造成一定的障碍。  相似文献   

14.
字典是为字词提供音韵、意思解释、例句、用法等的工具书,也是供中小学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最常见的工具书之一。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查字典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让一些地理概念回归字词本义,另一方面又让学生认识到查字典的重要性,倡导了一种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抽象的地理概念变得那么可亲可近。现举几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陈军 《西部资源》2019,(3):72-73,76
周集铁矿床赋矿层位是新太古界霍邱群周集岩组,矿区褶皱构造为周集组地层形成的倒转向斜,矿体位于周集倒转向斜两翼,严格受褶皱构造控制,地层倾向北西西,褶皱轴走向北北东向,其中,倒转翼(西翼)岩层产状较陡。本文在总结归纳周集铁矿矿床地质、控矿条件及地球物理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周集沉积变质型铁矿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16.
广西环江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是贵州荔波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拓展地。环江喀斯特地貌发育演化受岩性、地质构造、断层、节理、裂隙和地下水文系统等因素影响。岩层由纯度较高的石灰岩和白云岩等可溶性碳酸盐岩构成,地壳运动使该地抬升,岩层受力发生褶皱并隆起断裂,断层节理发育;降雨、较高的温度以及地表-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侵蚀-溶蚀作用,使侵蚀基准面下降,河流下切,地表因长时间受剥蚀和溶蚀,地貌演化由幼年期经青年期进入壮年晚期。发育成峰丛谷地、洼地、峡谷及峰林洼地、谷地、盆地和多层洞穴等为主的形态多样的锥状喀斯特地貌景观。环江喀斯特自寒武纪以来经历了形成山间盆地和石炭系巨厚碳酸盐岩的沉积成岩阶段及喀斯特化作用,地貌发育演化经过3个主要阶段,即褶皱断块山地―盆地形成阶段、喀斯特峰丛―峰林发育阶段和喀斯特峡谷形成阶段。演化模式遵循峰丛洼地→峰丛谷地→峰丛峡谷→峰林洼地→峰林谷地地有序正向演替规律。揭示了热带-亚热带锥状喀斯特地貌发育主要阶段及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新的课程改革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初中英语的写作课上,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指导学生对材料进行建构、编制的写作学习方案。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体现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地理教学中概念呈现碎片化、概念教学片段化、概念结构不清晰等问题逐渐凸显,考试评价对学生地理概念理解的要求提高。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中系统整合地理概念,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水平。本文从系统整合的角度切入,梳理地理概念体系建构的路径;以“河流”为例,通过提炼地理概念、联系地理概念、划分概念层级,形成围绕学生理解认知、实现教学内容重组的地理概念体系;讨论指向教学内容整合的地理概念体系的价值,即理清地理概念教学的逻辑线索、增强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效果、提供深度教学与深度学习的支架。  相似文献   

19.
秦江  王利亚 《地理教学》2019,(8):27-28,60
教师的优秀,不在于他怎么指导学生学习知识,而在于引导和促成学生从关键能力向必备品格升华。高站位进行课堂观察,低起点进行课堂评价,可以寻找有效的课堂教学关注点,通过观察、评价、反思,在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过程中,实现养成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一章概念很多,许多概念,教材中没有作详细解释,教师在教学中应对这些概念作补充说明。这样,会更有助于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下面例举本章的一些概念作一辨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