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从内容来看:“中国地理”包括《初中地理》中有关“中国地理”的内容和高中地理选修第二册中有关“中国国土整治”的内容,内容多而广。《初中地理》中的“中国地理”主要包括中国的疆域、政区、人口和民族,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资源,中国的经济及中国的分区五个部分。《高中地理》选修第二册中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国的区域差异和中国的国土整治两大部分。而《高中地理》选修第二册中的内容是在初中《中国地理》基础上的加深与扩展。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部分内容的复习必须注意几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地图·国家”一课是上海教育资源库(www.shere.net)中六年级《地理》的一个课堂教学实录,观摩了这堂由上海市辽阳中学张焱老师执教的初中地理课,笔者感触颇深,下文结合课堂实录片段,谈谈这节课的一些特色和有关思考。一、大胆开发教材,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地图·国家”是上海六年级教材中国家区域地理的概述部分,上海地理课程标准对于“地图·国家”内容的学习和应用要求是“用地图描述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读图说出一个国家地理事物的分布,读图说出某个国家自然要素或人文要素,将数据图表中的内容换成文字形式的表述。”  相似文献   

3.
李小妹 《地理教学》2009,(9):20-22,19
“地图·国家”一课是上海教育资源库(www.shere.net)中六年级《地理》的一个课堂教学实录,观摩了这堂由上海市辽阳中学张焱老师执教的初中地理课,笔者感触颇深,下文结合课堂实录片段,谈谈这节课的一些特色和有关思考。一、大胆开发教材,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地图·国家”是上海六年级教材中国家区域地理的概述部分,上海地理课程标准对于“地图·国家”内容的学习和应用要求是“用地图描述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读图说出一个国家地理事物的分布,读图说出某个国家自然要素或人文要素,将数据图表中的内容换成文字形式的表述。”  相似文献   

4.
邢翠微 《地理教学》2010,(21):35-36
上海目前使用的沪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中,最后一部分为“自主学习”,预备年级《世界地理》的自主学习部分为“自主学习,认识国家(地区)”;初一年级《中国地理》的自主学习部分为“自主学习,认识区域”。每一册书的自主学习部分内容都不少,如七年级上册自主学习的内容包括了:海南省、黑龙江省、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江南丘陵地区、京杭运河地区。这部分内容应该如何进行教学呢?怎样才能真正体现“自主学习”呢?  相似文献   

5.
江晔 《地理教学》2005,(11):14-17
上海中学地理课程起始年级设置在六年级。在以往,六年级的地理人门学习是从有关地球和地图的基础知识开始的,涉及到经纬网、半球的划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时区和日界线、地图比例尺的换算、地图的阅读等。这些地理概念、原理的集中学习,实际并不适合初次接触地理、对地理充满好奇的六年级学生。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将“地理景观”作为课程内容设置在开题篇章中。在“初中阶段内容与要求”中的“内容”栏里规定了“她理景观丰富多样”、“地理景观的地区差异”和“地理景观的发展变化”三部分内容。同时,课程标准要求“地理景观”不仅作为课程内容被编人到教科书中,还“同步编写《地理景观》光盘教材。……”以此丰富“地理景观”的课程教学内容,并期盼“地理景观”带来地理学习的革命性变化。  相似文献   

6.
在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地理第一册世界地理总论后.学生学习的第一个国家地理就是丑本。这一节内容很多,对日本介绍得比较系统详细。但由于学生对日本的地理特征缺乏感性认识,教材内容相对枯燥,因而笔者设计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季萍萍 《地理教学》2011,(17):22-23,13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三节的内容,在第三章中,与前一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一起,都是对天气知识的自然引申,与生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李思其 《地理教学》2023,(18):46-48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地理课程要培育的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本文以沪教版《七年级下册》“黄土高原地区”一课为例,探索核心素养指向下初中地理教学设计的改进策略,探讨任务式教学、情境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旅游业”教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初中地理教材“中国的旅游业”一节,包含了资源、环境、化、民族、风俗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国情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教材。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以学为中心”的单元式学习形式。本文打破碎片化教学束缚,完成对教材固有“内容单元”的解构,重构出初中地理复习课系统化的“学习单元”教学模型,并以“地形”学习单元为例,设置“取复习内容,开展基点分析”“梳理复习知识,重构学习单元”“创设驱动问题,创建学习活动”“聚焦生命在场,贯彻多元评价”“践行减负提质,巧设单元作业”五环节开展复习课教学,最终实现学生的“生命在场”而非“身体在场”。  相似文献   

11.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本次新课改提出的新理念,它为教师在教学中尝试地理与生活的结合提供了依据和可能。笔者在进行《地理八年级上册》“水资源”之三——“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一节的教学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初中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不强,空间识别能力尤其弱。所以,地理教学中,特别是初中地理有关“地球”、“地图”、“地球的运动”等章节的内容,一直是教学的难点。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感到以下方法对学生树立地理空间概念,起到了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初中地理新教材中“地形的变化”一节,主要阐述了地形是变化的和地形为什么变化这两个问题。着重阐明了有关地形演化的基本原理。本节内容中抽象而难于理解的知识较多。为较好地落实本节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杨利超  张晓玄 《地理教学》2020,(10):41-43,58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本文以初中区域地理“三江源地区”为例,将地理核心素养融入教学目标,探讨地理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初中区域地理教学设计。通过研读课标、分析学情,重构教学目标、统整教学内容、推进教学过程,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体现和渗透地理核心素养,阐释地理核心素养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落地的思维路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依托第一手原始文献和学者们的相关研究成果,在阐释上海南洋公学自编出版新式教科书意义的基础上,对上海南洋公学编辑出版的新式中小学地理教科书在出版时间、版次、册数、内容、特点和意义等方面展开考述。本文对“《本国中等地理教科书》《初等地理教科书》为我国第一套国人自编地理教科书”“《本国中等地理教科书》《初等地理教科书》二书均为1901年编纂出版”“基于张相文《南园丛稿》卷九之《沌谷笔谈》卷一认为‘教科书’一词首先出现于《本国中等地理教科书》”等主流观念提出了商榷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林毅 《地理教学》2022,(18):30-32+9
地理实践力的培育可借助项目化学习的模式在高中教学的阵地上落地生根。本文以湘教版必修《地理二》中“服务业的区位选择”一节的部分内容为例,探讨在高中教学过程中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理“疆域和行政区划”是学好中国地理基础之基础,掌握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分布.有利于以后各章节的学习。从某种角度看,本节具有学好《中国地理》的座标意义。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加强基本训练显得尤为重要。所谓“基本训练”就是根据学科内容的特点.培养和训练学生阅读和使用各种地图。通过教学实践,我们感到以下几种基本训练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审定通过的人教社编著的初中《地理》第三册第六章第二节《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在《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一框中有这么一段:“南水北调工程,计划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到华北和西北,这项工程规模巨大,有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目前正在研究规划中。”  相似文献   

19.
聂仲芹 《地理教学》2011,(16):15+38-15,38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作为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将其列为八年级《地理》下册中的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的第一节。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  相似文献   

20.
《科学探索者》[1]作为美国权威的研究性教材,是美国中学使用最广的综合性理科教材,充分体现了美国新的课程理念、教学理念、学习理念。当前我国地理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如何进一步推进值得我们思考。基于此,通过阅读美国初中地理教材《天气与气候》,分析教材特色,体会其中的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获得一些有益启示,试图为我国下一步更新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